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屠殺史再添新證,紀念館獲捐「夏淑琴日本訴訟案」資料
22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捐一批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老人訴訟日本右翼分子名譽侵權案代理律師談臻的資料及物品,包括「夏淑琴日本訴訟案」留影等。2000年,夏淑琴在南京以侵害名譽權為由,起訴松村俊夫和東中野修道。針對夏淑琴在中國國內的訴訟,日本被告東中野修道在東京法院提出了反訴訟。談臻等人與南京律師援助團陪同夏淑琴赴日出庭應訴。當夏淑琴站到日本法庭上,對方突然撤訴,夏淑琴隨後提出反訴。
-
南京大屠殺史再添新證:「夏淑琴日本訴訟案」留影等
新華社南京8月22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22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捐一批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老人訴訟日本右翼分子名譽侵權案代理律師談臻的資料及物品,包括「夏淑琴日本訴訟案」留影等。2000年,夏淑琴在南京以侵害名譽權為由,起訴松村俊夫和東中野修道。針對夏淑琴在中國國內的訴訟,日本被告東中野修道在東京法院提出了反訴訟。談臻等人與南京律師援助團陪同夏淑琴赴日出庭應訴。當夏淑琴站到日本法庭上,對方突然撤訴,夏淑琴隨後提出反訴。
-
南京大屠殺史再添新證:「夏淑琴日本訴訟案」留影等
新華社南京8月22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22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捐一批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老人訴訟日本右翼分子名譽侵權案代理律師談臻的資料及物品,包括「夏淑琴日本訴訟案」留影等。「最珍貴的是當年陪同夏淑琴到日本應訴的相關律師、紀念館員工等的合影。
-
南京大屠殺史研究的定量與定性
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 姜良芹 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在中國犯下滔天罪行的一個縮影和集中體現,將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消息,從2014年10月9日起,南京大屠殺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南京大屠殺歷史,成為世界記憶、人類記憶。
-
《南京大屠殺史》韓文版首發 呼喚中韓兩國共同記憶
《南京大屠殺史》由民國史專家、南京大學教授張憲文主編,全書共14章,近110萬字,是中國對「南京大屠殺」歷史最完整的原創性研究著作,也是回擊日本右翼勢力不斷否認南京大屠殺的荒謬言論、揭露南京大屠殺真相的有力武器。 南京大學民國史研究中心、南京大學韓國學研究中心、南京大學出版社共同舉辦了《南京大屠殺史》韓文版南京首發式暨學術研討會。
-
南京大屠殺史辭典編纂啟動將邀日本學者參加
中新社南京12月13日電 (朱曉穎)13日上午,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大屠殺史辭典》圖書編纂工程正式啟動。「南京大屠殺史將有第一本工具書,也就是《南京大屠殺史》辭典,辭典出版後向全世界發行。」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經盛鴻告訴記者。
-
《南京大屠殺史》英文版問世,將向西方讀者系統講述日軍暴行
《南京大屠殺史》英文版問世,將向西方讀者系統講述日軍暴行 張恩傑/法制晚報 2018-08-23 15:37
-
南京修路遇大屠殺遇難同胞墓地 工程停工
現年83歲的藍洪銀最近有些煩躁不安,南京江寧區湯山街道青林社區正在擴建的公路,眼看就要進入他的家族墓地了。墳地裡,埋著他的6個親人。1937年12月14日,藍洪銀的父親、祖父母等6人慘遭日軍屠殺,藍洪銀僥倖逃脫。10月底,現代快報記者前往探訪後了解到,當地獲悉這裡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墓地,已經暫停施工。
-
...的控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受害家庭口述史展」在南京曉莊學院...
展覽由南京曉莊學院商學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青年志願者團隊與江蘇省社科普及研究基地南京曉莊學院圖書館主辦,以20餘幅版面,向觀眾講述南京大屠殺前後10餘個受害家庭(族)的生活狀況。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公布證言 曾兩次赴日應訴
再思「九一八」,是對歷史的深沉回望,更是對現實與未來的冷靜思考,是為了讓歷史照亮未來前行的路。 作為今年12月13日中國首個國家公祭日相關紀念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南京大屠殺研究會口述史分會從17日起每天在國家公祭網和紀念館官方網站上公布一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口述證言,連續100天,共公布100位倖存者證言。
-
「南京大屠殺與日本戰爭犯罪」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召開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9月7日,由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共同主辦的「南京大屠殺與日本戰爭犯罪」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南京成功舉辦。
-
南京大屠殺的親歷者終於有了保護傘
22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捐一批南京大屠殺幸運者夏淑琴老人訴訟日本右翼分子名譽侵權案代理律師談臻的資料及物品,包括「夏淑琴日本訴訟案」留影等。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給中國人民留下了永遠的傷痛,是無法原諒的。
-
《瞭望》文章:南京大屠殺70年祭
《瞭望》文章:南京大屠殺70年祭 在對侵略戰爭、種族屠殺和恐怖威脅深刻反思、同聲譴責的國際輿論環境中,半個多世紀前的「南京大屠殺」歷史悲劇,顯示出巨大的現實警示意義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徐機玲蔡玉高 12月13日,在紀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70周年之際,投資3億多元擴建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
4萬or40萬:日本左右翼的南京大屠殺之爭
日本輿論界最早把目光集中在「南京大屠殺是有是無」這個問題上,催生了「肯定派」與「否定派」。1973年,右翼作家鈴木明出版《南京大屠殺之幻》,批駁「百人斬」與南京大屠殺都是「虛幻」,為否定派開闢先河;1982年,南京大屠殺主犯之一松井石根的原秘書田中正明整理出版《松井石根大將的陣中日記》,試圖從史料層次否定南京大屠殺存在。不過肯定派也馬上出動。
-
萬年曆 | 南京大屠殺83年,不能忘卻的歷史!
事實上,東京審判中,有11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出庭作證,還有來自"難民區"(國際安全區)的"第三者"作證。如美國牧師馬吉、醫生威爾、金陵大學教授貝茨等。 除出庭作證者的證言外,還有眾多證人的宣誓證詞,以及來自"難民區"的資料、法院屍檢報告、慈善團體埋葬記錄、猶太教拉比的書狀等,證據充分。
-
《南京大屠殺辭典》等16部圖書首發 辭典形式填補史學空白
11日,《南京大屠殺辭典》(2-5卷)等16部圖書在南京首發。 「《南京大屠殺辭典》每個詞條開頭,都有定性語言,不用或少用『最』、『唯一』等絕對性詞語,詞條中涉及部隊番號的,統一遵循漢字等撰寫原則。」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會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會長朱成山介紹說。
-
南京大屠殺申遺遞交了哪些鐵證
「對照這一目的及另外兩大慘案的申遺,推動南京大屠殺檔案申遺之舉是十分必要的。」李明華說。在國際史學界,南京大屠殺事件與奧斯維辛集中營、日本廣島長崎核爆並稱為二戰史上的三大慘案。她隨後完成的《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在1997年連續兩個多月被列為《紐約時報》書評最佳暢銷書,長時間淡出國際視野的南京大屠歷史在英語世界重獲關注。南京大屠殺檔案申遺工作最早開始於2009年,作為南京市人大代表,朱成山提交了申遺議案。南京市政府當年便成立了申遺領導小組,正式啟動申遺相關工作。2010年,系列文物檔案被列入《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
2分15秒南京大屠殺真實影像公開!這一天,不能忘!
他們,是歷史的見證者1937年12月13日這個日子夏淑琴記了一輩子那年她8歲家裡有外祖父母、父母16歲的大姐、14歲的二姐還有一個4歲的妹妹前一年,家裡又新添了一個小女嬰一家九口租住在南京新路口5號5號的慘劇姑娘叫張純如,美籍華人作家偶然看到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照片後她決定將記錄南京大屠殺作為自己的責任
-
今天,南京大屠殺史再添新證據
此次華為P40 Pro作為新系列的&34;版本,在影像上也是瘋狂堆料。寫在最後面對如今消費者對手機終端越來越嚴苛的要求,華為P40 Pro從ID設計,影像再到性能等方面都有了全面的升級。如果你是一個追求全能手機,又依然追求獨特個性的用戶,那麼華為P40 Pro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作為目前華為最新的旗艦機,華為P40系列確實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正所謂早買早享受,此時正是入手之時。
-
共和國辭典:南京大屠殺遇難人數爭論
國民政府通過各種社會調查,不斷對死亡人數進行修正,所以南京大屠殺遇難人數有29.5萬、39萬、50萬等多種過程性的數字。「若屬前者,在『二十萬人以上』,再加上大量毀屍滅跡的數字,則可理解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實際上並不排斥中國軍事法庭的『30萬人以上』之說;若屬後者,在『十五萬五千人』之外,再加上若干毀屍滅跡的數字,則可認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乃以此證實『二十萬人以上』的估計井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