大多數家長在給孩子選幼兒園的時候,著重看幼兒園的規模、師資力量、餐食、衛生等等,很少會關注老師的性格特點,殊不知幼兒園老師太熱情也是件糟心的事。
幼兒園女老師給孩子「梳辮子」,孩子回家卻說疼,老師:別矯情
齊女士的女兒今年4歲了,為了孩子更好地融入集體生活,自己也能早一點上班掙錢,齊女士將孩子送進了幼兒園,在選幼兒園的時候,齊女士也是千挑萬選,最後選中的這一家雖然不是規模最大的,卻是最適合的,離家很近,園中孩子不多,每個班配置3個老師,感覺孩子能得到很好地照顧。
如齊女士所料孩子確實被照顧得很好,女老師非常熱情,每天還會給孩子梳漂亮的小辮子,開始的時候女兒還很高興,後連著幾天女兒回到家都吵吵著頭髮勒得疼,原來老師把自己給女兒用的質量好的皮筋,換成了一次性的皮筋,自家的皮筋跑到了別的孩子頭上。
第二天接孩子放學時候,齊女士就跟老師反應了這個問題,老師表示:「孩子太多了,梳著梳著就忘了誰的皮筋,用亂了,孩子應該皮實一些,別太矯情,一次性皮筋沒壞處。」
後來老師再也沒給孩子梳過漂亮的小辮子,看到別的小朋友奇形怪狀的髮型,孩子眼裡滿是失望。
面對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如何處理,該不該找到老師呢?
首先,
孩子想繼續待在這個幼兒園,最不應該得罪的就是老師,所以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家長千萬不要氣勢洶洶地找幼兒園老師。
其次,
家長要知道老師是因為喜歡孩子,才會甘願費勁給孩子梳各種好的小辮子,如果老師不關心你家孩子,根本不會看一眼。
最後,
這件事最好的處理的方法就是,寶媽買一些質量好的皮筋送給幼兒園老師,這東西又不貴,網上幾塊錢一大盒子,這樣所有孩子都能梳上漂亮的小辮子,也不會覺得疼。
家長怎樣跟幼兒園老師相處?
一:溝通是最好的良藥
幼兒園是一個特殊的階段,孩子還沒有完整的自主意識,只有家長與老師勤溝通,才能發現孩子的問題,從而想辦法解決。
而且溝通是最好的良藥,像上述寶媽如果能及時跟老師溝通,比如,開玩笑似的,給老師拍一個跟小子拆辮子,孩子疼得齜牙咧嘴的視頻,即給了老師面子,又讓其明白問題。
二:相互尊重
首先老師就要有師德,在幼兒園一切以孩子的安危為主,而不是以孩子取樂,更不能根據孩子的家庭條件,把孩子和家分成三六九等,差別對待。
其次,幼兒園老師是教孩子學前知識的,並不是所謂你的家孩子的保姆,不要做高需求家長。最後,家長要和老師互相尊重,孩子才能在幼兒園過得快樂。
三:配合幼兒園老師組織的親子活動
大多數家長最討厭的就是,幼兒園老師留的手工作業和組織的親子活動,完全是形式感,沒有任何意義,其實不然,既然你不是專業搞教育的,就要尊重老師的教育方法,而且積極響應幼兒園老師組織的親子活動,也會給老師留下好影響,更關注自家孩子。
如果你家孩子被老師梳小辮子,喜歡卻閒疼,你會怎麼辦?
註:(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