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常說「茶氣十足」,茶氣是什麼?你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嗎?

2020-12-20 神農溪茶

在生活中,你可能見過一些老茶客,品過茶後會經常聚在一起交流品茶感受,「茶氣」就是他們經常會提到的一個詞。一輪茶品飲下來,有的茶友渾身發熱,大汗淋漓,有的茶友會不停地打氣嗝,於是便會評價這茶茶氣很足,但有的茶友又表示碧昂沒有感覺到身體有什麼反應。可見茶氣是一種喝茶的個人主觀體驗,會根據人的身體狀況、敏感程度,表現出完全不同的狀況和感受,這就讓很多茶友疑惑了,那麼茶氣究竟是什麼呢?今天就為大家說說關於茶氣的一些事情。

1. 什麼是茶氣?

茶氣,從生理角度看,實質就是茶進入人體後引起的藥理反應與人的精神活動相結合,從而產生的綜合作用。人與茶氣互動,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和心境下,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感受。對於茶氣的感受,是一件非常複雜的活動,有層次之分、輕重之別,有直觀感受,有重疊感受,甚至會有多重感受,其間還包含了一個人的文學、藝術、宗教等的文化感情。因而我們也可以說,所謂「茶氣」,就是茶湯中所蘊含的能夠滲透和疏通人體經絡的能量,就是茶葉內分解過程中能量的釋放,使得肌體舒適,心情愉悅。

2.如何感受茶氣?

茶氣有輕重之別,當茶氣達到了一定強度時,可以促使人體微循環運轉得到改善,這時我們首先能夠感受到較強勁的口腔感覺,接著,熱氣在我們體內溫流、激蕩升騰的感覺也逐漸顯現出來,身體的毛孔開始鬆弛微張,促使身體產生微汗、打嗝、排氣等反應,品飲完之後,細細感受身體的變化,會給人一種浸沐在愉悅輕鬆、飄然安舒的意境感受中……

3.茶氣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飲過茶之後,茶水成分被身體吸收,茶氣進入到人體內部,運行於經絡之中,當茶氣達到了一定強度,我們的身體便會逐漸產生變化,茶氣促使毛孔打開,皮膚表面浸出一層微汗(當然也有人會因為茶湯太熱喝太急而導致發熱汗,這和茶氣所激發出的細微輕薄的汗是有區別的,要注意區分),繼而茶氣漸漸凝聚在骨骼中,化作一股清流,浸養著全身的肌骨,這便是茶氣的形成過程。由此我們知道了,所謂的茶氣,也就是茶葉本身所具有特性通過衝泡散發出來,給喝茶者帶來的最直觀的感受。每一種茶的茶氣基本都在茶湯裡,各有各的特點,需要喝茶人對它們一一甄別。#茶生活#

【本文由「神農溪茶業」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相關焦點

  • 喝茶有茶氣,這就是告訴你「茶氣」是什麼?
    肯定有茶友喜歡喝茶,喝完有的茶友大汗淋漓,渾身發熱,有的茶友打嗝不停,有的茶友或者感覺不到身體有哪些反應。茶氣,作為一種喝茶的個人片面性感受,因為每個人身體狀況不一樣,敏感性不一樣,所表現出的狀況也大不一樣。
  • 茶氣指的是什麼?揭秘品茶高手說的「茶氣」
    在茶席上,我們經常聽到茶友們說一款茶,茶氣很足或是茶氣很弱,那麼問題來了,這個茶氣到底是什麼呢?你知道嗎?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說說!1、 茶氣是什麼從專業角度來看,是指茶進入人體後,引起的藥理作用與人的精神活動相結合起的綜合作用。簡單來說就是指茶葉通過水釋放出來的能量,被人體所感知的,就叫做茶氣。但是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於茶氣的感受也不一樣。
  • 普洱茶茶氣到底是什麼?3分鐘帶你讀懂茶氣!
    首先大家都對茶氣這個名詞感覺到很疑惑,覺得又是茶葉佬在搞那些玄乎的東西,什麼後背發熱、不停打氣嗝、全身發熱顫抖,喝茶而已你以為吸毒啊!你們茶葉佬說的一句都不信。茶氣概念茶氣從醫學生理角度去窺探茶氣,實質是茶進入人體後引起的藥理作用與人的精神活動相結合的綜合作用。(這是網上對茶氣最普遍的理解)我就談下我的理解吧,茶氣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 普洱茶|如何評價一款茶的茶氣?
    前面一篇我們大概了解了一下什麼是普洱茶的茶氣,那如何去評價一款普洱茶的茶氣呢?簡單說,茶氣的強弱和持久性,是茶氣評價的兩個維度。一般評價茶氣時,大多數茶友習慣用足或不足來形容,實際上,這只是形容茶氣強弱的差別,除了這點,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茶氣的持久性。
  • 普洱茶的口糧茶指的是什麼?好喝嗎?
    本文由森醇悅高山森林古樹茶原創作者:周墨這幾天和朋友一起喝茶聊天,喝了一會,一位剛接觸普洱茶的朋友問我,普洱茶中什麼是口糧茶,說到口糧茶都感覺價格比較低,口糧茶是不是口感很一般呢?有茶友購買普洱茶來就是為了日常解渴,這時候性價比高的普洱茶就是這部分茶友心中的口糧茶。而對於日常把普洱茶當作是愛好或者說比較痴迷的茶友來說,口糧的標準一般都比較高,可以說是很挑剔,因為我這邊也遇到過把名山當作口糧的茶友,但這裡並不是讓大家盲從消費,只是把真實的一個情況與茶友分享。
  • 在什麼情況下,鐵罐裝的白茶會跑氣?
    有人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生得一茶友,幸矣。自己是幸運的,是被眷顧的,因為二者皆有。平日裡大家再忙,少了聯絡,但一杯茶的時間,便能促膝長談,心生溫暖。這次選擇約在了家裡,將新買的花修剪好後插在花瓶裡,擺在書房中,平添了一份清雅。
  • 【茶友來信】白茶也有金花一說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悠閒的周末,照常是答茶友問的時間。其實就是撿一些平時茶友問起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統一回復,總結成文,分享給列位看官。但是村姑陳喜歡寫成「答茶友問時間」,這樣聽起來比較高大上,有點外交部發言人答中外記者問的範兒。
  • 茶人茶事:茶館·茶友·茶人
    我那時剛剛開始學茶,興趣正濃,去過很多茶館,從心裡感謝那些茶館的主人,教給我品茶的知識和方法,使我迅速成長為一名徹頭徹尾的茶人。因為喜歡,對茶館有特別的情懷,坐下來就不想走。因為愛好,對真正有造詣的茶人敬佩有加,喜歡和愛茶懂茶敬茶的人一起交流。毛君是我習茶的啟蒙老師和摯友。
  • 渾身發熱,打嗝上頭,這是「茶氣」上頭了嗎?
    評論一款茶時,有人說這茶「茶氣」十足。那麼這茶氣到底是什麼?有茶友與貝葉聊過。這茶氣是一種看不見說不清的體驗感,幾杯茶喝下去,就能感到渾身發熱,額頭冒汗,還打嗝上頭。不少賣茶的人也常對茶客說「感受到了嗎,茶氣,只有好茶才有的」。
  • 鹿得高推出「氣米茶鋪」和「任小茶」 用沙漠節水小米制茶
    從珍珠奶茶到奶蓋茶、水果茶到髒髒茶,茶飲市場瞬息萬變,不變的是幾個佔領消費者心智的頭部品牌。那麼,新入場者還有什麼機會和切入點嗎?   36氪最近接觸到的「鹿得高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推出了「氣米茶鋪」和「任小茶」兩個品牌,希望以「小米茶飲」為特色,建立差異化優勢。創始人葉享斌告訴36氪,公司已經獲得馮侖和韓家寰的天使輪投資,首店將於 2019 年 4 月在上海南京西路開業。
  • 常聽人說下午茶,你知道如何吃出高逼格下午茶嗎?
    前兩天心血來潮,跟朋友約著去吃了一次非常高大上的下午茶,但是有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出現,就是當我們坐在高大上的餐廳裡面,看著幾層精緻的甜點擺在面前的時候,竟然不知道從何下手,幾個人都面面相覷,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下午茶到底應該怎麼吃呢?應該要先吃甜的還是先吃鹹的呢?
  • 冬季存茶的三個小竅門,讓你遠離那些黴味茶!
    《2》冬季存茶小竅門一:溫度合適嗎?我們都知道,存放白茶是要在常溫的環境中進行的,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茶葉的質量不受影響啊。那麼,白茶適合在冬天的溫度中存放嗎?曾經就有一位茶友問道:冬天的溫度那麼低,在這樣的溫度下保存的白茶會受到影響嗎?然後另一個茶友便作出了這樣的回答:當然不會有影響啦,我都是把白茶放在冰箱裡保存的,也沒見這著有多大的影響啊!
  • 什麼是口糧茶,大家平時喝的口糧茶是什麼茶?
    不少朋友喜歡喝口糧茶,而等當口糧茶的茶,往往都是具有性價比的茶。我們從口糧茶字眼上可以知道,所謂口糧就是能經常喝到的茶,並且價格不會很高,可以常備的茶,不會太在意自己的錢包厚度。當然口糧茶並不是指那些很便宜的茶,也不是質量很差的茶。
  • 你喝過最複雜的茶是什麼茶?烏龍茶嗎?不是,是這類茶
    看著兩師兄就笑,普通師兄忍不住就說了「又犯傻了,看來晚上要請我們吃大餐呢!」我笑著回答到:「師兄,你真的是我知音,笑中自有黃金屋,笑中自有顏如玉,你也能知道,要不分你一個。」普通師兄一本正經的說:「普亮師兄,起來幹活了,普文肯定要我們幫忙幹活嘍。」《2》普亮師兄很幽默的說:「普通師兄,師傅是什麼時候教你,掐指一算的。」
  • 老茶客們常說的「口糧茶」到底是什麼茶?它在又屬於什麼等級呢?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更願意在閒暇時間中品味茶爽。而茶葉中也包含著很多種分類:「高山茶」、「古樹茶」等等,而對於我們平時對茶質要求不高的人來講,「口糧茶」就是不錯的選擇。那麼我們平時講的「口糧茶」到底是什麼?屬於什麼等級呢?
  • 刀哥說茶丨普洱茶能減肥的秘訣居然是因為茶氣
    有人說:普洱茶能刮油,攝入過多油膩食物之後,喝普洱茶腸胃馬上就順暢了,所以它能減肥;有人說:普洱茶助消化不假,但消化完食物之後馬上又餓了,反而增加了食量,不但不減肥,還增肥!哪種說法正確呢?小編不是專家,說什麼您也不信,再說這年頭專家說的也沒人信了。
  • 來自茶友的存茶疑問,白茶存滿7年,聞起來沒有黴味,能喝嗎?
    還有茶友疑惑,他在鄰省的廣東存茶,也是長年空氣很潮溼。那他的白茶存滿了七年,聞起來沒有黴味能喝嗎? 對這個問題,還要專門分清情況看待。沒有黴味僅是判斷老茶能喝與否的最低條件!
  • 你知道西湖龍井屬於什麼茶嗎?
    茶葉的品種多樣,不同系列的茶,茶香和功效也有差別,也就是說這些茶各有它的特色。那麼,你知道西湖龍井屬於什麼茶嗎?西湖龍井是我國傳統名茶,屬於綠茶系列。它產於浙江杭州西湖龍井村,因此得名為西湖龍井茶。龍井茶已經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
  • 普洱茶的「茶氣」到底是什麼?它從何而來?
    我們在品飲普洱茶的時候,時常聽到茶友們說「這款茶茶氣真足!」「這茶的茶氣太強烈了,喝得我一身汗,舒服極了!」新茶客聽得雲裡霧裡,不明就裡,腦子裡一個勁兒地想「什麼是茶氣啊?」還有茶友拿到茶後會說「這茶太淡了,一點茶氣也沒有!」
  • 這些茶中門道你都知道嗎?別再鬧笑話了,一文讓你看懂茶中門道!
    茶界也不例外。提前掌握這些門道,熟練應用這些門道,可拉近我們與老茶友之間距離,獲得茶友稱呼,當然也避免了我們不懂行話,鬧笑話的尷尬局面。那麼茶中門道都有哪些呢,別急,且聽我一一道來。大紅袍名字來源有很多,有神話傳說,也有皇封加持,御賜其名,還有勘婆婆神茶之說。大紅袍和紅茶的製作工藝、採摘標準、採摘時間、發酵程度、特徵等都不同,這些元素都可以作為區分兩者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