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多的樂樂終於上幼兒園了,樂媽開心到飛起。然鵝好日子沒幾天,樂媽發現:娃腸胃有問題,還不愛吃飯了。
匆忙帶去醫院一看,醫生診斷是便秘。樂媽很奇怪:娃之前排洩一直很正常啊,怎麼突然這樣了?醫生笑笑:孩子最近是不是上幼兒園了?樂媽立刻點頭,醫生說,那這是正常現象!
回家後樂媽耐心問了樂樂,才得知他經常在幼兒園憋著不肯拉臭臭,有時候憋過頭,回家就沒有上廁所的欲望了。次數多了排洩物堆積在腸道裡,才出現便秘、腸胃不適等情況。
熊貓君提醒:寶寶上幼兒園「憋臭臭」?別覺得天方夜譚,這事兒真的不少見!更重要的是,有的家長不知其中緣由,可能會質疑老師沒看好或直接逼孩子改,這些方法統統都沒用。今天咱就來說下原因和解決辦法。
熊貓君小區就有好多媽媽有這樣的困惑,5個娃3個不愛在幼兒園拉臭臭。
理由也是千奇百怪。
小滿媽
5分鐘前:
我家娃說只在幼兒園裡尿尿,不喜歡在幼兒園裡拉臭臭,因為她嫌棄——太!臭!了!
安安媽
12分鐘前:
我家娃說因為沒人給他擦屁股,就不想拉便便了。
晨晨媽
18分鐘前:
我家娃說幼兒園是蹲坑,太!累!了!還是憋著到家再上吧!
西西媽
23分鐘前:
我家娃跟我說是因為幼兒園小朋友多,不想當著別人面拉臭臭,太羞羞。
小北媽
36分鐘前:
我家娃覺得幼兒園的馬桶太大,害怕掉進去,不敢上。
熊貓君聽後真是又想笑又心疼,不得不感嘆一句:小朋友們的內心戲真是太足了,真是難為他們上個廁所還要考慮這麼多事情啊~
1 身體界限感太強
現在家庭教育都特別注意性別意識,寶寶的隱私觀念都很強。
但很多幼兒園廁所的蹲位是不封閉的,並非獨立隔間,這在小朋友們看來,上廁所等於被圍觀,心理上會覺得不好意思:他們不願意當著那麼多小朋友的面脫褲子,特別是拉臭臭蹲的時間比較長,就更增加了Ta們的焦慮.
2 已經有羞恥心
「便便太臭了,小朋友們會笑話我的」,這句話就反映了孩子們的羞恥感。家長們不要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也不會有羞恥心。
還有的孩子不會自己擦屁屁,所以只能憋著了。
3 對新環境缺乏安全感
成年人住酒店或去到陌生的城市,有時候還會出現便秘等情況,更別提小朋友了。
寶寶習慣於在家裡的小馬桶上拉臭臭,到了幼兒園環境變了(甚至用習慣的馬桶突然變蹲坑),就沒有了安全感,所以不願意拉臭臭了。
4 沒有老師及時幫忙照顧
因為很多孩子上幼兒園時年齡小,對於獨立上廁所還沒有完全學會,熊貓君甚至看到過一個孩子拉完臭臭立刻就提上褲子。這固然跟孩子家長的不負責任有關,但也說明了一件事,老師沒有及時照顧。
畢竟幼兒園裡一個班十幾個孩子,老師可能存在不耐煩的情緒,這讓孩子感到害怕,從而排斥上廁所,免得惹來老師的不喜。
1 給孩子積極的排便心理建設
家長們不要總是給孩子灌輸「便便臭、便便髒」等概念,這樣會讓孩子更加排斥排便,他們會覺得這樣影響自己的形象。
家長要告訴孩子,排便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不丟人。
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用繪本給孩子講解便便的由來,幫助寶寶克服抗拒心理。
2 讓孩子熟悉不同種類的如廁方式
每個家庭的如廁方式都不盡相同,有的是蹲便,有的是坐便,還有的是掛便。寶寶熟悉了家裡的如廁方式,到了幼兒園接觸到不同的如廁方式就會很難適應。
家長平時帶孩子出去玩時,可利用公廁幫孩子熟悉不同的如廁方式。
3 培養孩子獨立上廁所的技能
脫穿褲子是最基本的,但擦屁屁可是一件技術活,寶寶要經過長期的訓練和練習才能掌握。平時在家裡,家長可以有意地鍛鍊孩子自己擦屁屁,並在一旁指導。
孩子學習需要一個過程,家長要多一點耐心,再多一些鼓勵。等孩子掌握擦屁屁的技能後,就不怕在幼兒園拉便便了。
4 培養孩子在家上廁所的習慣
因為人體生物鐘是可以調整的,上廁所也是一樣,都存在固定時間段。
如果孩子執意不肯在幼兒園上廁所,媽媽們就可以考慮這個方法,讓娃儘量在家上完廁所。但這個方法實現有一定困難而且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並不推薦。
5 教孩子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
幼兒園孩子比較多,老師難免忙不過來,這時候可以教孩子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
最後,想告訴各位焦慮的寶爸寶媽:娃第一次走出家門,走出父母的庇佑圈,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都是正常的。
父母不必自責不必苛責孩子更不要遷怒於老師,放輕鬆,你的情緒和狀態將直接影響到孩子哦~
轉發出去,每個寶寶都能度過一段美好的幼兒園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