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白鷺洲附近有家小娘惹廚房,4元椰漿飯配馬來老乾媽能吃到飽

2020-12-20 陸一說

這幾天廈門連續高溫,別說出門了,連食慾都大受打擊

可是,適逢小長假耶,身窩家中心在浪,不出去走走總感覺那裡怪怪的

相約朋友吃過飯,燃鵝,吃什麼才能提起興趣呢?

朋友推薦建興路一家娘惹小店,主營馬來西亞料理食。店不大,價不高,出品不錯,促進食慾,綜合考量,還是值得嘗一嘗的。

這家店全名叫 小娘惹廚房,一個半門面的大小,大概七八張桌子,2到4人位為主。招牌椰醬飯,一份才4元,有一扣飯、一勺三巴醬、半顆蛋、一小撮香炸小銀魚以及黃瓜、花生米若干。把媲美老乾媽的馬來三巴醬與飯攪拌後,再與花生米、小銀魚同勺入口,醬濃飯香,伴著淡淡的椰香和花生米的香脆,這是我花得最值的四元錢了。

看著海南雞有人點,也吆了一份,雞皮黃脆,雞肉細嫩,看著就很有食慾。就著醬吃,味道深入,萎靡不振的食慾立馬就被趕跑了。巴生肉骨茶再來一碗,天呀,脾胃通達,舒坦。

如果是簡單吃個午餐,一份椰漿飯+半隻海南雞+一碗肉骨茶湯,好吃不貴!

當然,小娘惹廚房的咖喱也是很多人喜歡的。

娘惹咖喱雞與土豆,咖喱香濃,雞肉入味,特別是軟爛的土豆,吃起來鬆軟多汁,超讚。不自覺的就會把咖喱雞的湯汁澆到飯中,這時,一碗飯就顯得量太少了。

娘惹咖喱仁當牛肉,這也是店裡的招牌,牛肉酥爛,極度適口。與雞肉的黃咖喱略有不同,這裡的咖喱要更深一些,味道要更濃一些。

馬來沙爹肉串,整個肉串被沙爹包圍,而沙爹又調得剛剛好,入口有醬香、有肉味,一串吃了又一串,有點停不下來。

炒粿條,除了椰醬飯,這也是非常值得推擠的一道主食。粿條彈滑,醬汁濃鬱,不同搭配什麼,吃起來就很贊。

我們人多,索性把大部分的出品都點了一遍。黃油麥片蝦,酥香口味的;黃姜粉炸雞翅,挺香的,不過黃姜的味道似乎沒有很霸道;還有馬來風光,其實就是炒空心菜,醬汁很濃,對於我來說,吃起來會感覺口味稍重,當然這也是馬來菜的特點。

飲品可以選擇熱奶茶或者冰檸檬,跟馬來菜都很搭的。末了再來一份甜品,滿足。

這樣的小店其實我還挺喜歡來的,口味有些特色,價位不會太高,環境簡潔,約同學閨蜜吃個簡餐,很不錯哦。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帥小夥在廈門核心商圈開了家娘惹菜,4元就能吃飽
    如果說閩南人出國到哪個國家語言最沒有障礙,馬來西亞要算上一個。還記得2年前帶家人去沙巴旅遊,老媽一路用閩南話跟當地人交流基本無障礙,當年的「下南洋」,很多閩南人背井離鄉來到大馬,可以說是同源同宗。而像廈門最著名的小吃沙茶麵其實也是從馬來西亞的沙爹傳入改造而成。
  • 融合印度、馬來和娘惹三個地方特色的新加坡美食!
    新加坡的美食融合多方特色,有印度的,有馬來的還包含著娘惹的,幾個地方的美食特色融合一起,成為新的美食。新加坡一個讓你在一個地方可以品嘗到多方美食的國家。今天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新加坡的美食吧。在Tandoori料理中,雞肉和羊肉是最常見的食材,因為這兩種肉能保留大量肉汁,所以特別美味。此外,還有大家熟悉的印度烤餅man,也是使用Tandoori烘烤出來的麵餅。椰漿飯在馬來語中,nasi是「飯」的意思,emak是「椰漿」的意思,合起來就是馬來椰漿飯。
  • 翻拍《小娘惹》再度走紅,娘惹文化引人矚目
    、香花菜、辣椒、薄荷葉、亞參膏、峇拉煎、肉桂、蘭花、酸柑、班蘭葉等等,每個娘惹家庭的廚房都預備著種類齊全的香料,以備各種料理的進行。 椰漿飯:把米飯用椰漿蒸煮,佐以咖喱雞、牛肉或魷魚,搭配黃瓜、炒江魚籽和辣椒醬,再放在香蕉葉裡用勺舀著吃或乾脆用手抓著吃的一種傳統小吃。
  • 舌尖上的馬來西亞,到馬來旅遊必吃的美食
    馬來西亞必吃美食盤點【椰漿飯】
  • 中國版《小娘惹》熱播,對娘惹菜感興趣了解嗎?
    最近社交媒體上到處都有一部電視劇的蹤影,那就是翻拍的新加坡2008年版本《小娘惹》。#電視劇小娘惹# 12年之前這部劇已經紅遍了東南亞特別是新加坡,據說每10人就有9個人知道這部劇。因為峇峇娘惹是由前輩中國人和馬來人相結合而創造出的新型菜餚,所以在味道和選材上均有2個地方韻味結合。它既有中國菜餚的韻味,又有馬來菜的獨特。並且結合了當地熱帶氣候,所以會多常用辣椒作為健康調配材料,這樣對於人體來說有一定的排毒排溼的效果。
  • 帶你走進舌尖上的馬來西亞,看看那裡吃什麼
    地道的馬來風味——沙爹肉串沙爹是傳統馬來美食——醃好的牛肉、羊肉、雞肉串成串以適度的火候炭烤後,最最重要的就是要蘸一層厚厚的沙爹醬一起入口。沙爹醬由花生醬、椰醬、幼蝦等調製而成,香醇無比,吃了肯定令人眷戀不已。在馬來西亞的大街小巷,沙爹容易能找到。
  • 令人垂涎的娘惹美食
    在《小娘惹》這部劇中,觀眾除了可以看到精美的娘惹服飾,娘惹的裝扮之外,劇種的娘惹美食更是令人垂涎。 娘惹菜是什麼? 娘惹菜中最負盛名的一道便是LAKSA(叻沙),它的配料種類眾多,烹調細節煩瑣,所需香料都是用舂手工搗碎,再將洋蔥、南姜、黃姜、香茅、紅辣椒炒出香味,加入煮熟去骨的魚肉和椰漿一起用土鍋熬製,光是準備工序都要頗費一番功夫。吃的時候加入蝦、魚片和粗米粉,然後撒上麻瘋柑葉、姜花和酸柑汁,當然在娘惹當地販賣叻沙的餐廳都會有自己獨有的秘方,讓人一嘗難忘的不在少數。
  • 熱播劇《小娘惹》上演舌尖上的熱帶植物
    最近,奮鬥劇《小娘惹》火了,一起火的還有鏡頭背後的美食——娘惹菜。娘惹菜融合了中國菜與南洋菜的精華,藉助馬來當地的特色食材或香料,採用中式烹飪方法,自成一派。劇中的蝦米糯米卷、椰漿飯、龍眼茶、叻沙面線、煎蕊、海南雞飯和亞叄豬肉等讓屏幕前的吃貨大飽「眼福」,也是一出「舌尖上的小娘惹」。
  • 藏在廈門沙坡尾天台的娘惹餐廳,味蕾帶你去馬來西亞,好吃又好拍
    不能出國的日子,再加上近日《小娘惹》的熱映,想吃大馬料理的心啊,蠢蠢欲動!在廈門沙坡尾,有加天台餐廳,就是主打娘惹菜系,店名也很可愛,就叫「小娘惹廚房」!這個位置真的是藏得很深,在服裝店裡面,跟著導航後抬頭才發現招牌。
  • 代表著馬來西亞胃口的馬來料理與國民美食——椰漿飯
    D』 Dapor馬來餐廳就要用美食告訴你,餐廳要從「Dapor」(馬來語,廚房之意)做起,生意方能細水長流。細數巫裔美食,掠過腦海的有馬來飯、燒魚、椰漿飯、網狀餅、沙爹、炸香蕉等等,誒仔細一想,都是具有人文價值的街邊景。日子簡單即是美好,但偶爾來個轉換,豐富感官享受,何樂而不為?
  • 《小娘惹》火遍華人世界,各種娘惹美食,令你欲罷不能的煙火味道
    大家好,我是小七,前段時間火遍整個華人世界的電視劇《小娘惹》,讓很多人都不由得饞上了娘惹的美食,這裡除了美食就是令你欲罷不能的煙火味道,走吧,和小編我一起去這裡看看吧。新加坡華語電視連續劇「小娘惹」在華人世界又火了起來。這次不是被人迷住了,而是被人饞壞了。本片出自他們的巧手,各式各樣的娘惹美食,加上無微不至的製作過程,讓人眼花繚亂。《娘惹美食節》(Nasi Lemak)的菜單上,有一道菜赫然寫著「馬來西亞國餐」,即「椰漿飯」。
  • 什麼是娘惹菜?|環行星球
    而「Nyonya」(娘惹)的意思則是夫人,有人認為「Nyonya」是爪哇語從義大利語或葡萄牙語借來的詞彙,也有人認為這個詞是從閩南話中的「nio - nio」轉變而來 , 即「娘娘」的意思,因此「土生華人」的女性經常以「娘」字命名,如新加坡連續劇《小娘惹》的女主角就叫月娘。有關峇峇與娘惹的由來,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
  • 吃一口娘惹的味道,回到馬來西亞
    國王和王后只能各有一位,文武百官卻是各顯神通、步步登「糕」——這就是在2008和2020兩版《小娘惹》中都一下子徵服吃貨觀眾的娘惹糕們。這些妖豔、口感卻不過分奇淫的糕點,或許也正是娘惹生活哲學的擔當。九層糕、曼煎粿、紅龜粿、烤木薯糕、阿榜糕、蜂窩餅……其實在馬來本土的歷史都不會早於鄭和下西洋,都能從中國尤其華南各地找到原型,然後被娘惹們吸納了不同族群的「糕」招之後,被自主研發成了娘惹糕家族的一員。娘惹糕的主要材料並不多,更是就地取材的平易貨——無非椰子、班蘭葉、糯米、木薯、豆類,最多鹹味的再加上一點魚肉和蝦醬。
  • 什麼是娘惹菜?_世界_澎湃新聞-The Paper
    而「Nyonya」(娘惹)的意思則是夫人,有人認為「Nyonya」是爪哇語從義大利語或葡萄牙語借來的詞彙,也有人認為這個詞是從閩南話中的「nio - nio」轉變而來 , 即「娘娘」的意思,因此「土生華人」的女性經常以「娘」字命名,如新加坡連續劇《小娘惹》的女主角就叫月娘。有關峇峇與娘惹的由來,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
  • 什麼是娘惹菜?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而「Nyonya」(娘惹)的意思則是夫人,有人認為「Nyonya」是爪哇語從義大利語或葡萄牙語借來的詞彙,也有人認為這個詞是從閩南話中的「nio - nio」轉變而來 , 即「娘娘」的意思,因此「土生華人」的女性經常以「娘」字命名,如新加坡連續劇《小娘惹》的女主角就叫月娘。有關峇峇與娘惹的由來,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
  • 《小娘惹》頻頻登上熱搜,背後的娘惹文化更令人震撼
    在《小娘惹》中,劇集開始就以黃家設長桌宴拉開序幕,各種各樣的娘惹食物:如龍眼茶、蝦米糯米卷、豆腐湯、叻(lè)沙湯麵、娘惹粽、九層糕等特寫鏡頭的接連出現,也拉近了觀眾對娘惹食物的了解。在烹飪過程中選擇保留了中國傳統菜餚的精緻烹飪手法,同時加入馬來當地濃鬱的香料調味,以此來平衡峇峇娘惹的飲食習慣。所以,每一個娘惹家庭的廚房裡,都要常備數十種以上的香料。
  • 菜系中的混血兒,神秘的東南亞「娘惹菜」到底是什麼?
    小娘惹從小就會被長輩要求到廚房幫忙,劇中還提到了一個好媳婦,一定是個好廚子的說法。很多經典菜餚都是從女人的手裡來的,所以這些菜餚也被稱為「娘惹菜」。娘惹菜就是傳女不傳男,各家各戶都會將自己獨有的菜譜、習俗及秘方,口口聲聲傳給自己的兒孫們。
  • 《小娘惹》大結局,新加坡08版本一樣嗎
    各位劇粉好呀,介紹這部厲害,能了解外國文化美食,還能看劇,坐在家裡環遊世界吧,關注老豬遠離劇荒~新版《小娘惹》正在熱播,評價兩極分化嚴重。最近老爸也在央視看這部劇呢,然後突然問了我一句什麼叫娘惹啊?老豬說實話不太喜歡這種中間虐,不過結局還算很棒的,一個很悲慘的女人最後變成女強人的奮鬥史,很勵志.來科普下,娘惹是早期華人和馬來人通婚的後代,也被稱作土生華人,這些後代當中,男孩則稱為峇峇,女孩則稱為娘惹。
  • 看了電視劇《小娘惹》,真被娘惹美食饞到了,尤其是娘惹糕
    小娘惹,小娘惹,相信大家都有在看新的電視劇《小娘惹吧》,除了讓人喜愛的劇情,我們也可以從這部劇中了解到獨一無二的娘惹文化,當然啦!相信我們的吃貨朋友們,最感興趣的,一定是劇中的娘惹菜,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娘惹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