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財政支出充裕程度,看人均支出多少!西北較高、豫冀魯三省...

2020-12-16 騰訊網

關注本號,別錯過更多你感興趣的數據推送和解讀!

各地的財政支出主要用於社會保障、教育、醫療衛生、科研、行政開支以及各機關事業單位的各項開支。所以還是和人口基數相關的,尤其是戶籍人口,因為外來人口的社會保障上各地還並不完善,享受不了當地的各項教育、衛生和其他社會福利保障系統的待遇。

這裡不包括賣地等基金收入,屬於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加上賣地收入的話廣東、江浙又能上漲許多。但賣地收入主要還是用於各類基礎建設,用於公共服務等方面較少。

所以各地財政夠不夠用,是不是充裕,還得看人均支出。考慮到像人口流入大省的外來人口並不能完全享受當地財政,所以流入省的人口基數按照戶籍人口+1/2外來常住人口。來看看全國各省的人均財政支出情況。另外說明,因為計劃單列市是相當於省級財政,和所在省的財政幾無關聯,收支都是單獨和國家財政進行分割,所以深圳、寧波等五個計劃單列城市也作為省級財政列出榜單,而它們所在的廣東、浙江等省,需要剔除它們的財政支出和人口,這樣計算更加合理。

譬如深圳就很明顯,深圳本市的人均財政支出是非常高的,如果計入廣東省一體會拉高廣東省人均不少,但事實上深圳的財政收支和廣東省關聯並不大,是財政獨立的城市。

從排名情況來看,除了西北地區因為國家扶持,財政轉移支付較大,所以人均支出較高,像西藏人均財政支出高居全國第一,而且高達6.2萬元,是墊底的山東省的6倍之多。青海、寧夏、新疆等省區都在前列。

就算是貴州、甘肅、陝西、雲南、吉林、黑龍江等中西部省,雖然自身的地方財政收入一般,也有不少財政轉移支付,所以在人均支出上還是排名中上遊的,基本能夠應付省內各項開支了。

其他省市基本是看本省市能收入多少,就能夠支出多少排名了。像北上深,地方財政收入高居全國城市前三,所以人均支出超高。深圳因為戶籍人口佔比小,所以按照上面說的人口基數的計算方法,人均支出超過北京上海。

計劃單列城市的排名都不低,就算是這些年財政收入不良的青島大連,還是排名靠前的。

排名比較靠前的省份(除了西北地區)主要還是經濟相對活躍,地方財政收入較高的省市,浙江和江蘇的人均支出都算不低的,就算浙江去掉了寧波的份額。因為浙江的財政寬裕,所以才能夠在民生上更多扶助省內較落後地區,一體發展共同富裕,像麗水衢州的財政支出都還是非常高的,麗水的人均財政支出在浙江省前列。

另一個經濟大省廣東,因為剔除了深圳因素,人均支出上就走低不少,排在了江西、湖北、黑龍江等省之下。廣東省人均財政支出只有深圳的三分之一還不到,所以也可見到深圳的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障等待遇要遠高於廣東省平均的。像非珠三角地區的城市開支確實不如浙江、江蘇的較落後城市寬裕,所以較難提高民生水平和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水平。

排名靠後的省區的人均財政支出只能是捉襟見肘了,福建、安徽、河南、河北和山東排名最後五個。這些省主要是地方財政收入偏少,人口偏多(福建雖然人口不多,但去掉廈門的話一般預算收入是很少的)。

比如山東人口近一億(除青島)、河南人口也有9000萬人左右,但一般預算收入比浙江江蘇兩省少一大截,所以支出上面必定是很難了。像河南的機關事業單位的平均工資在全國算是墊底的!山東福建在東南沿海省份中也算是比較低的,像其他公共服務方面都沒有江浙和珠三角地區那麼完善。

具體數據請看下表:

歡迎關注,精彩數據每日放送!

相關焦點

  • 財政支出增速回落,2020期待寬貨幣穩財政
    來源:一財網最近幾個月,財政支出增速出現了明顯的回落,背後的主要原因在於預算內收入和土地財政的放緩,以及地方政府隱性負債連續兩年零增長。往前看,財政支出節奏會前移,但全年來看,依然有很多牽制,與其期待穩貨幣、寬財政,不如期待寬貨幣、穩財政。
  • 我國社保支出地區差異性的聚類分析
    本文選擇了六個符合選擇分類原則的指標,即2010年各地區的人均社會保障財政支出、2010年各地區財政支出佔當地GDP的比重、2007年至2010年平均人均社保財政支出、2001年至2006年平均人均社會財政支出、2007年至2010年社保財政支出平均增長率和2001年至2006年社保財政支出平均增長率為分類指標。
  • 財政支出分類
    財政支出是政府為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滿足社會共同需要而進行的財政資金的支付。按照2007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政府收支分類改革,我國現行支出分類採用了國際通行做法,即同時使用支出功能分類和支出經濟分類兩種方法對財政支出進行分類(以《2009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為例)。支出功能分類。簡單地講,就是按政府主要職能活動分類。我國政府支出功能分類設置一般公共服務、外交、國防等大類,類下再分款、項兩級。
  • 地方全口徑財政扶貧支出評估
    表2可見,助學金中,比重最高的一直是對高等學校學生的資助;其次是普通小學和普通初中(2012年及之後),小學助學金的比重在2012年之後明顯增加;中等職業學校的助學金比重在2011年之前比重較高,但之後明顯下降;高中階段的助學金支出的比重在2011年之後也比較穩定;對學前教育的資助從2011年才開始,且比重也較低。
  • 關於湖南省財政支出進度的分析研究報告
    判斷這樣的支出時序是否合理,關鍵要看它能否有效消化當年的財政支出,這就需要對年終財政資金結餘情況進行深入細緻的剖析。   全省財政結餘情況   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後,財政結餘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財政指標結餘,即財政當年尚未下達給單位的指標;二是單位資金結餘,即財政已下達指標但單位當年尚未請款撥付的資金。本文分析的結餘資金涵蓋了上述兩個部分。
  • 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應有更高目標
    過去八年來,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的比例一直超過4%,這是多方努力的結果,同時也存在著較大的「保4%」壓力。要完成《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確定的各項現代化目標,必須持續加大對教育的投入,並優化教育支出結構。
  • 財政支出(public finance expenditure)
    (3)按財政支出與國家職能關係可將財政支出分為:①經濟建設費支出,包括基本建設支出、流動資金支出、地質勘探支出、國家物資儲備支出、工業交通部門基金支出、商貿部門基金支出等;②社會文教費支出,包括科學事業費和衛生事業費支出等;③行政管理費支出,包括公檢法支出、武警部隊支出等;④其它支出,包括國防支出、債務支出、政策性補貼支出等。
  • 公共財政支出範圍的界定分析
    公共性資產是國家財政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而投入資金所形成的資產。它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仍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因而其投資是公共財政支出的範圍。而經營性資產則不同,它不是為了社會共同需要,而是為了滿足一般社會需要和增值目的,而投資形成的。它的作用與私人的經營性資產沒有多少區別,因此,其投資應當也必須從公共財政的職能中分離出去。
  • 特殊教育教師工資福利及補助支出地區差異分析
    考慮到特殊教育教師工資福利及補助支出對各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負擔及各地政府對其投入的財政保障程度的高低,可用特殊教育教師年人均工資福利及補助支出的人均GDP指數及人均財政支出指數來衡量其經濟負擔與工資福利財政保障程度的變化差異情況。另外,對特殊教育與普通中小學教師年人均工資福利及補助支出的差距及其與地方財政支出間的協調性也進行了比較分析。
  • 家庭教育支出逐年上升 委員提案教育支出抵稅
    委員提案  教育支出抵稅,給家庭減負  郭廣昌說,中國人歷來重視教育,我國的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在2012年首次達到佔GDP比重4%的預定目標後,需要進一步提高教育經費支出的比例。與此同時,普通家庭的教育支出佔個人和家庭總支出的比例越來越高。
  • 經濟周期視角下的中國財政支出乘數研究
    克服已有模型局限,將經濟周期特徵納入中國財政支出乘數問題研究框架,系統測算中國財政支出乘數,並著重定量考察財政支出乘數與經濟周期的關係,研究發現:中國財政支出乘數高於欠發達國家和地區,但與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財政支出乘數具有比較明顯的逆周期特徵,經濟低迷時期財政支出乘數是經濟繁榮期的2.3倍;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的財政支出乘數顯著高於其他時期。
  • 2020年泰州財政民生支出比2015年增長54.9%
    打造令人嚮往的「幸福水天堂」,著力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獲得感的背後,離不開全市財政在民生上的大力投入——「十三五」期間,全市民生支出由2015年的324.5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502.8億元,增長54.9%,民生支出比重始終保持在財政一般公共預算75%以上,民生是泰州市公共財政投入最大的領域,有力支持了泰州市民生保障和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 2019年湖南gdp增速多少? 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過2萬元
    我省GDP逼近4萬億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7%,與經濟發展同步 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過2萬元。1月19日,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湖南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聯合發布2019年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和2019年湖南民生調查數據情況,去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39752.12億元,同比增長7.6%;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7680元,增長9.7%;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9%,符合預期。
  • 美國醫療支出佔財政預算28%,民眾卻沒錢看病,人均壽命比我國低
    美國政府的支出有五個大頭,分別是兩金(退休金與失業金)、醫療健康、國防、退伍軍人福利,它們所佔的比例依次為33%、28%、15%、7%和4%,累計佔支出總額87%。
  • 去年人均消費支出26779元
    記者昨日從長沙市統計局獲悉,2014年,長沙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6779元,比上年增加4433元,增長19.8% ,恩格爾係數(食品消費支出佔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6.4%,比上年下降3.1個百分點。
  • 高三政治教案:《財政收入和支出》教學設計
    財政收入與支出(板書)  預算包括財政收入與支出,這是國家參與社會產品分配的兩個方面。  什麼是財政收入?什麼是財政支出?靖同學們看下面這張圖表。  (教師結合圖表講授)財政收入作為財政分配的一個方面,它是指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來的貨幣資金。
  • 財政周轉金支出(expenditure on revolvring fund)
    財政周轉金的運用方因有償使用周轉金而發生的支出。財政周轉金作為財政資金有償分配的方式,周轉金的佔用方無論是下級財政機關,還是具體的用款單位,都須支付一定的費用,目的在於提高資金的使用效果。  內容 具體包括周轉使用過程中支付資金佔用費、手續費及管理機構的費用。
  • 一季度蘇州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475元
    本報訊(記者大秋通訊員丁虎張蒙婷)據國家統計局蘇州調查隊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蘇州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475元,同比下降12.2%;蘇州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6067元,同比下降9.7%。
  • ​財政支出向民生傾斜體現為政之道
    今年1-10月,中山市教育、醫衛、住房保障等涉及民生類的支出共211億元,佔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超70%。(11月30日《中山日報》01版)今年,中山市前10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超七成投向民生領域,讓人們看到政府在「以民為本」的施政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定的步伐,與執政為民善治的理念。
  • 國務院報告:2013年至2017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累計支出59502億元...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鬱瓊源)受國務院委託,財政部部長劉昆24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務院關於財政醫療衛生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的報告時介紹,2013至2017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累計支出59502億元,年均增幅11.7%,比同期全國財政支出增幅高出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