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黨員集報剪報半世紀 收藏報紙就是收藏歷史
75歲的李竹庭有著40多年的黨齡,曾在軍區服役的他養成了收藏報紙的習慣,50年來,他集報剪報近千冊,記錄了往昔的崢嶸歲月與社會的滄桑巨變。七一建黨節當天,記者來到位於寧夏吳忠市利通區的李竹庭家。走進屋內,仿佛走進了報紙的海洋,李竹庭特意騰出來一間房作為「報庫」,地上、窗臺上根據不同類別碼放著他50年來收集的報紙。
-
...申報館剪報資料》出版-申報 百科全書 歷史過程 出版時間...
12月11日,「《申報館剪報資料》出版座談會」在解放日報社舉行。上海申報館剪報資料室收集整理的剪報資料,是迄今規模最大的剪報類民國史料文獻;書冊按專題形式將剪報內容分輯出版,是繼《申報》後又一部近代中國的「百科全書」。
-
一位總編輯的少年剪報情懷:人生崇拜的第一個人是周總理
他說,看到《大外交家周恩來》一書,他立即就想到了這張剪報。當年看到這篇文章時的情景歷歷在目。當時不僅讀了許多遍,且都能背誦下來。特別是每讀到周總理對羅共中央書記維爾德茨說「馬克思的請柬我已經收到了,這沒什麼」及 「經過半個世紀毛澤東思想培育的中國共產黨是有許多有才幹、有能力的領導人,現在副總理(指鄧小平)已經全面負起責任來了」兩段時,都感慨萬千,心緒難平……。
-
怎樣巧用火狐魔鏡「活」的剪報立體的搜索
(1) 「活」的剪報——「剪報」內容可自動更新 大家都已熟悉如何在火狐中國版使用「剪報」功能了——只要點擊瀏覽器左上方的「小剪刀」(如圖1),即可打開「火狐魔鏡」,「剪」下網頁上自己關注的部分。圖1:點擊「小剪刀」按鈕,開始「剪報」 不同於網頁截屏和其他瀏覽器提供的頁面收集功能,「火狐剪報」剪下的是「活」的頁面,可以自動更新,非常適合你關注需要每日更新的內容。
-
一位記者母親的讀報故事 製作剪報記錄女兒新聞路上的成長
她將女兒的作品裁剪下來做成一份剪報,一方面是記錄女兒在新聞路上的成長,更為了激勵女兒在新聞路上堅持到底。朱慧華在製作剪報。與報紙特殊的緣分源於女兒的工作「和《永康日報》會有無比緊密的聯繫。2年前,如果你這麼告訴我,我肯定回答不可能。」
-
堅持剪報九年,展現教育者的價值觀
街談 廣州中山大學附屬中學校園裡有一個地標——— 位於博學樓一樓樓梯口的剪報欄。這是一塊普通的大白板,每天會貼上最新的剪報,文章上還有用紅筆精心標註的重點或點評。剪報的內容多為當天新聞熱點和時事評論,碰上焦點事件和重要人物還會出專輯。學生們每每經過這裡總會駐足停留片刻。
-
重磅:超全近代日文剪報全文檢索資料庫
神戶大學將館藏的近代日文剪報全文數碼化,放在網際網路上供公眾免費使用。該剪報資料庫涵蓋了近代日本國內和海外的主要日文報紙,囊括近代日本政治、經濟、教育等各方面內容,剪報總量達到了30多萬條,而且還在持續更新,對於研究日本近代歷史具有重要價值。茲對該資料庫作簡單介紹。
-
「刑事辯護的信息收集與處理」講座今晚開啟!
「刑事辯護的信息收集與處理」講座今晚開啟!本期課程由點睛網與上海律協刑訴法與刑事辯護業務研究委員會、刑法與刑事辯護業務研究委員會、刑事合規業務研究委員會聯合組織,在點睛網推出「刑事辯護的信息收集與處理」課程。
-
今晚明晚 每晚做您燈下客 你心我心 真心相連編讀情(組圖)
讀者王少柱的精裝古籍剪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記者們熱情解答讀者提出的問題。本報記者 王 津攝 本報訊(記者李賢實習生劉超)賓客滿座,喜氣臨門。今天是今晚傳媒集團成立一周年紀念日。上午,來自各行各業、不同年齡層次的熱心讀者相聚今晚大廈。截至記者發稿時,今晚大廈已迎來了兩千多位讀者。 活動開始時間是上午9點。但8點剛過,今晚大廈就迎來了首批客人。
-
關於十九大圓滿召開,東方剪報輿情監測中心人員談感想
十九大初期,從全國各地500多家媒體中挑選出來的130多個國家級媒體針對十九大,中國夢主題進行積極正面的報導 從十九大的大家庭感受我們東方剪報小家庭,上下要一條心,傳播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積極擁護的戰略方針,每個人有隨時保持一個主人翁精神,為公司、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
桃園大溪甘蔗燻鴨 剪報送鴨腳
東南網9月4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大溪鎮甘蔗燻鴨小鋪以鴨腳、鴨翅、鴨頭等燻鴨小品出名,燻品物美價廉,成為消費者最佳下酒、聊天或看電視的桌上小菜,業者優惠報刊讀者,持剪報消費即送鴨腳2隻。業者江健平說,他因愛吃燻鴨滷味而拜師習藝,以獨家中藥配方和煙燻技巧烘製而成,肉質入味、細嫩彈牙。為符合現代人飲食健康,他縮短煙燻時間,減少重鹹口味,同時堅持燻鴨品質,絕不賣隔天貨。小鋪的鴨腳每隻8元(新臺幣,下同),13隻100元,鴨翅每隻25元,鴨頭每隻45元,鴨肝每個20元,3個50元。
-
「人民日報是了解中國和學習漢語的最佳渠道」
不僅如此,他還分門別類地做人民日報的剪報,並精選文章翻譯成日語出版。如今,他依據人民日報整理編輯、翻譯的書籍超過70本。 獨創「三瀦式人民日報閱讀法」 近日,記者來到三瀦教授工作和生活的千葉縣柏市。在約好見面的咖啡廳,三瀦像出差一樣,帶了一個拉杆箱、一個帆布包和一個皮包,用於攜帶見證自己與人民日報之間緣分的資料。
-
「人民日報是了解中國和學習漢語的最佳渠道」(人民日報·海外情緣...
不僅如此,他還分門別類地做人民日報的剪報,並精選文章翻譯成日語出版。如今,他依據人民日報整理編輯、翻譯的書籍超過70本。 獨創「三瀦式人民日報閱讀法」 近日,記者來到三瀦教授工作和生活的千葉縣柏市。在約好見面的咖啡廳,三瀦像出差一樣,帶了一個拉杆箱、一個帆布包和一個皮包,用於攜帶見證自己與人民日報之間緣分的資料。
-
60年堅持給本報投稿 剪報冊子有20多本 攝影師給94歲老通訊員拍...
昨天,公益攝影師和志願者來到武漢市江岸區花橋小區一村,上門為申請成功的老人袁立燦服務。 得知志願者們要來家裡拍照,袁立燦老人比往常早起1個小時,女兒袁小萍特地為他搭配了紅色毛衣和藍色格子圍巾。「爸爸這樣穿真精神!」袁小萍多年來一直在父母身邊照顧,特別是在父親高位截癱這18年來,每天寸步不離。
-
今晚,海南人的朋友圈都被他刷屏了
昨晚(11月3日)張學友演唱會(相關報導→今晚,海南人的朋友圈都被他刷屏了並且海口警察蜀黍也沒讓我們失望抓到違法嫌疑人14個今晚當晚8點左右海口市公安局秀英分局長流派出所民警就在五源河體育場外當場抓獲了1名違法嫌疑人並從他身上搜出
-
揚中94歲離休老幹部每天學習超8小時,用150萬字讀書筆記,210本剪報...
說這番話的老人,是原中共揚中市委黨校副校長高雲書,他94歲高齡,有著70多年黨齡。自1986年離休後,他每天在家堅持學習至少8小時,以理論學習為主,一年365天無一例外,至今已寫有30多本讀書筆記,至少150萬字,並完成210本剪報合集。
-
中大附中「剪報校長」嚴欽熙:建議家長減少急功近利心態
嚴欽熙 6月22日上午,中大附中校長嚴欽熙將《中國青年報》刊登的一篇《承認局限,或許是實現夢想第一步》的剪報貼到該校的剪報欄裡,一同張貼的,還有《廣州日報》刊登的《「司機高速直播「我堅持給學生剪報,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了。」 嚴欽熙一隻手拿著四本剪報集,一邊一步邁兩級地上樓梯,身姿頗有運動員的風採;帶記者參觀了校園和圖書館之後,嚴欽熙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對於教育的看法。在他看來,和學習成績相比,學生們對生活的熱情更為重要。他表示,教育的起點是「平等、尊重、信任和真愛」。
-
亞伯拉罕·林肯在他被殺的那天晚上,他的口袋裡裝著什麼?
對於這位56歲的林肯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放鬆機會,因為他為保護聯盟並指導國家度過最大的危機而過早地成長。但是在晚上10點過後不久,刺客John Wilkes Booth發射了一顆子彈,致使林肯受傷。林肯在劇院裡穿了一件新的黑色布魯克斯兄弟大衣,這是該公司六周前慶祝他第二次就職典禮的禮物。
-
魯能泰山老照片徵集活動 收藏剪報也為懷念青春
球迷珍藏的魯能舊圖 劉龍在郵件中寫道,「那是一個網絡還沒有普及的年代,那是一段令人難忘的純真歲月!」那一年我10歲,很多規則都不懂,都得一點一點的從大人那裡學習,當時就是看誰進球了,然後跟著高興,慢慢地從喜歡變成了熱愛,甚至是痴迷,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跟足球接觸的機會。」
-
告訴你一個職場個人收集紙質版資料的方法
凡人職場,隨著無紙化辦公的普及,現在電子文檔越來越多,加之百度文庫等工具又提供了很多方便,過去靠剪刀+膠棒收集資料的剪報方式,已經快失傳了。但是,我們在工作中仍難免會遇到一些只有紙質版的材料,比如政府機關的紅頭文件、上級發的資料彙編、某個你不好意思去要電子版的同事的工作成果……自己用掃描儀掃描成電子圖片,一般人都可以做到,但是不應止步於此,因為收集了材料是為了將來能查找、好復用,光有數量只是完成了一半工作,質量上方便查找復用是另一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