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孩子有多簡單?一句「乖,聽話」就夠了。

2020-08-28 夏木之柚

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好,孩子幸福?但有的父母正在毀掉孩子而不自知。比如,很多父母喜歡說「乖,聽話」,這一句就足以摧毀孩子。

為什麼?

因為父母強調的是「聽大人的話,別鬧」。當父母想讓孩子聽話時,只有一個原因「詞窮了,管不了孩子了」。言外之意就是:別那麼多廢話,聽我的就行了。

一句「聽話」壓制了孩子的情緒表達,忽視了「孩子為什麼不乖」的原因,忽視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植物成長要澆水,要不會蔫兒,會枯萎;人餓了要吃東西,要不會低血糖,營養不良,甚至得胃潰瘍;心裡難受了要排解,要不會壓抑,會崩潰。

一味地讓孩子「聽話」是會出問題的。

一、孩子小的時候會懾於家長的威力去聽家長的話,可是隨著年齡和見識的增長,孩子會質疑父母,會叛逆:

「為什麼要我聽你的話?你說的對嗎?」「我就想這麼做,為什麼要聽你的?

如果一開始就問清楚孩子在想什麼,為什麼這麼想,再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為什麼這麼做。次數多了,沒有孩子聽不明白!等孩子大了,也會學會思考自己想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會獨立分析問題。

而從小就被「聽話」填充的孩子長大了不叛逆還能怎樣?

二、「聽話」慣了的孩子不敢表露自己的內心,漸漸失去自我。

電影《態度娃娃》裡的艾利,從小就被貼上「乖」「聽話」「她人真好」的標籤。

小夥伴不小心把她的金魚弄死了,她很傷心,但她還是微笑著說:「沒關係的,真的沒事,我再買一條就好了」。

但是真的沒事嗎?不,有事!艾利在埋小金魚的時候,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為什麼她當時不哭呢?不埋怨同學呢?因為總有一個聲音「只要發自內心地笑,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她耳邊迴蕩。

她太乖了,太聽話了,就好像她不哭不鬧,不表露自己真實的情緒,別人就會一直認為她人好,她是好孩子,就會與她親近。

但沒有人和她是真正的朋友。

她發簡訊約她自認為是好友的三個朋友時,朋友以最近忙來回絕她。可是那三個朋友就在離她不遠的地方聊天聚會。她們說的一句話刺激到了艾利的內心——「反正她也只會笑,有什麼好見的」。

的確,誰會和一個只會笑沒有其他真實感情流露的塑料假人做朋友呢?太無趣!

艾利決定找回自己!在一次巡演中,她用話筒搗碎了自己的面孔,但裡面什麼都沒有,她已經找不到自己了。在舞臺上,她高呼「你們不要學我,不要失去自我」。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她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情緒,她的「好」只不過是別人眼裡的好,自己心裡苦著呢。這世上哪有真正「乖」,真正「聽話」的人?心理情感一旦被壓抑,誰都有可能崩潰!

別再追求「聽話」的孩子了,他只是情緒沒有得到釋放,心理沒有得到支持與安慰罷了。培養一個健康孩子,從不說「乖」「聽話」做起吧!畢竟,孩子,首先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有喜怒哀樂的個體,其次才是你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毀掉一個中國小孩有多簡單?冤枉他一次就夠了
    他記住了孩子的話,拷貝了監控,回去看了三天。終於看到一個細節:小男孩靠近車時,手放在衣服口袋裡。他激動地告知了所有人,孩子沒撒謊。還說了一句很讓人淚目的話:「我就是想還娃一個清白,花再多的時間也要去證明。」
  • 毀掉一個孩子有多簡單?每天管他就夠了,希望你不會這麼「蠢」
    毀掉一個孩子有多簡單?每天管他就夠了,希望你不會這麼「蠢」‍‍‍兒童心理研究學家曾做過一個調查,百分之六十五的家長,會在孩子做作業時陪在旁邊一起做;百分之八十的家長,會要求孩子什麼事情都聽自己的。第一、毀掉孩子的自立生活中處處管著孩子,任何事情不用自己操心,往往會導致孩子難以做到獨立自主,過度地依賴父母,長大後離開父母的臂膀,便成為一個生活難以自理的「廢物」,這樣的孩子不會有大出息。
  • 毀掉孩子的快樂,有多簡單?
    毀掉孩子的快樂,很簡單。一旦內心被焦慮佔滿,那快樂肯定無立足之地。老師說給70分以下的孩子在假期免費補習一節課,把單元知識再講一遍。在長假之際還帶著孩子去補習,想想肯定不會好受。 我們雖然不要去免費補習。但還是開了一個小家庭會議,老婆指出了我的問題,說我重視不夠,沒有督促好。回家該寫的字沒有練習夠。 其實我的確是保有一些私心的。我希望能讓他有更多的玩樂時間、閱讀時間、運動時間。不希望他過早地被作業包圍著。 最後還是決定要培養好的學習習慣,要勤學苦練。
  • 毀掉一個孩子的自信,有多簡單?一個眼神,一句話就夠了
    為了讓她專心學習,父母從小打壓暗示她,你樣子醜,不好看,不要打扮…… 毀掉孩子的自信心太容易了: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無心之舉。一個沒有受到尊重的孩子,會對自己有著極低的認同感;一個總被拿來做比較的孩子,會對自己的能力和價值產生懷疑;一個不斷被否定的孩子,長大後也會習慣用別人的優點衡量自己。
  • 不聽話的孩子,註定不能更優秀!要孩子聽你話,用這些方法就夠了
    從「聽話」的含義這個層面上來說,倡導那些「養一個不那麼聽話的孩子,挺好」「別讓孩子那麼聽話」的觀念,其實也是沒有錯的,因為它真正的含義是「不要孩子總是習慣於服從你的話,從而成為一個沒有主見,總是受氣的『窩囊廢』」。
  • 毀掉一個孩子真的很簡單嗎?
    有朋友圈說「摧毀一個孩子特別簡單,只要三次打招呼老師不理就夠了,這孩子便再也抬不起頭來」。其實沒有傳說中的這麼簡單,但確實不難。很多父母會感覺孩子突然變了,這就說明孩子被改變的確實很快。1、沉迷遊戲;上學想著遊戲,放學就玩遊戲;除了睡覺,其他時間大腦和精力都沉浸在遊戲中;毀掉這樣的孩子,一個月足夠了。
  • 毀掉孩子其實並不難,有的時候,一句話就夠了
    特別是自己最親近的人,不過成人往往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的判斷,面對攻擊的時候,他們會有反擊能力,而孩子他們往往在身體和情感上依賴成人,所以面對成人的語言,他們沒有保護系統,所以很容易受到傷害。也就是說,如果要毀掉孩子的話,父母可能一句話,對孩子帶來的很有可能就是滅頂之災。
  • 聽話的「乖」孩子就意味著自控力好嗎?|家庭教育每周一課第8期預告
    提到自控力,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叫「斯坦福棉花糖實驗」。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對一批幼兒園的孩子進行了自控力測驗。測驗方式是讓一群4歲孩子獨自面對一塊棉花糖,他們可以選擇立即吃掉,或者耐心等待15分鐘後,就能得到兩塊棉花糖。
  • 毀掉一個女孩到底有多簡單?
    毀掉一個女孩到底有多簡單?我有一個交識十年之久的朋友,算是小學同學了,從小學五年級就認識那會年齡小也不懂得什麼,一群人放學聚在一起跳花繩。上了初中我和她還有聯繫中學三年幾乎每天都一起上下學。唯一的變化是到了初三。要中考啊。
  • 邦元英語:乖孩子≠好孩子,別讓「乖」束縛了你的孩子!
    家長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多麼聽話、多麼懂事」,在我們的認知裡也把聽話和懂事作為一個優秀孩子的專有名詞,然而事實真的這樣嗎?那些聽話懂事的「乖」孩子到最後成了優秀的人?小時候小編就是乖乖女一枚,聽家長的話、聽老師的話,學習生活都循規蹈矩沒有絲毫的馬虎,活脫脫一個大人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 毀掉一個孩子很簡單,做到這三點就夠了
    文/江小黑成就一個孩子難嗎?非常難。那毀掉一個孩子簡單嗎?特別簡單。但有一天,娜塔莎被通知要參加一場有300多人出席的演講,她是主講人,於是娜塔莎央求道:在300人面前演講,真的可以壓垮我正因為內向,他們喜愛獨處,喜愛思考,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專注力和一以貫之的執行力,甚至一個人,挑起了一直隊伍的角色。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洋裡,尊重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才是幫助孩子發展的最好方法,而強迫他變成不喜歡的樣子,無異於把他推向深淵。
  •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越讓人操心?
    已獲授權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你再不聽話,媽媽不要你了」更是家長常掛在嘴邊的;在外面,「你的寶貝真聽話」是誇獎別人孩子的不二法則……「乖」、「聽話」成為評價好孩子的標準。
  • 大二女兒不聽話斷生活費也沒用,咋辦?有多少孩子毀在了聽話上
    看完這個問題描述之後,我的感受是兩個字「窒息」,為什麼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一定要用上手段,一定要孩子向父母妥協、低頭,才能解決問題,做父母的就不能低頭認錯嗎?題主讓我看到了,為人父母強烈的控制欲,通篇流露出來的「我得治住你」的想法,把自己放到孩子的對立面,令人無語又無奈。因為「聽話」這兩個字,毀掉了多少的孩子。
  • 當孩子的面毀掉玩具,他可以變得聽話,造成的傷害卻一輩子忘不掉
    孩子玩心重,偶爾貪玩不聽話也可以理解,畢竟誰沒有不聽話的時候呢?但有的家長並不這麼認為,他們把孩子貪玩的原因歸結於玩具,甚至當著孩子的面毀掉他們的玩具,完全不考慮孩子的感受。當孩子的面毀掉玩具,他可以變得聽話,造成的傷害卻一輩子忘不掉
  • 孩子不乖沒有錯,孩子太乖要小心!
    相信大部分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乖,能夠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好生活中的每件事,這樣聽話的孩子簡直是小天使,真的令人太省心了。我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也常常在教育中犯了這樣的錯誤。但是,我們的教育並不是為了讓孩子變乖,而是要教育孩子成為一個遇事有主見,出事能獨立承擔責任,有創造力和判斷力的,具有完整人格的人。
  • 《隱秘的角落》孩子聽話好不好?聽話的孩子有三個特點要小心
    在孩子身上,聽話、乖巧都不是褒義詞,相反一個過於乖巧的孩子身上如果有三個特點,家長就要小心,這樣的孩子越聽話越可怕孩子身上有這三個特點越聽話越可怕孩子乖巧卻沒有朋友家長都喜歡聽話且優秀的孩子,朱朝陽每次考試都是班級第一,甚至年級第一,在很多家長眼裡朱朝陽是優秀的,且聽話、乖巧。
  • 大聲喊叫是解決孩子不聽話的途徑?
    家長們集中在一起,除了聊孩子就是聊孩子。不僅聊孩子,還相互支招。但這些招數切莫隨意嘗試。最近,有人就給我支了一招。恰好,我用得著。可以快速讓孩子聽話的方法。這就是簡單易學的大聲喊叫「獅吼功」,此方法得到了家長朋友們的一致認同。因為一學就會。不過一用就廢。為什麼?
  •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很乖,長大了卻這麼不聽話?
    我覺得100個家長有100種育兒方法,但是也不想盲目跟風,或者別人是怎麼育兒的,我就必須得怎麼樣,比如別人的家長是一點點零食都不給孩子吃,當然零食吃多了肯定不利於孩子的健康,但是過度的控制就會導致孩子人格的缺陷,你越是控制什麼,他就是越想得到什麼。
  • 孩子該聽話還是不該聽話?
    經常聽到有家長說,家裡有個聽話的孩子真的是燒高香了,我小時候,家裡的長輩說得最多的是:「孩子,乖,聽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諸如此類,所以受家庭教育影響,我基本算是一個比較聽話的孩子,到如今我也成為了母親,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時,我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的成長,我覺得太聽話的孩子的背後缺乏的是開創精神,容易刻板,用我們的方言說就是不靈泛,缺乏應變能力。
  • 你喜歡聽話的孩子還是不聽話的孩子?
    「你家孩子好乖啊,要是我家孩子和你家孩子一樣乖該多好?我就省心了」在放學後孩子寫完作業在小區樓下玩耍的時候,總有家長這樣跟我聊天。雖然我表面說「孩子天生的,孩子天生的」但心裡還是樂開了花,一方面是別人誇我家孩子,一方面是覺得自己的付出還是得到了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