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統失調,家長別大意,抓住最佳改善時機,超過12歲就遲了
很難融入到集體、語言成長不好、閱讀困難、愛發脾氣、咬指甲、好動、身體的協調性差、注意力不能集中,如果你小孩出現上面這幾種表現,表明小孩的感統失調了。很多大人在小孩出現這樣狀況時,不留意,覺得小孩長大以後就會好的。於是等到小孩長大後,發現不但沒有好,而且更加嚴重了,這時想要給小孩治療,卻發現錯過了最好的時期。
什麼是感統失調呢?人就像是一個機器,所有的行動,都需要腦子進行處理,最後才會做出相應的動作,這就叫感覺統合。所謂的感統失調就是心中所想與實際做的不能一致,使得小孩學習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
這樣的小孩不管在學習上還是生活,都是比較讓大人費心的,這樣還會使小孩不自信,不能很好的融入到集體之中。這樣的小孩一般在智力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只是在學習與行動上有很大的困難,這就會讓大人認為小孩智力成長的不是很好。小孩這樣的問題,一般在沒有上學之前是不容易被大人所發現的,直到上學後大人才會發現。所以當小孩出現這樣狀況時,大人一定要及時給小孩治療,而六歲之前是最好的時期,超過12歲就定型,很難改變了。
孩子感統失調,家長別大意,抓住最佳改善時機,超過12歲就遲了。那麼,大人應該怎麼做呢?出現這樣的問題,大人只要多多的鍛鍊小孩,一兩個月就會有很大效果的。
1-2歲抓泡泡:大人吹出一些泡泡,讓小孩去抓,可以鍛鍊小孩手與腳的協調,也能培養小孩的平衡力。
2-3歲投籃:大人鼓勵小孩多投籃運動,可以鍛鍊小孩肌肉的力量,並且期間多誇獎小孩,增強他的自信。
4-6歲多畫畫:畫畫對於小孩動作細緻是很有幫助的,還能增強他對事物的觀察,同時進行腦子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