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獸」在家,你還好嗎?| 疫情時期,家長這樣做,高效又省心

2020-08-26 小船悠悠



往年這個時候,「神獸」們都開學了,家長解放了,可以和朋友坐在星巴克喝早茶了。今年新冠病毒把神獸們關在家中,家長們至少一人居家辦公,照顧神獸。


開學延期,不等於學習延期了。停課不停學!各科寒假作業都要按時上交,不能去學校交紙質版,拍照上交!神獸們盯著你問:我語文差個小作文,數學有幾道題還不明白,英語有幾個選擇題不太確定……


此時在家辦公的你,老闆要的報表要交,跨部門電話會議要開,客戶的郵件要回,……,簡直了!



關鍵的關鍵是,網課開始了,各種軟體,以前你就沒接觸過,這次必須開掛,不然娃的課就沒法上了。家長群抱怨、微信求援、百度查找,一通忙活,好不容易網課連接上了,突然有圖像沒聲音,或者卡得厲害,或者回聲很大,好鬧心啊!


一周終於熬過去,你還好嗎?



這次疫情不僅僅考驗網絡資源提供商,也考驗我們家長和孩子的應變能力。因為沒有這次疫情,網絡公司的伺服器一直運行正常,家長們也還心平氣和,神獸們也按常理出牌,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網絡公司肯定有備用雲伺服器,我們不用操心。我們的應變能力和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著實需要我們馬上行動起來,因為開學還遙遙無期。


處變不驚,遇事沉著冷靜



一般網課,班主任會發教程在班級群,仔細看,按步操作,一般都可以連接上。當然有的教程版本比較早,這是需要我們處變不驚,和老師保持溝通,和其他家長溝通,求助網絡資源。家長群如果有家長是計算機相關專業的人士,問題很快得到解決,沒有這方面的家長,我們也不用急。特別是網絡資源,各種教程隨網可見,只要耐心搜索,一定有答案。我們需要的是冷靜、冷靜、再冷靜。


網絡時代,備份一些常用軟體,熟悉大致操作方法,以備不時之需



Word、Excel、PPT,我們再熟悉不過。各種在線教育軟體、存儲類軟體、會議類軟體等都要熟悉一下,最好用上一兩次。


幾款常用網絡軟體


  • 在線教育軟體:ClassIn,騰訊課堂等;
  • 存儲類軟體:印象筆記、百度網盤等;
  • 會議類軟體:ZOOM,Skype,騰訊會議等;
  • 文檔類軟體:石墨文檔,騰訊文檔;
  • 輔助類工具:微軟自帶截圖軟體(網課記筆記神器)。


微軟自帶截圖軟體


硬體設備除了iPad和智慧型手機,有一臺計算機才是硬核設備,臺式計算機或者筆記本電腦都可以,特別需要提的一點是:要有一臺20寸以上的大屏顯示器,立在桌子上。大屏顯示器的好處是:不僅保證娃的姿勢和視力,還方便分屏記筆記。



平時注意培養孩子計算機使用知識

搜尋引擎使用:



利用百度等搜尋引擎查找相關知識。這裡你會擔心孩子會不會搜索遊戲或不良信息。其實適當擔心是正常的,不過度就好。我們家長從自身做起,在家裡搜索與工作相關的知識、與生活相關的知識、與孩子學習相關的知識,遇到彈出的不良廣告給孩子解釋完關掉,孩子耳濡目染,日久天長,自然會學我們大人模樣,查找與他學習有關的內容。

練習打字



有一些網課需要打字完成,打字熟練的孩子完成作業的速度更快。當然這一點對孩子的年齡有一定的要求,小學五年級及以上的孩子可以練習打字了,每次對著電腦屏幕不超過20分鐘為宜。


學習編程基礎知識



學一點編程基礎,會鍛鍊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任何程序的編寫和調試都可以鍛鍊孩子的縝密思維和沉著冷靜。


學會傾聽



與孩子溝通,不是垂直向下單一方向,我們需要雙向溝通,溝通是特別需要傾聽。傾聽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要,對孩子的需求可以授之以&34;而非&34;,也讓我們很好的覺察自己,學習新知識,更好地陪孩子一起成長。


我是@小船悠悠,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心理諮詢師,一位願意陪孩子一起快樂成長的家長。

相關焦點

  • 神獸在家上課,你家是母慈子孝還是雞飛狗跳?
    因為疫情,安徽省還沒有開始返校上課。從3月1日起,正式通過網絡在線上課。學校老師直播教學,年級的老師互換著上新的內容,讓孩子們也體驗一下別的班老師上課的風格。每一天都有安排各自老師講解作業的時間。對學校這樣的安排個人覺得挺好。課程沒有耽誤,學習進度有保障。
  • 別逗了,神獸歸籠 普天同慶 跟新生家長沒啥關係
    疫情狀況平穩,神獸歸籠,樂事一樁,但作為第一次伺候剛上一年級小豆包的父母們真的是省心開心?但一個班裡黃金位置屈指可數,所以為座兒犯愁的家長一定不在少數。所以班級一般公平來講,一周或兩周輪一次座位,前三四排和後三四排分別前後左右輪換座位。除此以外家長在家也需要給孩子做些類似舒爾特方格等的注意力訓練。
  • 你眼中的乖寶寶為何疫情之下成了「神獸」
    #近日疫情形勢持續好轉,各地也紛紛出臺了開學計劃,朋友圈中很多家長高呼「神獸」終於要歸籠了。在感慨的同時我們不禁要問家長眼中的乖寶寶們怎麼在疫情期間進化成了「神獸」?這裡不得不提及中國式的親子關係,受「子不教,父之過」的傳統觀念,中國的父母享受這種把兒女培養成龍成鳳的這種成就感,必然要發揮自己的年齡優勢。曾經一個孩子質問父母,你不就是比我大幾歲嗎,為什麼我就要聽你的話,你自己都做不到。
  • 疫情間「神獸」的居家史 有人沉迷網絡有人背會40首詩
    「倔得很,你說啥他都不聽,處處唱反調。」媽媽苦笑著說:「我真是徹底敗了,只盼著趕緊開學,讓學校的集體行為來約束他。」在媽媽眼中,小希一直是個懂事聽話的乖寶寶,這個寒假卻讓她看到了兒子的另一副面孔。平時家長忙於做生意,無法全天候陪伴,總以為小希能「自覺」。
  • 疫情特殊時期,初中生如何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同學家長看過來
    新學期臨近,受疫情影響,孩子們不得不在家複習,但不少學生和家長都反饋在家學習效率低下,教材怎麼也看都不通透,解題思路混亂,不知道方法沒人幫忙輔導等問題;為了更好地解決疫情期間學習難的問題,我們也做了目前初中生學習遇到的最大困難的相關調研,本次調研共計收入7442份問卷,都反饋在家複習,太低效,學不懂,做不會等問題!
  • 神獸歸籠,家長請控制好你們的情緒
    這位家長請你克制一下威嚴家長的人設還要不要了真不知道是「神獸」歸籠還是另一波「神獸」出籠呢然而你只看到了家長們的快樂,各省各地延遲開學現在好不容易有了開學的消息家長們在家輔導「神獸」做功課的日子也終於結束了開學了家長比孩子還開心
  • 教育部門帶來一個好消息,中小學生樂了,家長欲哭無淚:神獸回籠
    你家的孩子是否已經開始放寒假了呢?已經有個別地區的中小學生率先迎來了寒假,比如哈爾濱地區的小學生們在元旦當天就開始放寒假,另外,還有綏化市、伊春市等地的中小學生也陸陸續續開始放寒假了,由於局部地區疫情出現反彈的跡象,又加上寒潮的來襲,這讓家長難以放下心來,不少家長建議學校應該提前放寒假。
  • 疫情下的這堂「親子課」你和「小神獸」都上好了嗎
    網上有段子說,一場疫情,全民成廚子,醫護成戰士,家長成老師,老師成了主播……只有孩子們,依然是「神獸」。連日來,記者分別採訪了多個有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及大學學生的家庭。結果發現,過去的5個多月時間,是一個太不尋常的寒假。
  • 「在家開學」
    我身在國外,沒能親身經歷,但是朋友圈和新聞裡看到過很多分享和報導,家長們對神獸歸籠的期望落空了,輔導作業本就命懸一線了,現在還要額外承擔起教學督導工作,一句話,苦不堪言!網上教學,電視教學,紛紛開起來了,小學生打開的是高中化學課,大學教授在田中開課。。。各種新鮮事層出不窮。
  • 體面中年人鬥不過一隻神獸!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鬥爭」,從未停止
    / 網絡圖片說起神獸們在家的各種作妖,苦不堪言的家長們打開話匣子,猶如竹筒倒豆子——「剛剛累斷老腰收拾好家裡的衛生,僅需幾分鐘,就被孩子弄成入室盜竊現場,枕頭衣服扔了一地,床上到處是玩具、摺紙,還有零食餅乾碎。」
  • 「神獸」回籠,怎就愁煞家長?
    文:伍嶽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工作已穩定、各行各業陸續復工,學生返校時間也相繼出臺。根據成都市教育局官方消息,全市高三年級已於4月1日開學,初三年級按照4月7日開學做準備,小學、初中一、二年級和高中一、二年級按照4月13日開學做準備,中職學校按照4月20日開學做準備。
  • 幼兒園不開學,在家這樣教孩子數學,孩子開心家長省心
    去年高考數學的「一朵雲」、「斷臂維納斯」考倒了一大批學子,也讓家長和學生倒吸一口氣:數學學習不再是加減乘除了!幼兒園遲遲不開學,家長在家怎樣教孩子數學呢?抓住這幾個點孩子開心家長省心。1. 抓好認知規律,從生活入手啟蒙所謂的「認知規律」,通俗的講就是「什麼年齡就做這個年齡段能做的事」,幼兒園階段數學該做的不是加減乘除,而是了解數學,感知數學。
  • 開學一周了,新晉級的小學生家長,你還好嗎?
    因為疫情的影響,這屆小學生的大班生活,有一半是在家裡度過的,很多家長因為沒人帶孩子,都選擇停薪留職,或是辭職,在家帶這個即將上小學的孩子。當然,也有父母沒時間,家裡老人幫忙帶的情況。但這突然間孩子開學了,很多家長還真是有點不適應。02 戀戀不捨地放神獸歸籠,真是被虐有癮前兩天有幾組照片紅遍全網:娃終於開學了,爸爸上樹了。
  • 寒假提前,神獸歸巢,家長們準備好了嗎?
    如今天寒地凍,新冠肺炎疫情又零散發作。今年的寒假怎麼放,成了家長關心的焦點。就在前幾天,教育部門緊急通知,黑龍江、綏化等地的寒假時間提前到2021年元旦前後。與此同時,不少省市響應號召,決定提前放假。沒錯,寒假已經提前,萬千神獸即將回巢。他來了,他來了,各家的「神獸」又要放寒假了!
  • 居家學習,面對讓人頭疼的各種習慣養成式打卡,家長可以這樣做
    由於疫情的原因,我們的孩子們正在經歷史上最長的寒假。「神獸」們在家的日子綿延無期,各位老母親是不是已經叫苦不迭,極度本能地在求生?! 在家學習,老師們每天會布置各種的打卡項目,比如背古詩,閱讀,練字,體育運動等等。我和廣大老母親一樣,每天都要在釘釘上打無數卡,沒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和方法,說實話,真的很難挺地住。
  • 在家上體育課:疫情時期,體育老師竟然如此重要!
    一個小學班級的微信群裡平時只有@班主任張老師、@數學李老師、@英語趙老師,2月份的某天突然加入了@體育孫老師,他是群裡唯一男老師,也是首先用語音來跟家長交流的老師。「跳繩可以在家裡蹲著跳,這樣速度快,也能減少對樓下的幹擾。」「如果每天在家跑步,總共3-5公裡就可以了。」
  • 「神獸」歸籠!學生、家長、學校疫情下的開學現場與以往有何不同
    最近全國各地不同的學校逐漸開始復學,作為家長和學生和老師的心情都各有不同,各種狀態的開學名場面在上演,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神獸」歸籠,狀態百出的開學現場。還有失憶更嚴重的,小朋友忘了自己的班級急的在樓道哭泣,被自己的班主任認了出來,叫孩子名字問孩子怎麼了,這樣孩子都沒有認出自己的班主任,空氣中瀰漫著尷尬的味道。
  • 你以為「神獸」只出現在神話故事中?
    1、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逆行者;3、颯;4、後浪;5、神獸; 6、直播帶貨;7、雙循環;8、打工人;9、內卷;10、凡爾賽文學。 十個詞語中,小苗老師一眼就看到「神獸」兩個字,相信各位家長對這個詞一定都不陌生吧,畢竟身邊就存在。
  • 讓新冠肺炎疫情成為特殊的「教科書」,家長這樣做孩子成長更快……
    多年以後,當孩子長大成人,回顧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他們記憶中的會是什麼?是網課?是束縛?還是與父母爭執不斷的寒假?你會如何向孩子「介紹」新冠肺炎疫情?孩子的生理特徵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每天需要一定的運動量來消耗他們的能量,疫情期間,孩子的這項需求往往無法滿足,導致出現煩躁不安等表現。陪伴方式的問題 從陪伴方式上來看,雖然疫情期間家長和孩子都在家裡,但是未必是在「陪伴」。陪伴有三種:一、假裝陪伴。
  • 疫情之下親子矛盾激化 市立醫院心理專家建議增加高效的親子陪伴
    半島記者 王鑫鑫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校延期開學,漫長的寒假被家長笑稱「年假」,千千萬萬的孩子成了被困在家裡的「神獸」,「熊孩子」玩得飛起的同時,意外傷害等各種狀況也隨之而來。近3個月來,青島婦兒醫院接診墜樓、墜床等墜落傷患兒近百例,其中近30名患兒需住院接受治療;市立醫院心理門診也突然多了一大波「問題孩子」,和家長吵架、拒絕上網課、沉迷網路遊戲、在家強迫清潔……在採訪時,大部分家長會吐槽,疫情期間「神獸」的居家史,簡直是家長不忍回顧的血淚史:心力交瘁,無數次在崩潰的邊緣徘徊;也有的家長會感慨,藉此疫情拉近了親子距離,增進了親子感情,在和孩子鬥智鬥勇的同時也實現了自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