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東門商圈「針灸式」改造 引進創新商業業態、打通商圈節點

2020-12-17 贏商網

  在電子商務、商業綜合體與新商圈的多重衝擊下,深圳老商圈——東門商圈沒有選擇大拆大建的改造,而是通過用創新商業業態、打通商圈節點來實現更平滑的「針灸式」改造,力圖重新打通商圈經脈。

  東門,是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商業墟市——「深圳墟」所在地,東門商圈可以說是最具深圳本地特色的商圈。這裡一度是人們購物消遣的不二去處。時至今日,商業面積不足0.2平方公裡的東門商圈仍然日均客流30萬至50萬人次。

  但變化在電子商務、商業綜合體與新商圈的多重衝擊下,來得尤為猛烈。東門商圈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沒有選擇「休克式療法」,而是用一種更平滑的「針灸式」改造,力圖重新打通商圈經脈。

  老商圈遇到新問題

  在新業態、新商圈的衝擊下,老商圈物業閒置、設施落後、活力衰減等問題愈加凸顯,如何攪動「一潭死水」引人關注

  東門步行街依舊熙來攘往,但不少店鋪還是感受到了絲絲「寒意」——顧客提袋率直線下降。

  韓版服裝店店主小陳4年前在東門白馬服裝市場盤下一個檔口。「從2015年起,線下生意受電商的影響越來越明顯,越來越不好做。」小陳去年起嘗試開淘寶網店,先是做服裝零售,但苦於沒有品牌只能打「價格戰」,後來他索性放棄零售改做電商批發,網店僅展示新款服裝,用於批發客戶看貨、補貨。

  像小陳一樣,東門商圈的不少商戶和專業市場嗅到實體商業的蕭索氣息,快速向「淘寶供貨商」轉型。對於景氣度的下降,東門業主則從鋪位租金的變化上有了最直接的感受。除了旺角少數小吃店外,大部分商鋪租金已長期維持不變甚至開始下降,一些商廈二樓以上門庭冷落,鋪位租金減半甚至無人租用。據不完全統計,整個東門商業步行街內空置商業物業已達13萬平方米。最極端的例子是深圳百貨廣場大廈,這個「八五」期間市級重點項目建成20年來物業大面積閒置,從未真正實現整體營業,一度成為商業爛尾樓的符號。

  與此同時,深圳一批業態新穎、設施齊備、環境優良的商業綜合體形成了極強的後發優勢。蔡屋圍商圈的兩大購物中心——萬象城與京基百納空間,2016年銷售額分別達67億元、15億元。

  「東門的處境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它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造成主要商業體缺乏活力,導致『商脈』整體衰退,阻礙了發展。」深圳市羅湖區經濟促進局局長周建軍向記者介紹,東門商業步行街沿用的是1999年開街時的格局,在今天看來,當年的商街,從商業業態、動線規劃、沿街建築物到公共設施配套已經全面落後了。

  「針灸式」改造求平滑升級

  東門商圈的改造採用「針灸式」施治,抓好重要節點、關鍵路線,由「點」及「線」及「面」,帶動整體風貌改善

  窮則變,變則通。參考國內外商業改造的經驗,羅湖從整體提升全區商業的角度,重新審視東門的定位。

  同屬羅湖區的3大商圈——東門、人民南、蔡屋圍鼎足而立,構成一個「金三角」。人民南靠近羅湖口岸和深圳火車站,與口岸經濟帶聯動;蔡屋圍是大資金密集的城市更新統籌片區,不斷刷新高度的摩天大廈內新開有高端百貨商場;東門則是深圳城市和商業「原點」,有不少歷史建築和中低端批零業態。3大商圈緊密相連,但廣深鐵路南北縱貫形成了一道屏障,將「金三角」從地理上切分為東西兩片。

  「對於東門而言,大拆大建的『休克式』『窒息式』改造並不合適,當務之急是要推動兩方面改造:一是要創新商業業態,改變經營模式;二是要打通商圈節點,繁榮周邊,實現商圈內和商圈間的連通。」周建軍說,「我們提出『針灸式』施治,抓好重要節點、關鍵路線,由『點』及『線』及『面』,帶動整體風貌改善,在潛移默化中實現無縫式、平滑式的轉型升級」。

  「有些像中醫的針灸療法,關鍵商業節點就是『穴位』,找準『穴位』紮下去,人會感到酸麻,針刺得氣後,沿經脈路線擴散、傳導,進而扶助『正氣』、恢復『健康』。」周建軍解釋道,「東門的改造,正是要以業態創新激活這些節點,形成人暢其行、貨暢其流的商業『經絡』,再把『金三角』整體串起來」。

  2011年起,羅湖在東門商圈尋找到了第一個「穴位」——深圳百貨廣場大廈,開始推動關鍵商業節點的深度改造。

  先點穴位後理經絡

  閒置多年的商業「爛尾樓」率先成功轉型,開啟了商圈打通重點「穴位」的工程,隨著更多舊商廈的業態升級,商圈理順商業經絡的整體提升也提上日程

  閒置多年的深圳百貨廣場大廈,地處深南大道與人民南路的交叉點、東門與人民南兩大商圈的交匯處,有著極佳的區位優勢。「它的北面是東門商業步行街,南面是人民南商圈,如果長期空置,相當於堵住了羅湖商業的『任督二脈』,客流在這裡停止南北流動,兩個商圈的聯繫就被切斷了。」周建軍說。

  與東門其他商廈類似,改造前的深圳百貨廣場大廈產權極其分散,業主從機構到個人多達數百個,投資方彭成集團成立深圳市東大門商業管理有限公司,通過拍賣和接受業主委託,統一進行商業開發,首期盤活的四層項目命名為「DDM mall」。「對於DDM mall的商業定位,東大門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做了大量市場調查,反覆琢磨東門主力客群『90後』體驗式消費的特點,不斷拓展老建築的承載力。」全程參與項目盤活的深圳市東大門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鍾鍵林說。

  今年4月,以「潮流、文藝、原創的主題空間體驗中心」為全新定位的DDM mall,在歷時6年改造後開業。主力街區「叮梆小鎮」主打設計師原創特色,九條主題街布置成懷舊復古風格場景,分布著陶藝、扎染、沙畫等20多種手作、珠寶首飾、家居軟裝等12種設計師美學產品;商場中庭矗立著高十餘米、貫穿全部樓層的巨型仿真樹,配以小木屋、鳥獸造型的裝飾,營造出「秘境森林、鳥語花香」的氛圍。「購物中心的同質化競爭已經很嚴重。我們希望通過空間設計、業態搭配和裝飾風格引發情感共鳴,讓顧客的逛街體驗來得更豐富、獨特。」「叮梆小鎮」總策劃任文凱說。

  業態創新激活了存量物業,DDM mall以接近100%的開業率實現漂亮轉身。深圳市東門商業步行街區管理辦公室主任羅卓雄告訴《經濟日報》記者,DDM mall的示範帶動了東門不少閒置商廈業主的訴求,他們紛紛聯名要求接受「針灸式」改造,一個個新「穴位」可望被疏通。

  業態升級給舊商廈帶來了新的可能性。在東門步行街最北端,新白馬服裝市場將第五層撤場整改,重新規劃為設計師工作室,「首年免租」的優惠已吸引70多名設計師入駐。「服裝設計師過去是很被動的『幕後』角色,接受市場信息不及時、渠道不通暢。」廣州墨知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設計師崔殿林認為新業態解決了這些痛點,「新白馬5層以下就是專業批發市場,我們下樓就可以實時接觸到最一線市場;客戶也可以直接上來找我們定製、訂貨」。

  東門商圈改造的下一步將是理順商業「經絡」,推動整體提升。周建軍介紹,東門內部自然形成的路網稠密複雜,行路容易迷失方向,要設計好人的動線,加以亮化與指引,形成「動線經絡」;老舊商業規劃的停車位少,將通過項目捆綁推動「PPP模式」的片區型開發,在商圈外圍新建地下停車場,優化「交通經絡」;還將建設「四道」——綠道、廊道、步道、河道,充分利用毗鄰相連的優勢,把東門與人民南、蔡屋圍串連起來,打造「商圈經絡」。「未來的東門,將是一座全新的『慢生活休閒購物小鎮』,融合商旅文,形成名牌效應,聯動線上線下,傳承百年商脈!」周建軍說。

本文轉載來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喻劍,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看有故事的東門老街如何成為接地氣的時尚商圈
    在深圳市東門步行街有一幅鑄銅大型浮雕牆《老東門墟市圖》,畫家潘喜良利用近 50 平方米的藝術雕塑牆體,描述老東門百年的歷史變遷,塑造了 100 多個人物,組成了頗具煙火氣息的市井畫卷。近日,深晚記者走訪東門步行街發現,從"深圳墟"到百萬客流商圈,東門步行街從傳統商業步入現代商業,迎來了蝶變與新生。
  • 深圳東門升級改造:傳統商業步行街如何重生
    此前,商務部召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正式將深圳東門步行街等12條步行街列入第二批步行街改造升級試點,東門步行街升級改造試點也在近日正式啟動。那麼,傳統的商業步行街應該如何重生?步行街的「生命力」說起深圳最熱鬧的地方,位於深圳羅湖區的東門步行街絕對榜上有名,東門步行街不僅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商圈之一,也是深圳商業的一面「鏡子」。從老街地鐵站出來,步行街沿街店鋪的叫賣聲、美食城的燒烤檔發出滋啦響聲等,組成了深圳最具煙火氣息的市井畫卷。
  • 華潤全新商業品牌「1234space」亮相深圳東門(圖)
    1234space是華潤置地繼國內商業綜合體典範——萬象城之後的又一全新作品。項目位於地鐵老街站上蓋,雖然建築體量不大,卻充分結合了萬象城的品質與輕奢的潮人概念,因而華潤置地將其打造成「mini萬象城」,以時尚、精緻、年輕品牌為主導,並引進了眾多頗具特色餐飲品牌,為深圳的80、90乃至00後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時尚潮人生活館。
  • 深圳華潤1234space:體量雖小業態俱全 東門商圈「新龍頭」
    實際上,有著mini萬象城之稱的「華潤1234space」自開業以來,日均客流量10萬,已經成為了東門商圈的「黑馬」,同時憑藉華潤品牌以及「小體量大容量」的特點,甚至迅速成為了東門商業升級的「新龍頭」。
  • 華南商業地產巡禮:廣東六城重點商圈及項目解讀(上)
    另據搜鋪網記者了解,由於珠江新城地下空間最初設計的時候並未過多地考慮未來商業開發的需要,使得很多設計細節不符合商業經營的要求,今年6月花城匯耗資5800萬元將其內部改造,其中,改造工程主要涉及花城匯南區及北區,在改造原有的內部設計上,使其能符合商業經營功能的要求。
  • 深圳:東門「老街」將煥新活力
    「不去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在深圳,常年流傳著這句話。「東門」,這條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商業街區,不僅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商圈。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來臨之際,7月23日,深圳東門步行街被正式列入商務部第二批步行街改造升級試點,東門「老街」也將隨之迎來大範圍升級改造。
  • 深圳這個超級CBD商圈太牛了!
    商圈之於城市,是生活的靈魂,它反應著城市發展的整體脈絡,見證著都市生活的歷史變遷。 40年來,深圳商業跟隨著「深圳速度」發展行進。追根溯源,深圳發展原點是羅湖。
  • 東門金世界地鐵商城受益於地上商圈而吸引大量人流
    編者按:深圳土地越來越稀缺為公認事實,如何高效利用地下空間也成另一個話題。而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與軌道交通有機結合,將極大地拓展城市土地的使用空間和利用價值,同時促進城市商業的繁榮。4月份,深圳首宗地下商業用地成功出讓,以及深圳城市軌道網絡規劃了20條路線新聞的傳出,一時伴隨地鐵開發而擴展開來的地下商業一度成熱議話題。如何做好地下商業?
  • 獨家|從「深圳墟」到國際消費中心,沉澱百年歷史,東門步行街再起芳華
    近日,深晚記者走訪東門步行街發現,從「深圳墟」到百萬客流商圈,東門步行街從傳統商業步入現代商業,迎來了蝶變與新生。如今,東門步行街正從軟硬體建設和商品服務供給等方面著手,引領傳統消費升級,培育新興消費業態,致力打造成為「商旅文」融合的國際時尚街區。▲東門步行街。
  • 深圳東門步行街榜上有名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馮慶)記者從商務部近日召開的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全國第二批改造升級的12條步行街試點中,深圳東門步行街榜上有名。東門老街承載了許多深圳人的記憶,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後深圳最早的商業中心,引領消費潮流。
  • 「潮樓」停業、步行街改造,廣州北京路商圈「謀變」
    屹立在北京路15年的潮樓暫停營業、整條北京路的騎樓被披上了裝修棚架……北京路,這條全長1405米的步行街商圈,如今已進入新一輪升級階段。據贏商網了解,北京路近期將整體提升規划進行升級改造,其中潮樓租約期滿進行重新升級調整,而整個步行街將會打造成全國示範商業街區,品牌預計會進行新一輪更新。
  • 十大商圈參與!十大主題促銷!
    活動打通吃、住、行、遊、購、娛全鏈條,實現線上、線下、移動全渠道融合,並結合羅湖產業基礎和消費特色,突出黃金珠寶、文化創意(家居家飾)、汽車消費、夜間經濟四個主題活動。活動將發動萬象城、金光華等6家市級聯動商圈以及喜薈城等4家區級聯動商圈,引進文藝演出、電競賽事、街舞比賽、電音節等10場文化活動,並在廣州、長沙、武漢等十個主要客源地城市開展宣傳推廣。
  • 大坪商圈打造都市全業態消費目的地
    商業升級    主城核心商圈 渝中新興商貿「引擎」    據介紹,目前,大坪商圈商業業態以傳統零售批發和新興體驗消費為主,龍湖時代天街、英利大融城是其核心商業項目。2017年商圈社零總額超過130億元,與解放碑商圈形成「雙核驅動」,成為渝中發展的新引擎。
  • 亞細亞等百貨商場改造升級,二七商圈迎來新商業格局?
    從引領商戰的百貨業態到順遂潮流的購物中心,二七商圈商業格局的演變歷來備受人們關注。逐漸被邊緣化的百貨業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二七商圈以亞細亞為首的百貨商業發展曾引領中原、轟動全國。其實,趕在北京華聯之前的還有百盛匯龍城(現是改造中的大樂城)在2017年宣布撤場,成為第一個與二七商圈、河南揮手告別的百貨公司。 在商業變革的大潮中,若不能順勢而為,就只能被淹沒,甚至消失得無影無蹤。百貨業態走向邊緣化,迎來多元化、多功能的購物中心,這是二七商圈商業演變的大趨勢。
  • 片區內項目漸增,深圳又一新商圈呼之欲出?
    商圈是商業地產行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近十幾年來深圳經濟突飛猛進,商業空前繁榮,各市區內先後形成不少商圈。 然而提到深圳的商圈,無論是在網絡上查詢,還是人們日常聊天中,最常見的似乎那是那幾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如東門商圈、人民南商圈,福田CBD商圈。
  • 老東門將添新活力 深圳中行支持東門步行街改造提升
    7月3日,中國銀行深圳東門步行街特色網點揭牌儀式在深圳舉行。據了解,深圳市將對東門步行街改造升級,打造商文旅特色街區。中行將結合東門商圈特區,配套特色產品和差異化政策,支持深圳東門步行街改造升級。  深圳東門商業面積不足0.2平方公裡,有著30萬至50萬人次的日均客流。
  • 廈門中山路:新業態激活老商圈
    原標題:廈門中山路:新業態激活老商圈「小清新」扎堆挺進 小吃店賣起「文化」 福建日報訊:傳統小吃店融入文化元素,為老街注入活力。 商業營銷轉型乃至新業態的催生,迎合了來廈遊客尤其是自助旅客劇增所產生的個性化需求,也為這條老街商圈發展探索了一條新路。但要讓打造中山路商圈「聚寶盆」的理念得以實現,還得在如何盤活資源、增加「文化味」、提升人氣等方面做文章。「小清新」扎堆挺進老街每一次有外地朋友來廈門,市民劉默總要為此大費一番腦筋。
  • 五角場商圈兒童業態: 注重創新 品牌集合店成「寵兒」
    在傳統商場更新迭代的浪潮之下,五角場商圈也緊跟潮流,多個購物中心進行升級改造,業態調整,以適應最前沿的消費習慣。去年,五角場萬達廣場進行了建成以來力度最強的改造。重新亮相之後帶來了主題街區、新增品牌和新裝修等多方位的新元素;相鄰的東方商廈也改頭換面,以奧特萊斯悠邁生活廣場的新面貌回歸。
  • 深圳商業紀實3-25:東門步行街「逛街」人潮復甦
    為了更真實的記錄深圳各個片區商業復甦情況,我們走訪了深圳一些核心商圈和代表性商場。採用文字+圖片的形式,多維度呈現商場人氣復甦情況。   本期商圈:東門-人民南商圈       俗話說:「不去東門老街,不算來過深圳」,這條有著百年歷史的商業文化街區曾經是深圳市的購物天堂,更是深圳商圈的一張豪華名片。
  • 2016年深圳迎來卓悅匯等購物中心開業 新興商圈逐步成熟
    (贏商網深圳站報導)深圳的商業,受到消費需求、電商衝擊等影響,正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喜歡逛購物中心的消費者一定不難發現,購物中心帶來的驚喜越來越多,腦洞大開時候亦是如此。當然,深圳商業地產界的變化及表現不僅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