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夥食咋樣?娃娃學了些啥?金牛教育做了這件事,讓家長一目了然

2020-12-22 紅星新聞

11月24日,由金牛區教育局主辦的家長節,在錦西外國語實驗小學舉行,來自全區各小學、幼兒園的近千名家長和師生參與了本次活動。

據了解,活動以「孩子成長路上,我們與老師風雨同行」為主題,全面向家長群體介紹金牛區經濟、民生、生態等區域發展規劃,並詳細解答了家長們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攜手探討家庭教育的困境與對策。

此外,現場家長與孩子共同遊戲,開啟一場親自狂歡秀。

教育難點問題怎麼辦?

一對一為家長解惑答疑

走進活動現場,從搭建通達四方的交通網絡,到構建有機更新的區域生態體系,從建設先進完備的醫療設施,到構建「15分鐘優質生活服務圈」,再到吸引人才爭相洄遊的優惠政策……一排排展板吸引了家長們駐足觀看。

活動現場設置的區域發展推介環節,八塊展板、教育設施、居住環境、醫療服務、交通發展等13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領域展示,將宜居宜商宜學的新金牛詳細地展現在家長面前,同時,現場有專人面對面為家長進行講解,消除家長們關於子女能否就近入學和享受優質教育的顧慮。

孩子在學校吃什麼,學校大廚咋個做飯,菜品是否衛生等系列問題,也是家長關注的焦點。現場的另一展區,12所幼兒園的食堂大廚們攜校園美味集體亮相。為家長們展示了食材挑選、消洗、製作等流程,同時,向家長們講解了食堂工作的細節。

品嘗了校園美味,那麼孩子們平時在學校學了些啥?他們的校園生活是怎樣的?家長節上,金科路小學的蜀錦、人北小學的木偶劇、茶店子小學的航模等,都來了一次集中展示,讓家長們一目了然。同時,活動還搭建展示平臺,邀請捏糖人、抖空竹、川劇變臉、皮影戲等非遺項目組團走進校園,讓孩子們與非物文化來了一次零距離的接觸。

親子互動遊戲種類多

師生家長臺上共同唱跳

記者了解到,為給師生與家長們營造親切溫馨的交流氛圍,現場設置了家校成果展示平臺,同時,還有親子互動區、家長才藝展示區以及家長才藝展演三大環節。

親子互動區,家長和小朋友們把萌萌造型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小胖、小諾圍了個水洩不通,大家都用各種方式和AI機器人互動逗樂。而一旁的造夢空間DIY、創意紙盤DIY等親子互動項目,同樣讓家長和小朋友們玩得不亦樂乎。

在家長才藝展示區,前來參加活動的家長也開啟了一場技藝大比拼,中國畫、水彩水粉畫、工藝製作、書法、攝影作品等200餘件藝術作品集中展出。

這還不算完,活動中,才藝展演區節目不斷,國學演繹、民族舞蹈、童話劇、詩朗誦、歌曲串燒……師生家長共同參與編排表演的節目一個接一個,讓人應接不暇。「這樣的活動我們希望多做一些,能夠讓我們更好的了解娃娃在學校的情況同時,我們也能陪著孩子一起遊戲,感覺很溫馨」,市民陳女士說。

教改下深水

解決家長面臨的三大困擾

據金牛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家長群體是金牛教育最重要的事業合伙人,他們通過大量的調研和走訪,發現家長目前面臨三大困擾:一是他們作為金牛的居民想要更多的了解區域的交通、醫療,民生政策等,得到更便捷更舒適的生活環境和空間以及公共服務,為工作、生活做規劃;二是他們對校點布局、食品安全、學校文化特別關注,想要得到更深入的了解;三是他們想要和老師在除了家長會之外有更多的接觸,不僅停留在電話中、微信上、QQ端,想要有更多面對面的強互動交流,建立良好可信耐的親師關係。「我們希望通過舉辦家長節,進一步促進學校與家長之間更深入的了解、更細膩的交流、更親切的互動,形成同心協作的教育力量」。

該負責人說,從去年春季,金牛區教育局就開始下教改的深水:請到全區70餘所學校的校長在金牛萬達廣場舉辦金牛教育開放日活動,與市民面對面,活動多達十餘萬人參加。這次設立首個「家長節」,是把各種問題再進行深層次的挖掘、暴露、展示、溝通與解決。

「在國內,曾經僅有單校舉行過『家長節』,此次由一個區域教育行政部門主辦,主動幫助家長解其難、排其憂、共玩耍,力爭達成區域和諧還是首次。從宏觀來講,這不僅是家長的節日,更是家校和諧共同的裡程碑。」

成都商報記者 許雯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教育這件事,不用看別人,從自己做起
    但是,在不同的地域(城市vs非城市),不同的年齡(學前vs小學),不同的階段(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對於這件事的看法,差異還非常大。 因為之前我已經詳細解讀過「減負30條」,這次的文件,和上次那個以及和這兩年發過的一系列文件,核心精神都是一致的。 核心精神是什麼? 學校承擔教育全責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家庭在教育這件事上,責任重大,責無旁貸!
  • 好書導讀2.11:《家長做這九件事,孩子從厭學變愛學》
    通過分享帶領家長共讀好書,引發家長思考,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改變家庭教育行為,改善親子關係,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父母做這九件事,孩子從厭學變愛學》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陳紅梅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我是本期導讀員——常熟市報慈小學馮曉紅老師。
  • 復學後,家長只需做好這4件事,孩子定會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02 家長需要支持學校的行動策略復盤完成了,你就需要把視線轉向復學這件事上了。我要告訴你復學之後每所學校一定會做的兩件事。第一件頭等大事就是嚴格管理、防控疫情,確保學生的健康安全。第二件就是診斷線上教學效果,評估學生的學習起點,重新規劃教學進度。
  • 學校的午餐難道是預防「三高糖尿病」從娃娃抓起,清湯寡水!
    小學普遍都是12元左右,下面看看我們這的小學夥食怎麼樣吧你們看看這吃的是啥,豆芽,白豆腐,反正沒一點葷的,而且這飯菜看起來是一點食慾都沒有,讓小孩怎麼吃?學校食堂掙錢我倒無所謂,夥食好點我也交,集體生活是必須過的。只不過呢,現在99%的學校都已經忘記了開辦學校的初衷了,已經是教育為輔,賺錢為主了,這讓我能說什麼好呢?
  • 學校降低夥食標準,杭州家長急了
    對菜價最敏感的,莫過於學校食堂。每天要採購上百斤肉,現採購同樣份額的肉就需要多支付數千元。 此事在小時新聞APP和錢報教育微信公眾號升學寶上發布後,引發網友關注,尤其是小學生家長。調查顯示,94%家長認為孩子吃得營養最重要,所以在菜價提升的情況下,能夠接受學校適當提高午餐費。但也有6%的家長表示,不在於學校的夥食標準,在學校少吃點肉也沒啥,反正家裡能補上。
  • 關於教育的這5件事,你都做對了嗎?
    在他身後,年邁的爺爺邊走邊呵斥:「讓你早起就是不聽,這下好了,沒吃飽還得遲到!」孩子早上不願起床,家長們有的發火開罵,有的生拉硬拽,有的上手幫孩子弄,還有的給老師打電話請假。筆者的答覆是:「當孩子需要專心學習時,家長最好把娛樂活動暫停一下。」或許你會疑惑,家長督促孩子學、幫孩子檢查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陪學?
  • 吃雞的教育之惑:娃娃難以絕緣 家長如何做?
    【原標題】吃雞的教育之惑:娃娃難以絕緣 家長如何做?  名詞解釋:「吃雞」  「大吉大利,晚上吃雞」(簡稱「吃雞」),是網絡流行語。「吃雞遊戲誘惑太大了,他們班上男孩子基本上都在玩這類遊戲。」星星的母親王女士接受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說。  在對娃娃進行監管和引導的同時,兩位家長更擔心的是青少年沉迷於手機遊戲。可是當娃娃們都在「吃雞」,這教育困局到底怎麼破?
  • 教育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
    教育應從娃娃抓起,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但在實際過程中,還有極少數的家長朋友在對孩子的教育時候因為兩代人的觀點不同而發生矛盾。也許在生活在會出現這樣的家庭,祖輩三代住在一起,在孩子上學的時候,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中,孩子的爺爺奶奶會護著孫子(孫女)。
  • 孩子留學申請,家長必須做對這5件事
    出國留學不僅僅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更是一個家庭的大事。雖然孩子是留學中的主角,但只有家長參與其中並正確引導,才能使孩子在留學準備的各個環節中做出正確選擇,享受精彩的未來。很多家長會問:「那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才能真正幫上孩子?」這裡,有5件非常重要,家長必須做對的事。
  • 課間10分鐘能做啥?初中生最喜歡做這3件事,全中是學渣無疑!
    導讀:課間10分鐘能做啥?初中生最喜歡做這3件事,全中是學渣無疑!相信大家在還是一名學生時,都在校園中留下或過一些非常特殊的回憶。這些回憶有些是不好的,但是更多的還是和好朋友之間共同的美好回憶。而在初中期間,有三件事是各位「學渣」們在短短的課間十分鐘裡自定做過的事情。課間10分鐘能做啥?初中生最喜歡做這3件事,全中是學渣無疑!第一件事情就是課間睡覺了,上學期間每天都要很早起床,但是又因為作業很多,所以還是沒有辦法早早睡覺,所以上課的時候補覺就成為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 學校「填鴨」,家長幹啥?
    假如你現在說這道那,其實就是「出爾反爾」——你早知道會這樣,埋怨這抱怨那,有意義嗎?都說中小學是監獄、或者說類似合肥四十×中、合肥×春中學等填鴨式教學,高中沒後勁。但是不得不說,沒有學校不填鴨,沒有學校不監獄。
  • 教育男孩與教育女孩不同,李玫瑾建議,家長要捨得做這三件事
    教育孩子要講究方式方法,對於不同的個性特徵的孩子,家長需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態度。就性別來說,對待男孩和對待女孩的教育方式也不同。教育男孩家長不能總是心軟,因為男孩子以後是家庭的頂梁柱。李玫瑾教授建議,教育男孩要捨得這三件事。
  • 學前教育要立法了,園長們可別為滿足家長再做這件事,做了就違法
    我國目前還沒有專門為學前教育立過法,所以這部學前教育法草案備受關注,草案中有一條提前給園長們劇透一下,同時也特別需要園長們引起注意,如果今後再為了滿足家長做這件事,很有可能就是違法了。這一條是什麼呢?就是: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家委會到底能做啥 家長自述:如何與學校打好交道
    他女兒讀的學校也都不錯,小學是求是教育集團浙大附小,初中是杭二中白馬湖學校。  究竟是有什麼樣的個人背景或資源,讓家長和學校選中他呢?聽到這個問題,坐在記者面前的祝軍笑著說,「要說學歷,我就是中專,要說工作,這幾年才開始做保險,所以真要說我的資源,那也就是這顆寬大的心了吧。」
  • 學校複課後,老師、學生、家長要注意做好這30件事!
    近日,大部分省市的部分學段已明確了開學時間,未來兩周,各地學校紛紛進入複課準備階段。不同於以往的開學,今年的開學準備工作顯得格外重要和紛繁複雜。如何安全、有序地開學複課是家校關注的重點,老師、學生、家長需要提前做些什麼準備,才能順利地讓新學期從「居家」轉到「教室」?我們不妨列一張任務清單,梳理出家、校、生各自需要完成的準備工作。一起來看看這30件細節小事,希望對您有幫助。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家長在送娃娃參加兒童戲劇培訓班?
    這一場興趣班的選擇可謂是家長們「比拼」的戰場。團長深度分析一波:有些家長選擇興趣班純粹是創新獵奇派,有些家長可以說就是傳統保守派,那麼到底哪派家長對呢?家長為娃娃選擇的興趣班是否能真正讓娃娃得到成長鍛鍊呢?娃娃到底能不能真正喜歡呢?今天,團長就端起小板凳,跟大家認真理智討論一下,關於興趣班的那點小事兒。
  • 教育孩子之前我們應該了解的三件事
    然後看著自家姑娘跑的髒兮兮的白褲子陷入了沉思……疫情期間強制性增加了家長與孩子接觸的時間,大家又開始為如何教育孩子頭疼,迫切期望學校趕緊開學,好把這些難搞的小傢伙交給老師。我們都有印象,上學的時候如果喜歡那個老師,和那個老師關係好,這一科的成績就會進步非常大。也同樣記得,當我們和家長、老師或者和領導關係不好的時候,會本能的想去牴觸。甚至他們說的話,教我們的東西,我們明知道是對的,偏偏就是不去做。
  • 珠海幼兒園教師家長曝光 「孩子夥食比豬食差」
    「這件事情之後,園長莫寶珠以我們鬧事,是『不良教師』為由,禁止我們再次進入幼兒園。」一位老師站在門外說道。幾位老師表示他們的生活「被壓迫」,籤了合同之後才被告知需要上6天班。「除合同之外,還籤訂了許多不平等協議,其中許多都是扣錢的,比如遲到一分鐘扣10元等。」此外,記者了解到,就職於榮泰幼兒園的教師都會被園長扣下大部分證件,包括畢業證、等級證等,不少離職教師仍無法取回被扣押的證件。
  • 今天西安開教育大會 幾個家長聊起了公辦學校
    2這兩位家長是一所質量還不錯的公辦初中初一新生的家長,在今年的小升初新政下,家長A的孩子放棄了搖號直接上了這所公辦,家長B參加了某五大的搖號未能成為幸運兒,也順利回到了對口的這所公辦。兩位家長的聊天,便是從他們孩子所在的這所公辦說起。家長B先從自己孩子的切身經歷感嘆了一番。
  • 考上985卻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職業啟蒙這件事,應從娃娃抓起
    有些成績優異的孩子考上了重點院校或"985",卻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從"填報志願"那一刻開始,孩子才著手搜索職業資料、了解行業背景,然後又匆匆忙忙地填專業。到真正上了大學,又發現專業不適合自己,要費事費力轉專業。孩子在選擇專業和職業的過程中感到迷茫困惑,是因為"職業啟蒙"教育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