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表示,新生兒每天平均睡眠在14-20小時之間,一般都會超過16個小時以上。而寶寶的睡眠周期在45分鐘左右。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很多家長都反映,自己家的寶寶晚上總是頻繁夜醒,常常鬧得家裡「雞犬不寧」,天天晚上睡不好覺。
但其實寶寶的夜醒並不是為了折騰爸媽,而是有自己獨特的智慧。
隨著「哇嗚——」一聲的嬰兒啼哭,悠悠這個晚上第三次坐起打開燈,頂著黑眼圈來到寶寶的嬰兒床前,耐心地將寶寶抱起鬨睡。
面對總是在半夜當「麥霸」的兒子,悠悠十分無奈,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她家寶寶總是喜歡一個晚上起來好幾次,而且每次都專挑她馬上要睡著的時間。
看著襁褓裡的娃娃,她既無奈又發愁,為什麼孩子總是頻繁夜醒呢?明明睡前也吃飽了,也沒生病,難道夜醒是寶寶的「愛好」?
嬰兒本應該是家中睡的最早那個,但很多小寶寶卻成為家裡的「熬夜」冠軍,那究竟寶寶為什麼非要半夜「開party」呢?
一、寶寶的睡眠規律
寶寶總是夜醒和其睡眠周期有一定的關聯。0-9個月嬰兒的睡眠周期在40-60分鐘左右,相比而言成人的睡眠周期有120分鐘左右,在寶寶的2倍以上。
而且寶寶在睡眠周期中,有將近一半處於淺度睡眠,其快速眼動的睡眠時間也是成人的2倍以上。這都導致了寶寶比大人更容易夜醒。
在他們快速眼動期間是很容易被驚醒的,並且對於新生兒而言,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醒來喝一次奶。
二、身體不適
第二個就是感覺到了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寶寶也會醒來。這和我們成人一樣,當生病的時候總是難以入眠。
所以當寶寶夜醒後,不要感覺惱火,要先檢查寶寶有沒有生病,特別是寶寶哭鬧不止、臉色不對的時候,很可能就是生病了。
三、察覺到了危險
根據生物本能,當嬰兒覺得他們遇到了什麼危險時,他們也會反射驚醒,以此保護自己,這也是寶寶的生存智慧。
比如當他們生病、或被大人壓到、感覺冷了熱了、夜裡拉臭臭等,都會讓寶寶驚醒,然後用啼哭來求救。
四、受生理影響
當寶寶月齡較小時,他們身體的很多機制都還沒有完全建立成熟,像溫度調節不成熟、排便不受控、胃容量過小、鼻粘液過多阻礙呼吸等。
這也是為什麼寶寶睡眠周期較短的原因,一旦寶寶睡熟,他們就會對發生的危險沒有察覺,很容易引起意外。
而且在寶寶20個月前,他們會有10次發育的上升期,每當寶寶發育上升期到來時,寶寶都會出現情緒波動,經常哭鬧,晚上睡覺自然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五、大人影響
最後一點就是因為大人驚醒了寶寶,比如說查看寶寶的尿不溼,叫醒孩子給他餵夜奶,或單純的就是發出了響動驚醒了淺眠的寶寶。
寶寶睡覺也是需要一個安靜、穩定的環境的,當寶寶睡著後要給寶寶保持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不需要過度的關心。
前面已經說過,當寶寶睡眠時如果發生什麼危險或不適,寶寶自己就會驚醒發出信號了。
糖果媽媽貼心話:隨著寶寶月齡增加,寶寶的深度睡眠的時間也會一點點增加,如果想讓寶寶少夜醒,就可以多抱一會寶寶,等到寶寶睡熟進入深度睡眠,再把寶寶放下。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