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要小心!北京一對夫婦清明上墳燒紙引林火,獲刑一年

2020-12-22 北晚新視覺網

年逾花甲的李某和丈夫一起上墳給親人燒紙,沒成想引燃了雜草造成森林火災。記者今日獲悉,西城法院以失火罪判處李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60多歲的退休職工李某家住北京昌平區。2017年清明節時,李某和丈夫一起,到昌平區流村鎮南流村大長回山山場墳場陳家墳前,給家裡去世的親人燒紙錢祭祀。不料,當時天乾物燥,一陣風吹來,將燃燒著的紙錢吹走,引燃了雜草形成地表火,轉瞬間造成森林火災。

李某和丈夫立即用衣服等就地撲火,其丈夫在此過程中還被燒傷。周圍的村民發現火情後也趕來救火。由於處置及時,所幸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

經鑑定,在此次事故中,過火三級林地面積達4.7萬平方米。受損樹木144株,損失價值3700餘元。

去年1月31日,李某經電話傳喚自行到案,自願接受認罪認罰。在法庭上,李某對檢方指控的事實、罪名等也都沒有異議。

法院認為,李某因過失引發森林火災情節較輕的行為,危害了公共安全,已構成失火罪。鑑於李某有自首情節,當庭認罪、悔罪,可依法從輕處罰並適用緩刑。最終法院判處李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李某主動退賠的3700餘元發還昌平區流村鎮南流村。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孫瑩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清明上墳有什麼講究?回不去家的人怎麼給故人燒紙才算是對的?
    明天就是清明啦!清明是我們重要的傳統節日系緬懷先人,祭祀先祖的日子...好多人可能不知道,清明節也是一年當中最好的改運的時機之一,運用得當,就會有可能獲得好的運氣。回不回得去不重要,祭拜祖先首先要有心!建議回不去家的人可以找個十字路口,晚上九點之後燒紙。也可以買個信封,全國各地稱呼不同,也有叫包袱的,信封上寫明具體的地址,比如XX省XX市XX村東南方位或者其他方位,在寫上祖先的名諱。
  • 在農村上墳不讓燒紙?這是為什麼?
    馬上清明節,有些農村卻倡導上墳禁止燒紙這就好比抽菸不讓點火,還有必要嗎?清明時間雨紛紛馬上清明節了可是村裡喇叭廣播裡再喊「上墳杜絕燒紙」!這是什麼口號,上墳不燒紙燒什麼呀?是出什麼事了嗎?清明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清明節氣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即春分後第15日。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段。那為什麼廣播中會有上墳禁止燒紙的話語呢?
  • 農村很多人習慣清明上墳燒紙祭祀,卻有火災隱患,該怎麼解決
    農村很多人習慣清明上墳燒紙祭祀,卻有火災隱患,該怎麼解決文/農村曉劉轉眼間就要到清明節了,對於上班族來說馬上就有三天的小長假是非常happy的一件事情。各地的清明節習俗應該都有所區別,相對來說在城市裡基本上都是掃墓鮮花而農村很多地區都有上墳燒紙祭祀的習俗。最近是火災爆發的高峰期,天氣乾燥安全隱患比較多。而上墳燒紙祭祀就是在農村非常大的一個隱患。但對於大多數的農民來說,給祖先上墳燒紙已經是幾代人流傳下來的一個習俗了,現在不讓他們燒紙上墳,一時之間難以接受,但是又有非常大的火災安全隱患,究竟該怎麼解決才好呢?
  • 清明上墳祭祖與保護綠色家園
    每年清明前後因為上墳引發森林大火的新聞時有報導。又到清明上墳時,上墳燒紙、放炮應該完全禁止。改用鮮花祭奠,或者假火假炮,免得引起火災。在生不奉養,死後空燒紙!上墳的目的是祭奠、追思先人,不是為了燒紙放炮,燒紙放炮只是一種形式而已。
  • 在農村,清明上墳時要注意的這些問題,你都知道嗎?
    在我國千百年來的發展歷史中,清明節兼具了許多不同地域的自然與人文內涵,雖說「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但在清明時節掃墓上墳祭奠先輩的風俗自古以來都不曾改變。不過對於清明節的春祭禮俗,其中還是有著一些不曉得講究的。對於這些講究,農村的長輩們會反覆地叮囑年輕人,不要去觸犯。今天,筆者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清明上墳時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 清明 上墳的最佳時間是幾點?有哪些禁忌和要求?
    說到清明節掃墓的時間,有人說「早清明,晚十一」,也有說,「前七後八」,還有人說,清明節的前一天不上墳。 這都需要以你們當地的習俗來安排時間的。當然清明當天上墳應該早一點,最佳的拜山時間為寅時,也就是5-7點。
  • 風水學知識:上墳燒紙的大忌
    3、疊好燒紙,一刀燒紙分成七八份,分別以對角線折兩次,不然一摞紙想要它燃燒起來是很費事的。疊起來燒會很方便。  4、準備去燒紙前,你最好預備好火機(最好是防風的,清明、七月十五陰氣重,風大)和一根小棍。這樣方便你在燒紙的時候拔起壓在一起的燒紙,讓空氣流通,方便燃燒,家裡用廢的拖布杆就是不錯的選擇,但注意,用完之後就不要再拿回來,直接扔掉好了。
  • 2018年清明上墳時間 臨沂人要忌諱做這幾件事
    掃墓,上墳,是清明節最主要的習俗活動,在古代這件事甚至被賦予了神話色彩,即使是在今天,這仍然是一個祭奠祖先的大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上墳的時間什麼時候最好。   說到清明節掃墓的時間,有人說「早清明,晚十一」,也有說,「前七後八」,還有人說,清明節的前一天不上墳。
  • 既然清明上墳燒紙會引發山火,那麼中國能不能禁止燒紙呢?
    難道你要做一個漂浮在空氣中的孤魂野鬼嗎?從環保的角度來看,紙錢的主要成分就是紙,而粗糙的黃紙錢只不過是稻草或蘆葦做成的,燃燒紙錢也只不過是給環境增加了一些二氧化碳,這跟汽車尾氣相比可以忽略不計",這個說法不認同,其實主要汙染不再燒紙時,不讓燒紙主要防止火災,汙染主要在造紙階段。
  • 嚴禁帶火進山,杜絕上墳燒紙,確保涿鹿森林安全
    涿鹿縣全力保障「清明」期間森林防火安全電視報導為切實保障清明期間林區安全,杜絕森林火災的發生,增強群眾防火安全和應急意識,營造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縣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中心多措並舉,全力打好清明森林防火攻堅戰。
  • 農村俗語「早清明,晚大冬,過年上墳小傍中」是啥意思?有何講究
    在我國悠久的傳統歷史文化中,祭拜祖先,盡到孝道,逢年過節上墳給逝去的親人掃墓燒紙,上香獻花,雖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是都會去做的事情。那麼,農村俗語「早清明,晚大冬,過年上墳小傍中」是啥意思?又有何講究呢?
  • 5人不聽勸告執意上墳燒紙,結果這個清明要在裡面過了;大眾和比亞迪...
    赤峰5人不聽勸告執意上墳燒紙,結果這個清明要在裡面過了引發明火4月1日,克什克騰旗萬合永鎮廣義村砬根組鄭瑞傑、萬合永鎮柳林村村民組四隊李書義家族、李景坡不聽鎮、村防火人員勸告,執意上墳燒紙,並引發明火。
  • 農村上墳燒紙的風俗是否應該摒棄?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上墳祭祀?
    現在各地都在提倡文明祭祀,尤其在農村燒紙的現象是重點查處的對象,記得上次清明回家上墳的時候,我們村大喇叭一直在廣播不要點火,查住要罰款或者是拘留,還有消防車到處開著警報在村裡轉悠,我們在地上挖了一個坑,偷偷摸摸地把那些紙錢趕緊的燒掉,生怕被監控到或者被查住,搞得上個墳跟做賊一樣。
  • 清明上墳的意義何在?
    不準燒香燒紙,所以只能去看看去獻點花。父母在世時,每年父母都會把上墳的東西準備好,他們五六十歲時還年年都和我們去上墳。漸漸地父母已經走不動了,兄弟姐妹的孩子也大了。父母便漸漸不去上墳了,再過幾年變成我們為父母上墳了。記得有一年大伯和我家攻小叔家都去上大墳。小叔說守著他們在,大家會來一起去上墳。他們不在了,一大家就散了。我相信這話,但沒想到會兌現得這麼早。
  • 清明上墳時間提前幾天 臨沂人要記住這個時間
    在清明節當天最重要的一個風俗就是掃墓,那麼有一些網友問了清明節上墳要提前幾天?   1、清明掃墓儘量提前一些,過去有民諺「早清明,晚十一」,清明祭奠先人越早越好,可以在清明前一周兩周都可以進行,不要全趕到清明節這一天。   2、另外最好選在上午七點至下午三點前掃墓,這是這一天陽氣升旺的時間,是我們祭奠先人的最好時間。
  • 有人說現在應該取消上墳燒紙了,您認同這種說法嗎?
    從古到今,上墳祭拜祖先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美德,作為一種對祖先或逝者表示敬重、緬懷和追思的具體表達方式,已經在我國傳承延續了幾千年了。可是,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卻有人說現在的上墳燒紙已經過時了,甚至還有人說沒這個必要了,應該取消上墳燒紙這種行為了,究竟要如何看待這種說法呢?您認同嗎?
  • 清明節上墳有哪些講究呢?是先修墳還是先燒紙?為何這樣做呢?
    在這個莊重的節日裡,祭祖到底先修墳還是先燒紙呢?這其中又是為何?為什麼要這樣做?要想弄明白這三個問題,我們就要了解這傳統節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回答。清明節上墳是對長輩背的敬意和懷念,在農村的很多地方反正都是在山野間,一年一次修墳也就是在清明這時,所以墳前肯定是雜草叢生,而且這一年周邊的肯定是經歷了不少風霜,土地肯定會有鬆動和流失,甚至還會遭受老鼠的破壞,局部地方肯定會有塌陷的情況。
  • 你怎樣看待農村禁止過年上墳燒紙的事情?
    上墳燒紙放炮竹是中國一個很古老的風俗習慣,它寄託了後人對先人的思戀之情。至於現在為什麼禁止這項活動,政府還是為了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考慮。幾年前,我們這邊一個60幾歲的老人清明節去給祖先掃墓,燒了紙,放了炮竹,但是那天風很大,一不注意,火勢蔓延起來了,結果就將祖墳周圍三畝多地的杉樹全都燒完了,幸運的是老人人沒事。
  • 農村習俗:老人去世前三年祭祀口訣,不滿三年清明不上墳不立碑
    比如今天要和大家說的,老人剛去世,或者不滿三年的新墳,頭三年的清明是不能去上墳祭祀的。不僅如此,也不能立碑,具體是怎樣的規矩呢?下面就簡單和大家說說吧!還有的地方則是說,清明下面要開會,沒人祭祀的不能參加,參加的要舉著親人送的妻子入場,所以清明上墳時,都會用竹竿系上紙錢插在墳上,尤其是新墳。這也是為何普遍的認知裡覺得「新墳不過社」的原因!
  • 清明上墳最佳時間是幾點?流程有哪些?有啥禁忌?老農給您找齊了
    清明即是一個節氣也是一個節日,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在南方俗稱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2008年被確立為法定節假日。清明節上墳,並不只是單純紀念祖先,而是帶著向亡靈敬拜,祈求保佑安康的願望。清明祭祀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看來,祭祀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