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至周五 更新原創文章
提到英式下午茶,腦海中不免會浮現這樣的一個畫面:一個無聊的午後,幾個女性圍著古樸的桌子,喝著甜蜜的紅茶湯,品嘗著美味的糕點,怡然自得的談論著生活裡的趣事。而說到英國的茶,腦海中閃現的必然是紅茶,但其實一開始出口到英國的茶不僅有紅茶還有綠茶。
英式下午茶為什麼選擇了紅茶?
1705年,英國愛丁堡刊登了一則廣告:「綠茶每磅售價16先令,紅茶每磅30先令。」這個廣告說明了:一是綠茶比紅茶便宜將近一半;二是當時的英國是有綠茶的。(來源:文史博覽 2017年第 12 期)那麼後來,紅茶是如何壓倒綠茶,成為英式下午茶的指定茶類呢?
一是綠茶保存難度大,在大海上漂流的過程中,容易受潮很難保存其良好的狀態。而紅茶經過完全發酵,更具有保存優勢。二是為了保證漫長的旅途下仍色澤鮮綠,在加工過程中人為的對其進行了上色;除此之外,英國本土也存在大規模造假,比如有的商人將乾草或楊柳葉等植物的葉子冒充茶葉,導致歐洲人對綠茶產生了抗拒。三是與綠茶相比紅茶的滋味比較穩定,不會因為存放時間過長而導致滋味變化,同時紅茶的口感也比較溫和,對於大部分初次飲茶的來說,飲紅茶的接受度遠遠高於飲綠茶。
英式下午茶的發展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薩琳嫁給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其陪嫁為中國的茶具和221磅紅茶,在品嘗茶湯時,為了調整茶湯的苦澀滋味,在茶裡加入了當時價值昂貴的砂糖,從此引發了英國上流社會對下午茶的鐘愛,茶也成為了結交朋友和身份的象徵,同時也開啟了英國上流社會的飲茶風潮。
18世紀初期,英國許多咖啡館開始售賣茶葉飲品,由於滋味甜醇,飲紅茶逐漸成為了社會大眾的習慣。英國社會早期的許多咖啡館都限制女性的進入,因此,女性只能選擇在家庭品茶,也正是這一原因女性成為了最大的茶葉消費群體。
19世紀時,英國的殖民地——印度開始產茶,這樣的改變讓原本價格高昂的茶葉不再遙不可及,喝茶也慢慢普及到普通人的生活中。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更是喜歡在公開場合舉行茶會招待貴賓,她的這一舉動自然也使得眾多女性爭相效仿,將下午茶的生活方式帶上了一個新的高潮。
到20 世紀初期,茶室在英國社會中十分流行,茶舞會也在英國社會中一度風靡,這一時期英國茶文化不僅覆蓋了更加廣泛的社會層面,同時英國茶文化具也有了更加豐富的改變。即便到現在,下午茶仍舊是英國社會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許多社會大眾仍然堅守著這種生活方式,並能夠做到早茶、上午茶、下午茶、晚餐茶一茶不落,飲茶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中難以割捨的重要內容。
英式下午茶會的儀式感
傳統的英式下午茶會,並不是隨性而為的,從茶葉的選擇再到茶點的準備都是需要精心置備的。
在茶葉的選擇方面,下午茶中的主角「茶」一開始採用的是安徽祁門紅茶,後面慢慢地印度大吉嶺紅茶和者斯裡蘭卡錫蘭紅茶就取而代之。而在茶泡好後,英國人會給客人喝茶的杯子上放上濾茶器,以免倒茶時茶葉落入杯中。如果下午茶選擇喝的是奶茶的話,是遵循先加牛奶再加茶的順序,如果有必要加糖的話是最後加。
除了茶之外,茶點也是下午茶的重頭戲,茶點至少要準備參加人數1.3倍的分量,同時茶點的種類不能低於三種,並且需要甜鹹搭配。而傳統統的英式下午茶的點心是用「維多利亞式」的三層點心瓷盤。
而對於參加下午茶會的人員也是有禮儀要求的,傳統英式下午茶男士身著燕尾服,女性則穿各種適合白天穿的洋裝配帽子。而喝茶時候則要求茶杯和託盤要整個端起來,拿茶杯的動作要輕,喝完後要先將杯子放入託盤,再放回桌上。
網紅英式下午茶
發展至今,下午茶已經不在是上層社會的專利,普通百姓也能享受精美的茶具,芬芳的茶味,可口的糕點,給味蕾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隨著社會的發展,下午茶也不再是英國獨有,作為茶葉發源地的亞洲也出現了很多英式下午茶的網紅店。
說到英式下午的網紅店則不得不提TWG,TWG創立於2007年,被譽為「茶界的愛馬仕」。創辦人是分別來自摩洛哥和來自美國,品牌的創建地點則選擇了沒有茶葉產出的新加坡。憑藉著色彩絢麗的包裝和極具歐式貴族風的裝修風格,TWG迅速的抓住了人們的眼球,成為了時尚茶品牌的引領者。
與TWG相比,安薇塔則是比較小眾的英式下午茶屋。安薇塔有成為」英國茶領航者,下午茶品味專家」的使命,濃濃的小資情調和貴族氛圍。安薇塔英國茶屋秉承維多利亞下午茶的一些風格,點心盤採用的也是「維多利亞式」的三層點心瓷盤。
無論是傳統的英式下午茶還是經過創新的下午茶,其主角都是紅茶,無論加糖加奶還是清飲,都說明了紅茶滋味的包容性,一杯甜蜜的紅茶茶湯引領了英式飲茶文化。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END
茶
業
復
興
出版人:周重林
主編:楊靜茜
編輯:楊春 羅安然 王娜
李姝琳 包琪凡
運營:貓貓 熊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