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南京大屠殺史再添新證據

2020-08-30 光明網

近些年,手機攝影跨越式進步讓消費者認識到原來手機的潛力還能如何之大。當然,手機創新的不光只有攝影,在屏幕,充電,5G等方面,一款款新品的發布讓人們目不暇接。近期,華為P40系列已正式發布,P系列一直都深耕手機影像,已經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了心智。作為目前最權威的手機影像評測機構DxOMark,近幾年每當華為P系列發布都會成為榜首,甚至長期霸榜,今年依然也不例外。拿下榜首的華為P40 Pro究竟如何? 會不會成為2020手機影像的天花板?

外觀 四曲滿溢屏 盡顯張力十足

在談華為P40 Pro影像之前,我們來看看本體華為都做了哪些功課。 畢竟一款好的手機不能只有一方面突出,而是要全棲發展,多點突破。

首先華為P40 Pro的屏幕確實讓人驚豔,它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四曲滿溢屏,讓人看上去屏幕很有張力。以前我們看到的都是雙曲面屏幕,而華為P40 Pro屏幕四個邊都有弧度,圓潤感十足,溫潤如玉,視覺上會更加舒適,更讓用戶在使用時專注屏幕內容,提升沉浸感。而流線型四個邊角設計提升了整機的優雅感,配合四曲滿溢屏讓整機看起來更像是一顆鑽戒,顯得渾然天成。

同時,華為P40 Pro取消了聽筒,採用了屏幕發聲,實際使用之後依然能夠得到良好的音質。不出意外,接下來為了追求屏幕形態的提升,也會有不少手機廠商跟進這一屏幕形態。華為P40 Pro一共有零度白、晨曦金、冰霜銀、深海藍和亮黑色五種配色,每一種顏色背後都是科技與美學的結合。

影像 超感知徠卡四攝加持 DxOMark排行第一

作為主攻手機影像的華為P系列,似乎總是能夠引領接下來一年的手機攝影風向。此次華為P40 Pro作為新系列的&34;版本,在影像上也是瘋狂堆料。

後置超感知徠卡四攝,其中包括了5000萬像素的超感知攝像頭,4000萬像素的電影攝像頭,1200萬像素的潛望式長焦攝像頭,和一枚3D深感攝像頭。四顆攝像頭各司其職,為華為P40 Pro的影像體驗保駕護航。

縱向來看,P40系列全系主攝標配1/1.28英寸傳感器,更大的感光面積能夠精準保留畫面亮度和信息。華為P40 Pro支持了5倍光學變焦,也就是說你在1倍和5倍下能得到差不多同樣清晰畫質的照片,人不動手機不動,照樣能得到遠處清晰的畫面。華為P40 Pro特別在長焦上首次使用了RYYB超感光濾鏡陣列,對進光量有大幅度提升,可以縮短快門時間獲取更清晰穩定的畫質。全像素8核對焦的使用,也讓500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了雙核對焦,即使在暗光環境下也能夠快速準確對焦,對於隨時隨地的攝影體驗有著不俗的提升。

而在4000萬像素的電影攝像頭上,使用了1/1.54英寸傳感器,能夠實現3:2黃金比例畫幅,同時支持超高清夜攝,可實現ISO 51200的視頻感光和7680fps的超高速攝影。曾經這些參數只能在專業攝像機中才可以實現,隨著科技進步,不再是專業器材的專屬。畢竟硬體是手機影像基礎,硬實力的高門檻才能實現更多可能性。

依託於硬體的強悍,華為P40 Pro在影像算法上也施展了拳腳。新增了AI姿態捕捉、AI移除路人和AI反光消除,一步到位解決日常拍照痛點。在軟硬結合的共同努力下,華為P40 Pro在DxOMark中以128分問鼎榜單。

如今vlog等視頻形式的火熱,更推動了手機影像的迅猛發展。當下已經有很多用戶開始拿起華為手機作為主力視頻器材,記錄身邊的精彩瞬間。而在此背後則是華為近些年在影像方面的重金研發投入的結果。

5G 網速快上加快 旗艦本該如此之快

華為P40 Pro在影像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拍出高質量的照片和影像更要暢快分享。那麼對於整機性能和網速也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好在這些也都是華為手機的拿手好戲。

華為P40 Pro搭載了麒麟990 5G SoC,支持了更加全面的5G頻段,即使全球出行都能夠輕鬆享受到各地的5G網絡。另外,還支持了160MHz的Wi-Fi 6+,讓網速快上加快,這本該就是旗艦手機的速度。

寫在最後

面對如今消費者對手機終端越來越嚴苛的要求,華為P40 Pro從ID設計,影像再到性能等方面都有了全面的升級。如果你是一個追求全能手機,又依然追求獨特個性的用戶,那麼華為P40 Pro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作為目前華為最新的旗艦機,華為P40系列確實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正所謂早買早享受,此時正是入手之時。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屠殺史再添新證,紀念館獲捐「夏淑琴日本訴訟案」資料
    22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捐一批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老人訴訟日本右翼分子名譽侵權案代理律師談臻的資料及物品,包括「夏淑琴日本訴訟案」留影等。2000年,夏淑琴在南京以侵害名譽權為由,起訴松村俊夫和東中野修道。針對夏淑琴在中國國內的訴訟,日本被告東中野修道在東京法院提出了反訴訟。談臻等人與南京律師援助團陪同夏淑琴赴日出庭應訴。當夏淑琴站到日本法庭上,對方突然撤訴,夏淑琴隨後提出反訴。
  • 南京大屠殺史再添新證
    新華社南京8月22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22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捐一批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老人訴訟日本右翼分子名譽侵權案代理律師談臻的資料及物品,包括「夏淑琴日本訴訟案」留影等。2000年,夏淑琴在南京以侵害名譽權為由,起訴松村俊夫和東中野修道。針對夏淑琴在中國國內的訴訟,日本被告東中野修道在東京法院提出了反訴訟。談臻等人與南京律師援助團陪同夏淑琴赴日出庭應訴。當夏淑琴站到日本法庭上,對方突然撤訴,夏淑琴隨後提出反訴。2009年,日本最高法院就夏淑琴狀告《南京大屠殺的徹底檢證》一書作者和出版社侵害名譽一案作出終審判決,判定夏淑琴勝訴。
  • 《南京大屠殺史》韓文版首發 呼喚中韓兩國共同記憶
    《南京大屠殺史》由民國史專家、南京大學教授張憲文主編,全書共14章,近110萬字,是中國對「南京大屠殺」歷史最完整的原創性研究著作,也是回擊日本右翼勢力不斷否認南京大屠殺的荒謬言論、揭露南京大屠殺真相的有力武器。  南京大學民國史研究中心、南京大學韓國學研究中心、南京大學出版社共同舉辦了《南京大屠殺史》韓文版南京首發式暨學術研討會。
  • 南京大屠殺史再添新證:「夏淑琴日本訴訟案」留影等
    新華社南京8月22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22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捐一批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老人訴訟日本右翼分子名譽侵權案代理律師談臻的資料及物品,包括「夏淑琴日本訴訟案」留影等。2000年,夏淑琴在南京以侵害名譽權為由,起訴松村俊夫和東中野修道。針對夏淑琴在中國國內的訴訟,日本被告東中野修道在東京法院提出了反訴訟。談臻等人與南京律師援助團陪同夏淑琴赴日出庭應訴。當夏淑琴站到日本法庭上,對方突然撤訴,夏淑琴隨後提出反訴。
  • 南京大屠殺史再添新證:「夏淑琴日本訴訟案」留影等
    新華社南京8月22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22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捐一批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老人訴訟日本右翼分子名譽侵權案代理律師談臻的資料及物品,包括「夏淑琴日本訴訟案」留影等。「最珍貴的是當年陪同夏淑琴到日本應訴的相關律師、紀念館員工等的合影。
  • 南京大屠殺史研究的定量與定性
    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  姜良芹    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在中國犯下滔天罪行的一個縮影和集中體現,將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消息,從2014年10月9日起,南京大屠殺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南京大屠殺歷史,成為世界記憶、人類記憶。
  • 南京大屠殺史辭典編纂啟動將邀日本學者參加
    中新社南京12月13日電 (朱曉穎)13日上午,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大屠殺史辭典》圖書編纂工程正式啟動。「南京大屠殺史將有第一本工具書,也就是《南京大屠殺史》辭典,辭典出版後向全世界發行。」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經盛鴻告訴記者。
  • 「南京大屠殺與日本戰爭犯罪」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召開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9月7日,由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共同主辦的「南京大屠殺與日本戰爭犯罪」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南京成功舉辦。
  • 《南京大屠殺史》英文版問世,將向西方讀者系統講述日軍暴行
    《南京大屠殺史》英文版問世,將向西方讀者系統講述日軍暴行 張恩傑/法制晚報 2018-08-23 15:37
  • 南京修路遇大屠殺遇難同胞墓地 工程停工
    現年83歲的藍洪銀最近有些煩躁不安,南京江寧區湯山街道青林社區正在擴建的公路,眼看就要進入他的家族墓地了。墳地裡,埋著他的6個親人。1937年12月14日,藍洪銀的父親、祖父母等6人慘遭日軍屠殺,藍洪銀僥倖逃脫。10月底,現代快報記者前往探訪後了解到,當地獲悉這裡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墓地,已經暫停施工。
  • 今天,我們不能忘卻張純如!|南京大屠殺|日本_歷史|二戰|日軍|南京|...
    比如,在人的舌頭上穿上鐵鉤把整個人吊起來,或是將人埋入深至腰部的土坑,再看著他們被德國牧羊犬撕碎。此情此景實在是令人慘不忍睹,就連南京城中的納粹教徒也感到恐怖,有人就稱這場屠殺是「野獸機器」的工作。但是,南京的暴行一直是一個鮮為人知的事件。與在日本爆炸原子彈和在歐洲猶太人遭到屠殺不同,南京大屠殺的血腥恐怖很少為亞洲以外的人們所了解。美國出版的多數歷史文獻都沒有注意這次大屠殺。
  • ...的控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受害家庭口述史展」在南京曉莊學院...
    展覽由南京曉莊學院商學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青年志願者團隊與江蘇省社科普及研究基地南京曉莊學院圖書館主辦,以20餘幅版面,向觀眾講述南京大屠殺前後10餘個受害家庭(族)的生活狀況。
  • 《瞭望》文章:南京大屠殺70年祭
    《瞭望》文章:南京大屠殺70年祭  在對侵略戰爭、種族屠殺和恐怖威脅深刻反思、同聲譴責的國際輿論環境中,半個多世紀前的「南京大屠殺」歷史悲劇,顯示出巨大的現實警示意義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徐機玲蔡玉高  12月13日,在紀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70周年之際,投資3億多元擴建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 今天是她的忌日!23年前她來寧尋找南京大屠殺真相
    今天上午,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悼念廣場西側的張純如銅像前,為她舉行悼念儀式,沉痛緬懷這位偉大的女性。1995年,時年27歲的張純如,從美國隻身一人來到南京,為的就是寫一本讓西方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殺真相的英文書籍。張純如在南京,都發生了什麼故事呢?
  • 共和國辭典:南京大屠殺遇難人數爭論
    ,今天重讀當時遠東審判親歷者的解讀有借鑑意義。其他無跡可尋,或發現稍遲,來不及向法庭提出證據的,亦必不在少數。他在其代表著《南京大屠殺》中,談及《判決書》所說掩埋屍體15.5萬具時寫道:「如果認為這十五萬五千具屍體掩埋數確實可信,再加上其他掩埋的屍體、屠殺後被投入揚子江的屍體、被投入池塘和小河中的未掩埋的屍體,在揚子江渡江撤退時遭日本軍掃射而全部死亡的等等,那就達20萬人,可見在判決書中所說的『日本軍在佔領南京後的最初六個星期的時間裡,在南京及其附近被殺害的普通老白姓和俘虜,總數在20萬名以上』這個數字,未必誇大
  • 抗戰國民政府向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殺史記
    張憲文老師(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會長,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主任) 1937 為報復日軍暴行,蔣介石和國民黨採取軍事「復仇」,收集證據對外揭露。特別是對外揭露南京大屠殺真相,不僅保存了大量大屠殺第一手資料和證據;還讓世界首次看到了南京大屠殺日軍暴行,並產生了較大影響,為中國抗戰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高度的同情和支援。
  • 萬年曆 | 南京大屠殺83年,不能忘卻的歷史!
    83年前的今天,侵華日軍攻入南京城,展開了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在這場慘絕人寰的災難中,大量中國平民和軍人遭到殺害,數以萬計的家庭支離破碎,死難者超過30萬。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滅絕人性,震驚世界。   南京哭牆上,遇難者名單刺目。一筆一划刻劃下血色痕跡,深深銘刻著這段灰色的回憶。
  • 2分15秒南京大屠殺真實影像公開!這一天,不能忘!
    ,是我國第七個法定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83年前的今天侵華日軍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南京大屠殺真實影像為什麼我們不能忘記83年前的那段歷史?他們,是歷史的見證者1937年12月13日這個日子夏淑琴記了一輩子那年她8歲家裡有外祖父母、父母16歲的大姐、14歲的二姐還有一個4歲的妹妹前一年,家裡又新添了一個小女嬰
  • 傳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由日本人出資修建
    在12月19日央視「您相信日方出資修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網調中,竟有4%網友選擇「相信」,理由是:消息來自日本維基百科,且時間、地點、人物一應俱全。  孰是孰非?本報記者連日來通過多方求證,確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由日本人首倡並出資修建」是一條徹頭徹尾的謊言。
  • 銘記歷史、祈願和平——黨日活動走進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本次黨日活動通過參觀南京大屠殺史展館,讓黨員同學們重溫民族苦難歷史,在無聲肅穆當中緬懷革命先烈、悼念遇難同胞、堅定守護和平的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南京大屠殺慘案是日軍在侵華戰爭期間犯下的無數暴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是駭人聽聞的反人類罪行,是人類歷史上黑暗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