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積電挖來了100多位工程師,離我們自己製造晶片還有多遠?

2020-12-10 腦洞奇葩說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稱,自去年起,已有100多位原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被挖角到大陸,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協助發展14nm和12nm製程。

這消息一被報導,立馬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由於中國大陸自己不具有製造高端晶片工藝,致使麒麟9000或許成為華為最後一款高端晶片,這讓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感覺十分惋惜。晶片製造也成為了很多中國人的「心病」。

很多人聽到《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的消息之後,內心都會對中國製造自己高端晶片的信心為之一振,但與此同時也會問道,現在離我們自己製造高端晶片的日子還有多遠?

經過仔細了解之後,恐怕要很遺憾地告訴大家答案:還很遠。

首先,晶片製造它是一個高端且複雜的綜合工藝,除了製造晶片的主要機器光刻機之外,還包括很多其他內容,需要多個行業進行緊密配合才能最終使一款晶片真正走出工廠。

其次,100多工程師並不是都是被某一個公司所聘任,對於提升整個生產流程的影響力實在有限。而且,就算都被一個公司所聘任,這100多位工程師也很難覆蓋整個生產流程。

最後,無論中國國內無論大力發展的14nm工藝還是12nm,離現在麒麟9000所需要的5nm製作工藝還相差很遠。

在晶片製造上,每一nm製作工藝的提升都不是一個簡單數字變化的過程,也許都是整個製造工藝的質變。而這個變化的過程是需要上萬次甚至百萬次的實驗的過程。就好比你不能因為給一個樹苗足夠的陽光、水分和土壤而要求它一夜間就長稱蒼天大樹一樣。

看到這些答案,也許很多人又再次低沉了起來。

其實大可不必;雖然這100多位工程師無法立馬使中國具備製造高端晶片的製作工藝,但他們豐富的工作經驗可以縮短中國製造晶片這顆「樹苗」長成蒼天大樹的過程。我們雖然無法省略這個「過程」,但我們可以儘量的縮短它。

所以,對於中國具備自己製造高端晶片的工藝這個事情,我們只要認清,此路艱且遠後,持續保持樂觀就好。

我們要相信這個過程,並且有信心儘量的縮短它。

那麼各位網友,你們對於我們中國還有多久才能擁有自己的製造高端晶片生產工藝都有怎樣的預測呢;一年?五年?還是十年?請留下你的答案

相關焦點

  • 晶片代工廠挖人大戰,臺積電100多位工程師被挖,前後跳槽3000人
    站在晶片發達國家一個陣線的是美國、日本這樣擁有多年經驗和超強實力的老大哥,而中國就站在他們的對面,我們的半導體行業雖然在這幾年有了些許的進步,但是從整體來說,我國的半導體行業在世界上都排不進前列,尤其是自主晶片這一塊,是最大急需解決的問題。自主研發晶片這條路很長,一路上荊棘也很多,我國現在的實力還不能夠獨立完成晶片從設計,研發到生產加工的總過程,所以從晶片行業上下功夫是很重要的事情。
  • 晶片代工廠搶人大戰開始,工資翻倍導致臺積電100多位工程師跳槽
    近期有外媒報導,從去年開始,國內兩家晶片廠商從臺積電那"招攬"了超過百名擁有深厚經驗的工程師,臺積電主要是設計晶片,覆蓋了許多電子產品,是非常出色的半導體企業公司。早期,投資晶片不僅回報周期長,而且風險也很大,然而這幾年中興以及華為的被動,導致國內開始慢慢的重視起晶片企業。這也讓晶片的企業獲得了更多的資金幫助。晶片的企業也不再缺錢。
  • 國內兩大晶片廠 高薪挖走臺積電100多位工程師,工資是原來2倍多
    根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自去年以來,兩家中國晶片廠商一共從臺積電「挖走」了 100 多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管理人員,這兩家晶片廠商分別是 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QXIC)、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HSMC)及其多家聯營公司和子公司 ,這幾家公司在業內知名度並不高。
  • 開始挖人了?臺積電最擔心的情況出現:超100位工程師集體跳槽
    據日媒消息:自打去年以來,有兩個大陸企業的晶片項目正在迅速的發展,並且還從臺積電那陸陸續續的挖來了100多位資深的工程師和經理,而且紛紛表示,其目的在於幫助國內的晶片產業,對國內晶片產業進行一些扶持,來改善國內過於依賴外國供應商的現狀。
  • 臺積電100多工程師辭職!日媒:有人開兩倍年薪!
    真正的核心技術,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王牌。從中興到華為,我們已經吃夠了「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苦,於是我們國內開始大力投資半導體行業,而一些珍貴的半導體人才也開始紛湧而至。臺積電100多員工被挖據日媒報導,從去年至今,臺積電有100多位資深工程師及經理辭職,而他們無一例外都加入了中國企業進行的大型半導體項目。據悉,其中有些人才立志要打破國內半導體製造落後的現狀,也有些人才甚至被開出了兩倍年薪!而目前我們國內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先進位程的晶片生產線,所以臺積電的工程師都是非常寶貴的,能大大減少我們在晶片生產上所走的彎路。
  • 臺積電100多名資深工程師被挖?!
    近日,網上有傳言:大陸有企業以2倍的薪水挖走臺積電資深工程師,它們分別是:中國大陸半導體兩家初創企業弘芯和泉芯。華為遭美國制裁後,國家的晶片行業的發展越來越看重,並出臺相關政策扶持本土晶片廠商的發展。因為他們從臺積電挖來了晶片人才。兩家晶片公司成立的時間比較短,但來頭不小,不僅有政府投資背景、大將雲集,而且技術起點很高。其實,這兩家晶片公司也是剛成立不久,但是他們都有政府背景,還和臺積電有不解之緣。不然怎麼會吸引臺積電的精英工程師?
  • 去年來臺積電已有100多位員工跳槽到大陸
    摘要:8月13日消息,據臺灣地區媒體《經濟日報》援引《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稱,自去年起,已有100多位原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被挖角到中國大陸,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8月13日消息,據臺灣地區媒體《經濟日報》援引《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稱,自去年起,已有100多位原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被挖角到中國大陸,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日經亞洲評論》根據多個未具名的消息來源指出,泉芯(濟南)和武漢弘芯這兩家半導體廠商,雖然知名度不高,但自去年以來,各自挖來50多位前臺積電員工,包括工程和主管層級人員來協助發展14nm和12nm製程。
  • 中國臺積電100位工程師集體辭職?
    然而,中國的市場就那麼大,除了國內企業以外,還有許多的外資企業,因此,企業之間的競爭就非常的激烈。這些年我國不斷發展第三產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是在高科技領域,比起歐美發達國家,我們的技術還不夠成熟,在軟體、晶片、設備的開發和研製上,還多依賴外國的技術和產品。
  • 臺積電100多名工程師被挖,麒麟決戰要來了?
    大家知道自從美國對華為展開晶片禁令後,一直華為帶生產晶片的臺積電也屈服狼,雖然臺積電也不想失去華為,但是迫於美國對他們施加的各種壓力,也不得不宣布自9月15號之後不再與華為合作。
  • 大陸企業不惜開出2倍以上年薪,終於尋得臺積電100多位工程師
    中國近些年來雖然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已經成為了世界上不可忽視的一個國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很多領域中國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現在中國的技術人才正式青黃不接的時候,如何獲得更多高質量的技術人才成為了國家一大難題。
  • 國內兩大晶片廠挖人!工資給2到2.5倍,臺積電100多工程師辭職
    工資給2到2.5倍,臺積電100多工程師辭職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自2019年起,這個中國集成ic生產商從臺積電共計挖走了100多位閱歷豐富的工程師和企業管理人員。
  • 斥巨資「挖」走臺積電100多名工程師?科研環境比搶人才更重要
    華為為什麼能夠在這十幾年迅速發展,和華為的人才政策以及對人才的尊重是脫不開關係的,雖然華為的工作在業內是出了名的辛苦,但是華為給到員工和工程師的待遇也是同行甚至全球的企業很多都望塵莫及的。在談到為什麼華為堅持不上市,不讓資本進入華為的時候,任老爺子也說過,如果任由資本市場來左右公司的發展和對人才的付出,那對華為來說是一個災難,對於華為員工也是不負責任的。
  • 臺積電100多位工程師和經理,以2倍年薪加盟中國兩家晶片
    這幾天台積電100多位工程師和經理,以2倍年薪加盟中國兩家晶片的舊聞又被重拾,這也讓人歡呼雀。其實這也從側面看出我國的晶片人才是短缺的,也表現出對人才的渴望。前不久,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表示,中國晶片實現直道超車不是沒有可能的。
  • 臺積電禁供晶片後,超100位工程師集體跳槽,這兩家中企手段太高
    自從晶片領域的戰爭打響了之後,臺積電等眾多晶片領域的龍頭企業,紛紛開始了互相競爭,從前根本就沒有人知道這樣的一個晶片企業,而如今則是因為華為紛紛開始了解。之前臺積電因為迫於美國的壓力,而不得不斷供華為晶片,結果沒有想到最後出現了員工被挖現象,據悉中國有兩家企業在背後對臺積電的員工,進行了高薪的誘惑導致數百位職工相繼離職,其中不乏包含一些高管之類的重要角色。
  • 臺積電斷供華為後,國內企業2倍年薪挖臺積電工程師。他會恐慌麼?
    臺積電斷供華為後,國內企業2倍年薪挖臺積電工程師了。臺積電斷供華為晶片,無非就是這幾個理由,一個是受美技術限制,只能聽從。第二個就是覺得無人可以替代臺積電的位置,只有臺積電才有這個人才和技術;第三個就是以為蘋果和高通會補上,特別是蘋果下了8000萬訂單後。結果高通和蘋果並沒有給臺積電帶來多大的產能,臺積電七月份的數據更是顯示臺積電營收環比下降了12%。
  • 晶片市場爭奪戰!臺積電100多位工程師跳槽,前後挖走3000人
    在此背景下,國內崛起了更多的晶片相關的企業,晶片領域的技術人才更顯難得,為此晶片代工廠開始了搶人大戰,臺積電一百多位工程師先後跳槽,前後被挖走了3000人。相對於其他產業發展,晶片行業的發展更為艱難,晶片的生產不僅涉及一些高端設備的支持,更需要核心技術作為支撐,而技術來源於人才。
  • 工資2到2.5倍,國內兩大晶片廠被曝大舉挖走臺積電工程師
    自去年以來,中國兩家晶片廠商被曝從臺積電聘請了 100 多位資深工程師和經理,開出的薪水多達臺積電的 2 到 2.5 倍,而臺積電本身已經是晶片行業薪資待遇的「排頭兵」。 中國晶片廠商「高薪挖角」臺積電 根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自去年以來,兩家中國晶片廠商一共從臺積電「挖走」了 100 多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管理人員,這兩家晶片廠商分別是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及其多家聯營公司和子公司,這幾家公司在業內知名度並不高。
  • 臺積電心累:市值最高的晶片廠,也是被挖人最多的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臺積電的人才就不斷外流,根據不完全的統計,已經有超過100位高級工程師和市場經理被其他晶片廠商挖走,而且大多數都是跳槽到國內的晶片廠商從事晶片研發與製造。其中國內大名鼎鼎的中芯國際反而不是挖得最兇的,據悉濟南的泉晶和武漢的弘晶兩家並不是特別知名的廠商,各自挖走了50多位前臺積電的員工,來協助自己開發14nm和12nm的晶片研發。
  • 晶片製造獲助力,臺積電上百名前資深工程師據稱高薪被挖前往中國
    兩個國內的晶片企業從去年起,高薪挖走了100多名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臺積電)的資深工程師以及經理。日本媒體《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 星期二(8月12日)如此報導,中國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扶持國內晶片產業儘快製造出優良薪水,以降低對外國零部件供應商的依賴。尤其是在華為晶片供應被嚴格限制的大環境下。
  • 日媒:去年起100多位原臺積電員工被挖角到中國大陸 大力發展半導體...
    華為被美國制裁,導致自研晶片供應鏈被切斷,華為手機今後恐難再搭載自研高端晶片。此情此景令不少網友惋惜,並且也真正了解了中國大陸的半導體落後的事實。不過現在弱後,不代表以後也弱後,中國大陸半導體行業正在奮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