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寫作業,媽媽為何容易生氣,因為不懂真正的家庭教育

2020-12-15 壹心大哥

作者丨壹心大哥

編輯丨笨拙的老狼


許多父母都會發現,當孩子步入叛逆期後,孩子在學習上內驅力不足,他回家後怎麼都不願寫作業,經常磨蹭許久,在父母多次催促下才肯去寫作業。


父母每次面對孩子不願寫作業或是磨蹭問題,真的很生氣、很難受,經常壓不住內心的生氣難受,脾氣會爆發出來。


在進入今天這個主題前,我們先來聽聽某位媽媽的心聲:


『孩子不願寫作業,但在我們現實世界裡,這些還是要做的呀,不可能讓他整天到晚都是玩,這導致我跟孩子之間的戰爭無休無止。』


『現在接觸了好奇對話,我覺得自己的確焦慮少了很多,與孩子的溝通也比以前好些了,但在孩子的學習上我還是放不開,該怎麼處理孩子不願寫作業的問題呢,我覺得我還是不知道怎麼去做?』


媽媽為何容易生氣

孩子不願寫作業的時候你很容易生氣,肯定是自己頭腦中有太多的標準與執著,這樣生活當中,你就會被各種「不允許」捆綁著,無法活出生命的自由。


在教練指導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很多家長在孩子教育方面,對自己有很多的「不允許」,比如以下核心幾點:


  • 不允許自己是個失敗的媽媽
  • 不允許自己對孩子的言行不聞不問
  • 不允許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犯錯


當你不允許自己時,你也同樣不會允許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孩子。


  • 你怎麼還在拖拉,不去寫作業?
  • 你怎麼不好好讀書,總是惦記著玩手機?
  • 你看你,什麼事都做不好,總讓我費心!
  • 寫作業時,你能不能不分心,專注一點!


你有這些不允許』是因為你的內心有很多的應該』:


  • 我應該做個負責的媽媽
  • 我應該幫孩子的學習創造條件
  • 我應該引導孩子去重視學習
  • 我應該更好地與孩子溝通


當你做不到這些時,你就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難道你沒做好,沒做到,就是不夠好嗎,不值得嗎?


你有沒有覺察到自己頭腦中的各種各樣的標準、執著嗎?你有沒有覺察到這些標準與執著又衍生了很多期待啊?


你可能就僅僅會覺得小孩子的學習很重要、成績很重要、寫作業很重要等等。因為作為成人的思維慣性,孩子主動去寫作業,是未來他可能會有出息的體現。


所以當你孩子的一些表現,不符合你的預期的時候,比如:玩著手機不願寫作業、不認真地寫作業,或者作業寫不出來,你就會很生氣,這是因為你內在有標準,內在有執著。


你卻忽略了這個生氣,只會讓孩子在父母的「不允許」和「應該」中也深深地覺得自己不夠好。


  • 我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我就是個笨人
  • 我總是做錯事,我就是個無用的人
  • 我也努力學習了,但是我還是不懂,我就是糟糕孩子

你要看到的真相是,這些「應該」和「不允許」捆綁著你,讓你心中堵得喘不過氣來,讓你產生恐懼,不由自主地生氣,並且想隱藏這些執著與標準,把脾氣撒在孩子身上,裝著自己已經盡力了,不敢真實面對。


看到這裡,你肯定會問:教練,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哪有父母親面對孩子不願寫作業,還能心靜如水的啊?


其實,我孩子學習方面,我從來不關注,因為我一直認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僅創造學習條件後,安靜陪伴就好了,我經常跟孩子說:


『你寫作業與否是你自己的事,我允許你可以不寫作業,但不會承擔你因為不寫作業被老師批評的結果,如果你被老師批評了,心裡有難受,爸爸可以聽聽你的難受!』


關於我為什麼會收回關注孩子學習成績、是否寫作業的目光,更多地放在自己的身上,來自我以前的養花體驗:


我首次養蘭花時非常重視,經常隔兩個小時就去看蘭花的狀態,結果養死了,倒是很少管的杜鵑花,就偶爾澆澆水,反而活得很好!


你怎樣才能放下,因為孩子不寫作業而導致的生氣?你首先要明白真正的家庭教育是什麼:


  • 什麼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 真正的家庭教育目的是什麼?


然後,你還是要通過自我覺察的練習,讓自己活得更加真實,能夠直接面對問題,而不是迴避,任自己的情緒肆意攻擊孩子心靈。


在每一次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你生氣的時候你覺察到你在生氣了,然後你也覺察到你為什麼生氣,覺察到你生氣背後的那些念頭。


例如:孩子不認真寫作業是不對的;例如會有其他的擔心:害怕老師的評判,害怕孩子的未來如何等等。


當這些擔憂恐懼全都出來了,這個時候覺察到這些全部都只是念頭而已,你只需要覺察到即可,然後不必等同、不必評判、不必當真,這些念頭它就走了。


但這要有一個持續性的練習過程,不是我說了你就能掌握,然後就能做到,因為當下對你來講,你之所以生氣是因為你當真了,有評判了,所以它有一個過程,要接納允許自己有這樣一個過程。


真正的家庭教育是什麼

那什麼是真正的家庭教育呢?這個話題的確比較大,我來說說自己的見解。


真正的家庭教育是讓人的內心和諧有秩序,其目標是能夠幫助孩子構建穩固而靈活的自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家庭教育,就是構建孩子內心的和諧有秩序,通過這種秩序,孩子的內心可以去迎接任何的人生挑戰。


這種內心秩序構建與自我構建的過程,就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這四個字非常的神聖,因為它是讓每個孩子去構建一個內心的絕對秩序,讓孩子能夠活出自我,這樣孩子未來就能面對任何挑戰,可以讓他的生活、人生井然有序。


正是因為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壓根都不知道什麼是家庭教育,所以我們的思維迴路在不斷地玷汙「家庭教育」這四個字。


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家庭教育,說白了,很多都是聽話懂事的服從訓練,孩子如果在這種思維方式下,將來就會按照父母指明的方向,去找一份好的工作,安穩地生活著。


這種所謂的家庭教育,其實就是要改造孩子的思想,改造孩子的行為,去適應當下社會,這當然就會培養出一個精緻的利益主義者。


於是,本著這樣一個目的,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所謂的青春期孩子叛逆訓練營,叛逆期孩子高效溝通話術速成班等等,各種神奇的口號,各種神奇的名稱。


當然你不能否認這些所謂的家庭教育課程,它所傳遞的知識的必要性,知識有其合適的位置。


但相對於孩子整個人生、整個內心的內在和諧有秩序,這些東西真只是極少的一部分,就如大海中的少許浪花。


我們不能讓這一小部分等同於整個家庭教育,那是變相對家庭教育的歪曲、矮化!


孩子努力學習知識很重要,但知識不足以讓孩子知道該怎麼活出精彩人生!


知識有它的位置,但它不應該出現在不應該出現的位置,這裡說的就是孩子的內心世界。


很少有家長真的嚴肅的去問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真的那麼重要嗎?相比孩子內心世界,相比孩子該如何去活這一生,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


在孩子成長的家庭教育中,如果孩子缺乏了人性的教育,其中最核心就是「情感教育」與「人格教育」,那麼他未來就會可能活得好,但是無法活出精彩、活得明白!


但凡家庭教育中缺乏人性元素,那任何的家庭教育都是洗腦式的服從!


這就意味著在這樣一種人性教育中,孩子需要學會內觀自己、審視自己,不等同,不評判,不當真,不逃避地去觀察自己內心的活動,去理解自我,去搭建內心和諧有秩序與對內心真相的理解。


這意味著我們每位父母,自己首先都需要大量的反思,大量的內觀,先讓自己本身具備這些能力,才能做出好的榜樣,用身教的方式去影響自己的孩子。


我想每位父母都清楚,你曾經接受過的那些教育,對現在你的孩子,幫助甚微!你其實也知道,過往的家庭教育模式,不僅起不到正向作用,還讓親子關係愈加糟糕。


這不正是因為我們每位父母都缺乏對內心的認識,對人性的認識,這正好不就是缺乏人性教育的表現嗎?


所以,真正的家庭教育不是溝通話術,不是知識道理,不是學習成績,不是補習培訓,而是父母的自身修行帶來的高能量!


真正的家庭教育目的

前面我們說到要放下自己對孩子不願寫作業的生氣,除了明白真正的家庭教育是人性教育外,我們還要搞清楚真正的家庭教育目的。


家庭教育目的,又是我們教育孩子的起心動念,這個目的一定要明確,教育的核心目的不是考試要考多少分,學習要學多好,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家庭教育目的是幫助孩子去理解自己、成為自己,憶起他自己的真實身份,這是你作為一個父母必須要去做的。


其實不僅僅是對於我們的孩子,對於我們身邊的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我們的出現都是來幫助對方去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


同時其他人的出現也是一樣的目的。他的出現也是來服務於你,幫助你去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他的出現首先是幫助你去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你的出現也是幫助他去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


搞清楚了這個關係之後,首先是你自己先要理解自己,成為自己,你自己都不理解自己成為自己,你是沒法幫助孩子的。


我們知道自我修行的方法首先是自我覺察,像孩子不寫作業這件事情,你首先要反觀自己,你在恐懼什麼?擔心什麼?


你肯定有執著,比如你對成績的執著,對成功的執著,還有你有害怕,害怕別人對你的評判,害怕別人對你孩子的評判(對孩子的評判就是對你的評判,因為你把你的孩子等同是你的一部分)。


所以你要覺察的是你的恐懼、你的執著到底是什麼?然後你要去看到你所恐懼的、執著的東西它到底是不是真的?


當你明白了這都不是真的,我們去外在追逐任何東西,我們要的最終都是要平安。


你為什麼生氣,其實你想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因為你覺得孩子學習成績好了之後,我就平安了,我就快樂了,我就幸福了。


我們大人為什麼要努力工作賺錢?也是一樣的,我們覺得有錢了我就平安了。


因為我們把平安建立在外在,所以你要去追逐這些,或執著成績也好、成功也好、別人的認可也好,這些都是最終要平安。


但是你去追逐這些的時候,你恰恰丟掉了你的平安,你反而不平安了。你越去追逐,越去執著,你越沒法平安。


所以你必須放下才能平安。放下對分數、對於成績、對於成功、對別人的認可的執著,當然還有其他的執著。你自己先平安了之後再去幫助你的孩子去理解自己,成為自己。


你把真正的家庭教育目的搞清楚了,就自然放下自己對於孩子學習的一些執著、擔憂、期待,你自然就不會那麼的當真,也就不會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生氣了。


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都不一樣,你要根據他的一個節奏去引導他。即使是學習,也是根據他的感覺去一點點地引導,然後接納你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夠好,因為我們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接納和允許。


如果說你還有接納不了的,說明你還是有條件的愛。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


如果你能內心平靜,語氣溫和地告訴不願寫作業,仍在磨蹭的孩子:


『孩子啊,不管你是怎麼樣的,我都愛你,你學習成績不好我也愛你!你可以考驗我呀!考驗你成績不好時,看我是否會罵你、笑你,或跟你說道理,或給你臉色看,若是我這樣做了,你可以不理我,因為你是自由的呀!』


這種無條件的接納、允許孩子的真實表達,對他是非常大的一個支持。同時允許他以自己的節奏一點點地天然成長。對你來說就在培養你自己的愛心,你自己的耐心,培養你自己的覺察。



你我一起加油哇~看此文後如有收穫,順手點個讚,轉發評論一下,感謝你的慷慨!


壹心大哥(全網同名),叛逆期親子溝通資深教練,兩枚叛逆期孩子的70後父親,1對1指導有願心改變的家長,幫助孩子走出叛逆厭學、脾氣暴躁、早戀、玩手機、親情冷漠等困境。

相關焦點

  • 孩子不願寫作業,媽媽為何容易生氣,因為不懂真正的家庭教育
    作者丨壹心大哥編輯丨笨拙的老狼許多父母都會發現,當孩子步入叛逆期後,孩子在學習上內驅力不足,他回家後怎麼都不願寫作業,經常拖拉許久,在父母多次催促下才肯去寫作業。父母每次面對孩子不願寫作業或是拖拉問題,真的很生氣、很難受,經常壓不住內心的生氣難受,脾氣會爆發出來。在進入今天這個主題前,我們先來聽聽某位媽媽的心聲:『孩子不願寫作業,但在我們現實世界裡,這些還是要做的呀,不可能讓他整天到晚都是玩,這導致我跟孩子之間的戰爭無休無止。』
  • 媽媽輔導孩子作業,氣瘋至跳河自殺:因為孩子的作業
    起因,竟然是因為輔導孩子學習。原來,這位劉女士在家輔導兒子作業時,和孩子起了衝突,一氣之下跳河輕生。其實開學後,輔導孩子寫作業時的家庭畫風,瞬間就會變成家庭倫理劇。網友們紛紛留言:@他的貓語:看樣子,教孩子寫作業這件事,全世界的爸爸媽媽都面對同樣的問題。
  • 輔導作業不需要崩潰!不願寫!不會寫!寫得慢!孩子不愛寫作業,媽媽怎麼辦?
    是否有無奈、生氣、力不從心、難以自控甚至想放棄的感覺?因為寫作業的問題,一些媽媽經常被氣到崩潰!大吼,咆哮,甚至一度情緒失控!不過任憑媽媽耐心教導也好、大發脾氣也好,孩子還是絲毫沒有變化,他們就是不願寫、不會寫、寫得慢,怎麼管都起不到多大作用!
  • 面對孩子不願寫作業,父母該怎樣解決孩子的磨蹭?
    眼瞅著暑假過了大半,孩子完全沒有寫作業的意識,哪怕是被叫去寫作業,孩子也總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孩子為什麼不愛寫作業?寫作業太慢是什麼原因?孩子這樣的表現後面是什麼?/課程太多,沒有時間去玩了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一旦孩子玩的時間被其他作業或者課程佔據了,孩子容易產生消極感。
  • 「敢考狀元」如何做到陪孩子寫作業不生氣?
    有的父母因為陪娃寫作業,手都捶骨折了。為什麼父母陪孩子寫作業很容易焦慮,表面上看大部分父母陪孩子寫作業時很容易發火,主要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孩子作業不認真、拖拉。很多時候孩子一到寫作業,就是各種上廁所、喝水、玩橡皮等等,反正就是不能認認真真的寫作業,10分鐘才做一道題,照這個速度做到明天也寫不完。父母當然就看不過眼,忍不住要發火了。
  • 為什麼你陪孩子寫作業,總是忍不住生氣?原因被很多人忽略
    但是,陪孩子寫作業,真的沒有你想像中的這麼輕鬆。先來看看最近幾年因為陪孩子寫作業,引發的「慘案」。2018年10月29日,南京總醫院接診了一位33歲的年輕媽媽,經診斷是頭部的一根血管被堵塞,誘發了中風。至於誘發病情的原因,是她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因為孩子磨磨蹭蹭,作業快11點了,還沒有寫完。這位媽媽忍不住動怒,當場發病。
  • 媽媽因為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大哭,你會因為陪孩子寫作業而發火嗎?
    每天在「雞娃」群裡,很多媽媽兩三句話就會扯到陪孩子寫作業的問題上來。有很多媽媽困惑地問:「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寫作業?」,有的媽媽問:"現在孩子上小學,還能輔導一下,等孩子上中學了,咱們還能輔導得了嗎?輔導不了啦又該怎麼辦?
  • 一年級孩子,磨蹭不寫作業,媽媽說「不寫就收起來,」立刻收起來
    如果你家剛上一年級的孩子,老是磨蹭不寫作業,你生氣說:「不寫就收起來」,孩子答一聲:「好的,媽媽」,立刻把作業收起來了,你會怎麼做呢?一個朋友,最近就因孩子做作業問題,倆人陷入了對峙,她很苦惱,問我們該怎麼辦?
  • 陪孩子寫作業,媽媽生氣受煎熬,這樣做讓孩子主動完成作業學習好
    陪孩子寫作業這個事情,我想很多寶爸寶媽都體驗過。在我們身邊,很多媽媽因陪孩子寫作業而生氣受煎熬,有的媽媽甚至被氣成一生病。可見,這件事情不是小事情,而是值得大家重視的事情。但是珊珊媽就做到了,在陪女兒寫作業這條路上,她和女兒曾經都備受煎熬。不過因為付出了艱辛和努力,結果還是讓珊珊媽滿意的。據珊珊媽介紹說,現在孩子的任何作業都不需要她這個當媽媽的參與,孩子的所有作業都是珊珊自己主動寫完,並且寫完後主動要求媽媽籤字。
  • 媽媽教孩子寫作業一起哭,不吼不叫,讓娃愛上寫作業,其實有辦法
    媽媽教孩子寫作業的最高境界——母子一起哭。1.陪寫作業而不是盯寫作業——陪孩子陪的是學習習慣有的家長為了防止孩子做作業拖拖拉拉,就搬個小板凳坐在娃旁邊,盯著他寫,自認為這樣效率高。因為可以看著他一筆一划的寫、一題一題的做。儘管這樣還總有媽媽吐槽;盯著他寫,他能磨蹭一個多小時,不盯著寫,那豈不是睡不了覺了。
  • 孩子寫作業時,一看到媽媽靠近就怒吼,原來打著這個鬼主意
    有一次她在寫作業的時候,有一道題不會,便向媽媽請教。媽媽正在廚房忙碌,沒聽清她說的是什麼,於是快步走過去,想查看一下練習冊上是怎麼寫的,但婷婷立即用手緊緊的捂住了作業,不僅不讓媽媽看,還生氣的對媽媽吼到:誰讓你過來的,媽媽快走吧。婷婷的舉動讓媽媽很納悶,為什麼不讓媽媽看題呢?本來很想走過去一探究竟,但看到孩子緊張的表情,媽媽還是離開了。
  • 孩子為何依戀手機、不寫作業?3條建議,純乾貨
    現在的中小學生,為何大多依戀手機,不愛寫作業呢?對此,家長們很是頭疼,卻沒有想到:原因竟然在自己身上。曾經遇到過一位非常優秀的女孩,結婚生子後,她把重心放到了孩子的教育上。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又沒有及時解決時,就會​依​戀起手機,畢竟,手機裡五花八門,什麼都有,能帶來各種刺激,因此,孩子寧願冒著風險,也甘願選擇手機,放棄學習,不寫作業。
  • 家長要想陪孩子寫作業不生氣,通過改變2點認知就能做到
    有時媽媽先陪孩子寫作業,陪到一半就很生氣了,整個小區都是她的怒吼;爸爸心疼孩子,過來接替媽媽,沒想到不到一會兒也怒氣蓬勃……>其實家長也不想生氣,可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看到孩子委屈的樣子,事後自己又感到自責。
  • 看完這三點,以後再也「不陪孩子寫作業」了
    陪孩子寫作業有多「高危」?看新聞就知道了。就在前一陣,一位輔導兒子作業的媽媽被氣到跳河,警察將她救起來時,這位媽媽絕望的一句話說出了絕大部分陪寫作業家長的心聲:「不要救我,我真的太累了」。 徐州的一位媽媽,因為孩子不想寫作業,母子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爭執,最後媽媽報警求助,「110把他弄走吧,想給誰給誰」。
  • 關於陪孩子寫作業,睿智的媽媽說,改變陪的方式就越來越輕鬆
    1陪孩子寫作業是一件普通又平常的事,是每一位媽媽必經歷的事,但不同的媽媽卻有不一樣的體驗。我也曾經因為這個話題,在學校門口等孩子放學時,詢問了一些媽媽們,也有刻意詢問過身邊已作媽媽的朋友們,關於陪孩子寫作業是一個怎麼樣的體驗?媽媽們給的答案總結起來可歸類為2種不同的體驗。
  • 家庭教育100問:007孩子每天不想寫作業 怎麼回應
    問:孩子的作業並不多,可她磨蹭,能做到凌晨。最讓我抓狂的是抱怨:「啊?怎麼又要寫作業,我不想寫。煩死啦。媽媽,除了做作業還能做點什麼?」每天她能嘮叨幾十遍,頭痛,怎麼辦?如果我們怕了或者迴避這個問題,這句話就會變成孩子的武器,當她不願做作業時,就會用這句話來發洩情緒。所以,父母要明白,孩子抱怨再多,那是她的自由,但我們需要穩定的態度來回應她,讓她知道,我們未必歡迎這種話但也不反對,更不怕,於是孩子就有了安全的表達空間。
  • 媽媽教孩子寫作業,母子一起哭!網友:送輔導班,能多活幾年
    ,最後媽媽和孩子一起哭著寫,兩個人默默流淚,堅持寫作業的樣子,雖然很有戲劇性,卻讓人深有共鳴。,孩子就只會哭,我氣的也哭,後來送輔導班了,放完學直接去寫作業,回家之後書包不許往外拿,最近身體恢復多了,能多活幾年。」
  • 媽媽陪孩子寫作業母子倆一起哭,陪寫作業太難,要養成作業習慣
    一位媽媽正在教孩子寫作業,因為孩子一直出錯,媽媽把孩子教訓一頓,孩子傷心地哭起來,而媽媽則心疼地跟著一起哭。於是,母子倆一起哭著繼續完成作業。家長更多關注結果,容易因為孩子寫得慢或者是寫錯了而著急,但是卻忽略了孩子作業習慣的養成。
  • 爸爸陪孩子寫作業,夫妻鬧離婚;媽媽陪孩子寫作業,媽媽血壓升高
    昨晚,大學室友劉明打電話和我訴苦:大意是他陪孩子做作業,夫妻鬧離婚;媽媽陪孩子做作業,媽媽血壓升高。原來,家裡一年級的神獸歸籠後,各種課後作業也隨影而至。一直幫帶孩子的外婆由於家裡有事回老家了。孩子媽媽由於學歷不高,就把陪孩子寫作業的重任交給了讀過大學的他。
  • 孩子不寫作業,家長強行拖孩子到書桌前,家長這種教育方式對嗎?
    很多家長不懂孩子的想法,導致不會正確引導孩子寫作業。針對家長的這一行為,其實是教育的一種失敗,為什麼呢?孩子不喜歡做作業肯定是有原因的對嗎?家長應該首先考慮孩子的處境,孩子為什麼不想做作業呢?是因為今天的知識沒學好,或者不會做還是什麼原因,又或者在孩子看來機械式的作業做了毫無意義,那家長為什麼要強行壓制孩子做作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