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自卑感——我終於看懂了《少年的你》

2020-11-13 青少年成長的左思右想

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說:人人都有自卑感,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沒有一個人對現實的地位感到滿意。

在我們出生的童年時期,都非常弱小,需要被別人照顧,所以會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自卑感,這個時期是初級自卑感。


等到長大的時候,有一些沒有完成的事,有一些沒有達成的目標,也使我們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這個時期是次級自卑感。

村上春樹曾這樣說過:少年時代的我始終有些自卑,覺得在這個世界上,自己可謂特殊的存在,別人理直氣壯擁有的東西,自己卻沒有。

不管是大文學家還是普通人,自卑都是如此的平常和相似。就像張德芬說,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我不夠好的小怪獸。

在《少年的你》中,成績優等生陳念、飛揚跋扈的魏來、桀驁不馴的小北、甚至最開始跳樓的女生胡小蝶,他們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這些自卑感,正是故事情節展開和發展的重要線索。


自卑感不是一種病,相反,自卑感能激勵一個人以健康,正常的方式去奮鬥,去成長。

《少年的你》中,陳念的自卑感是很容易理解的:因為她媽媽想躲債,陳念住在還未完工的大樓裡面,而且媽媽經常因為躲債不在家,高考那麼大的壓力,沒有人關照,催債的聲音不絕於耳,還被魏萊一幫同學羞辱與欺凌,連說話的人都沒有。


但是陳念應對自卑感的方式是發奮地學習,她有一個執著的信念,便是一定要在高考時取得好成績。

哪怕是最後,被辱罵、被撕破衣服、被剪短頭髮,還經歷失手殺了魏來的巨大的情緒波動,她還能平靜的走進高考考場。因為她很清楚,那是她唯一的出路!

而支撐她克服內心深深自卑的力量,便是她的媽媽。

哪怕相對於別人的媽媽而言,她的媽媽有多不合格,但是當她在無助的夜裡,她媽媽打電話給她「我們都要做打不死的小強」,這是她唯一能夠依存的溫暖,是促發她拼盡全力的源動力。


「媽媽,我一定會考上好大學,好好照顧你」,這是她的信念,正是這股信念讓她克服自卑,支撐著她往前走。

另一個人小北,他的自卑感更容易理解:一個很小被父母拋棄的孩子,一個人如螻蟻一般,在偌大的城市邊緣遊走,沒有錢,沒有溫暖,也沒有未來。

但是當他碰到陳念之後,在陳念問他疼不疼的時候,他心生感動,因為這是第一個問他疼不疼的人。


當他陪陳念上學,接陳念放學,哪怕是中間隔著無數的車輛與行人,但他能感覺到彼此間的心靈默契。原本生活在無邊黑暗中的他,第一次獲得被強烈需要的價值感,第一次感受到來自另外一個人的溫暖。

小北看見了生命中的光,為了這束光,他忘了自己的自卑感,他願意付出一切。所以找證據未果的警官只好認定是他殺了魏來,為他拍登記照時,他是發自內心笑著的。

因為他如果被定罪了,那麼陳念就會無罪了,他就保護了他生命的那束光,那是他唯一的重點。

支撐小北和陳念克服自己的自卑感的,是他們關心自己的同時關心他人。所以他們為克服自卑感反而加倍的努力,自卑感就向好的方向發展。


阿德勒說:當自卑感嚴重到了個體承受不了的地步,它才會非但不能激勵個體從事活動,反而使個體情緒低落,失去成長的能力,這個時候自卑感就成了一種病,自卑情結或者優越情結。

當個人覺得自卑感無法克服,無法應對的時候,就會生出自卑情結,在影片中最開始跳樓的胡小蝶,就是覺得自己已經沒有辦法應對。各種欺凌,可能讓她的自尊受到嚴重的打擊,完全沒法應對,所以她選擇了結束。

在生活中,常看見學習不好完全厭學的學生,或者各種理由逃避在家不出去工作的成人,他們正是覺得自己無法應對自己的自卑感,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而選擇了逃避,這便是自卑情結。


這樣的人,缺的就一道光,譬如陳念之於小北的意義。

嚴重的自卑感向不好的方向發展的另外一個方向,就是優越情結。

優越情結,是自卑情結的補償,也因為有深深的自卑感,但是又沒有勇氣通過努力或成長之類的健全手段去進行改變,但又沒辦法接受「無能的自己」,所以會選擇一些不健全的表現,讓自己沉浸在虛假的優越感中。

影片中,非常複雜的人是魏來,她有深深的自卑感,進而發展成了優越情結。

她怎麼可能有自卑感呢?這是影片開始費解的地方。


她家庭條件優渥、形象氣質好、成績優等、還有很多朋友,就這樣的人,她為什麼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欺負同學,先是胡小蝶、後是陳念、再然後是小渺。

她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能夠滿足她什麼?這可能是很多人開始看影片不太明白的地方。

答案便是,她有非常深的自卑感,形成她優越情結的是她父母養育她的方式。

當警察到了魏來家,魏來媽媽面對因為女兒的欺凌結束的生命,她毫不在意,反而指責說那個孩子心理素質怎麼那麼差?那是什麼樣的家庭養育出來的孩子?


然後魏媽媽話鋒一轉,我們家魏來不是一般的孩子,然後遍數魏來的各種獎盃,在她眼中,魏來是世界上一等一的孩子。後來,魏來在跟陳念道歉的時候,說到她的父親,因為沒考好,已經一年沒有跟她說話了。

魏來父母的養育方式,短短數語便已交代清楚,在他們眼中是一個絕頂優秀的女兒,世界無人能及,如果不是這個標準,父母無法接受。

這一點,在魏來小時候可能證明起來並不難,魏來還是可以維持她的優越感。但是越成長,所遇到的對手越強,再想維持就很困難了。

魏來很清楚她不是最優秀的,她的能力達不到父母眼中世界絕頂孩子的要求,也可能達不到北大的要求,因為這個, 她便衍生了自卑感。


但從小被嬌慣的她,從小被定為有絕頂天資的她,沒有勇氣像陳念一樣選擇孤擲一注的方式,也接受不了自己不夠優秀的事實。

她轉而選擇了虛偽的不正當的競爭方式獲得優越感。最主要的表現在她不把她的努力,放在如何克服自卑這件具體的事情上,而是放在怎麼顯得讓自己很有優越上。

所以她欺負胡小蝶、欺負陳念、欺負小渺,她們的共同特點便是成績比她好。哪怕最後找到陳念道歉也不是真實目的,而只是她要報北大,讓陳念不要報北大,她是不擇手段的排除對手。

明明她以極端殘忍的方式去欺凌自己的同學,但是她的眼神始終如一的清澈與乾淨,這是影片中讓人很費解的部分,這讓成年的鄭警官驚詫不已。

因為,在魏來的世界裡,除了自己沒有任何人。


魏來是一個很讓人覺得遺憾的角色,一個好端端的家庭,居然養育出這樣一個蛇蠍心腸的孩子。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爸爸媽媽對孩子超乎孩子能力的期待以及片面極端的價值觀,以及魏來應對自卑感的不健全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有非常厲害的,非常成功的家庭,卻培養出那種很高傲,看不起所有人,投機耍滑,為了爭第一不擇手段的人。

往往是因為他覺得他達不到別人的期待,內心產生了的深深自卑感,所以他就用虛假的方式讓自己顯得優越。


人人都有自卑感,不同的應對方式造就不同的人生。

當自卑感裡面,加入社會興趣,想幫助他人、想幫關心他人,想做一些貢獻時,自卑感就會向好的健康的方向發展,甚至成為促進自己成長的動力,比如陳念和小北。

當自卑的時候,只想到自己,沒有社會興趣,也不想為他人做貢獻,那就有可能發展為自卑情結與優越情結,比如魏來。

人人都有自卑感,是否關心他人,是決定自卑感邁向陽關大道還是萬丈深淵的重要分水嶺。

從這個角度《少年的你》各個人物的行為與人物的設定便都通了。

相關焦點

  • 阿德勒哲學:如何將人人都有的自卑感轉化為人生動力
    不知道您有沒有感到自卑的時候?比如覺得自己長相不如別人、學歷不如別人、或者覺得自己年紀很大了依然碌碌無為。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如何將自卑轉化為人生動力。1 自卑感與自卑情結首先,讓我們來看一看為什麼人人都有自卑感。與佛洛伊德齊名的著名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人都有自卑感。為什麼呢?
  • 每個人都有自卑感,如何走出自卑?這本書給你答案
    《自卑與超越》是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的名著,我建議每個年輕人以及那些有孩子的家長們都來讀一讀這本書,非常有用!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每個人心中都有潛在的自卑感,只是輕重不同而已,我們常常發現自己的生活環境中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 從自卑感的正負面影響談《海賊王》中烏索普在水之都的表現!
    如果你放棄這艘船,那麼連我也一起放棄吧」;「我是認真的,我已經想了很久,說實話,我已經跟不上你們的實力了,就說今天吧,我連錢都看不住,今後也只會給你們添麻煩,你們不需要只會拖後腿的夥伴吧」。烏索普真的只是因為路飛決定換船才憤怒嗎?
  • 鄉村少年的「心理問題」:那些被遺忘的自卑感
    破舊的青磚農舍,長滿雜草的屋頂,孩子們站在院子中的土地上進行升旗儀式……這或許是你對鄉村小學的舊有印象。不過現在,鄉村兒童公益事業已經開始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希望小學建起了高大、寬敞、明亮的校舍,鄉村少年已經擁有幾乎和城裡一樣的學習條件然而,在硬體條件越來越好的同時,軟性關愛不足的矛盾又在鄉村教育中凸顯出現。
  • 「自卑感」是人類進步的原因!你有過自卑的時候嗎?
    如果剛剛說的你中招的話,建議你一定要看看,希望能幫到你!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卑感這是作者鼓勵每一個人都發掘自己優點和優越感,利用自己的優越感去消滅自己的「自卑情結」。我的理解是,把自己的目標明確。從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大師的心理學角度,我看到了很多社會上很多我們認為不合理的現象,但是不合理的背後其實是有其原因的。一旦我們了解了背後深層的原因,我們就不會為生活上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苦惱了。
  • 【乾貨】人人都能看懂的GRU
    圖2-1 GRU的輸入輸出結構那麼,GRU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下面來對它的內部結構進行分析!圖2-4 GRU的內部結構GRU輸入輸出的結構與普通的RNN相似,其中的內部思想與LSTM相似。推薦閱讀:技術人,最後一個工作日必備【乾貨】人人都能看懂的LSTM
  • 阿德勒很刺耳的名言,道出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很現實
    很多農村女孩子為什麼都願意嫁到大城市裡去,說白了就是想做個誠實人,活得不自卑一點。大城市裡的人,只要眼光不高,去農村找媳婦,找老婆,真的很好找。而農村的就不一樣,即便都是一個村的,都有可能被她瞧不起,看不上。心裡就有一種明莫名的自卑感。同學聚會,朋友聚會,參加婚禮,都是提前走,為何呢?怕大家一起吃完後,讓人瞧見了自己是騎摩託車來的,或是沒有車,要打的士。
  • 每日一笑:姑娘:我看了你這麼久,你終於注意到我了,看懂我眼神裡的...
    姑娘:我看了你這麼久,你終於注意到我了,看懂我眼神裡的意思了嗎? 我告訴你答案吧,都到別人的兜裡了!
  • 愛一個人,一旦有了自卑感,早晚會分手!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自卑是愛情的殺手,愛一個人,一旦有了自卑感,早晚會分手!是我主動讓愛情開始,可是我卻沒有能力養活愛情,沒有能力讓她開心。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我越是自卑越是不知所措,越是不知所措越是感覺到自卑,我感覺我整個人都快要崩潰了。明明有愛情,明明正在和我心愛的女人戀愛,但是當我想到我給不了她任何東西時,我就覺得自己好無能。最後,我實在受不了這種自卑的感覺了,主動提出了分手。因為我知道,一直這樣拖下去,她沒事,但我會變成廢物。
  • 全職媽媽1年後,我特別討厭自己。阿德勒:自卑感是你的主觀臆造
    後來我看到了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被裡面的觀點顛覆了認知,它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我也逐步擺脫了自卑感。現在,我已經很坦然的面對自己「全職媽媽」這個身份,選擇了令自己更愉快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寶媽懷疑:擺脫不了「全職媽媽」的身份,還可以過得愉快嗎?
  • 《自卑與超越》③ | 優越感,比自卑感更可怕
    希望通過這個欄目,為你淬鍊名家的思想經驗,獲得改變人生的力量。每部人物傳記共有10天領讀,每日更新一期。 領讀 | 吳小衛十點人物誌出品昨天我們了解到,自卑感是你我改善自我處境的動力,甚至可以說,我們今天能有各種高科技的產物,都是人類為了擺脫自卑感而發明的。
  • 克服自卑感
    當某個人言行舉止盛氣凌人的時候,這就隱藏了ta必須特別用努力的誇張的言行動作來消除自己的自卑感。 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為我們發現自己還是希望所處的環境更好一點,如果我們有足夠的底氣,那麼我們就能用直接了當見效快捷的方式,迅速改善環境來消除我們的自卑感。
  • 【心理測試】你的自卑感嚴重嗎?
    自卑人人都有。自卑感容易讓人過分敏感,自尊心強;辦事缺乏膽量,畏首畏尾,隨聲附和,沒有自己的主見;一遇到問題,就認為是自己不好。
  • 別讓你原生的自卑感毀掉你的一生
    面對原生家庭的影響,如果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就會導致缺乏自卑,對所有的東西以及家庭沒有任何的安全感與歸屬感,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如果走不出這個坎它將會伴隨你的一生,時時刻刻影響著你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是家庭的一個縮影,它帶來的言行舉止,還有性格情緒上的影響,這些都已經深深地刻進了一個人的骨子裡。
  • 認識自卑感,自卑情結
    每個人都會有自卑感,如果我們直接問某人是否自卑,很多人都會直接的回答「沒有」,那麼恭喜你,你已經陷入了自卑情結。心理學中很多分派和分支都已經接受了這個術語,並且研究加以利用。然而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不能完全確定正確的理解。「自卑情結」源自哪裡呢?研究發現它源自自己覺得自己沒辦法過一個有意義的生活,源自他們的努力程度不夠、活動範圍不足。因此,我們不能單純的認為有自卑感的人謙恭、安靜、克制、溫文爾雅。自卑感的人會千方百計地表現自己。他們希望得到更多的關注,以尋求自己的心理安慰!
  • 想清3個問題,輕鬆克服自卑感
    「自卑感和追求優越感是人生同一個基本事實的兩面。」任何人格的發展都會有不同的方向,有通往積極人生的發展路徑,也有通往消極人生的發展路徑,即使是消極人格也是如此。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自卑感既可以激勵人們自強不息,也可以啟動人們的防禦心理。如何克服自卑感?
  • 阿德勒:骨子裡的自卑感會有這四種表現!
    著名的《自卑與超越》就是阿德勒的著作,他認為人們天生存在自卑感,但是擁有自卑感並不是什麼壞事,而是促使人們去追求優越感、追求成功的動力,只有在自卑感嚴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可以被稱作是一種病。
  • 青春期孩子叛逆,其實是成長的開始,家長看懂了,孩子就有救了
    少年說:「我已經長大,不再是你們操控的棋子。我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我需要尋找自我…」父親嘆了口氣:「你打算怎麼尋找呢?」「一個行囊,一個指南針。我需要離開你們的遮蔽,去尋找自己的坐標。」「那你去吧,孩子。我和你媽媽在這裡等你的好消息。」父親給了少年500元錢。少年從此離家。開始了他尋找青春和自我的旅程。少年去了離家很遠的一個城市。在那裡再也沒有老師和父母煩心的嘮叨。
  • 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高考作文不是自媒體文章,不需要人人看懂
    寫人人都看得懂的大白話作文? 你可以寫啊,看看清華要不要你。 03 很多人說這篇高考滿分作文不說人話。 寫文章,措辭達意就好,不需要修飾太多。
  • 你口中的「優越感」和「自卑感」正在一步步毀了你
    每一次看著往昔的同學有的在名校中徜徉,而自己選擇一個三本學校,心裡的失落感和自卑感總是會油然而生。不知不覺,自己漸漸的和其他的朋友的距離也越來越遠。是不是你有時候也會有這樣的感受?但是,事實上這些所謂的自卑感和那些所謂的高學歷就有的優越感都是自身內心的衍生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