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哭聲真是揪人。「我要找媽媽。」「老師帶我去找媽媽。」「我的媽媽不要我了。」剛入園,孩子的哭聲讓媽媽心碎!老師崩潰!
「媽媽,你別走。」從孩子的媽媽手中接過孩子,孩子在我的懷裡不停地掙扎哭叫「媽媽,你別走。」我猛覺,我不是他的媽媽。在孩子眼裡,一定覺得我是個「壞人」,把孩子從媽媽的懷裡「搶」走。哪怕媽媽常常對孩子說:「媽媽不在時,老師就是媽媽。」但孩子還是不停地哭喊「媽媽,你別走。」
幾天過去了,當我再從孩子的媽媽懷裡接過孩子時,孩子不再掙扎了。有的孩子會含著淚,不敢看媽媽。跟我說:「老師,我媽媽會來接我的。」有的孩子會主動地拉著我的手,跟媽媽說:「,媽媽,再見。」還囑咐媽媽:「媽媽,早點來接我。」
一個月過去了,孩子看到我,會快快地跑過來,一頭撲進我的懷裡,笑嘻嘻地抱住我。媽媽吐在嘴邊的幾句話還沒有說出來,孩子頭也不回地跟著老師去早鍛鍊了,媽媽也就欣慰地笑著走了。
孩子的快樂和媽媽的欣慰,使我想起了和孩子朝夕相處的一幕又一幕。
當我給孩子擦鼻涕時,孩子突然叫:「媽媽。」我的心顫動了一下。「孩子,你是在叫我嗎?是不是想起,你哭鼻子時媽媽也幫你擦鼻涕時的情形?」當我中午下班時,孩子拉著我,哭著對我說:「老師,你別走。」我的心疼了。孩子叫我別走時,就像早上叫媽媽別走一樣。原來,孩子這麼依戀我了,像依戀媽媽一樣。
是的,老師很想留下來陪你。但是,如果老師(媽媽)留下來了,你什麼時候才能習慣幼兒園的生活呀?
老師不是媽媽。老師也相信,老師為孩子所做的一切,比起媽媽所做的,少之又少。但是老師會盡最大的努力。特別是孩子還不熟悉幼兒園生活時,老師從不會對孩子大聲說一句話,更不會嚇唬他們。總是循循善誘,用最大的愛心、細心、耐心陪伴孩子,讓初次離開媽媽的孩子,從老師的言行和關愛中感受母愛。此時,老師才敢說「老師像媽媽」。
這時的孩子,經常摟老師、抱老師、親老師。下課了,會把我杯子裡的水裝滿,然後捧給我喝,還會叫我坐下。說:「老師,我幫你按摩。我媽媽累了,我也這樣為她按摩。」老師心裡真甜。謝謝孩子像愛媽媽那樣愛我。
有問題要問老師時,有時候會脫口而出:「媽媽,這……」此時,我們相視而笑。當孩子已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時,老師比媽媽嚴厲了。習慣不好,老師會及時糾正;有什麼困難,老師會及時幫助;和同伴間有矛盾,老師會協助解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出現的某些問題,老師會及時和媽媽商量,探討教育的最佳方法。
老師——媽媽。是的,老師和媽媽是一樣的。因為我們對孩子的愛一樣。
孩子——寶貝。孩子是我們的寶貝。老師所做的,能使孩子快樂,就滿足了。
老師媽媽相信,只有理智的愛,才是偉大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