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家庭有很多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大的,中國也素有「隔代親」的說法,意思是隔了一代人,爺爺輩們和孫輩們之間的感情特別親近。
在城市,尤其是工薪一族,生完孩子,由於工作原因沒有時間帶,會交由雙方的父母幫著帶孩子。
「隔代」長輩中不乏優秀者,有的「隔代」長輩,有知識、有文化、有見識、有謀略,會給予孩子很好的規劃和教育,也能對孩子給出很好的人生規劃,甚至可以成為孩子的人生導師,更有甚者是孩子一生學習的榜樣。
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隔代」長輩,沒有足夠的知識見地,卻成為了孩子偷懶耍滑的有效「避風港灣」和藉口。
自己的父母幫著自己帶孩子會有如下好處:第一,有經驗,知道孩子該如何護理。
第二,不會出現意外,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們帶孫輩孩子因為血緣關係,會視如己出,不會有任何私心。
有的家庭照顧孩子請保姆和月嫂,這時候孩子父母們會有額外的擔心,因為媒體經常報導有些無良保姆或月嫂趁著孩子父母上班不在家之際虐待孩子。
而由自己的父母帶孩子,不用有其他的擔心,因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和孩子有親屬血緣關係,會把孩子照顧得格外細緻。
這些好的方面每個家庭都有感觸,自不必多說。
好的「隔代」長輩當然需要大力宣揚和提倡。這些長輩父母能幫助自己省掉很多事情,也能幫自己把孩子照顧和規劃得很好。
孩子的教育不是簡單地吃飽穿暖,當「隔代」長輩無法在孩子的教育、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時間管理、人生成長等方面,給出更多「支撐和建議」的時候,應該自覺適時退出孩子的生活圈。
這種「退出」不是和孫輩們斷絕來往、斷絕親情,而是不要在幹預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讓孩子不要再有觀點上的第二種選擇。
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長輩們如果有不好的習慣,孩子們會跟著學習、效仿。
人的懶惰是本性使然,每個人都一樣,這種特性是與生俱來的。
不要讓「隔代」長輩成為孩子懶惰的「避風港」和「藉口」。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已經成為了很多家庭矛盾的導火索。
比如孩子放學回家了,吃完晚飯,孩子的父母會要求孩子,稍微休憩幾分鐘,就要求孩子寫作業。
但是有的爺爺輩們就會出現幫孩子討「折扣」的說法:「哎呀,孩子上了一天學了,看會電視、玩會遊戲再學習也可以啊,別讓孩子累著了。」
這時候,在孩子的腦海裡就會出現兩種選擇:第一,馬上學習。第二,看會電視、玩一會兒在學習。
當孩子有選擇的時候,試想孩子會怎麼選擇呢?
孩子肯定會選擇「舒適一些」的、或者能偷懶的方式吧,不用問為什麼,因為懶惰是人的天性。
所以天長日久如果這樣子,會讓孩子形成很不好的習慣,同時也會讓自己和父母之間或者婆媳之間產生家庭矛盾,年久日深就會成為家庭矛盾的主因。
孩子從上小學開始會迅速擴大自己的認知和三觀逐漸建立,一件事情如果在家庭裡出現多種觀點和選擇的時候,就會給孩子創造出「站隊」的機會,也就是給了孩子「選擇偷懶和養成壞習慣」的機會。
當家庭存在兩種或以上觀點供選擇的時候,省事兒的那一種觀點會成為孩子偷懶的「避風港」。
作者說:我是,用文字述說心情,用觀點點亮生活,願我的文字給你帶去新知,願我的文字能給你收穫,哪怕一點點!請持續關注我,一起努力,共同成長,發現 「美」好世界的同時遇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