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神人最厲害的3個特徵,原來和普通人只是一念之差

2020-12-22 易說蓮花

第43篇

讀書雜談之《莊子》

莊子:善於成事的人,具備這3個特點

莊子:神人最厲害的3個特徵,原來和普通人只是一念之差

莊子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至人無己,忘掉自己,與萬物化而為一;神人無意求功於世間;聖人無心於求名位。

在現代生活中,有的人能做到一些讓人出乎意料的事,讓人直呼「神了!」通過解讀神人最厲害的3個特徵,你會發現,原來神人和普通人只是一念之差。善於成事的人,具備這3個特點。

特徵1:用志不分散,精神凝聚專一。

孔子到楚國去,穿過一片樹林時看見一位駝背的老人正在用竹竿粘蟬,一粘一個準,好像用手去撿一樣容易。

孔子驚嘆,問他訣竅。

老人說,這個是有技藝的。先在竹竿頭上疊放2個丸子,大約訓練五六個月的時間,這2個丸子就不會掉下來;然後疊放3個丸子不掉下來,這時候粘蟬的失誤就只有十分之一;疊放5個丸子不掉下來,這時候粘蟬就像用手撿一樣沒有失誤了。

老人還說,在粘蟬的時候,天大地大,萬物眾多,我的心中只有粘蟬,我的身體靜止不動,任何紛擾都無法影響專注粘蟬的心志。

我們普通人覺得做事難,是因為我們的心志分散,容易被外界的風吹草動而幹擾,無法專注做一件事,事情就會變得困難起來。

而神人可以專注在一個點上,心無旁騖,通過不斷的訓練,克服常人的困難,突然極限的限制,這時候爆發的專注力,就像一支離弦的箭,直飛靶心,射中目標。

特徵2:不把外在的東西看得太重,心思自然敏捷。

莊子曰:「凡外重者內拙。」

凡是看重外物的人,其內在的心思就笨拙。

舉個常見的例子,如果用瓦片來下賭注,便沒有心理壓力,心思靈巧,發揮良好水平;如果用黃金來下賭注,因為人看重黃金這些貴重東西,所以就會很在乎輸贏,從而心理壓力巨大,這個時候內心是懼怕的,反而發揮不出正常水平。

我們無論做什麼事,工作也好,感情也好,如果特別在乎一件事,一個人,反而容易搞砸,這就是「凡外重者內拙。」相反的,如果我們能保持平常心,自然而動,自然而行,事情反而達到很好的效果。

神人的內心把一切外物都看淡,所以他們做事的結果讓人稱神。

特徵3:忘利,忘物,忘我,才能達到神工鬼斧的境界。

有個工匠,雕刻出來的東西,神工鬼斧,讓人驚嘆,別人問他有什麼妙術?

他說哪裡有什麼妙術?只是每次做東西之前,一定戒齋使心清淨下來。

戒齋3天,就可以忘掉賞罰、利祿之心;

戒齋5天,就可以忘掉別人的稱讚,也不害怕自己做不好;

戒齋7天,忘記了自己的形體。

這個時候,就進入山林,尋找最符合形狀的材質,然後動手製作,當自己的本性和樹木的本性相合,做出來的東西就被人稱為神工鬼斧了。

我們普通人,有一個問題,就是得失心太重,榮譽感太重,所以才會患得患失,想太多。害怕自己做不好,害怕別人的非議,害怕事情搞砸,這些顧慮,讓人無法達到順暢的天性,所以做事經常不盡人意。

當一個人能摒棄無用的想法,專心一志,忘掉利,忘掉物,忘掉自己,進入物我兩忘的狀態,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好的。

每天解讀一篇經典,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關注,和我一起堅持讀書、提升自己。本文由易瑾還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人。

相關焦點

  • 《莊子》:一個普通人堅持這3點,也可以擁有神人的訣竅
    今天,我把這個故事,和蘊含的訣竅,分享給大家:一個普通人堅持這3點,也可以擁有神人的訣竅。1、成事之前,先要承擔失敗,積累足夠的經驗,才能打造過硬的實力。《莊子》典故說,孔子到楚國去,從樹林中走出來時,看見一個駝背的老翁在持竹竿沾蟬,就像用手拾取一樣毫無遺漏。
  • 【哲學】王攸欣‖莊子「至人無己」境界及體道體驗之共通特徵
    《莊子》即是中國文化中表達體道巔峰體驗最充分的早期文獻之一,但前人並沒有很適當地領悟莊子的體道陳述。本文先就《莊子》首篇標題與歷代註疏解題之不當予以辨析;次就正文所表達的最高精神境界「至人無己」作出新的論述;再次述及《莊子》內篇其他體道表達;最後扼要述論不同文化的體道體驗及其共通性特徵與形成根源。
  • 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普通人永遠難以做到!
    《莊子》一書,以我的學識,確實比較難以讀懂,更不說理解透徹了,如果有老師看到這裡,希望您可以教我。書中,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我上網查了,有人說這句話是教人平凡,而根據我個人的理解,卻恰巧相反,莊子不是教人平凡,而是要教人不平凡。平凡的人多了,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你一眼望去,地上跑的、草裡蹦的全是平凡人。
  • 讀《莊子》的3個好處,逍遙自在,過有意義的人生!
    為什麼要學《莊子》?因為有3個好處:1、讀懂《莊子》,會幫助你成為一個會講故事的人。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一定要讀《莊子》。在中國古今中外那麼多的書裡面,能把人生故事講得特別精彩、特別深刻的,其實為數不多,而《莊子》則是這為數不多的書籍之一。《莊子》這本書,基本上都是通過一些看似很小的寓言故事,來體現一個很深刻的道理。通過這些很小的一個寓言故事,你會發現,原來很多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深不可測的大道,都會在莊子那裡變得特別的通俗易懂。
  • 莊子:不對自己狠一點,怎麼能成功呢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出自莊子《逍遙遊》的一句話,大意是:至人忘掉自己,與萬物化而為一;神人沒有有意的作為,無意求功於世間;聖人無心汲汲於聲名。至人、神人、聖人,都是忘記自己,才能逍遙於天地之間。普通人總有太多的牽絆,總想能有所成就。
  • 莊子:普通人逃避問題,聰明人解決問題,智慧的人消除問題
    莊子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很膽小的人,他在無意間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以為是什麼妖魔在作祟,就害怕地跑了起來。奈何影子時刻跟隨在他身邊,他跑得越快,影子也就追得越緊,此人倍感慌張,也就只能跑得更快些。最終,他被自己活活累死了。
  •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有這三個特徵!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能力強大的人,往往都有這三個特徵!道家始祖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到:「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 淘寶神人學院開班!做一個普通人,也要讓這個世界因我們而不同
    淘寶神人學院開班!做一個普通人,也要讓這個世界因我們而不同 iwangshang / 寧函夏 / 2020-01-08 摘要:你看,風伯雷神,都是星宿,淘寶你我,皆可成神人。
  • TS選手講述奪冠的背後故事,原來暖陽的韓信,只是一時興起!
    在近日,TS隊員與網友互動,言語間也是說出當初奪冠的故事,原來暖陽在那麼關鍵的時刻,拿出韓信,並不是什麼殺手鐧,而是一時興起!千世的答案也比較中肯,幹將莫邪,不知火舞和上官婉兒,的確,這三個四個字的英雄,是上分的首選,不過這具體表現還得看自己的實力!除此之外,千世也回答了關於逆風的問題,主要還是多找機會,然後在經濟上可以偷偷去別處蹭一點!神人傳授坦克技巧,項羽蒙恬都可以學起來!
  • 偉人的智商和普通人應該是一樣的
    人類的智商都是相等的,偉人的智商和普通人應該也是一樣的。區別只是怎麼去用、有沒有機會去用而已。有的帝王很厲害,有些帝王的智商還不如大臣;當官的智商有的還比不上百姓。人的智商都差不多,只是人生境遇不同、理想不同,進而人生作為才會有天壤之別。因此決定人生成敗的,不是智商,而是心胸和眼界。可惜心有枷鎖,眼易蒙塵。同屬於人類,為什麼人的智慧會越拉越大呢?
  • 《莊子》十大經典名言,帶你體驗道家超然於物外的絕世逍遙!
    幾千年前的莊子用他的智慧告訴我們一個對待人生的態度:人生和天地、宇宙相比不過是短短一瞬間,又有什麼特別值得眷念的呢?所以該珍惜的要珍惜,該放棄的要放棄,不要太執著或者拘泥於一定的事物之上。莊子在這裡提出了一種超塵拔俗的人格,即寵辱不驚,毀譽無意,對世間萬事萬物都等閒視之,只有達到了這樣的人格,那才是真正的逍遙人生!當然,古今中外都很難有人達到這樣的人格。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 普通人蝙蝠俠,為什麼這麼厲害?原來和學習過的100多種技能有關
    在漫威和DC的英雄裡,身體素質最普通的一個人,就是蝙蝠俠了,他是為數不多的一點都沒有被改造過的英雄,連鋼鐵俠,也稍微改造了一點,在他的胸前,還加了一個方舟反應堆,而蝙蝠俠,是原生的,一點都沒有改造。普通人蝙蝠俠為什麼這麼強!
  • 讀《齊物論》,了解莊子怎樣讓風和蝴蝶進入了文學
    先秦諸子,比如孟子、韓非子、墨子等人,他們的文章大多是在表達一套改造社會的綱領,修辭和故事是為了增加說服力。而莊子是個例外,他是個專注於思考和感知自我的人。在我看來,強烈的自我意識,是文學的起點。就像聞一多所說的:在莊子這裡,語言不只是表達思想的工具,也是一種目的。
  • 陳之斌|作為精神修煉術的語言:論莊子哲學精神的語言之維
    顯然,夢和醒之間有著清楚的界限,而夢之所以為夢,就因為夢總是涉及到虛幻與真實、迷惑與覺悟兩個層面,且這兩個狀態往往是相對的。當我們清醒的時候,能夠意識到夢與醒的分別;當處於夢境之中時,此種區分則較為模糊,有時甚至難以分別。莊子的深刻之處在於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悖論:如果人生就是一場美麗的大夢,如何知道自己是清醒還是在做夢呢?
  • 《莊子·人間世》老子和莊子,對於「有」和「無」的精彩論述
    接下來,我們分享莊子「人間世」這篇內容的第二個重點:莊子對「有用」和「無用」的精彩論述。01在道家思想中,除了「道」字以外,最重要的什麼字?答案是「無」字,為什麼?在道家思想創始人老子的《道德經》中,「無」字出現了近100次,要知道老子的《道德經》一共才5000多字,「無」字就出現了近100次,可想而知,在道家思想中「無」字的重要地位。
  • 【賞析】莊子《逍遙遊》
    《逍遙遊》是《莊子》一書的第一篇,它的中心思想是說:人應當不受任何束縛,自由自在地活動。這實際上反映了莊子要求超越時間和空間,擺脫客觀現實的影響和制約,忘掉一切,在主觀幻想中實現「逍遙」的人生觀。《逍遙遊》很能代表莊子的哲學思想,同時也體現出其散文的文學風格和成就。
  • 讀莊子《逍遙遊》3:大而無用?你的境界限制了你的想像力
    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名家學派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莊子的至交好友。惠子經常和莊子在一起辯論,惠子自己的作品沒能傳下來,與莊子的很多辯論卻借莊子傳了下來。兩人既在辯論,那惠子講這個故事有什麼用意呢?
  • 莊子哲學智慧解析: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莊子《逍遙遊》道德修養極高的人順應客觀,忘掉自己。神人沒有功績心,聖人沒有名望心。1,執著於什麼,死於什麼。在莊子的哲學中,處處彰顯著做人做事的智慧。從這點可以看出,莊子認為一個人的心境一旦達到一定的地步,就不會過於關注自我之小世界,他放眼的應該是更高更寬的極致世界。對此,有位哲學說的好,你執著於什麼,熱愛於什麼,傾心於什麼,往往就會死於什麼,為何呢?因為這些你痴迷的生活習慣大都是人類欲望的禍因,欲望讓你的心一直執迷於其中,看不到世界的真純與美好。一旦執,就會迷。
  • 莊子-逍遙遊+題解+原文+注釋+譯文+音頻
    莊子針對惠施的「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裡」 的命題和「執一不化」的觀點,運用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相結合的方法與惠施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本篇有三個層次:從「北冥有魚」到「聖人無名,」是寫從有待到無待的境界。這是莊子超世主義的人生哲學。從「堯讓天下於許由」到「肩吾問於連叔」,闡述了無名、無功、無己的觀點, 這是達到無侍的唯一手段和途徑,反映了莊子的利己主義。
  • 老子和莊子都已說破,但沒人點破,真正厲害的人,畢生守住一個字
    我讀書,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先把《易經》讀通後,再回頭把《道德經》和《莊子》讀通。所以悟到的東西,看問題的角度,和別人不一樣。老子和莊子的原話,很多人信手拈來,好像很上道的樣子,但這只是皮毛而已。大道至簡,老子和莊子都已說破,但沒人點破,真正厲害的人,畢生守住一個字:虛。莊子的虛:虛空自己,定力最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