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獲諾獎後首部新作上市,收入12個中短篇作品

2020-12-16 騰訊網

【一周出版資訊】是做書的新欄目。我們將用短新聞的方式,為大家帶來國內外最新出版資訊,本期特別關注為「人民出版社否認出版《平安經》,作者賀電被免職」,將於最後一則資訊中展開。

01

獲諾獎8年後,莫言首部新作《晚熟的人》7月31日上市

7月31日,莫言攜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讀者視野,這是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首部作品,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

今年距莫言獲諾獎已經過去整整8年,距離他出版上一部小說已經過去10年。

新書《晚熟的人》收入12個中短篇作品,十二個故事有喜有悲,有荒誕有現實,從上個世紀到當下社會,從歷史深處步入現實百態。他寫故鄉人事,但面貌全新,文章篇幅緊湊,卻各有曲直,依然是讀者熟悉的那個莫言,卻會給我們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

02

教育部發表聲明:從未以指定推薦等名義出版推銷圖書

教育部近日發表聲明,從未以「教育部推薦」「新課標指定」「統編教材必讀書目、推薦書目」「統編教材延伸閱讀」以及類似名義出版、推銷有關圖書。請各地、學校及相關人員提高警惕,謹防上當。今後如遇到類似情況,請直接向當地市場監督部門舉報(12315)。

03

馬華作家張貴興憑小說《野豬渡河》獲得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紅樓夢獎」首獎

紅樓夢獎,又名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由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於2005年創立,設30萬港元獎金,以獎勵優秀華文作家和出版社。「紅樓夢獎」的宗旨是獎勵世界各地出版成書的傑出華文長篇小說作品,藉以提升華文長篇小說創作水平。該獎兩年一評,2020年為第八屆。

2020年的紅樓夢獎,張貴興憑《野豬渡河》獲得首獎,阿來《雲中記》、駱以軍《匡超人》、董啟章《愛妻》獲決審團獎,西西《織巢》、胡晴舫《群島》為專家推薦獎。

本次獲獎名單裡,阿來《雲中記》、駱以軍《匡超人》、西西《織巢》內地已出版,張貴興《野豬渡河》、董啟章《愛妻》將由後浪文學出版,胡晴舫《群島》未引進。

04

微信讀書回應被判侵害用戶信息:相關功能已進行迭代優化

據《中國青年報》7月31日消息,在黃某起訴微信讀書案件中,黃某認為微信讀書自動關注微信好友、默認開放讀書記錄,侵害了其個人信息權益及隱私權。

對此,北京網際網路法院認定,在微信讀書中,微信好友之間讀書信息默認開放,構成對用戶個人信息權益的侵害。判令騰訊公司停止侵權、書面賠禮道歉並賠償公證費6600元,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微信讀書回應稱,尊重法院判決,保障用戶信息安全是微信讀書一直堅守的首要原則。2019年5月底,微信讀書收到該案訴訟後第一時間進行了核實,確認相關功能已在之前進行了迭代優化,優化後的版本更加尊重用戶的選擇權並對相關社交功能進行了強提示。未來,微信讀書將繼續努力優化產品,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05

2020年布克獎初選名單公布

2020年布克獎初選名單已經公布,從在英國和愛爾蘭出版的162本英文小說中選出了13部,其中有8部小說是初次出版。這份初選名單中的6部作品將入圍最終提名,結果將於9月15日揭曉,而獲勝者將於11月公布,並獲得5萬英鎊的獎金。

初選名單如下:

1.The New Wildernessby Diane Cook

2.This Mournable BodybyTsitsi Dangarembga

3.Burnt SugarbyAvni Doshi

4.Who They WasbyGabriel Krauze

5.The Mirror& The Lightby Hilary Mantel

6.ApeirogonbyColum McCann

7.The Shadow KingbyMaaza Mengiste

8.Such a Fun AgebyKiley Reid

9.Real LifebyBrandon Taylor

10.Redhead by The Side of The Roadby Anne Tyler

11.Shuggie BainbyDouglas Stuart

12.Love and Other Thought ExperimentsbySophie Ward

13.How Much of These Hills is GoldbyC Pam Zhang

入選圖書封面

06

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將於8月26日在線上開展

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eijing International Book Fair)簡稱北京圖博會,於1986年經國務院正式批准創辦,由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教育部、科學技術部、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八個部委主辦,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承辦。

由於疫情影響,2020年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將於8月26日在線上開展。

北京國際展覽會網址:https://www.bibf.net/

07

2020年雨果獎公布,《名為帝國的回憶》獲最佳長篇小說獎

雨果獎由「世界科幻協會」(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簡稱WSFS)頒發,自1953年起在每年八月舉行的世界科幻大會(World SF Convention)上公布獲獎名單,獎項名稱來源於 「科幻雜誌之父」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是全球級別最高的科幻作品獎項之一。

今年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的作品是新人作家阿卡迪·馬丁(Arkady Martine)的小說處女作《名為帝國的回憶》(A Memory Called Empire),講述了一位新任星際大使到自己被派駐的城市赴任,卻發現前任大使死於非命,為了探究他死亡的真相,新任大使捲入了帝國的內部政治鬥爭。該小說同時還入圍了星雲和軌跡獎。

獲得最佳長中篇小說的作品是《輸掉時空戰爭的方法》(This Is How You Lose the Time War),由阿馬爾·艾爾·莫塔爾(Amal El-Mohtar)與馬克斯·格萊斯頓 (Max Gladstone)合著,以書信體裁講述了一個穿越時空的間諜故事。

「特別關注」

人民出版社否認出版《平安經》,作者賀電被免職

近日,有網友曬出一本名為《平安經》的圖書並配出該書內文圖片,該書作者系吉林省公安廳某幹部賀電,全書內容均為「XX平安」,例如眼平安,耳平安,鼻平安,舌平安,身平安,意平安等「平安體」。

《平安經》由群眾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全書24.5萬字,京東定價299元,天貓定價269元,在電商平臺一度賣斷貨。

令人匪夷所思的價格和毫無實質的內容,加上作者賀電的官員身份,一時之間,輿論譁然。

7月28日,人民出版社發表聲明稱:從未出版《平安經》一書,也從未同意與任何單位聯合出版該書。而在群眾出版社官網,曾對該書有「隆重」推薦:《平安經》雖以「經」為載體,但並非宗教內容,而是以歌訣、歌文形式撰寫的平安頌歌。甚至還表示:書稿內容豐富,包羅萬象,「亦可作為一部小百科詞典,方便讀者查閱相關知識」。

7月29日,《平安經》從群眾出版社官網下架。

7月30日,群眾出版社官方微信發布情況通報,承認出版《平安經》並道歉。

7月31日,吉林省委決定,免去賀電同志吉林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職務。

相關焦點

  •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你怎麼看?
    我在走廊遇見展臺上的《晚熟的人》,於是站在那裡看了一個小時,大概看了兩個短篇。又過了時日,才決定把它買回來讀完。莫言出新作,當然引人注目。這是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出版的第一部新書吧,雖然好幾個短篇都是以前寫的。當年第一次讀莫言,其實就是讀的短篇小說,包括《透明的紅蘿蔔》《金髮嬰兒》《球狀閃電》等。
  • 作家李翊雲推新作 曾稱莫言某作品"像當眾手淫"
    原標題:作家李翊雲推新作 曾稱莫言某作品"像當眾手淫"  華裔作家李翊雲推新作   小說以女生投毒事件為背景   這部小說講述了三個好友默然、如玉和伯陽捲入了一起神秘的「事故」:一個朋友遭人投毒。20年後,好朋友天各一方,已顯疏遠。默然在加州,如玉在威斯康星,伯陽則留在北京。三個人經歷不同,環境各異,卻同樣被往事糾纏,在集體罪行的惡感中陷入自我懷疑,並在孤獨中沉淪。
  •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當諾獎作家返鄉去……
    到了《晚熟的人》裡,由於2012年獲諾獎這一事件,文本中的「莫言」又添加了一重更加複雜的色彩。身處當今社會,這樣一種身份的人回到故鄉所遇的人和事,自然要比過去要豐富太多。諾獎作家返鄉這個視角,2016年電影《傑出公民》中曾有所展示,電影極盡幽默諷刺之能事,講述在「故鄉」二字粉飾之下,作家與家鄉人因文化落差而產生的種種尷尬遭遇。
  • 莫言獲諾獎後的第一部作品,果然沒有讓人失望
    回來後,三嬸把自己洗乾淨,梳了頭髮,換上結婚時穿的衣服,靜靜躺在床上,閉上眼睛,誰叫都不應,七天後,三嬸平靜地走了。這個故事被莫言寫在了他的最新短篇小說集《晚熟的人》裡面。這部作品是莫言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暌違8年的第一部作品。」晚熟「其實就是莫言對自己的創作態度。
  • 莫言:做一個晚熟的人
    在出版上一部小說十年之後,莫言推出了小說集《晚熟的人》,這也是他獲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首部全新作品集。自從他獲諾獎以來,大家都在好奇傳說中的「諾獎魔咒」(得了諾獎就很難再有力作超越自我)是否會困住他,要知道,獲獎之後一整年,他可是忙到連一本書都沒看過。
  • 晚熟的人,莫言新作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村莊不在多偏遠,有個諾獎作家就有人不遠萬裡而來。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老家的幾座破宅子成了景點,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朝聖,順帶著家鄉的各種經濟也蓬勃發展起來。宅子旁邊賣土特產的,剪紙的,木雕的,莫言盜版書的,熱鬧非凡,不過賺的都是一些小錢。
  • 莫言最新三篇短篇小說將集中亮相《收穫》雜誌第5期
    簡訊來自莫言。老莫新作長句子少了,通感依舊得心應手201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之後,莫言的小說創作在外界強烈的關注下一直處於悄靜隱秘的狀態;時隔五年,這是莫言「諾獎」後首次攜小說新作正式回歸文學期刊。他的出發點仍然是給予他無限素材與想像的山東高密故鄉,而落點則選擇了《收穫》——一份即將迎來六十周年誕辰的純文學期刊,也是他的上一部長篇小說《蛙》和十幾個重要作品的發表地。程永新打開電子郵箱,一口氣讀完——「三個短篇組成一個系列,不到兩萬字,人物生動,語言與老莫以前的比,節制,精到,準確,長句子少了,明顯看得出是經過精心打磨的作品。依然把通感的藝術手法用得得心應手。」
  • 潘凱雄丨拉開距離說「晚熟」 ——看莫言中短篇小說集《晚熟的人》
    儘管出版一部新著對過去的莫言而言無異於一件「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常事,但他這次的出版行為卻必將釀成一樁 「事件」。何為? 莫言的創作力毋庸置疑,莫言的創作量雖算不上最高,但也絕不至於低到八年才出版一部作品,況且還只是一部中短篇小說的結集。莫言這是怎麼啦?難道莫言也患上「諾獎後症候群」?
  • 莫言的作品之所以獲得諾獎,是真才實學,還是迎合了西方人呢?
    你了解諾獎文學獎的評獎流程嗎?你怎麼斷定諾獎評委就一定有人類良知而不是西方良知呢?希特勒還搞過奧運會呢,他有多少人類良知?一個人沒有了家和父母的概念後,他就沒有了立場!一個沒有立場的人,哪就是有奶便是娘了!其實諾貝爾文學獎就是由西方控制的意識形態獎。莫言那水平還不如文學才華較高的高中學生,因為他僅僅達到初中畢業水平。
  • 莫言:做一個「晚熟的人」
    莫言不著急。不著急動筆,不著急讓心裡的人物快速成長、成型。他在直播中說,《晚熟的人》裡的人物原型,很多都是他的小學同學,「半個多世紀的故事一直延續到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在成長,在晚熟」。  這本中短篇小說集由12個故事組成。書名來自其中一個故事的篇名。在這個故事裡,莫言寫了一個「在裝傻過程當中體會到了很多樂趣」的人。
  • 5問莫言新作,其直播首秀化身「知心爺爺」
    據統計,截至2016年,莫言獲獎後去了全世界至少34個不同的城市,參加過26次會議、18次講座,題了幾千次字,籤了幾萬個名。這段經歷會給他帶來怎樣的影響?他的新作或能回應各種好奇心,也註定充滿爭議。《晚熟的人》如同莫言的獲獎後記,他將自己寫進小說,用幽默的筆調,毫不避諱地向讀者敞開了獲諾獎後的生活裡外。全書一共十二個故事,讀者可以隨著故事中的「莫言」,見證一次「衣錦還鄉」之旅,也見證百態人情,萬象世間。
  • 莫言與勒克萊齊奧在諾獎頒布前的對談
    事實上,自莫言獲得諾獎後,除了一些活動上的簡短露面之外,莫言一直保持低調,很少與公眾做長時間的交流。有讀者為了論壇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與莫言同校的「師弟」「師妹」們更是從各地坐飛機而來。之所以讓這兩位對談,是因為兩位的創作中有一些共同性。「我想他們都是對故鄉有一種情愫。」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浙江文藝出版社常務副社長曹元勇說。
  • 莫言這部誕生於後諾獎時代的《晚熟的人》,寫了什麼,寫得如何
    那麼,莫言這部誕生於「後諾獎時代」的新書,究竟寫了什麼,寫得又如何?「還鄉」視角下的新魔幻高密東北鄉是莫言的文學故鄉,一個人只有在離開故鄉之後再回望故鄉,才會獲得別樣的感觸。縱觀《晚熟的人》收錄的12篇小說,「知識分子還鄉」依然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寫作視角。
  • 外媒評價莫言諾獎演講:簡簡單單卻透徹心扉
    在長久熱烈的掌聲中,莫言結束了與自己創作有淵源的事與人的故事。結束時,莫言再一次向鼓掌的聽眾深深鞠躬,表達謝意。演講結束後,嘉賓都被莫言的故事感動,聽眾集體起立鼓掌長達一分鐘。  外媒評價簡簡單單,卻透徹心扉  儘管瑞典和中國有7個小時的時差,還是有不少人熬夜守在網上觀看了莫言的演講。莫言的瑞典首場諾貝爾獎精彩演講,獲得了瑞典文學院院士及全球眾多媒體高度好評。
  • 諾獎得主門羅作品曾被改編電影 女主獲封影后
    核心提示  她獲諾獎出乎意料  北京時間昨日晚7時,瑞典文學院正式公布,加拿大作家艾麗絲·門羅獲得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為「當代短篇小說大師」。她將得到由諾貝爾基金會提供的8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此前,最熱門的作家村上春樹再次落選。
  • 著名作家蔡駿首部半自傳體長篇扛鼎新作上市
    時光紛紛凋零,物是人非,兩人在葬禮後重逢,拾回「把廠長捉回來」的執念,蔡駿在亡魂「託夢」指引下,帶領一群退休老工人,春申廠的「遺老遺少」,開始跨越上海百年歷史,大半個中國,乃至半個地球的驚心動魄的真相之旅,揭開愛欲交織的秘密,直至巴黎聖母院的烈火……從一對少年到兩個男人,兩場葬禮點燃二十年秘密奇幻之旅。
  • 評論界讚譽莫言近作《晚熟的人》破除「諾獎魔咒」
    研討會現場 人民文學出版社供圖中新網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 應妮)獲諾貝爾文學獎八年後,莫言在今年推出了中短篇小說集《晚熟的人》:兩個半月加印了五次,發行總量已超過50萬冊。缺席的莫言,不缺席的作品日前的莫言近作研討會,集合了中國最有話語權的評論家。
  • 馬悅然曾與莫言邊喝威士忌邊談小說「翻譯莫言作品沒要出版社一塊...
    2012年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馬悅然和陳文芬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2012年,莫言獲諾獎後,馬悅然也再次成為文學圈熱門名字。他不僅是有名的漢學家,還是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之一,而且是唯一懂中文的評委。他負責推薦中國文學,更是莫言的瑞典文翻譯陳安娜的老師。
  • 村上春樹作品翻譯者:村上今年獲諾獎機率不大
    自去年,adbrokes押中了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莫言之後,該公司公布的賠率便成為世界矚目的諾獎「風向標」。  與「風向標」再次指向亞洲作家不同,有傳言稱今年諾獎將由美國作家摘得獎項。  林少華:「他早晚會得,但今年不是時機」  預測1:村上春樹今年摘諾獎?  村上春樹高居賠率榜單榜首已經不是近一兩年的事了,他已經「熱」了十年之久。去年,村上春樹和莫言這兩位亞洲作家在賠率榜上的「博弈」就非常精彩。
  • 陳丹青:雖然沒有讀過莫言的書,但我知道他獲諾貝爾獎與作品無關
    莫言則是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其得獎理由是「用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2012年,莫言獲諾獎的消息傳來時,全國都為之高興,但他也受到了不少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