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隔代」長輩們的愛與「害」,生活中該如何趨利避「害」

2020-11-15 夏天的雲梯

在中國家庭有很多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大的,中國也素有「隔代親」的說法,意思是隔了一代人,爺爺輩們和孫輩們之間的感情特別親近。


在城市,尤其是工薪一族,生完孩子,由於工作原因沒有時間帶,會交由雙方的父母幫著帶孩子。


「隔代」長輩中不乏優秀者,有的「隔代」長輩,有知識、有文化、有見識、有謀略,會給予孩子很好的規劃和教育,也能對孩子給出很好的人生規劃,甚至可以成為孩子的人生導師,更有甚者是孩子一生學習的榜樣。


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隔代」長輩,沒有足夠的知識見地,卻成為了孩子偷懶耍滑的有效「避風港灣」和藉口。

那些爺爺奶奶輩們的無私的愛也是最偉大的愛!


自己的父母幫著自己帶孩子會有如下好處:第一,有經驗,知道孩子該如何護理。


第二,不會出現意外,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們帶孫輩孩子因為血緣關係,會視如己出,不會有任何私心。


有的家庭照顧孩子請保姆和月嫂,這時候孩子父母們會有額外的擔心,因為媒體經常報導有些無良保姆或月嫂趁著孩子父母上班不在家之際虐待孩子。


而由自己的父母帶孩子,不用有其他的擔心,因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和孩子有親屬血緣關係,會把孩子照顧得格外細緻。


這些好的方面每個家庭都有感觸,自不必多說。



爺爺輩們應適時退出孫輩們的「生活圈」。


好的「隔代」長輩當然需要大力宣揚和提倡。這些長輩父母能幫助自己省掉很多事情,也能幫自己把孩子照顧和規劃得很好。


孩子的教育不是簡單地吃飽穿暖,當「隔代」長輩無法在孩子的教育、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時間管理、人生成長等方面,給出更多「支撐和建議」的時候,應該自覺適時退出孩子的生活圈。


這種「退出」不是和孫輩們斷絕來往、斷絕親情,而是不要在幹預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讓孩子不要再有觀點上的第二種選擇。


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長輩們如果有不好的習慣,孩子們會跟著學習、效仿。


人的懶惰是本性使然,每個人都一樣,這種特性是與生俱來的。


不要讓「隔代」長輩成為孩子懶惰的「避風港」和「藉口」。

爺爺輩對孫輩的溺愛成為了很多家庭矛盾的主因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已經成為了很多家庭矛盾的導火索。


比如孩子放學回家了,吃完晚飯,孩子的父母會要求孩子,稍微休憩幾分鐘,就要求孩子寫作業。


但是有的爺爺輩們就會出現幫孩子討「折扣」的說法:「哎呀,孩子上了一天學了,看會電視、玩會遊戲再學習也可以啊,別讓孩子累著了。」


這時候,在孩子的腦海裡就會出現兩種選擇:第一,馬上學習。第二,看會電視、玩一會兒在學習。


當孩子有選擇的時候,試想孩子會怎麼選擇呢?


孩子肯定會選擇「舒適一些」的、或者能偷懶的方式吧,不用問為什麼,因為懶惰是人的天性。


所以天長日久如果這樣子,會讓孩子形成很不好的習慣,同時也會讓自己和父母之間或者婆媳之間產生家庭矛盾,年久日深就會成為家庭矛盾的主因。



孩子從上小學開始會迅速擴大自己的認知和三觀逐漸建立,一件事情如果在家庭裡出現多種觀點和選擇的時候,就會給孩子創造出「站隊」的機會,也就是給了孩子「選擇偷懶和養成壞習慣」的機會。


當家庭存在兩種或以上觀點供選擇的時候,省事兒的那一種觀點會成為孩子偷懶的「避風港」。


作者說:我是,用文字述說心情,用觀點點亮生活,願我的文字給你帶去新知,願我的文字能給你收穫,哪怕一點點!請持續關注我,一起努力,共同成長,發現 「美」好世界的同時遇到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李達源:避害自然趨利
    趨利避害有點功利心,但是避害自然趨利。沒有功利心卻也可以逍遙自在,老實講現在很多人趨利到什麼程度?吃窩邊草,這自然不好,而不趨利的人就會鞏固身邊的一切。 很多人在趨利的過程中忘記了避害,或者天生便是如此,不知害,或者本就是害而不擔心害。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知道趨利避害自成一體,或者說不避害,利有何用?或者說深受其害,利有何用?
  • 西方裸捐:富豪家族財富傳承避害趨利的最佳選擇!
    富豪們「遺產繼承制」下遭遇的難題1.一言以蔽之,富豪們在「遺產繼承制」下將面臨單方面慘輸的局面。很多人不甘心,必然會重新思考和琢磨好的財產傳承對策。二.慈善基金會如何運作富豪所託巨額財產,最終實現國家、社會、家族共贏?1.
  • 第五回 同色異譜,有利有害,有講究,趨利而避害
    第一章 起身草莽, 初九, 潛龍勿用第五回 同色異譜,有利有害,有講究,趨利而避害公元2002年7月20日今天,接到一個汽車內飾門板的色板老子教導我們說,有則以為利,無則以為用。任何事物並沒有什麼優點缺點,優缺點都是相對的,相互的,並無好壞之說,一些我們認為很討厭,不方便的因素,可能恰恰是在另外方面我們所依賴的保障。正如我們討厭蒼蠅在食物上轉悠,但在自然界中,正是蒼蠅在死去動物身上下卵幫助屍體腐爛消化,從而避免了疾病在動物種群傳播,防止大規模瘟疫。
  • "孩子給我媽帶"的隔代教育,到底是解放了父母還是害了孩子?
    但和第一種比起來,隔代教育的龐大群體中,佔一大部分的卻是後兩種情況,長輩自願帶孩子,家長也為圖個輕鬆。不少教育專家也曾經分析過隔代教育的優劣之處,也有專家提出隔代教育確實有取代不了的優勢:1、 老一輩在中年期將會有更多的時間用來照顧和教育孩子,並且經過研究發現,大部分老一輩人都很喜歡自己的孫子,並且非常樂於將自己的資金支持孩子的上學金錢需求,也更願意傾聽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趣事。
  • 王小波:人活在世上,首先應該避苦避害
    有位西方的發展學者說:貧窮是一種生活方式。言下之意是說,有些人受窮,是因為他不想富裕。這句話是作為一種驚世駭俗的觀點提出的,但我狹隘的人生經歷卻證明此話大有道理。對於這句話還可以充分地推廣:貧困是一種生活方式,富裕是另一種生活方式;追求聰明是一種人生的態度,追求愚蠢則是另一種生活態度。
  • 隔代教育經常聽到的三句話,根本不是愛孩子,反而害了孩子一生
    老人帶娃的現象在現今的社會中已經很普遍了,即使老人不帶孩子但是在隔代親的教育上,往往有些話都會傷害到孩子,而老人們卻不自知。而還有一些長輩們常常會把家庭裡的一些內部矛盾帶給孩子,說一些很有情緒的話,把自己對女婿或是兒媳婦的看法轉成壞話說給孩子。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都是最優秀的,而老人們對任意一方的詆毀都會造成孩子心理健康成長。
  • 隔代親隔代親,孩子愛和爺爺奶奶長輩待一起,真的只是因為喜歡?
    文丨超人芭比(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俗話說:「過猶則不及」,有這麼一個說法,叫做隔代親,老人對孫子一輩都比較親。很多家庭裡都有這麼一種情況:孩子尤其喜歡老人,現在很多家庭也都是跟老人一起住。老人對孩子都特別親,但讓父母總有親過了頭,又親的也不是地方的感覺。
  • 幫了子女卻害了孫子,帶娃的奶奶該背鍋?淺談隔代教育的功與過
    當今社會年輕人的壓力普遍較大,老一輩父母們為了幫子女們分擔壓力,本到了該享受生活的年齡卻又不得不站出來幫子女帶娃。主動出力還好說,對自己的人生還有所追求不願幫忙帶娃的,或者身體原因不能帶娃的,往往會被推向比較尷尬的境地,「你不幫我帶娃,我不給你養老」的說法甚至都曾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
  • 客廳風水怎容忽視 趨利避害是裝修第一要領(圖)
    客廳風水怎容忽視 趨利避害是裝修第一要領(圖) 房天下綜合整理
  • 姥姥給孩子奶瓶偷裝可樂,中國式隔代溺愛害了多少孩子?
    這就是中國式隔代溺愛最突出的情況!以過來人的經驗教訓子女怎麼撫養孩子,比如優米姥姥,不聽取子女的意見,過分沉溺在自我的認知裡面。與其說是愛孩子,更深層次的其實是滿足自己情感表達的需求,沒有真正去理解什麼是對孩子更科學地給予。另有一種更糟糕的情況:完全的隔代撫養也就是說父母退場,把孩子完全寄養在祖輩家。
  • 適量飲酒:揚酒之利,避酒之害
    更有「好花乘看半開時,好酒宜在半醉中」提倡文明、適量飲酒的形象描述。有帝王「酒助禮儀社稷康,色育生璽重綱常;」的詔示天下。大禹避酒勤朝政就是一個經典故事。  夏朝開國君王大禹因治水有功,帝舜將天子之位禪讓與他。但是也因為國事操煩,而十分辛苦,龐大的壓力,使得他吃不下飯也睡不著覺,正當他因病體不支,不能全力為百姓謀事而感到愧疚的時候,共工又引洪水前來作亂。
  • 左右為難的隔代教育,父母該何去何從?
    當越來越多的人將孩子出現的一些問題行為歸咎於隔代教育,而隔代教育又成為一種無法迴避的社會現象的時候,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隔代教育,又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揚長避短,發揮更好的作用?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事實:教育孩子永遠是他(她)父母的責任,而不是別人的責任,因此作為長輩的我們只是幫助年輕人帶孩子,而不能越俎代庖,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責任。我們應該正確地認識到隔代教育的利與弊,發揮教育優勢的同時,克服種種負面影響,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 隔代親經常對娃說的三句話,根本不是愛孩子,反而害了孩子一生
    老人帶娃的現象在現今的社會中已經很普遍了,即使老人不帶孩子但是在隔代親的教育上,往往有些話都會傷害到孩子,而老人們卻不自知。一起看看隔代親經常對孩子們說的三句話吧~隔代親經常對娃說的三句話,根本不是愛孩子,反而害了孩子一生
  • 和長輩一起生活,面對隔代教育,家長如何巧妙應對
    記得有一次,所有的親戚都在家裡吃飯,兒子卻不顧及場合將桌子上的果盤打翻,還嚷嚷趕人家走,親戚滿臉尷尬,但是孩子的奶奶卻不以為然,一邊哄著孩子,一邊又多準備了兩盤果盤……」相信在隔代教育這個問題上,不少職場媽媽在帶孩子的問題上和婆婆總會有一些這樣或者那樣的矛盾,面對孩子的教育,又沒辦法放棄工作專心帶娃,選擇和長輩一起生活,共同撫養孩子,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巧妙應對帶娃路上遇到的矛盾呢
  • 2021辛丑年,生肖馬如何化解「害太歲」?
    2021年生肖馬害太歲如何化解1. 生肖馬2021辛丑年,會遇到哪些害太歲的影響?1 2021年生肖馬「害太歲」招「小耗」破財。在2021年,生肖馬人在自身的財運上,會遭受來自兇星「小耗」的影響。「小耗」 的降臨,會導招生肖馬人在生意場上誤信他人,遭人的欺騙,導招錢財的空耗,虧損。另外,在家庭的日常開支中,今年也顯得大手大腳,毫無節制。
  • 兒童過量補鋅百害無一利,應該如何正確補鋅?
    兒童補劑一直都是寶媽們的最愛,生怕孩子在生長過程中缺少微量元素,各種維生素恨不得一次都補給孩子,可是孩子是否缺少微量元素,過量補給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影響,卻是很多寶媽沒有考慮到的!今天,町芒君帶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如何正確補鋅!
  • 隔代教育優劣如何,樹袋寶寶來說明
    今天就借這篇文章,來好好梳理下隔代教育吧。需要辯證看待首先我們要了解一個大前提,即:不管是長輩還是我們,不管持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本質都是希望孩子更好。而矛盾的爆發點在於雙方的生活理念不同帶來的「代溝」差異。
  • 隔代教育,是養育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對孩子危害這麼多!
    生活中隔代教育已經是屢見不鮮的現象了,老年人帶孩子確實給年輕人幫了很多忙,使年輕人能夠擺脫具體的家務問題,有心思安心的去上班。隔代親,能理解奶奶疼愛孫子的心情,但這種缺乏正確價值觀的溺愛卻是荒唐的。如果孩子一直吸收這樣的愛,不僅會耽誤學業,以後的人生也可能會舉步維艱。
  • 隔代教育問題增加,如何打造完美的隔代教育?4個方法建議收藏
    這一系列的問題常常會讓家長非常頭疼,而且很多年輕家長會發現,孩子常常會以家中長輩作為靠山,提出各種無理要求,而這些問題都是因為隔代教育產生的負面影響,所以,很多年輕家長寧願自己辛苦也不想把孩子交給長輩。三、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該怎麼做?
  • 愛,還是害?
    半個小時過去了,熄燈鈴早已打過,經值班老師反覆催促,家長們才依依不捨地慢慢離開,校園才又恢復寧靜。對於這種現象,我認為這不是愛,而是害!自從國家投資興建寄宿學校以後,成功解決了留守兒童上學難的問題。周一早送到學校,學生在校生活一周,周五放學後接回。學生在校在老師的輔導下完成學習任務,在生活老師的指導下學會自立,學生按時作息,在規定的時間裡洗澡洗頭洗衣服,做個人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