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這本書只是講如何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知識,沒想到看完後很有收穫感。
強烈建議每位家長都看看這本書:《重要的「性」,影響孩子一生》。
作者叫胡佳威,「保護豆豆」創始人、中國性學會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成員。擁有8年青少年性教育、6年兒童性教育的教學經驗,成功將兒童性教育課堂帶進了全國19個省500多所學校,累積培訓了近千名鄉村教師和家長。
在《重要的「性」,影響孩子一生》這本書裡,他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41個性教育問題進行了解析,對於家長們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其實,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很多有意無意的瞬間都是他們對於「性」的好奇,同時也是家長們進行引導的重要時機。
比如書裡說到的這些問題:
如何回答孩子「我從哪裡來」的問題?
性教育中應該用科學名詞,還是用俗稱?
如何與孩子分床睡,分房睡?
孩子問安全套是做什麼用的,該怎麼回答?
孩子看到媽媽的衛生巾怎麼辦?
媽媽,什麼是「無痛人流」?
然而,當小孩提出與性相關的問題時,可能很多家長都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但是如果家長對於性支支吾吾、遮遮掩掩,那麼孩子也會覺得性是一個非常羞恥的話題。以後當孩子對於性感到好奇和困惑時,可能就不會向家長詢問。
家長對於性的態度,無形中對於孩子有著重大的影響。
比如,有些家長在公共場合給孩子穿的是開襠褲。可能是覺得這樣給孩子穿會比較透氣,又方便照顧,但是這種做法無形中給孩子一種不好的引導。
讓孩子的私密部位在公共場合裸露,這是對孩子隱私的不尊重。家長對孩子隱私的尊重和保護也是一種性教育。
或許家長沒有特地告訴孩子哪些是隱私部位,但是保護孩子隱私的舉動已經透露出來態度。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也會意識到自己的隱私需要被保護,哪些部位不能隨意給別人看。
有時候單獨帶小孩外出,不得已要帶小孩去異性衛生間時,可以向小孩說明原因,因為當小孩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時,已經具備了性別意識。
平時生活中,家長們習慣用「小雞雞」等稱呼教孩子,擔心孩子在公共場合說出「陰莖」「陰道」這樣的詞不合適,也擔心自家孩子與其他小朋友說的不一樣而被嘲笑。
那麼,性教育中應該用科學名詞,還是用俗稱?
書中說的一個例子讓人印象深刻。一位女孩被老師性侵,但是她跟家長說時家長並沒有意識到。為什麼?因為家人從她小時候就一直用「娃娃」來指代生殖器,當她第一次對家長說「老師摸我的娃娃」時,父母就以為老師摸的是孩子的玩具娃娃。這就導致本可以及時被制止的侵害在發生了很久之後才被家人發現。
「只有孩子準確地說出生殖器的名字,家長才能在關鍵時刻察覺出到底發生了什麼。」
小孩子既要知道俗稱,也要知道對應的科學名詞。很多家長會擔心小孩子在公共場合說出科學名詞會很尷尬,如果擔心的話,可以告訴孩子,這些詞很普通,但是大家不喜歡別人在自己面前隨意提起這些部位,會覺得對方沒禮貌。所以我們要尊重別人的感受,不能隨意說。
看著這本書會覺得,性教育是一件說難也難、說不難也簡單的事情。它不用家長特別刻意去做一次教育,而是在小孩出生後已經潛移默化地開始。家長也不用等到小孩來問了才慌張地想怎麼回答,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機會對小孩引導。
不迴避、不敷衍,直面孩子的好奇,真誠地和孩子一起聊聊這個話題,就是最好的性教育。
很多大人覺得難以啟齒的表述,其實在孩子看來只是一件不懂所以好奇的事情。只有家長們能夠坦然地就與性有關的話題和孩子進行溝通,才能更好地引導他們。雖然這對於沒有受過性教育的家長們來說比較難,但是改變可以從這一代開始。不懂的知識,還可以陪孩子一起去尋找答案。
當孩子詢問性方面的問題時,家長一般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去回答:對於孩子來問自己這個行為表示肯定;詢問孩子看到了什麼、好奇什麼,然後根據孩子可以理解的程度講述性方面的知識。比如孩子問衛生巾、安全套是做什麼用的。
有時候還要告訴孩子某種行為不可以,而怎樣的行為是更合適的。比如發現孩子出現親吻之類的親密行為時,家長千萬不要表現出大驚小怪,而是可以先問問孩子為什麼親吻對方,是不是想要表達自己的喜歡。如果是的話,可以告訴孩子:小朋友之間表達喜歡可以牽手,等到長大後,如果你們相互喜歡,才可以親吻。
「性是與生俱來的,從出生到死亡,伴隨每個人一生。」
越是把「性」弄得很神秘,孩子就越好奇,反而是大大方方地讓孩子了解後,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也不會做出一些不尊重別人的行為。
而且,如果父母與孩子之間連「性」這類害羞的話題都可以溝通,那麼孩子應該會有更多的話題願意與父母溝通。
很多家長不是不想教育孩子這方面的知識,而是感覺無從下手。因為以前的父母們對性教育都是選擇迴避和敷衍,導致很多家長也不懂得怎麼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引導。
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積極、恰當的性教育能讓孩子更懂得自我保護和自我悅納,更懂得理解、尊重與包容,更容易成長為有責任感和自控力的好人。
性教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可或缺,它不僅能保護孩子遠離危險和傷害,更關乎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時也在塑造孩子的人格。「
而家長對於性的態度如何,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
所以,無論家長們現在對這方面的知識有多少了解,都可以讀一讀《重要的「性」,影響孩子一生》這本書,它會帶來很大的收穫。
書裡還說到很多性教育方面會遇到的問題,都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的問題。
還根據小孩在不同年齡段普遍應該提供怎樣的性教育,分為了幾個章節的內容。比如0~3歲的「從出生開始,抓住性教育第一個黃金期」;4~6歲的「主動和孩子談性說愛」。
美國醫學博士大衛·魯本說過:「我們每個人都曾經經歷過從陰莖到陰道的七寸之旅,我們也都曾經在母親的子宮中生活過二百八十天,所以我們沒有什麼理由為我們曾經旅行和生活過的地方而感到困擾。」
畢竟,「無知不是純潔,無知也不是可愛。」
2020年06月24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