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讀詩:趙翼《論詩五首(其二)》

2021-02-08 般若堂



《 論詩五首(其二) 》

(清) 趙翼


lǐ dù shī piān wàn kǒu chuán,

李杜詩篇萬口傳,

zhì jīn yǐ jué bù xīn xiān。
至今已覺不新鮮。
jiāng shān dài yǒu cái rén chū,

江山代有才人出,

gè lǐng fēng sāo shù bǎi nián。
各領風騷數百年。



朗誦:羅晟銘(7歲)   

以七絕組詩論詩,始自唐代大詩人杜甫之《戲為六絕句》。其後仿之者,金元間有元好問之《論詩絕句三十首》,清初有王士禛之《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清中葉則有趙翼的《論詩》。杜甫、元好問、王士禛三家論詩之詩,固然都發表了精到之論,屢為近世詩論家所稱引,而傳誦最廣的卻要算是趙翼《論詩》中的這首絕句了。趙翼的這首絕句之所以傳誦最廣,其中一個原因是它最易於傳誦。趙翼是歷史學家兼詩人,作詩師法宋人,長於說理,即使是記遊、弔古、歌詠山川之作,也往往免不了發點議論,而且又常常不假比喻、不用典故地直抒胸臆,還好以淺顯的近於口語的語句出之。所以,他的部分短詩寫得意思顯豁,易懂易誦。這首絕句便是這樣:通篇是直說,不講求含蓄,沒有一句讓人費解,沒有用一個特別文雅的語調,即使是一位不具有詩歌素養的讀者,也能夠一讀便明白其大意,幾經誦讀便容易記得下來。自然,更為重要的,也就是使近世人樂於傳誦、援引的原因,還在於這首絕句言簡意賅地道出了詩論中的一個大道理,一個令人勿庸置疑的道理。「李杜詩篇萬口傳。」這是一句平淡無奇的大實話。李白、杜甫是古代傑出的大詩人,他們的詩篇數百年來一直盛傳不衰,這是人所共知共認的事實。而第二句卻來了個大轉折,明白地說出李、杜之詩篇「至今已覺不新鮮」了。這是前人未說過的話,堪稱為石破天驚之論。不過,趙翼此語並非意味著要否定李、杜詩作之傑出成就,動搖其歷史地位。這裡所謂「不新鮮」,是從讀者的審美感受的角度說的,謂唐代大詩人李白和杜甫的詩篇,已經不完全適合數百年後的讀者的審美意識了。所以,上句之「萬口傳」同下句之「不新鮮」,兩者並不矛盾,而是如實地說明了詩創作的時代性:詩歌所詠之事,所抒之情,所取之法,所成之意象,以及所開之風氣,都是時代的產物,烙印著時代的特色,很適合同時代人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歷史的變異,也就逐漸不完全適合後世讀者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了。在這裡,趙翼並非有意唐突我們古代的詩仙、詩聖,而是將他們作為優秀詩人的代表,說明詩創作的這個法則,連他們這樣的最為後世人所尊重、「詩篇萬口傳」的大詩人,也不能完全衝破,其他詩人自然更不必說了。趙翼的這首絕句並沒有停留在說明這種現象上,接下來更進而提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意思很明顯,就是肯定各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天才詩人,以富有創造性的詩篇,領導著當代的詩壇,開一代新的詩風。自然,由於絕句篇什極短小的限制,他不可能就與此有關的問題,作出更深細的研討、分析,但是,此論基本上是正確的。詩並沒有隨著號稱詩之「黃金時代」的唐王朝之滅亡而消亡,歷代都有詩,也都有優秀詩人,北宋之蘇軾、南宋之陸遊、金元間之元好問等,不都是各自時代的「領風騷」的「才人」嗎?更為重要的是,趙翼此論不僅體現了歷史的發展觀點,而且其中包含著追求創造的精神,呼喚詩人們擺脫崇古的觀念和擬古的創作路子,理直氣壯地去爭新、創新,創造出適應當代人的審美意識的詩篇,做自己時代「領風騷」的「才人」。



作者介紹:   

       趙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學家、史學家。字雲崧,一字耘崧,號甌北,又號裘萼,晚號三半老人,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進士。官至貴西兵備道。旋辭官,主講安定書院。長於史學,考據精賅。論詩主「獨創」,反摹擬。五、七言古詩中有些作品,嘲諷理學,隱寓對時政的不滿之情,與袁枚、張問陶並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記》與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合稱清代三大史學名著。

相關焦點

  • 清朝大詩人趙翼很傷感的一首詩,最是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自從唐朝之後的文壇,儘管詩歌依舊佔據了主流,可是很顯然宋、元、明、清,這四個朝代後勁不足,雖然數量更多了,但是論文學性和思想性,自然是無法與唐詩比肩,只有極少部分的作品值得一讀。筆者今天要為大家推薦清朝大詩人趙翼一首經典的七絕《野步》,這也是他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可能很多人對於這位詩人比較陌生,其實他在清朝名氣很大,有兩句詩相信你一定聽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兩句就是出自於他的《論詩五首.其二》,而且這兩句也是膾炙人口,成為了經典名言。那麼這首《野步》其實也是寫出了新意,同樣是一首很不錯的作品。
  • 清代詩歌少,但是這13首詩,一讀就喜歡
    詩在唐代達到頂峰,之後的千百年的成就都不及唐代。清代的詩詞成就遠遠不及唐宋期間的,但是還是有不少名篇佳作。今天和大家一起品讀一下清代13首最名的詩歌,每一首都一讀就喜歡。2、己亥雜詩·其二百二十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3、綺懷清代:黃景仁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 「詩聖」杜甫首創的一種絕句,後代詩家紛紛效仿
    清代趙翼的這首《論詩》想必大家都曾學過,其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一句更是膾炙人口。拋開此詩名句不說,這首絕句讀來只有議論和道理,卻無絲毫意境之美。實際上,這類絕句確實是為議論而創的,名為「論詩絕句」,也就是用絕句的方式來議論詩歌。
  • 又值年末,五首詩為你搞定年會演講稿,滿滿的高級感讓你成為核心
    這句詩出自唐朝楊炯的《從軍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這首詩的最後一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是不是讓我們感受到一介書生,想要保家衛國的豪情壯志。
  • 清代袁枚十首詩,清雅脫俗,樸素自然,除了《苔》你讀過哪首?
    袁枚是清代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他的詩有靈性,抒發真情,成為後輩詩人模仿的對象。袁枚的詩共分幾大類,詠史詩較為突出的。他一生共創作200餘詠史詩,內容豐富,涵義新意,感情意味綿長,使詠史詩提升一個層次。
  • 唐宋元明清,五首最振奮人心的詩詞曲,最後一首的境界無人可比!
    五首最振奮人心的詩詞曲,最後一首的境界無人可比!一,唐代: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這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可謂千古絕唱,前路茫茫又如何?天底下哪個人不認識我?!此句大氣磅礴,令人拍案叫絕。
  • 趙翼:身處脂膏要潔清
    這首公然叫板唐代李白、杜甫兩大詩人的《論詩》,正出自清中期著名史學家、文學家趙翼之手。趙翼(1727—1814),字雲崧(一作耘菘),號甌北,常州府陽湖縣(今江蘇常州)人。他長於文史,考據精審,持論明通,所著《廿二史札記》被稱為「清代三大史學名著」之一;他還創作了大量詩歌並廣泛流傳,與同時代的袁枚、蔣士銓並稱為「乾隆三大家」。
  • 把豐富的含義濃縮在極小的篇幅之中,是論詩詩在文體上的顯著標誌
    「論詩詩」的詩性特徵片語精微、言約意豐,把豐富的含義濃縮在極小的篇幅之中,是論詩詩之詩性特徵在文體形式上的一個顯著標誌。這一點在論詩詩的主要樣式——論詩絕句中體現得尤為充分。我們不妨以杜甫的《戲為六絕句》為例來說明這一點。
  • 後世最狂妄的一首詩,藐視李白杜甫,卻寫得深入人心
    此詩簡直可以稱為,後世最狂妄的一首詩,藐視李白杜甫,卻寫得深入人心。這首古詩的作者,乃是清朝的著名才子趙翼,他一生富有文採,精通詩歌音律。他不僅對古文深有研究,而且還一直致力於推陳出新,為古代詩歌加入全新的元素。在千古文學史上,他可謂是一個難得的積極分子。
  • 趙翼最經典的一首詩,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清代一位詩人有一首最經典的詩,曾經讓無數人感動!題遺山詩清代:趙翼身閱興亡浩劫空,兩朝文獻一衰翁。無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行殿幽蘭悲夜火,故都喬木泣秋風。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趙翼是清代文學家,字雲崧,號甌北,乾隆年間進士。他長於史學,與袁枚、張問陶並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他從小孤苦伶仃,15歲就開始掙錢養育弟弟妹妹。當了秀才後依然教書養家,考取舉人後做了幕府,境況終於有所好轉。這期間他努力學習,詩文水平也大進,終於成為清代著名的學者。
  • 趙翼 身處脂膏要潔清
    這首公然叫板唐代李白、杜甫兩大詩人的《論詩》,正出自清中期著名史學家、文學家趙翼之手。趙翼(1727—1814),字雲崧(一作耘菘),號甌北,常州府陽湖縣(今江蘇常州)人。他長於文史,考據精審,持論明通,所著《廿二史札記》被稱為「清代三大史學名著」之一;他還創作了大量詩歌並廣泛流傳,與同時代的袁枚、蔣士銓並稱為「乾隆三大家」。
  • 江山代有才人出——論詩如何「論」,到底為什麼而論
    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乃知詞別是一家,知之者少。後晏叔原、賀方回、秦少遊、黃魯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無鋪敘。賀苦少重典。
  • 推薦幾首白露兄的生活小詩
    古人有灞橋騎驢覓句之典:「唐相國鄭綮雖有詩名,本無廊廟之望……或曰:『相國近有新詩否?』對曰:『詩思在灞橋雪中驢子上,此處何以得之?』蓋言平生苦心也。」白露此詩正翻此典原意而作。蓋與昔人相比,白雪猶是白雪,自己所騎得電驢也可稱之為驢。不妨也像古人一樣,騎驢覓詩,自得其樂,即使坐在豪車(ju)裡,其樂也未必過之。既是自嘲,亦是自白。稍微熟悉此典故者,讀此詩必然會心一笑。
  • 【以詩論詩】詩眼(下)/楊玉辰
    【以詩論詩】詩眼(下)/楊玉辰 詩眼 詩要靈動必有眼,詩眼睜開主題見。 即使讀者難背誦,記住詩眼也欣然。 18. 誇張 描寫難免有誇張,誇張過頭成虛妄。 凡事張合須有度,觀點辯證詩意暢。 19.
  • 經典:18首最美哲理詩
    哲理詩是表現詩人的哲學觀點或事理的詩。哲理詩內容深沉渾厚、含蓄、雋永,多將哲學的抽象哲理含蘊於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
  • 每日背詩 | 春日憶李白
    這首懷念李白的五律,是天寶五載(746)或六載杜甫居長安時所作,主要就是從這方面來落筆的。首句稱讚他的詩冠絕當代。第二句是對上句的說明,是說他之所以「詩無敵」,就在於它的思想情趣,卓異不凡,因而寫出的詩,出塵拔俗,無人可比。第二聯接著讚美李白的詩像庾信那樣清新,像鮑照那樣俊逸。庾信、鮑照都是南北朝的著名詩人。
  • 杜甫0119《遣興五首》其二
    杜甫0119《遣興五首》其二地用莫如馬,無良復誰記。
  • | 每日讀詩日曆
    如果想像一下,每天讀、背一首詩詞,每天認一幅畫,這些詩與畫的作者,早生於你在世上上百年,經歷那時的風雨雲變。一首首詩,一幅幅畫,就這樣,你回溯到時間的上遊,與他們或觥籌交錯,或互訴衷腸,或只靜靜相對……365天,一年下來,也許生活還在瑣細中流淌,而你,更富有詩書的你,一定會在庸常生活中找到比以往更多的平靜與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