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家老小脾胃好,祛溼不反覆,只需要喝這一碗四神湯!

2020-12-19 味谷的廚房

春末夏初是雨水較多的一個季節,天氣炎熱,午後又常有雷陣雨,身體難逃溼氣的侵害。很多人會出現昏昏欲睡、身體沉重、食慾不佳、精神不振、脾胃消化出問題等等溼氣重的表現。今天介紹的這款湯煲就很應時節,是中醫著名的健脾祛溼食療方——四神湯。

四神湯其中的「四神」是指:蓮子、山藥、茯苓、薏仁(或芡實)這四位「神仙」,不但有茯苓化溼,還有薏苡仁來清熱,薏仁還能把溼氣轉化成津液,又有山藥蓮子補虛,匯集在一起後互相補遺,製成的湯水對人體具有健脾、養顏、祛溼、降燥等諸多益處,從而整體調理身體健康,幾乎發揮出了「無敵」的功效,而且相對於其他食療方,四神湯屬於平補,適合絕大部分人群飲用的,四神之名當之無愧。

豬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磷、鐵等,健脾胃,益心腎,補虛損。《本草經疏》說:"豬肚,為補脾之要品。脾胃得補,則中氣益。可見,豬肚是補脾胃的好食材。

四神豬肚湯

【材料】:豬肚 1個、山藥 半根、白茯苓 30克、薏米 30克、蓮子 30克、姜 3片、鹽適量

【做法】:1、買回來的豬肚先用水衝掉表面和裡面的大部分粘液,然後灑上麵粉用手揉搓,再把豬肚翻面,灑上麵粉揉搓整個豬肚,用水衝洗乾淨,再重複一次,裡外都要揉搓,讓麵粉黏走粘液,連結豬肚的那根腸子也要對半切開揉搓

2、洗好後把豬肚放入熱水中煮到變硬,撈起;

3、把連接豬肚的那根腸子白色的地方刮掉;

4、山藥去皮切塊,薏米、白茯苓和蓮子簡單清洗乾淨;

5、將所有食材放進湯鍋裡,放3片薑片;

6、倒入適量的清水,大約2.5升左右,蓋好鍋蓋,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煲1個半小時;

7、煲好後將豬肚撈出來切成條狀,再放進湯裡下鹽調味,煮開即可。

在小長假期間,不妨自己嘗試做一份四神豬肚湯,不僅可以補虛益氣,而且還健脾益胃,有助消化。

【小提示】:嫌清洗豬肚太麻煩,可以用豬骨替代;怕薏米太寒涼,可以換成芡實;

相關焦點

  • 想要一家老小脾胃好,感冒不反覆,喝一碗「神湯」,足夠了!
    山藥是「四神湯」中的「神仙」之一,能補虛,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熬成湯水,預防感冒,調理身體最甚,稱為「神湯」也不為過。枸杞養肝,滋腎,潤肺,能補虛益精,清熱明目,加上豬骨,熬成湯,口感清甜,營養豐富,鮮美滋補,多喝對一家老小的脾胃好,不可錯過。
  • 祛溼健脾胃,只需要喝這一碗四神湯,做月子的媽媽更不能錯過
    四神湯發源於臺灣東南部的小吃,以淮山或者(薏仁)蓮子、茯苓、芡實這四種在中藥裡稱為「四臣子」的藥材為主。傳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由於水土不服,所有臣子抱病,服用了這御膳房方子後病情立刻好轉,這藥方便被命名為「四臣」,由於其「四臣子」與閩南語的「四神」諧音,又有神奇的功效「四神」均有補益脾陰、厚實腸胃的功能,可以治療消化不良、且價格大眾。
  • 水中人參,脾虛+腎虛,只需要這一碗四神湯!
    芡實味甘、性平,歸脾腎經,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溼止帶的作用,被《神農本草經》列為延年益壽的上品,認為其「補中、除暑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 宋代的大文豪蘇東坡非常喜歡吃芡實。他芡實養生的經驗是:將煮熟的芡實1粒,放入口中慢慢咀嚼,直滿口生津,再鼓漱幾遍,徐徐咽下。
  • 臺灣人都愛的四神湯!春天喝它睡得好痘痘少
    如今生活工作壓力大,許多人經常久坐缺乏運動,加上春季多雨水,天氣經常溼噠噠的,再者如今的生活質量提高,許多人大魚大肉後,出現腸胃不好現象,這就需要一道湯來調理腸胃,去去溼邪。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道去溼健脾的湯水—四神湯。四神湯在臺灣是家家都會煲的養生湯水。
  • 四神湯「健脾祛溼,效果就是那麼神」
    四者匯集在一起後互相補遺,「補益脾陰、厚實腸胃"的功能,製成的湯水對人體具有健脾養胃、美容養顏、降燥祛溼、調節免疫系統等諸多益處,幾乎發揮出了「無敵」的功效,四神之名當之無愧。劉若英所用到的「四神湯」在臺灣是家喻戶曉的養生美容湯,在臺北公館有很具代表性的四神湯店,因此臺灣女生個個都熱衷喝。
  • 祛溼名方「四神湯」,還你緊緻清爽的感覺!
    很多妹子問我要原方,妹子們,不是我不給。一是時間久了,我真不記得具體的方子是什麼了,只記得裡面有一味藥是薏米的。二是,中藥方子,不比食補,中藥方子那講求的是辯證!有時候甚至是一人一方,哪怕我們都是下焦炎症,哪怕我們都要祛溼,但適合我的方子,不一定適合你。溼,還分溼熱和寒溼呢,用於溼熱的方子,就算效果再好,寒溼體質就是乾瞪眼也不能用。比如前段時間跟大家講到的紅豆薏米:讓霍思燕產後美回來的「紅豆薏米」,為什麼不一定適合你?
  • 祛溼名方:四神湯,讓你徹底和夏日溼氣說拜拜
    「四神湯」選用山藥、蓮子、芡實和茯苓這四味中藥為基礎熬的湯。該湯方是中醫裡經典名方,除了能健脾養胃,更有祛溼清熱、美白皮膚等諸多益處。 而關於「四神」的來歷,更是有個傳說。當年乾隆下江南,隨行的四位大臣水土不服,相繼病倒。當地知府急了,就張榜覓醫,但當地行醫者皆不能治。
  • 春天這湯要多喝,健脾祛溼,比紅豆薏米水效果還好,常喝一身輕鬆
    春天雨水多,溼氣重,必須要祛溼,不然人總會感覺全身沉重,頭腦思緒無法打開。而且躺著總感覺全身都黏糊糊的,動也動不了,許多老毛病都出來了,讓人很是不舒服。或許有的人認為是身體虛了,所以就多吃些補身體的,結果身體不好,反而還出現更多的毛病。
  • 在臺灣,一年四季都能喝到的四神湯,既便宜又好喝一碗不超過50塊
    在臺灣,一年四季都能喝到的四神湯,既便宜又好喝一碗不超過50塊   爛得好:四神湯;在臺灣,春天、夏天、秋天、冬季可以吃到處處吃什麼湯,什麼時候吃,什麼時候好吃,熱的四神湯加一湯匙稀飯酒更香,我吃了臺灣四大神湯好、腸好、四神香,一碗不超過五十,非常便宜,任何人都買不起。
  • 「四神湯」是什麼鬼? 四神湯有什麼功效?
    但面對飲食的融合變化,面對品類繁多的五穀雜糧,我們總出現不認識、不知道的窘境,比如各大媒體常議論的四神湯,卻有很多人不認識其中的原料,知道芡實,卻不知道雞頭米;   原標題:「四神湯」是什麼鬼? 四神湯有什麼功效?
  • 健脾四神湯,祛溼效果好,老少皆宜的祛溼方,溼氣重的可以試試
    四神湯是中醫著名的健脾食療方,其中「四神」是指山藥、蓮子、芡實和茯苓,是食補的最佳藥膳,不但能祛溼消腫,健脾養胃,安神養顏,還能幫助調節免疫系統
  • 寶寶夏乏暑氣重 學會這道湯輕輕鬆鬆祛溼困
    所以,要除夏乏,不是讓寶寶多睡、多吃就能好的——寶寶反而可能越睡越乏,越吃越堵!有一個經典又好喝的食療方,可以不錯地緩解這類情況。對中醫有點了解的家長估計不陌生,那就是——四神湯。這碗湯在臺灣地區很出名,夜市裡經常出現,老少皆宜。給成人喝的時候,一般會放滋補的豬肚、豬骨、藥酒等。
  • 寶寶夏乏暑氣重,學會這道湯輕鬆祛溼困
    所以,要除夏乏,不是讓寶寶多睡、多吃就能好的——寶寶反而可能越睡越乏,越吃越堵!有一個經典又好喝的食療方,可以不錯地緩解這類情況。對中醫有點了解的家長估計不陌生,那就是——四神湯。這碗湯在臺灣地區很出名,夜市裡經常出現,老少皆宜。給成人喝的時候,一般會放滋補的豬肚、豬骨、藥酒等。如果我們給寶寶喝,就需要清淡些,以「四神」——茯苓、山藥、蓮子、芡實為主。
  • 孩子脾胃虛弱常喝這道廣東著名四神湯,健脾養胃,營養好吸收
    現在很多小朋友胃口很好,吃的也不少,卻是光吃不長肉,這也是很多寶媽非常頭疼的一件事,這可以是孩子的脾胃虛弱,吸收不了,今天給大家分享廣東人經常給家裡孩子煲的一款湯,也是我在家經常給我家孩子煲的一款湯,四神湯,四神湯是中醫著名的健脾祛溼食方,其中「四神」是指:芡實、淮山、茯苓、蓮子,其中芡實、淮山可以健脾養胃,茯苓可以利溼健脾,蓮子可以清熱安神,這「四神」製成的湯水幾乎發揮出了「無敵」的功效,
  • 孩子脾胃虛弱常喝這道廣東著名四神湯,健脾養胃,營養好吸收
    現在很多小朋友胃口很好,吃的也不少,卻是光吃不長肉,這也是很多寶媽非常頭疼的一件事,這可以是孩子的脾胃虛弱,吸收不了,今天給大家分享廣東人經常給家裡孩子煲的一款湯,也是我在家經常給我家孩子煲的一款湯,四神湯,四神湯是中醫著名的健脾祛溼食方,其中「四神」是指:芡實、淮山、茯苓、蓮子,其中芡實、淮山可以健脾養胃
  • 冬天喝「這個」,調肝固腎,祛溼清熱,補中益氣,快做給家人喝
    冬天喝「這個」,調肝固腎,祛溼清熱,補中益氣,快做給家人喝美食,現在對於我們來說不再是父輩的年代追求的只是填飽肚子就可以了,現在我們吃美食很多的時候還是一種享受,而且對於很多注重健康和養生的人來說,我們吃進肚子裡的東西一定也要是健康的
  • 清明節,溼氣重,堅持一周吃3次這湯,健脾胃祛溼氣,一碗才5元錢
    清明節,溼氣重,堅持1周吃3次這湯,健脾胃祛溼氣,一碗才5元錢。身體溼氣重,不僅臉上容易起疹子,大便不成形,全身沒有力氣,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精神。許多人祛溼只會吃薏米水,但是脾胃太弱,收效甚微。要想祛溼效果好,一定要先把脾胃調養好才行。在日常生活中,其實一直有一個健脾養胃祛溼效果特別棒的食療方子,這就是四神湯。
  • 明日立秋|喝一碗滋補的「四神湯」
    一般而言,立秋過後,氣溫就逐漸由升溫轉成降溫,氣候怡人,人的胃口也比春夏要好,消化功能最好,故此時進補十分合適,也因入秋後天幹氣燥,進補宜潤勿燥。閩南民間自古都非常注重食療養生,閩南人常說的「四神湯」就是一種性質平和的藥膳,四神指的是:蓮子、淮山、茯苓、薏仁(還可多加一味芡實),這四種藥材在中藥裡稱為「四臣子」,與閩南話的「四神」諧音,因此稱為「四神湯」,這道湯水對人體具有降燥、養顏、清火、利尿等諸多益處,是中醫裡有名的健脾食方。這個立秋,不妨試試吧!
  • 夏天是祛溼的好時期,每天這樣吃,祛溼功效翻倍,比拔火罐管用
    舌苔厚膩,皮膚皮疹起痘,頭身困重,大便不成形等,可能是體內溼氣太重了。夏天的時候溼氣尤其重,很多人選擇在夏天祛溼,祛溼很多人會用薏米,其實芡實祛溼才是最好的。薏米性寒,不能久用。今天就來教大家做這款祛溼健脾的四神湯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能抗衰延年,最益脾胃。蓮子——養心健脾,對胃腸有保護作用,可增強人體免疫機能,有抗老防衰的功效。
  • 梅雨季要祛溼,乾隆皇帝的御用配方「四神湯」,食材超市都能買
    小果兒可要提醒大家了,梅雨季節,祛溼可是關鍵哦。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道祛溼頭牌「四神湯」,以山藥、茯苓、芡實、蓮子(超市或者賣中藥的藥店都可以買到)這四種食材為主,有很好的祛溼健脾的功效,聽說這還是乾隆皇帝御賜的藥方~· 四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