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閱讀能力很重要,父母對照標準,看看孩子是否會真正閱讀?

2020-08-17 男孩家長幫

父母成長營

每一次父母成長營的活動,都會有爸爸媽媽問及孩子的閱讀問題,有一個比較集中的問題是:「我們也知道閱讀對於孩子好,但是究竟孩子的閱讀能力達到什麼標準才算合格或者優秀呢,有沒有一個相對比較客觀的評價?」當然,客觀的評價和量化對於閱讀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並不是說讀了多少本書就是合格,再多十本就是優秀級別,這個量化標準是沒有的。但是,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孩子閱讀行為的狀態進行一個主觀的判斷,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怎麼判斷一個孩子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呢?

閱讀能力包含著孩子閱讀品質和閱讀習慣。在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要求也有所不同。小學階段是培養兒童具有初步的閱讀能力,要求他們能閱讀比較淺顯的適合其年齡特點的繪本、純文字篇章、書籍,在理解的程度上,只要求理解正確,適度向深刻理解延伸。

父母都要記得,孩子的閱讀能力不是一個單一的能力,而是一個綜合能力。

這裡的綜合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認讀生字詞的能力。

以小學階段為例:小學階段要求孩子們掌握三千左右常用字,做到四會,分別是會讀,能夠讀準字音,認準字形,會使用漢語拼音進行標註,會區別多音字;會寫,筆順筆畫要正確,偏旁部首不能錯,字要寫得端正美觀;會講,要向爸爸媽媽準確表達字詞的意義,用自己的話通俗的表達意思;會用,在適當的情境下面,會使用新的詞彙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達到這一步孩子完全的掌握了詞彙的意義了,而且非常靈活地運用了。

二是理解語義句意的能力。

孩子在掌握了字詞的認讀能力之後,開始進入理解詞語、句子、段落和全篇文章的能力,父母要記住,這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真正的核心,絕對不能忽視。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僅讀得懂,讀得明白,還能對所讀文字進行分析綜合,分清主次,劃分段落層次,並會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通常我們說一個孩子閱讀能力強不強主要是指這個環節,閱讀能力強的孩子讀一篇文章,很輕鬆的理解文章大意,中心思想,可以自己獨立複述或者概括文章大意,反之,閱讀能力弱的孩子就會詞不達意,不知所云。這也是我們檢驗一個孩子閱讀能力的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

三是在規定的時間內,讀完一定數量讀物的能力,即閱讀的速度。

讀書必須講求速度,而速度又要與理解成正比。閱讀能力強的孩子,一般也會有很高效的閱讀速度,同時他們也會有較深刻的閱讀體驗,不會拘泥於表象的淺閱讀,因為他們掌握閱讀的一些技巧,古時候有「過目不忘,一目十行」等等評價語言,說的就是這類具有高效閱讀能力的人。相反還有一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讀了一會兒就要東張西望,問他讀了什麼,往往也是一問三不知,那就是閱讀能力的低效體現了。

四是使用工具書的能力。

有些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已經言傳身教給了孩子檢索工具書的能力,他們遇到不認識的字詞,往往會主動檢索工具書,從而掃除閱讀中的文字障礙。這些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在閱讀時會迎難而上,不理解的詞義,可通過查閱字典、詞典等,自己解決疑難間題。反之,有些孩子看到不認識的字詞就會退縮,把書一扔,不願意繼續閱讀下去,閱讀能力怎麼會提升呢?

另外,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包括閱讀筆記、篇章記誦的能力;較長篇章的初步分析、比較和鑑賞的能力;精讀與略讀的節奏把握、快速瀏覽抓住中心的能力等,都是可以很好的檢驗孩子閱讀能力的方法和路徑。

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可以使孩子們一生受益,同樣,不良的閱讀習慣也可能使孩子失去閱讀興趣,以上的一些基本的閱讀能力的判斷標準,雖然不全面,但基本可以看出一個孩子的閱讀素養,父母務必重視小孩子良好閱讀能力的培養,時常對照一下。

相關焦點

  • 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網上對於「得閱讀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天下。」的呼聲也愈發高漲。 為何閱讀顯得尤為重要呢?舉個簡單的例子,你知道李白、杜甫合稱「李杜」,我也知道;你知道《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那我也知道。這些基礎類的知識並不能真正的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而閱讀可以。
  • 閱讀能力,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喜歡上閱讀,如今受到越來越多父母的重視。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父母極力給孩子報各種讀書會,比如:與孩子共讀打卡,在朋友圈曬孩子閱讀打卡消息;繪本講解課堂等等。但閱讀習慣的養成效果卻並不是很好,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在於一些父母對閱讀理解上存在個誤區,他們認為培養孩子閱讀只是為了提高孩子作文能力,以及專注力。其實這種理解是片面的。
  • 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呢?這幾個方法很重要……
    閱讀能夠蕩滌心中浮躁的塵埃汙穢,過濾出沁人心脾的靈新之氣,甚至還可以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嫻靜氛圍。多讀書可以讓人的身心更加舒暢,因為每本書都會帶給人不同的啟示。閱讀還是學習認知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之一。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在閱讀中不斷磨練他的意志,讓他的心靈漸漸充實成熟,同時,強化他的學習認知能力。
  • 《閱讀手冊》:真正的閱讀,是自主閱讀
    讀完這本《閱讀手冊》,我認為它不僅僅適用於孩子,也同樣適於我們曾經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的成年人。現階段孩子的閱讀能力,是成為父母的新挑戰和新焦慮,父母如何幫孩子培養閱讀能力,其實在作者看來閱讀,其實並不難。
  • 孩子閱讀能力差?用「CROWD」精讀方式,讓孩子輕鬆深入閱讀
    提升閱讀敏感度 大多數孩子之所以對於文字的渴望度不高,正是因為父母沒有真正讓孩子了解閱讀的重要性以及閱讀能為自己帶來的好處。 當孩子的閱讀能力不足時,他們也就不會喜歡上閱讀,這變成了一個死循環。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不弄清這個,就白讀這麼多書了!
    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喜歡讀書,讓閱讀成為孩子的一種生活方式呢?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意識到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重要性。養雞娃的基本門檻之一就是帶著孩子在閱讀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我見過很多家庭,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為孩子開闢了專門的閱讀區域,安裝了擺滿書籍的書架。每天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告訴廣大父母一件事,要想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首先關鍵的一點就是—適齡也就是不同年齡段,去做不同的事情 閱讀的習慣是隨著年齡增長,一步步慢慢形成的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儘早盡多的給孩子朗讀閱讀是通向他們在學校和生活中的成功的途徑當孩子們愛上了閱讀,也就愛上了學習
  • 培養孩子閱讀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幫助孩子大腦發育
    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的確非常重要,喜愛讀書的孩子更愛動腦思考問題,將來上學後學習能力也會更強,相對來說情緒更為穩定,個性較為冷靜,能自我約束,知識面寬廣。如果父母幫助孩子從幼兒開始喜歡讀書,孩子上了學習,有一定識字量後,就可以自己獨立閱讀大量書籍,獲取更為豐富的知識,這對於孩子將來的成績及各科學業成績,都至關重要。
  • 孩子的閱讀能力決定了以後的學習能力!
    我想說的是,知識仍然非常地重要,但是在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年代,在人類獲取知識如此容易的年代,死記硬背的知識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對於孩子未來要應對的這個時代,可能有的能力更加地重要——比如說合作能力、溝通的能力、與人交流的能力、內心的強大陽光等等,我們覺得這些是關鍵的能力。
  • 如何培養孩子自主閱讀能力?學會這4個訣竅,讓孩子輕鬆愛上閱讀
    幼兒時期培養的認知、語言能力會影響孩子日後課業學習和終身學習。而且,當閱讀的書籍與社會情境相關,對孩子的社會智能和情商也有積極影響。重要歸重要,現實歸現實。由此可見,孩子的閱讀是分階段的,而一些家長,不管三七二十一,每個閱讀歷程期,都是給孩子講故事。所以,一些家長在閱讀發展早期就給孩子講故事,經常會有挫敗感,抱怨孩子不專心。事實上,講故事只是口語互動的行為,跟真正的閱讀,是有差距的。要知道,共讀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獨立閱讀的能力。
  • 孩子不愛閱讀怎麼辦?培養閱讀習慣很重要,方法教你(親測有效)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過了一關你會發現接下來的挑戰更大。升級裝備、迎接挑戰成了每一位父母必做的事情。現在的社會競爭如此之大,孩子之間的比拼早就已經提前化和低齡化。父母們更是對於孩子的各項能力都想要做到最好,生怕一個疏忽自家的孩子就輸在了起跑線上。然而孩子的閱讀能力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指標。為什麼閱讀能力很重要?
  • 判斷孩子是否真的會閱讀,這七條標準家長一定得認真研究
    2.孩子把一本書看完了,就會掌握閱讀的各種技巧。3.孩子讀書多了,就應該會閱讀理解、會寫作文、語文成績就能提高。可是真的是這樣嗎?要想通過閱讀幫助孩子達成一切目的和可能性,我們的家長就要真的幫助孩子建立閱讀興趣、幫助孩子真的掌握閱讀理解的系列技巧和方法,直到孩子愛上閱讀並真的會主動的去閱讀世界。一個孩子在看書,他們是否在進行閱讀呢?有這樣幾個簡單的標準,是值得每個家長認真研究的。1.孩子閱讀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 閱讀很重要,怎樣閱讀更重要,6個技巧讓孩子愛上閱讀!
    語文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最關鍵的科目,學好語文不僅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語文是集聚中華文學的重要科目,學好語文也是熟知中國文化的過程。但是很多學生從小學開始就對語文沒有興趣,閱讀、寫作都沒有找到自己的方法,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學習語文變得更難了現在每個人都經常聽說,得語文者得天下,那麼語文怎麼能學好呢?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說:"有很多要素可以學好語文,但最重要的基本要素是閱讀。 "這說明了閱讀的重要性。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質量,這裡有幾種方法可以分享一下。
  • 閱讀到底有多重要?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愛上閱讀?
    原創|酷寶寶媽一、閱讀到底有多重要?前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專家組核心成員崔巒在《解析部編教材,把準語文教學趨向》中講到:l 語文高考的出題原則是要讓二十分之三的孩子做不完題,更不要提檢查!
  • 孩子閱讀困難?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這是最好的方法
    孩子閱讀困難?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這是最好的方法!一項調查發現,&34;往往都是愛讀書的孩子,小學霸不但語文成績優秀,就是英語、歷史、自然等科目也都高人一籌。這是巧合還是必然呢?事實上,閱讀能力在任何時候都是一項重要的培訓內容,如果能從兒時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孩子將會受益終身。
  • 四步法引導孩子愛上閱讀,父母不強迫監督,孩子自覺閱讀樂不思蜀
    在中國,孩子閱讀能力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重視。許多明星父母不管工作再忙,也會抽空陪孩子閱讀,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以上可見,從小就讓孩子愛上閱讀,培養閱讀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說,它關乎孩子的未來。
  • 為什麼父母越懂傾聽,孩子越會自主閱讀?
    有的父母覺得孩子口頭表達總是邏輯不清,問該怎麼辦,有的父母覺得孩子老是說個不停,讓大人有點煩,有的父母覺得孩子的觀點總是很幼稚,問我有什麼辦法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這些都是父母單方面的看法,換到孩子的角度來看呢,你會發現,這些孩子其實都很難從父母那兒得到足夠的傾聽。但父母傾聽孩子,真的特別重要,比孩子怎麼說重要得多。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誰的錯?
    你的孩子是否出現下面情況:閱讀理解題目答非所問甚至一片空白、讀不懂題目、看過的書不知道講的什麼、不愛讀書……這些,都是閱讀理解能力差引起的!閱讀理解能力是什麼?是看懂作者表達的意思,還是看懂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是不是多看幾遍就可以?都不是!
  • 教育家朱永新:6-12歲是孩子的「閱讀飢餓期」,最重要的不是成績而是閱讀!
    孩子對閱讀的飢餓感形成於14歲之前,父母是否在小孩5歲以前經常給孩子講故事,影響著孩子今後閱讀技巧的形成。
  • 造成孩子語文閱讀能力不好的原因分析?
    閱讀習慣是在長期學習中慢慢培養出來的,比如有的孩子一看文章就必須要手裡拿著鉛筆隨時在文章中作旁批,標註自己的感受,這就是具有良好閱讀習慣的人。但是有的孩子在讀書的時候會一目十行,只求讀得快,讀得有趣,從來不品讀文字的含義。這就是囫圇吞棗似的閱讀,屬於不好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