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極簡史:古人春遊去哪兒玩、怎麼玩?

2020-12-18 網易新聞

清明假期即將來臨,萬物吐故納新,大地一片生機盎然,正是春遊的好時候。

除了拍照發朋友圈,春遊還能怎麼玩?

或許,你能從古人的春遊活動中,獲得一些靈感。

先秦時期的春遊,浪漫而風情。

《詩經》中有許多愛情詩篇,都發生在春遊之時。

《出其東門》中的「出其東門,有女如雲」,講的就是鄭國人喜歡春遊,出了城東門後,滿眼望去都是春遊的妹子,是鄭國男子邂逅愛情的好機會。

《溱洧》中提到「士與女, 殷其盈矣」,意思是,在溱水和洧水邊, 到處可見來春遊的鄭國男女。

許多男女在春遊時兩情相悅,訂下終身。

談情說愛的浪漫元素,逐漸變成這個時期春遊的一大特點。

為了方便大家找對象,當時甚至還設定了大型春遊相親節日——「上巳節」

上巳節, 因選取夏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而得名,素有古代「中國情人節」之稱。

孔子也是春遊愛好者。

在《論語·先進》中,曾點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十分讚賞。

暮春三月,穿上春衣,約上幾個成人、幾個小孩,沐浴、吹風、唱歌,愜意得很。

到了魏晉,三月初三被明確地固定為上巳節。

不過魏晉人不像先秦人民那樣,痴迷於邊春遊邊戀愛的浪漫,而是追求「玄遊」。

文人們把郊遊視為陶冶情操的一種方式。他們寄情於山水之間,返乎自然,在山河間品茶,飲酒,作詩。

魏晉旅遊博主輩出。

王羲之就是旅遊大V之一。

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也就是上巳節這天,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共遊會稽山,寫下了1000w+的遊記,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竹林七賢(嵇康、阮籍、阮鹹、山濤、向秀、劉伶和王戎)也是春遊愛好者,喜歡在竹林下開party喝酒。

「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 肆意酣暢。」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被稱作中國山水詩第一人的謝靈運,是個旅遊達人。

謝公不僅喜歡寫遊記,對旅遊裝備也很有研究。

據《南史·謝靈運傳》記載,謝靈運郊遊時,頭戴曲柄笠,腳蹬木屐。

這種木屐,前後都有齒釘,上山去其前齒, 下山去其後齒,被時人稱作謝公屐。

到了唐朝,春遊才真正成了一項全民活動。

許多詩句,都記錄了當時百姓對春遊的熱衷。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杜甫《麗人行》

明時帝裡遇清明,還逐遊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鶯自囀,萬家車馬雨初晴。

——顧非熊《長安清明言懷》

唐人的春遊,主要在上巳節、寒食、清明展開。

這些節日,是唐代的公休假日。

每逢這些公休假日,唐玄宗還會發員工福利,給百官發旅遊基金,讓他們去春遊。

「春末以來, 每至暇日……賜錢造食, 任逐遊賞。」

——《賜百官錢令逐勝宴集敕》

唐人春遊,喜歡吃吃喝喝,並且吃出了不少著名的「遊宴」。

曲江宴,就是載入中國飲食史的名宴。

它是唐代進士放榜後的慶祝之宴,皇帝也會參加。

又因新科進士正式放榜之日,恰好就在上巳節,故而宴席間,皇帝、王公大臣、與宴者可以一邊欣賞曲江邊的春光,一邊品嘗美味佳餚。

除了吃吃喝喝,騎馬自駕遊在唐代也很風行。

而且不僅是男子,當時女子也參加騎馬郊遊的活動。

張萱的《虢國夫人遊春圖》,就記錄了楊貴妃的三姊虢國夫人及其眷從騎馬春遊的場景。

春遊的頭等大事,當然是賞花啦。

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當時的女子春遊,通常會約上幾個閨蜜,路上遇到好花,就在花前坐成一圈,解衣作帳,就地野宴。

在日本,這種賞花方式至今還很流行。

《開元天寶遺事》中,還提到一種非常雅致的春日遊戲——鬥花草。

鬥花草亦稱鬥百草,規則是「戴插奇花, 多者勝」。

「長安士女,春時鬥花,戴插以奇花,多者為勝。」

——《開元天寶遺事》

白富美往往會重金購名花,種在庭苑,為鬥花草做準備。

單鬥花草有些單調,再加上賭注錢物就刺激多了。

「為賭金錢爭百草,急行遺卻玉瓏璁。」寫的就是一位宮女急著參加鬥百草賭錢的遊戲,匆忙間將玉佩弄丟了。

要說唐朝最in的旅遊博主,白居易必須擁有姓名。

他寫過很多春遊詩。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闈。

兩人攜手語,十裡看山歸。

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

風光向晚好,車馬近南稀。

機盡笑相顧,不驚鷗鷺飛。

——《立春日酬錢員外曲江同行見贈》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65歲時,仍然熱愛春遊,頻率高到妻子都有些不滿。

上馬臨出門,出門復逡巡。

回頭問妻子,應怪春遊頻。

誠知春遊頻,其奈老大身。

朱顏去復去,白髮新更新。

請君屈十指,為我數交親。

大限言百歲,幾人及七旬?

我今六十五,走若下坡輪。

假使得七十,只有五度春。

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

——《春遊》

在《春遊》的結尾,他還diss了一下春天都不出門旅遊的死宅。

宋朝以後,上巳節逐漸被人們淡忘,踏青活動大多集中在清明節,人們可以一邊祭祀一邊春遊。

寒食祭先掃松,清明踏青郊行。

——周密《武林舊事》

《春遊晚歸圖》就記錄了一老者騎馬踏青回府的場景。

老者前後簇擁著10位侍從,或搬椅,或扛兀,或挑擔,或牽馬,忙忙碌碌。

據說,富貴人家帶著廚師春遊的也大有人在。

宋代春遊,在內容上也開始變得更多元化,除了賞花喝酒寫詩,還開展一些體育運動,比如蹴鞠。

到了明清時期,上巳節徹底衰落,其郊遊內容被糅合進了清明節裡。

借掃墓踏青是當時春遊的特點。

「南人借祭墓為踏青遊戲之具,紙錢未灰,履相錯,日暮,墳間主客無不頹然醉倒。」

——明謝肇淛《五雜俎·天部二》

明清時期,清明春遊的娛樂活動已經非常豐富。

射柳是清明踏青的特色娛樂項目。

據明朝人的記載,射柳時,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女子則喜歡在清明節蕩鞦韆。

由於清明節蕩鞦韆隨處可見,明清還將清明節定為鞦韆節。

放風箏也是當時普遍流行的風俗,清明掃墓之後,就放起風箏。

「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

人們相信,放風箏能夠消災解難,趕走晦氣。

因此,許多人在放風箏時,將災禍疾病寫在風箏上,然後在風箏升空時剪斷線,希望以此帶來好運。

相親、喝酒、吃吃吃、賞花、鬥花、踢球、射柳、蕩鞦韆、放風箏……

古人的春遊有沒有給你的清明出行一些啟發呢?

圖片源於網絡

參考資料:

倪方六《古人郊遊的不同玩法》

魏娜《中唐詩歌新變研究》

李紅雨《藏在古畫裡的春天——唐人的春遊踏青》

張斌,馮大志《唐朝郊遊運動探源》

郭丹英《跨越千年的時尚·都籃考》


本文來源:博物館丨看展覽 作者:豆夢之 責任編輯:安梁_NN2061

相關焦點

  • 又是一年春遊季,看古人春遊怎麼玩?
    踏青的傳統由來已久,在古時人們在清明前後外出遊玩,賞景尋樂,體現了親近自然,擁抱自然,品味自然的人文精神。那麼問題來了:古人春遊去哪兒玩、怎麼玩?今天就為您揭秘,也希望能對您即將展開的旅行有些參考。先秦先秦時期的春遊,浪漫而風情。《詩經》中有許多愛情詩篇,都發生在春遊之時。
  • 三年級語文下冊口語交際《春遊去哪兒玩》同步練習
    B.春遊去哪兒玩二、交際方法1.判斷下列說法的對錯,對的打「√」,錯的打「×」。(1)其他同學提到的春遊地點,如果我不同意,應該馬上站起來反對。(  )(2)春遊最好約上幾個好友,想去哪裡玩就去哪裡玩,如果不知道地方,可以向當地的人們請教。(  )(3)建議去哪兒玩要說清楚想法和理由。(  )(4)春遊主要是觀賞景物,因此自己不感興趣的景物最好一掃而過,自己喜歡的景物則可以細細觀賞。
  • 三月三上祀節,古人春遊都玩些什麼
    清·惲壽平《花果圖》春遊古稱踏青,是古人重要的娛樂活動之一。《論語·先進》中有:「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在春日結伴出遊,歌詠而歸,何等快活自在。「祓禊」是上祀節的重要儀式,古人認為在水邊洗濯身體,就可祛災祈福。在我國古籍中,對上祀節的「祓禊」習俗多有記載。《風俗通·祀典》記載:「周禮,女巫掌歲時以祓禊與浴故於水上輿潔也。」《後漢書·禮儀志》則記有:「三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疚,為大潔。」
  • 春遊去哪兒玩?長沙十大寓教於樂的好去處
    春遊,去哪兒玩?春天到了,小朋友們又要開始春遊了。那麼,在長沙,春遊去哪兒玩比較好呢?一、湖南省博物館
  • 踏青春遊,鬥茶蹴鞠……。透過古詩詞且看古人如何來玩轉春天?
    古人在春天裡最常見的活動當然莫過於踏青,春遊,賞花,爬山了。《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 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知識點講解附口語交際「春遊去哪兒玩」
    01口語交際:春遊去哪兒玩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春遊是孩子們期待的事情雖然這個春天我們不能出去玩了,但是我們還是要好好學習,為了下次的春遊。鞏固練習參考答案一、zhì fù liáo luò二、緩援援暖;貢資資貸;撈澇撈癆三、分別選擇蕩漾、輕快、活潑、趕緊四、參考答案我推薦大家去田野
  • 三年級語文下口語交際,「春遊去哪兒玩」,提高孩子表達能力
    口語交際「春遊去哪兒玩」本學習的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標題還有一些許的尷尬和遺憾。由於疫情的緣故,家長和小朋友們都沒有成功邁出家門,但是學習不能止步。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聽到有家長說自己家的小朋友,說話沒有邏輯,抓不住重點,或許家長在家就可以幫助訓練小朋友的語言表達能力,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本次口語交際——「春遊去哪兒玩」。
  • 春遊去哪兒玩,三年級下冊口語交際精彩範文,文末附思路講解
    春遊去哪兒玩,三年級下冊口語交際精彩範文,文末附思路講解。1、陽春三月正是春遊的好時期,讓我們走出城市,擁抱大自然,去鄉村春遊吧!油菜花開了,燦爛的黃色和青蔥的綠色相互交織著,給人一場視覺上的盛宴。來這裡春遊,我們可以仔細觀察小蜜蜂是如何採蜜,我們可以扛起鋤頭體驗一下播種的辛苦,我們可以擁抱大自然,遠離作業的煩惱。讓我們一起去鄉村春遊吧!2、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如此迷人的春景,讓我們一起去春遊吧!
  • 發現|跟著古人去春遊
    —— 白居易《春遊》常言道: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生命復甦的季節。郊外的田野上開滿了五彩繽紛的小花,引得蝴蝶相互追逐;大地都變綠了,沉睡了一個冬天的小動物們也都伸了伸懶腰,迫不及待地走進這美好的季節。這麼好的時節,怎麼能忘記春遊呢?
  • 春遊踏青吃什麼?這四種食物既美味又管飽,做法還很簡單!
    其實春遊不光可以欣賞美景,還能緩解疲勞,放鬆心情,更能滿足自己的胃口。既然要出去春遊,當然好吃的食物是少不了的。很多人春遊喜歡邊吃邊玩,但是春遊我們應該準備哪些食物呢?這些食物不僅能吃飽,而且還要方便攜帶,既能冷吃也能熱吃,也不容易被損壞,或者是變質。即使春遊,食物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
  • 春遊踏青去哪玩?常州周邊三個好去處,最遠不到100km
    江蘇的陰雨總算停了,在接下來的3月裡,雨水可能還會斷斷續續,但氣溫應該會持續升高,又到了春遊踏青的時間。我坐標常州,最近在旅行中認識的很多朋友都在討論各自的城市周邊都有什麼好玩的。那麼我就來說說常州吧!
  • 春遊何處去,跟隨古詩遊:品賞十首春遊踏青詩
    春遊何處去,跟隨古詩遊——品賞春遊踏青詩 作者:田大金「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清明節"前後,春光明媚 ,桃紅柳綠,鶯飛燕舞,雨潤草綠,正是人們春遊踏青的大好時機。春遊何處去?跟隨古詩遊。
  • 十首春遊詩:春天到了,一起去賞春,約嗎?
    白居易騎馬遊春,妻子卻怪他老是出去玩。白居易自有一套說辭:時間如白駒過隙呀,要及時行樂。而且我今天六十五了,再不去玩,沒幾年玩頭了。最後,白居易總結性地說:春天都不出去遊玩的人,莫不是個傻子吧!還等什麼,花都開好了,還不去賞玩一番麼?孟浩然:走,打彈弓去《大堤行寄萬七》唐·孟浩然大堤行樂處,車馬相馳突。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王孫挾珠彈,遊女矜羅襪。
  • 別再問哈爾濱春天能去哪玩了!賞花、摘草莓、踏青……能去的地方...
    這幾天氣溫直線上升不出去玩豈不浪費大好時光爬山、賞花、摘草莓徒步、騎行、拍照哈爾濱能去的地方實在太多了下面就看小遊教你怎麼浪浪浪!賞花去哪兒迎春花城市裡有山有水有樹林,能逛能觀能玩的公園。遊覽時長1—2小時,交通便利可帶寶貝來玩。
  • 如何寫好「口語交際之春遊去哪兒玩」?(部編三下語文第一單元)
    今天,讓我們結合理論一起去看看三年級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如何寫。春天來了,河水解凍,鮮花盛開,燕子回巢,到處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正是春遊的好時節,你想不想去捕捉春天的氣息呢?你想去哪兒春遊呢?說給同學們聽一聽吧。
  • 清明踏青去哪兒玩?先看看這幾個地方!
    不負四月好時光,踏青賞花正當時趕上清明小長假,正好趁著春暖花開帶著家人朋友一起踏青去吧!春天對生活的熱愛不就是就是踏青、賞花、美食、美照!小師妹給大家整理了幾處踏青寶地快來看看吧01青白江大草原大草原是踏青的基本打開方式,草坪壩子很寬敞,可以:放風箏、曬太陽、釣魚、野餐...
  • 春遊去哪玩,三年級下冊一單元口語交際,請把這份講解給孩子看看
    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口語交際:春遊去哪兒玩?春天裡好玩的地方可多了,我們去哪兒春遊呢?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同學討論。這篇口語交際的本質是推薦一個好玩的地方。那麼,我們首先要說清楚去哪裡玩,接下來寫為什麼要去這裡玩,最後說清楚在這裡可以玩什麼?三個問題我們一一講解。
  • 三年級《春遊去哪玩》口語交際教學設計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三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春遊去哪兒玩兒?同學們說到玩呀,想必你們的心裡肯定已經按耐不住了。別著急,這節課學的好,我們才能玩的精彩。在上課之前請你們和老師一起來回顧一下,本單元我們與萬物生靈展開學習。
  • 周末帶孩子去哪兒玩 合肥適合小孩玩的地方
    安徽省科技館(圖片來源 百度百科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周末帶孩子去哪兒玩?合肥植物園周末帶孩子去哪兒玩?踏青賞花地點推薦踏青賞花地點:合肥植物園合肥植物園以其生態園林風貌與植物文化相融合而著稱,是集植物種質資源保育、科研科普、旅遊休憩於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是安徽省旅遊局推薦的安徽十處最美的地方之一。今年新近引入的綠色品系「綠色田野」屬晚花品系,預計在4月中旬開放。
  • 清明節踏青的意義是什麼 今年清明臨沂人別忘了春遊
    清明節就快到了,這天在我們臨沂也有踏青春遊的習俗,很多臨沂的網友以為清明節踏青是近代才有的習俗,其實由來已久,而且有它的寓意。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清明節祭祖活動往往在郊外進行,人們把祭祖掃墓和郊遊踏青結合起來,即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於是踏青成為清明節的習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