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各國文字都不相同,民眾能看得懂別國的文字嗎?

2020-12-13 千佛山車神

漢字的發展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從甲骨文到金文,漢字的書寫方法基本都是統一的。但是到了東周時期,諸侯割據,各國的文字開始出現差異,但除了個別漢字以外,大多數文字的差別並不是很大。

不過雖然差別不大,但使用起來卻是非常麻煩,否則秦始皇也犯不著急於統一文字。

(關於「馬」這個字,七國的寫法各不相同,算是差別較大的文字了)

總的來說,當時地處中原的燕國、趙國、魏國、韓國四國的文字比較接近,而秦國、楚國、齊國的差別稍微大一些。

但是要明確一點,齊國的文字雖然有差別,但師出同源,都是從金文分化而來的。

那麼當時七國之間的老百姓能看得懂別國的文字嗎?

首先春秋戰國時期的識字率很低,當時只有貴族或者家境條件較好的富商才有機會讀書寫字。而如果只學習本國的文字,看其他國家的文字是很費勁的。

舉個例子,我們今天都是寫簡體字,如果讓你去寫繁體字,你肯定不適應。

(簡體字和繁體字)

有鑑於此,秦始皇在統一天下後立即著手統一文字。

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中書府令趙高和太吏令胡毋敬等人進行文字統一工作。李斯則以秦國文字為基礎,同時也參照六國文字,創造出一種形體勻圓齊整,筆畫簡略的新文字,稱為「小篆」,作為秦帝國統一的官方規範文字,同時廢除其他六國文字。

不過由於小篆的筆畫太過圓滑,李斯又創造了一種更加適宜書寫的字體,叫「隸書」。

相較於小篆,隸書的筆畫更加平直,書寫方便。當時秦帝國的官方文件一律用小篆書寫,而日常則使用隸書。

(秦代書簡上的隸書)

秦朝滅亡後,西漢政府放棄了小篆,而是選擇繼承隸書,漢朝對隸書進行了發展,後世稱之為「漢隸」,也是今天楷體漢字的前身。

由於六國的文字早已廢棄,到了漢朝時讀書人已經看不懂六國的文字了。西漢人對於先秦時期的文字稱之為「蝌蚪文字」,可見即便是具有親戚關係,但繼承秦國文字的漢朝人還是難以讀懂先秦時的各國文字。

相關焦點

  • 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漢字究竟長啥樣?你看過嗎?
    下面我們欣賞春秋戰國時期的幾件文物。 春秋晉國的「侯馬盟書」 1965年-1966年在山西省侯馬市秦村出土的「侯馬盟書」,因為該玉片上文字刊載著春秋時期各諸侯國或卿大夫之間,於訂盟誓約中所記載的言詞,因此稱作「盟書」。該玉片上的文字屬於春秋時期晉國的官方文字。
  • 聽說了嗎?CAD這樣操作也能快速替換相同的文字
    Ctrl+F,這個組合鍵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查找和替換相同的文字使用非常頻繁,尤其是在Excel和Word中,極大地方便了用戶進行批量操作。那麼問題來了,我們CAD用戶怎麼辦,被拋棄了嗎?Ctrl+F好使不?
  • 博大精深的文字,世界各國文字的起源
    漢語文字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語言。在中國從小使用漢語交談的國人也難說能窺起一二,大概很難想像,自己所使用的這種語言的書面形式是多麼的奇怪。  漢字已經成為世界上代表高度發達文明的碩果僅存的一種象形文字(學名「語素文字」)書面文字。除日語還少量使用表音性能很差的漢字以外,世界上的主要語言都已經投向了表音文字的懷抱。
  • 為何西方各國的文字都是由26個字母組成,卻又不統一?
    想了解西方的文明,首先想到的就是文字。說道文字,我們不禁想問,為什麼西方國家的文字看上去都差不多?外形都跟英文的26個字母有關?這就要從古羅馬時期說起,古羅馬曾是歐洲大陸曾經最繁榮的國度,隨著羅馬帝國的強勝,起源於義大利半島中部的拉丁文曾經是統治全歐洲的官方語言,而且我們今天熟悉的英文字母ABCDE其實都是拉丁字母。拉丁文曾經是統治全歐洲的官方語言,而今他卻成了博物館牆上的文物。在感慨之餘也讓我們對它的命運充滿好奇。在歷史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 秦統一文字前其他六國文字都長什麼樣?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採用李斯建議,建立中央集權,統一文字、度量衡、錢幣,連車輪走的路都統一規格,這就是著名的「車同軌,書同文」。其實春秋戰國在周代金文的基礎上,各國都發展出了自己特色的一些文字,按李學勤先生的研究,現在比較通行的認識是,秦統一前的戰國文字大致可以分為晉系文字、楚系文字、燕系文字、齊系文字和秦系文字等5種,各系文字又存在很多異體字。那麼,秦統一文字之前戰國文字都是什麼樣子呢?從出土的文物裡我們可以領略這些風格迥異的古文字之美。
  • 秦始皇統一之前,六國的文字語言真的不通嗎?他們之間如何交流?
    先秦時期,周朝名存實亡,七國各自為政,所推行的文字也各有不同。那麼,七國文字有何異同呢?是否能夠互相辨認呢?在七國文字中,秦系文字與其餘六國文字差異較大,其餘六國文字又各有不同之處。東周時期,周王室逐漸衰落,而犬戎又不斷侵擾都城。
  • 掃一掃便能翻譯文字,微信隱藏了多少種文字翻譯功能?
    隨著微信版本7.0.8的更新,現在微信裡有很多功能其實都是非常實用的,就是擔心小夥伴們沒有發現微信裡面隱藏的功能,比如小編將要介紹的微信翻譯功能
  • 整天和字體打交道的設計師,你真的了解文字嗎?
    這四大文明古國的文字除了漢字之外,還有古埃及的聖書字、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和瑪雅文明的象形文字。雖然漢字對於我們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但「漢字」之所以稱之為漢字而不是其它,漢字又是如何發展的,我們可能都知之甚少。所以就有了今天的這篇文章,讓它帶領我們一起系統性的了解一下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漢字。為什麼叫「漢字」?
  • 在沒有娛樂活動的魏晉時期,文人雅士們都是怎麼「玩兒」的?
    在遙遠的魏晉時代,可沒有那麼多的流行語,娛樂活動也不多,古人總是要休閒娛樂的,那在什麼都不發達的魏晉時期,這群魏晉人民怎麼休閒娛樂的呢?魏晉人民的娛樂智慧魏晉時期,戰亂紛紛,但是這群追求自己理性世界,嚮往自己的自由精神的古代文人們覺得,打仗是國家的事。
  • 為什麼官方文字不同的各國都有羅馬拼音的國名
    各國的文字形式多樣,影響較廣的有羅馬字母(又稱拉丁字母)、漢字、阿拉伯字母、斯拉夫字母(又稱基裡爾字母),其中以羅馬字母影響最廣。為便於交流,不同語言的地名應有一種共同的書寫形式。但是長期以來,同一地名的書寫形式很混亂。
  • 語音如何翻譯成別國語言?錄音轉文字助手來幫你
    「錄音轉文字助手」APP是一款語音翻譯軟體,除了進行中英互譯,還能進行其他別國語言的翻譯,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很多關於語言不通的麻煩事。下面,小藝會給大家說一下如何使用這款軟體把語音翻譯成別國語言哦,有需要的儘管往下閱讀。還沒有這款軟體的小夥伴們,趕緊進入手機應用商店下載一個。安裝好以後,軟體圖標會出現在手機桌面上。
  • 功過秦始皇之:「書同文車同軌」之前各國用的哪些文字?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國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於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統一大業,建立起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秦朝,定都鹹陽。車同軌:在秦朝統一之前,各國的度量衡,文字,車輪輪距都各不相同。馬車大小不一樣,由此造成車道也有寬有窄。在跨越地區進行貨物運輸時極為不方便。於是秦始皇統一之後,便下令規定車輛上兩個輪子的距離一律改為六尺,使車子的輪距相同。這樣在建設道路和運輸時就方便了許多,而在大批量建造馬車時也避免了規格不同的尷尬局面。
  • 舌尖上的禮儀——先秦時期的飲食禮制
    中國地方廣大,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在語言和生活習慣方面各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在飲食方面,大江南北口味不同,酸甜麻辣各異,但在飲食中,尤其是宴席中,都不約而同地在主客坐席位置、敬酒次序、上菜順序等方面,有著大體相同的「講究」,這種「講究」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獨特的飲食禮儀。
  • 文字起源:西夏契丹和女真,日本朝鮮越南文字都能看到漢字影子
    文字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的象徵,文字的發明比人類歷史上的任何其他發明都重要許多,它也改變了世界,語言和文字讓人類可以更有效地交流。我們的先民是如何學會寫字的呢?這些早期的文字都記錄了怎樣的思想和信息呢?在人類文明的搖籃時期,人們使用的語言和文字已經像謎一樣。那麼,研究人員又是如何在它們長達幾千年的沉寂後,又把它們破解了呢?
  • 古埃及文字是什麼文字?
    蘇美爾、古埃及、古迦南、葉門,這些文明基本上都發生在距今5200年至5500年之間,產生文明的年代是基本相同的,文明的內容也是十分相近的,那麼他們的文字是不是也是一樣的呢?如果能夠證明他們的文字是同一種文字來源的話,那麼他們的文明也必將是同一來源。
  • 中國專家稱貨幣文字不可能是韓文 對方不懂歷史
    他說,中國古代貨幣研究專家李佐賢的著作《續泉匯》,以及《燕下都東周貨幣聚珍》和《中國錢幣大辭典:先秦篇》都收錄了刻有韓文的尖首刀拓本,而李佐賢等學者並沒有認出這兩個字,將其歸為「未知文字」,若這不是漢字,應將其視為韓文。  李贊九還推測,刻有韓文的尖首刀可能是3600年前遼西一帶建立的檀君朝鮮諸侯國之一孤竹國鑄造的。  他說,孤竹國人曾居住在朝鮮半島。
  • 世界上的文字只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嗎
    事實上我們通常所說的語言文字這個詞彙是由兩個彼此聯繫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共同構成的:所謂語言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話,文字則是一種用於書面記錄的工具。事實上語言的歷史遠比文字悠久。自300多萬年前人類誕生之日起只要不是聾啞人都會開口說話,然而文字的發明不過是最近幾千年的事。事實上迄今為止世界上仍有相當一部分民族只有口頭語言而沒書面文字。
  • 中西方文字早有「緣分」?古陶瓷上的這些「密碼」可能帶來答案
    圖說:研討會現場本月初,上海、浙江以及希臘、美國等50餘位海內外考古學者再次聚集 「第二屆中國先秦陶瓷字母造字結構體國際學術研討會」,對中國考古出土的先秦陶瓷字母造字結構體與希臘及國際造字結構體的標準進行比對,探索中西古文明的關聯「密碼」。
  • 秦始皇統一六國前,各國文字語言都不同,他們如何交流?需翻譯?
    如今我們去國外旅遊,如果不懂他國語言的話,在國外很難交流,做任何事情都不方便,因此,很多人往往會請一些翻譯,導遊之類人,那麼在中國古代,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還沒有統一六國之前,這一段時間中國是處於四分五裂狀態的。
  • 文字是怎麼來的,上古文字真的能驅趕鬼神嗎
    1、兩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美洲的瑪雅文字、中國甲骨文、古印度印章文字。2、腓尼基字母、希臘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文字)等世界上現在除了中國文字的象形文字,其他都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是語言的記錄,但象形文字不是語言的記錄,而是事件的記錄。比如中文『牛』字,最初就是一個牛頭畫,看了這個畫就知道是牛,而這個牛字,可以念各種音,甚至可以念:c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