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北京故宮裡的故事第一篇——紫禁城的由來

2020-12-20 百家號

最近關注很久的《上新了,故宮》開播了,這是故宮博物館出品的首次綜藝性節日,激發了我再一次我對故宮的喜愛。北漂在北京好多年,很多北京的旅遊景點都去過,唯獨對故宮情有獨鍾。當走過天安門,邁進午門的一瞬間,感覺大地就在我的腳下,百年的歷史年輪,依舊莊嚴兒肅穆,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獨。

故宮,如此的壯觀而又嚮往,帶著對你的熱愛和敬畏。至此,小編將對故宮文化,對從前「紫禁城」文化,進行一系列的遊玩,探索、介紹、學習。

《紫禁城」的由來》

「北平是聖人的龍興之地,而且呈虎踞龍舟之勢,可以用來控制四夷,平定天下,是真正的帝王之都」。這才是故宮的由來,明朝第三個皇帝 朱棣登基後,一個大臣的說法。想必這才是故宮600年的開始。

故宮,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24位皇帝的上班與居住的地方,用了14年建成。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相當於一個半梵蒂岡國家國土面積。傳說故宮的房屋一共有999間半,為何還有半間房?因為天上的天宮寶殿才有1000間。皇帝是天子,是天的兒子,天子居住的房子不可超過天宮。但是999間半當真是不小,假設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在故宮每天晚上睡不同的房間,等所有的房間都睡過之後,差不多也就24歲了。

下面呢我帶領小主兒們穿越宮廷,夢回明清。

故俗稱五鳳樓

故宮大概的以午門為入口,神武門為出口。

秀女進宮選秀時候走的門

布局分為前朝與後宮,前朝與後宮的分界線為乾清門的長廊。

故宮布局閱覽圖

前朝顧名思義就是皇帝上班的地方,以三大殿(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為主還有旁邊的文華殿和武英殿。

後宮就是皇帝和妃子

後宮就是皇帝和妃子、阿哥、格格居住的地方 。主要分布在乾清宮,坤寧宮,交泰殿為核心分布在東西六宮。想必各小主兒對著東西六宮很感興趣。宮鬥的聚集地。然後你就能找你喜歡的妃子居住的地方了。

坤寧宮-皇帝皇后大婚的場景
魏瓔珞就是住在這裡的
想像一下華妃在門口等皇上的場景
「老佛爺」慈禧

這就是故宮的大概導覽,每一個景點都有很多故事,幫助小主兒們了解歷史,了解當時的典故,更是了解故宮的點點滴滴。

相關焦點

  • 打開就是「紫禁城」!這個故宮禮盒能吃能玩,好格調!
    遊歷紫禁城般妙趣橫生的故宮新春賜福禮盒  2021《宮裡上新》潮玩禮盒,限量上新  大明永樂十八年(1420 年),北京紫禁城建成,永樂皇帝詔告天下,從南京遷都北京。  由故宮宮廷文化出品、有禮有節®品牌監製的 2021 款《宮裡上新》潮玩年品禮盒,不僅是紫禁城送給當下的賀歲禮,更是一份是潮玩新春的新年「宮」略。
  • 紫禁城的由來:故宮為什麼俗稱叫做「紫禁城」?
    去過故宮的朋友們都知道,裡面大到無法想像,怎麼走都走不到終點,甚至很多夥伴去過很多次也沒能走遍故宮的每個角落。如果真的不是花費一番心思的去走遍故宮每個角落,或許你只能是看到表面的景象而已。北京是燕王朱棣的封地。
  • 去不了北京不要緊,36個工匠耗時3年,一本書「打開」故宮紫禁城
    前段時間由於發生疫情,學霸君的北京旅遊計劃迫不得已無限延期。即使冒險出門遊玩,到別的城市可能要進行隔離,不必要的出行可能會增加感染風險。只能宅在家裡,和家人一起觀看故宮官方直播雲逛故宮。在家裡展開可以俯瞰故宮的全貌,連曾經住在紫禁城裡的皇帝都沒有這種體驗。如果單單是建築,恐怕學霸君看一眼就結束了。這個實體書特別之處在於,收錄了 119 段歷史趣味故事,在建築旁邊就能翻開看,學霸君和家人可以在家看故事玩一天。
  • 遊故宮漲知識,北京故宮為什麼叫紫禁城?又有多少間房子?
    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我國明、清時期皇帝居住的地方,皇家宮殿,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它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 領100冊實體書 | 免費「賞故宮」,趣味互動激發孩子閱讀興趣
    >1 朋朋哥哥寫給孩子用8個視角探尋「有故事的皇宮」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它不僅僅是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令世人矚目的博物館之一。……從孩子的視角看故宮,會有無數稀奇古怪的問題。朋朋哥哥就專門為孩子們寫了這樣一套互動圖書。《朋朋哥哥講故宮》共4冊,每冊分兩個主題,分別從故宮的顏色、數字、動物等孩子們的視角出發,帶給孩子八段感受紫禁城的不同旅程。
  • 北京故宮為何又叫紫禁城?
    故宮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始建。那麼故宮為何又被稱為紫禁城呢?紫禁城取紫微星居於天地中心之意,表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紫」是指居於中天的紫微星,古代是天地的象徵,另外皇宮戒備森嚴,又是禁地,所以稱為紫禁城。故宮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 故宮600年特展開幕:排隊給故宮「過生日」,觀展攻略來了
    「展訊」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2020.9.10-11.15故宮博物院 午門展廳只需購買故宮門票 60元「1」為什麼要看這個展3大主題·18個歷史節點看懂紫禁城的600年「丹宸永固」,「丹」指紅色,「宸」指深邃的房屋,也指北極星的所在之處,後借指帝王所居,「丹宸」合稱便是指宮殿。所以你能懂了,在600歲時最美好的祝福,就是希望它擁有更多的600年。為什麼要和孩子來看這個展覽?如果說走在紫禁城裡,是透過建築了解歷史,這個大展是將紫禁城的「時」「空」壓縮,把600年的故事向你完整講述了一遍。
  • 500多年的紫禁城,為什麼改名叫故宮?
    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明清時期人們都稱呼其為「紫禁城」。許多人也許會好奇:這紅牆黃瓦的宮殿為何叫紫禁城呢?又是什麼時候改名叫了故宮的呢?關於紫禁城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紫微垣乃天帝所居,皇帝自稱是天帝之子,即天子,故所居皇宮被喻為天上的紫宮。
  • 宮裡的福筒,點亮紫禁城
    宮裡的紅包長什麼樣?宮裡的孩子們過年玩什麼?」。、四時吉祥」。,「金瓜將軍武門神」屬於寓意和規格較高的一對門神,常掛於宮中正殿大門。「金瓜將軍武門神」為原本,經過藝術化再創作後,演繹成為你鎮宅迎祥的「守護神」。
  • 北京故宮貓AR繪本 帶你遊紫禁城
    華夏經緯網1月7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隨著故宮成為大陸熱門IP,故宮貓也成為北京故宮的一道風景,故宮出版社近日順勢推出《故宮宮喵家族》系列圖書,是故宮出版社第一套以故宮貓為原型的親子繪本,也是系列文創的首發作品。
  • 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說明書——紫禁城100
    在第四次遊覽故宮之後,我把這本320頁的「紫禁城100」背回了家。紫禁城100仿佛每次到故宮看到的景象都是一樣的。讀這本書最直觀的樂趣,就是可以拿著照片找出處,配上風趣的解釋以及蘊含的故事,其樂無窮。每次去都會看到的「老朋友」再也不僅僅是一個裝飾,一個擺設。在書裡,它們「活」了起來。▲很多重要機關單位門前都放置一對石獅,而故宮這個重要的皇家大門是由號稱「第一家庭」的一對銅獅來鎮守。
  • 北京紫禁城為什麼改名叫「故宮」?紫禁城在當時又有什麼含義呢?
    明清兩代的皇宮在建成時,原本就叫「紫禁城」,而不是現在所說的「故宮」。說起紫禁城名字的來源,還要從天上的星星說起。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曾把天上的恆星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紫禁城:「紫」取自紫微垣,古代人們對於宇宙的一種遐想。人們把天上的數以百計星星們分為「三垣二十八宿」。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位於中央的是「紫薇垣」,住著眾仙之王的天帝,所以人間的皇帝自稱天子,也幻象自己住在天下的中央,所以取了「紫薇垣」中的「紫」字。「禁」,就是禁止入內的意思,這裡皇帝住的地方,一般老百姓禁止入內。
  • 紫禁城裡修古建 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跨年播出
    2020年9月10日至11月15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覽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該展通過三大主題、18個歷史節點介紹紫禁城的規劃、布局、建築、宮廷生活,以及建築營繕與保護的概況。圖為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專家指導修繕技藝部修復承乾宮天花。(《我在故宮六百年》製作團隊供圖)故宮跨年,一跨就是「六百年」。
  • 故宮為什麼又叫紫禁城?故宮裡有條人工河,它起著什麼樣的作用?
    導讀:故宮為什麼又叫紫禁城?故宮裡有條人工河,它起著什麼樣的作用?今天小編給大家聊聊坐立在北京的故宮,這座舉世聞名的建築出現在明朝,當時明成祖朱棣把都城從南京搬到了北京,然後修建了故宮,故宮的另一個名字便是紫禁城,一方面要完成朱元璋的遺願,另一方面天子守國門,所以把都城遷往北京,明朝的文化深受漢朝的影響,所以故宮的建築多採用紅色。
  • 臺媒解析北京故宮暗藏的帝王意象:靈蛇玄龜與真武大帝
    據中時新聞網報導 北京故宮是中國最後一座皇宮,其中充滿了數千年積累下來的文化,從名稱、建築格局、裝飾等都充滿了各種帝王意象,而其中又以道家思想、陰陽五行的影響最大。除將皇宮命名為紫禁城外,宮內各處有各種吉祥動物如龍、蛇、龜、鶴等造形,還包括較難以肉眼窺見全貌的大型建構:象徵靈蛇的金水河與象徵玄龜的景山。一般所知的北京故宮是南北較長東西略窄的矩形,皇宮當中用來象徵帝王氣象與君權神授的意涵,確實隨處可見。明朝開國之君朱元璋將北平府封予4子朱棣,封號燕王,朱元璋死後朱棣以「清君側」為名發動「靖難」政變,返回北京登基為帝。
  • 北京故宮帝王風水玄機揭秘
    北京故宮,經歷了600年歲月的洗禮,是中華民族風水學應用的巔峰之作。北京故宮,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1406),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是明清兩朝的皇宮,以前統一稱之為紫禁城,1925年中華民國時期改稱故宮。到2020年,北京故宮迎來了它600年的生日!
  • 全網首發丨把朋朋哥哥變成你的「專屬嚮導」,用7種方式帶你深度逛北京
    於是,我和團隊經過無數次會議和通宵的打磨,最終確定了用7個視角,打開孩子了解北京的「大門」:遊故宮、吃烤鴨、訪魯迅、看京劇、逛前門、走萬寧橋、做景泰藍。從「紫禁城」講到北京城的「皇家建築」從天安門廣場開始,沿著中軸線向北出發,走進這座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我們會探秘皇家故事,讀懂600歲紫禁城的美。
  • 解密紫禁城名字來歷 現在為什麼叫做故宮
    去天安門遊玩的朋友,一定會去故宮看看,明清兩朝時,故宮是國家權力中心,現在雖然是一個內容豐富的博物館,但走進其中,依然可以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皇家的威嚴。但是故宮這個名字,並不是它原來的稱謂,明清時被稱作紫禁城。許多人會好奇:這紅牆黃瓦的宮殿為何叫紫禁城呢?那什麼時候又改名叫了故宮呢?
  • 歷史中的紫禁城——故宮
    提起故宮,很多人會沉迷於他的輝煌,然而等到夜深人靜之時,當人聲鼎沸歸於平靜,這時的故宮便回到原本的紫禁城,「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正是描寫了故宮往日的悽涼。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 北京故宮知識大全!「圖文詳解」
    >北京故宮知識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驅逐清帝愛新覺羅·溥儀。1925年,在原紫禁城的基礎上建立故宮博物院。1933年,故宮博物院文物南遷,以躲避日本侵略。同時,為了修建故宮,如所需的木材,在明代時,大多採自四川、廣西、廣東、雲南、貴州等地,無數勞動人民被迫在崇山峻岭中的原始森林裡,伐運木材。所用石料多採自北京遠郊和距京郊二三百裡的山區。每塊石料往往重達幾噸甚至幾十、幾百噸,如現在保和殿後簷的臺階,有一塊雲龍雕石重約25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