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好吃的城市,汕頭一定是排得上前十的,三步一個老字號,五步一個百年店,嚇壞了吃貨寶寶們。來了汕頭在吃吃吃的同時,當然也要來逛逛老城區了。汕頭地處粵東潮汕地區,韓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鄰揭陽,南瀕南海,境內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是中國大陸唯一擁有內海灣的城市,擁有著悠久的歷史。
汕頭市內保存最完好的街區要數小公園一帶了,小公園片區的騎樓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狀分布,加上兩側的舊街坊「四永一昇平」,東部的舊「鹽埕頭」、北面的紅亭、南面的「汕頭港」,形成了具有20世紀30年代建築特色的繁華商業區、文化區。
近年來這一片區維護改造,使得原本一些岌岌可危的建築得以翻修保存下來,比如這棟百貨大樓,它的前身是1932年華僑集團集資創辦的「南生公司」,為解放前汕頭第二高樓,裝有汕頭市歷史上第一部電梯,是老汕頭的標誌性建築及小公園的象徵之一。如今外牆已經全部翻新,節假日還會掛上喜慶的紅燈籠,雖然少了它悠久的古樸韻味,但也是舊城新貌的一個窗口。
這一帶最核心的地標要數位於中間的中山紀念亭,它始建於1934年,這座外表普普通通的小亭時時牽動著汕頭的神經,甚至成為連接海內外的「臍帶」。如今可以看到附近的老人在這邊悠閒地下棋打牌,而它也是海內外華僑回汕頭都要來懷舊一番的場所。
小公園附近的騎樓群,是全國唯一呈放射狀格局的騎樓街道,也是中國大陸面積最大的一片騎樓群。在建築細節中,更是發揮了潮汕工匠在工藝上精雕細琢、盡極精緻的傳統風格。在山花、拱廊、窗框、門套等處,精心推敲尺度、比例、形式,巧妙地將具有傳統特色的各樣圖案和異國風情的「洛可可」紋樣藝術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富有魅力的裝飾藝術,給人們帶來了新鮮感,同時也較好地表現出汕頭近代建築具有的鮮明特點和歷史風貌。
小公園一帶還有不少老廟老宗祠,最出名的當屬老媽宮,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1992年重修開放,與毗連的關帝廟是汕頭開埠前最早的建築。潮汕善堂是潮汕地區帶有宗教色彩的民間慈善機構,這種組織形式也被當地人認為是潮汕人的獨特文化,並已成為潮汕人自我認同的重要內容之一。解放前汕頭五大善堂之一的存心善堂也位於小公園片區,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公元1899年)。是一組三座並列相連的廟堂式建築。 其嵌瓷、磚雕可以說是精美絕倫。在夜色中也難以掩蓋它的美。
全國各地九龍壁不少,但汕頭存心善堂前面這塊九龍壁卻獨具特色。比起北京九龍壁的莊嚴輝煌,汕頭的九龍壁更具南方溫婉的風格,顏色鮮亮奪目。其最顯著的特色就在於它使用最具潮汕特色的嵌瓷工藝精心打造而成。
作為我國第一批經濟開放特區,汕頭經濟發展速度可能比不上深圳廈門,但卻更好的保留了傳統元素,慢步調的生活步子讓人感到輕鬆愉悅。來汕頭旅遊,在尋覓美食的同時,也可以逛逛小公園這片老城區,探訪老城背後的故事。
汕頭最有歷史底蘊的一片街區,騎樓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狀分布,中西合璧渾然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