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孩子的作業並不多,可她磨蹭,能做到凌晨。最讓我抓狂的是抱怨:「啊?怎麼又要寫作業,我不想寫。煩死啦。媽媽,除了做作業還能做點什麼?」每天她能嘮叨幾十遍,頭痛,怎麼辦?
答:孩子如此密集地抱怨,估計媽媽焦灼又害怕吧!這種局面怎麼破呢?
首先,不能怕。如果我們怕了或者迴避這個問題,這句話就會變成孩子的武器,當她不願做作業時,就會用這句話來發洩情緒。所以,父母要明白,孩子抱怨再多,那是她的自由,但我們需要穩定的態度來回應她,讓她知道,我們未必歡迎這種話但也不反對,更不怕,於是孩子就有了安全的表達空間。
其次,父母可以變著花樣回復。比如:
1.哎呦,不想寫作業,不想寫作業,我知道啦,我的小寶貝,你別嚇我哦!
2.是啊,又要寫作業,我要是教育部長,就大赦天下,每個孩子都不用寫作業,可沒人讓我做教育部長啊!
3.除了寫作業,可以給媽媽出難題呀。
4.你都快成唐僧了,現在,要麼立刻休息一會,要麼直接坐到桌前做作業……
當然,並不是這麼說就馬上有效果,但只要我們穩穩地回應,孩子的抱怨就會越來越少。
如何制止孩子嘲笑同學
問:11歲的女兒最近老喜歡嘲笑班裡的一個同學。一回到家,就興致勃勃說:「我們班XX打嗝太逗了,聲音很大,還抑揚頓挫的。」邊說還邊學。據孩子說,同學的行為常常引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我告訴她:「和同學一起要友愛,學人家不好。」可孩子不聽,「又不是我一個人這樣,同學們都笑話他。」我該如何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呢?
答:父母如果僅從對錯角度說服孩子,她很難聽進去,所以,我們可以試著讓孩子看到課堂中各種角色的感覺:第一,在課堂上突然打嗝,確實讓人發笑,我讀書時也發生過這種事情;第二,那個同學一定很難為情,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老師也很無奈,同學不是故意的,你們也是忍不住笑,說誰都不好;第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想想自己願意被這麼笑話嗎?如果不願意,我們至少可以沉默,不參與,有時你的態度也可以影響別人;第四,那個同學能不能想辦法儘量避免呢,你可以找點小妙招告訴同學。如果孩子能從更寬廣的角度看一件事情,自然就能從更具建設性的角度去面對,才會採取善意的行動。
孩子說話是不是太衝了
問:暑假,我帶著12歲的女兒,朋友也帶著女兒,我們一起出門旅行。朋友時間觀念不是特別強,導致整個行程很拖沓。尤其回家那天,因為他們的拖拉,讓我們頗費波折才到了機場。過安檢後,朋友說餓了要去吃飯,我女兒著急,催促朋友登機,沒有想到朋友說:還有20分鐘才起飛,又沒點名,點名才算晚。女兒懟了朋友:「阿姨,你還想出名啊!這都多晚了。」我覺得孩子說話太衝,批評了她,她還不服氣,說永遠都不要和阿姨一起旅行了,這怎麼辦?
答:就事論事,你朋友沒有時間觀念,讓孩子沒法忍耐,孩子只是把心裡真實的憤怒表達出來而已。我們站在孩子角度想,面對團隊中我行我素的人,孩子有權表達自己的看法。而如果這種情況,我們依然壓抑孩子,雖然能保持表面的一團和氣,那孩子內心的感覺要如何安頓呢?當孩子覺得自己的利益被侵犯的時候,她有權利表達或反抗,這對孩子形成自己的邊界至關重要。所以,合理的反抗都是健康的行為,並不是我們所說的「太衝了」。
孩子特別愛狡辯 怎麼辦
問:我家孩子是個超級愛狡辯的小孩,爹媽齊上陣都辯不過他。比如,他在見到長輩時不喜歡問好,就告訴他這樣做不禮貌,他還是不和別人打招呼,還列舉各種理由:我不喜歡這個叔叔、他又沒有主動和我打招呼等;特別喜歡看漫畫書,希望他可以多看點文學作品,狡辯:生活需要調劑、漫畫裡也有大文化等。總之你說他什麼問題,他都能說出很多理由懟你,特別難纏,怎麼辦?
答:父母總和孩子辯駁,可又辯不過他,會助長孩子狡辯的自信,在狡辯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所以,第一步就是打掉孩子這種不健康的自信心,不和他辯論。第二步,需要改善親子關係。要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從他喜聞樂見的事情入手,比如孩子喜歡笑話,父母就每天準備幾個笑話,主動講給孩子聽,這些瞬間能帶給孩子開心的感覺,改善孩子心情,同時,這些好玩的事情是父母發起的,父母自然願意耐心地陪伴孩子,最終,孩子對父母的感覺也就發生了變化。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好了,順著父母說,也就順其自然了,狡辯問題也就解決了。
註:想了解更多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可添加微信:tt04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