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寫作業,樊登說不想寫就不寫——孩子需要有規矩

2020-09-11 年九說兒童情感教育


9月份是開學季,新學期令低年級的家長最頭疼的莫過於孩子的作業了。鄰居家寧寧是個一年級的新生,昨天寧寧就非常苦惱地問媽媽:「媽媽,我為什麼要寫作業?」 媽媽看著寧寧稚嫩的小臉,一時無言以對。是啊,孩子不想寫作業,家長應該怎麼辦?曾刷到過一個小視頻,是樊登和薇婭關於這個問題的對話,樊登給出的答案是這樣的:不想寫就不寫唄,孩子需要學會自己去面對不寫作業的結果,學會跟老師解釋,給孩子足夠的空間,然後改天跟他談談,寫作業這件事該怎麼做,有哪些方法能夠讓你寫得更開心。樊登這樣回答的理由是,因為學習是孩子的權利,而不是義務,自己有權利去成為任何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但前提是自己需要對自己負責。對於樊登的說法,你怎麼看?


孩子不想寫作業,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不想寫作業的背後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呢?成年人也會有不想去上班的情緒,常見的原因是對所從事的工作不感興趣;以及工作壓力大,怕繁瑣和怕做不好。而孩子不想寫作業的背後,也同樣會帶有這樣的情感 —— 沒興趣和畏難。面對這個問題,不同類型的家長會有不同的做法。



  1. 控制型家長,作業是說不想做就不做的嗎?必須做,沒做完就不能......控制型家長處理孩子的問題,往往帶有批評和責罵,命令和威脅是控制型家長常見的做法。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把學習看成了高壓任務,漸漸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2. 賄賂型家長,快做作業,做完後給好吃的、好玩的。獎勵是賄賂型家長最重要的手段,企圖通過獎勵來誘惑孩子去學習,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把學習視為一種交易,需要滿足一定的獎勵才會去學習,如果沒有了獎勵,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
  3. 放任型家長,不想做那就不做吧。不重視、不關心、無所謂、無可奈何是放任型家長標籤,在這種情況下,家長給了孩子一個信息,學不學習不重要,從而使得孩子不重視學習。


控制型和賄賂型的家長看重的不是如何理解孩子的情感,而是如何儘快讓孩子做出自己想要的行為;放任型家長看上去似乎是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情感了,但也僅僅是到這一步而已。這三種類型家長的做法,都不能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不想寫作業的情緒,那就無法指引孩子該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做法。

我不能把樊登的說法歸為「放任型家長」,因為他的做法並不是完全放任孩子,只是把選擇權完全交給孩子,並讓孩子自己去承擔後果,且有意識地在適當的時候去引導孩子對問題思考和再次做出選擇。

但對於樊登的說法,我持有不同的意見。學習當然是孩子個人的權利,做不做作業都是孩子自己的選擇,選擇所帶來的後果也理應由孩子自己承擔,但完全把選擇權交由孩子,合適嗎?在孩子擁有完全選擇權的情況下,就意味著孩子可以選擇放棄學習,顯然這對孩子的成長不利。樊登提出他那樣的主張,是提前預設了,當孩子體驗到不做作業的後果後,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下,孩子自然會向好的方面去發展。


然而事實上,孩子向不好的方面發展的風險是存在的。因為這種主張,忽視了一個前提,孩子之所以是孩子,除了生理上還不足夠成熟外,心智上也還欠成熟。換言之,孩子還沒有完全具備對自己負責任的能力,這體現在,對行為正確性的判斷偏差,和對行為後果的責任承擔不力。所以,孩子還需要監護人,而家長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在特定時期和事件下,家長代替孩子行使其權利,且權利帶來的責任,也同時由家長承擔。這個不難理解,例如孩子損壞了別人的財物,孩子沒有經濟能力,賠償自然由監護人去承擔,因為監護人沒有盡到監護的權利和職責,帶來的後果就需要監護人去承擔。

說回到學習上,學習本身是孩子的事情,但與其說是孩子選擇了不好好學習,不如說是家長選擇了放棄監管孩子學習的責任,這樣家長因孩子的學習產生的焦慮、鬧心,也就是家長必須承擔的後果體現了。

那這麼說來,意味著家長更應是「控制型」嗎?非也!除了以上三種,還有一種情感引導型家長。有規矩、耐心引導是情感引導型家長的特點。


為了平衡孩子錯誤使用自己的權利和家長濫用代使權,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必須要有「規矩」。

為孩子的行為立規矩,給孩子行為劃邊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孩子在規矩界限內才會感到更自由和安全,不會擔心因為自己的行為一不小心做錯了什麼而招致家長的責罰。給孩子立規矩最基本的兩個原則:1. 行為不能傷害別人。2. 行為不能傷害自己。然後在原則內,給孩子最大限度的選擇權。

例如孩子不愛吃青菜這件事上,控制型父母把青菜往孩子碗裡一夾,命令說「把這些給吃了!」;賄賂型家長會說「多吃點青菜,一會才有冰淇淋吃哦!」;放任型家長會說「不吃就不吃吧。」然後,一邊無奈地搖搖頭。而根據立規矩的原則,不吃青菜是不符合原則2,即行為不能傷害自己。不吃青菜會導致營養不均衡,如果把選擇權完全交由給孩子,孩子就可以選擇一直不吃青菜,但這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不利,這個後果將會由孩子和家長共同承擔,因為孩子做了錯誤的選擇,而家長放棄了代使權。那麼情感引導型家長會怎麼做呢?情感引導型家長在完全理解孩子不愛吃青菜的情感下,給孩子提出選擇「下次是吃菠菜還是大白菜,是生炒還是水煮,是加醋還是放辣」,但,青菜得吃,這是規矩!

回到「孩子不想寫作業,家長應該怎麼辦?」這個問題來,孩子不想寫作業,會有什麼後果呢?首先會被老師批評,批評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和信心;長期這樣會造成學習成績差,就會可能傷害到孩子的前程。所以,對於這個問題得讓規矩來說的算。如果是情感引導型家長會怎麼做呢?我們會先接納和表示理解孩子不想寫作業的情緒,而不是責備孩子作為學生怎麼能想不做作業呢;再說說自己也會有時候不想上班工作的感受,然後指出哪怕自己再不願意工作,但必須要去做,從而引導孩子明白做作業是自己的工作,再不願意,也得去做;最後給出孩子的選擇是:現在就做,還是過一會再做,甚至 —— 甚至可以是等老師批評後了再補做;是先、後做哪一科;是先做難的還是做容易的;是否需要一邊聽聽喜歡的音樂 (如果不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的話)。總之規矩就是,孩子,作業你得做,你可以選擇的是,用怎樣的方式更舒適地去做,但不能不做。



在規矩的原則下,家長需要既尊重孩子但又不驕縱他,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有著監管權,同時也有孩子權利的代使權。家長擁有這些「權」,意味著家長有責任去維護孩子在正常的軌道中成長。一個負責任的家長,既不能濫用這些「權」,又不能撒手不要這些「權」。先處理孩子的情緒再處理孩子的行為,是情感引導型家長教育孩子的準則,情感引導型家長通過規矩去影響孩子的行為,是相對平衡孩子與父母之間「權利博弈」的家長類型。


【我是年九,一個親子閱讀和家庭教育雙證指導師,致力於如何培養孩子的情感能力,歡迎關注我,每天學習一點培養兒童情感能力小知識。歡迎有關於親子閱讀和家庭教育的問題諮詢交流。】

相關焦點

  • 孩子說不想寫作業,家長說"不寫就拉倒",這種作法對嗎?
    當孩子說他不想寫作業,家長每晚都要陪孩子寫作業。由於家長過於嬌慣,一家人圍著孩子轉,孩子成了家中的&34;,&34;,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早晨奶奶背著書包送到校門口,不買零食,不進校門。中午奶奶做好了麵條,他要吃麻辣燙。特別是一寫家庭作業,家裡弄得雞飛狗跳,一家人不得安寧。為了孩子寫作業,爺爺氣得血壓升高,奶奶氣的差點暈倒,爸爸氣的跳的老高,媽媽氣得又哭又鬧,孩子照樣我行我素,學習成績一塌糊塗。
  • 孩子不想起床、不想寫作業、不想上學…無法跟孩子溝通怎麼辦?
    ,不想刷牙,不想吃飯,不想上學,到回家不想寫作業,不想睡覺,家長几乎每天都在孩子的各種挑戰中度過,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沒法跟孩子溝通……好父母,除了愛還需要智慧。與孩子溝通的核心技巧在於以下幾點:(1)創建安全感當你想要跟孩子談談寫作業、成績不好等任何你認為是問題的話題時,先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 孩子不想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怎麼辦?
    孩子總是不願意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作為家長不能只簡單地認為,這是因為孩子「厭學」、「貪玩」等。事實上,孩子不想寫作業的原因有多種,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上次說到了學習動力不足是原因之一,接下來我們再繼續分析其他原因
  • 孩子不想寫作業,「硬核媽媽」一招搞定,網友:下次試試看
    孩子不想寫作業,一是對寫作業不感興趣,二是沒有能力完成作業。 大多數家長會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可能「左耳進,右耳出」。但家長態度強硬地批評或打罵孩子,又會讓孩子「變本加厲」。這就需要家長多動腦筋,找到讓孩子乖乖寫作業的方法。
  • 孩子不想寫作業,怎麼說也不聽?這位「硬核媽媽」的做法很有效果
    但等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他開始上學、開始有作業,噩夢再度歸來,只不過換了一個原因:孩子老師不想寫作業,怎麼破?!」一位家長的獨白,引起了無數家長的共鳴,孩子不想寫作業,怎麼說也不聽,陪(監)伴(督)孩子寫作業成了家長們最可怕的噩夢,真是分分鐘要氣出心臟病、腦溢血。
  • 家庭教育100問:007孩子每天不想寫作業 怎麼回應
    問:孩子的作業並不多,可她磨蹭,能做到凌晨。最讓我抓狂的是抱怨:「啊?怎麼又要寫作業,我不想寫。煩死啦。媽媽,除了做作業還能做點什麼?」每天她能嘮叨幾十遍,頭痛,怎麼辦?如果我們怕了或者迴避這個問題,這句話就會變成孩子的武器,當她不願做作業時,就會用這句話來發洩情緒。所以,父母要明白,孩子抱怨再多,那是她的自由,但我們需要穩定的態度來回應她,讓她知道,我們未必歡迎這種話但也不反對,更不怕,於是孩子就有了安全的表達空間。
  • 四年級孩子不想寫日記怎麼辦?
    ,孩子每次寫日記都很煩躁哼哼唧唧說沒什麼可寫的,不想寫。作為一個必做的作業,我覺得每天寫日記還是有意義的,可以訓練孩子觀察生活的能力,對寫作文也是很有幫助的。 所以對於寫日記這件事,家長首先要有正確的認知。我的處理方式就是,首先告訴她老師為什麼讓寫日記,有什麼作用。同時趁機告訴她,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是我們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也有些事是無論是不是喜歡,都是要做的,比如寫日記。
  • 「媽,我不想寫作業」,該怎麼回答?
    一位媽媽說:「我的孩子才9歲,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回家跟我說不想寫作業,原因是作業太多了!我們該怎麼跟孩子溝通?」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孩子遇到了挫折,產生了情緒。那我們父母的該怎麼和孩子溝通呢?孩子之所以會提出不想寫作業,背後的本質原因是孩子有了情緒,而並不是孩子心裡不明白他要努力。其實,大部分孩子心裡都是明白的,他們知道自己要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但是,當孩子產生了情緒,心裡就會很不舒服。
  • 孩子寫作業不情願怎麼辦?不想娃娃厭學,聰明家長這一點別忽略了
    文/蘭媽談育兒說到孩子寫作業,幾乎所有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焦慮,那就是一寫作業就焦慮不安,甚至還經常發脾氣怒懟父母,比如家長說「你趕緊寫,磨磨唧唧幹什麼呢?」,孩子回答「我在寫呀,你還想怎麼樣?」。是呀!孩子已經在寫了,但家長為什麼還要不斷去催促孩子呢?
  • 「媽媽,我不想寫作業」,媽媽的第一種反應是常態,卻傷孩子最深
    前幾天在上樓的時候,就聽見鄰居在訓斥她家孩子,在開門的時候聽了幾句鄰居說的話,才明白原來是因為她家小孩不想寫作業,所以鄰居發火訓斥了小孩。鄰居在訓斥時表示,現在的任務就是學習做作業,如果不想做作業的話,又能做什麼呢?但孩子卻表示,自己每天做作業太累了,所以想看一會動畫片,玩一玩手機。
  • 媽媽輔導孩子寫作業,氣出「動脈痙攣」,孩子:我也不想吖
    」,孩子:我也不想吖有這樣一個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無論媽媽怎麼教,都是寫不對。這位媽媽說,這個問題已經教了很多遍了,但是還是不會真是氣不打一處來。然後過了幾天,發現自己頭疼。醫生說她是:陪讀陪出動脈痙攣。陪孩子寫作業真的是一件消耗心血的事情啊。
  • 暑假孩子不想寫作業?班主任建議這樣做,不逼不催,孩子自主學習
    可是,每天任課的老師都在早上@我,向我反饋,女兒的作業質量太差,許多題都不寫,還經常拖著不交。所以,我利用我一切空閒時間對她加緊管教,她還經常對我不耐煩,頂嘴說:「我就是不會寫,你也不教我啊!」沒辦法,雖然知道是因為女兒上課不認真,但我還是跟女兒說,讓她把不會的題留下來,我下班回家教她。
  • 孩子不想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怎麼辦?(上篇)
    孩子總是不願意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作為家長不能只簡單地認為,這是因為孩子「厭學」、「貪玩」等。事實上,孩子不想寫作業的原因有多種,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原因1、學習動力不足:沒有學習動力的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會表現出很多問題,比如寫作業很被動,拖拖拉拉總要大人督促
  • 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因為我不想寫作業你就不讓我寫作業
    「媽媽,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因為我不想寫作業,你就不讓我寫作業。」這句話是昨晚睡覺前女兒給我說的。說出這些話是因為她的堂哥堂姐都已經上小學了,學校老師布置了暑假作業。現在暑假孩子們都不上學,白天大人們都上班,孩子們都在奶奶家聚到一起玩兒,玩起來就不寫作業了,她的堂哥堂姐的媽媽回來後,就會催著他們寫今天未完成的作業。女兒現在幼兒園,9月份進入學前班,沒有作業。
  • 娃不想寫作業,爸爸爽快說我幫你寫,後來娃說:爸爸的套路你不懂
    曾經有位非常幽默的家長對其他人說過:「下次再見到別人誇你家孩子好優秀,你家孩子真可愛,你家孩子真乖……的時候,你一定要懟一句,要不你來輔導他寫作業試試?估計每個做父母的都有因為輔導作業崩潰過」。結果顯示:寫作業不認真投票率37.11%;寫作業時不用心投票35.56%;寫作業時自己太差投票率32.49%;寫作業墨跡投票率31.49%;寫作業時動來動去投票率30.11%;不想寫作業投票率25.70%。
  • 為什麼孩子不想寫作業?有這幾點原因,你家寶貝是哪一點呢
    最近有個朋友又來跟我訴苦了,說他家的小孩很不喜歡寫作業,放學回來了就喜歡待在家裡面玩遊戲,看視頻,學校布置的作業很少按時完成,最近老師一直打電話過來跟朋友反饋意見,讓朋友好好監督一下,讓孩子準時完成作業,可是無論朋友怎麼去監督,孩子就是不想寫,逼急的時候,孩子還會和朋友爭吵起來。
  • 一年級孩子,磨蹭不寫作業,媽媽說「不寫就收起來,」立刻收起來
    如果你家剛上一年級的孩子,老是磨蹭不寫作業,你生氣說:「不寫就收起來」,孩子答一聲:「好的,媽媽」,立刻把作業收起來了,你會怎麼做呢?一個朋友,最近就因孩子做作業問題,倆人陷入了對峙,她很苦惱,問我們該怎麼辦?
  • 「媽,我不想寫作業了!」你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一位小讀者留言,這是媽媽常對他說的一句話。「我很納悶,媽媽上一秒還在溫柔地和阿姨們視頻通話,下一秒就眼睛瞪得像銅鈴,直戳我腦袋。」輔導孩子寫作業,是無數家庭矛盾爆發的導火索。拍戲再苦也不吭一聲的她,卻發微博大力吐槽:「輔導孩子寫作業真是太難了,快點開學吧!」
  • 孩子寫好作業不等於有好未來,父母應該關注這3方面
    偶然間刷到樊登老師做客薇婭直播間的視頻,薇婭很替多父母問出一個很無奈的問題:孩子不想寫作業怎麼辦?樊登老師很輕鬆地說:不想寫就不寫唄,等老師問起來的時候,讓他自己去面對,當他明白有些事是必須做的時候,再和孩子探討如何能輕鬆寫作業。方法看著很不錯,不僅讓孩子學習獨立面對自己的問題,同時也不會發生"一地雞毛"的親子關係。
  • 為什麼有些孩子寫作業,總是需要人盯著
    經常會收到家長來諮詢我,「老師,我們家孩子呢,只要不盯著他,他就不寫作業,要想讓他寫作業,就只能盯著他,你說應該怎麼辦?」家裡有這個問題的家長們或許感受深刻。各位媽媽,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對待孩子是用以下三種方式的話,那你要注意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