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八則英譯

2021-02-19 昱書房留學英語


  北京昨日初雪,正是清淨讀書的大好時光。

  《論語》八則英譯,全部來自「英文觀止」十月季的課堂,看昱先生向辜先生頂禮。

辜鴻銘(1857--1928),中國近代著名學者,學貫中西,翻譯了「四書」中的《論語》、《中庸》和《大學》,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的說法。

齊文昱老師,昱書房留學英語創始人。除開設線下面授託福、SAT等課程外,在線課程「英文觀止」,精講英美歷代美文名篇,講到英語寫作、翻譯環節,多以《論語》、《孟子》、《文賦》等古典文學名篇名句為素材。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論語》八則英譯

【其一】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論語·學而第一》

(辜譯)

To be poor and yet not to be servile;

to be rich and yet not to be proud.

(昱譯)

Free yourself of a subservient manner

when living in poverty,

and when affluent,

try to be absent of any contemptuousness.

(辜譯)

It is the moral life of a neighborhood

which constitutes its excellence.

(昱譯)

In a neighborhood, thou shalt observe

the beauty of virtue.

【其三】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論語·裡仁第四》

(辜譯)

It is only men of moral character who

Know how to love men or hate men.

(昱譯)

Men of virtue, keep their boundaries between

affection and aversion.

【昱先生註解】

此語亦引用於《後漢書》。「唯」通「惟」或「維」,古發語詞,

非「唯有」、「唯一」之意。

辜鴻銘先生譯為「only」, 白璧微瑕,但瑕不掩瑜。

(配圖為任伯年花鳥扇面)

【其四】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論語·裡仁第四》

(辜譯)

A wise man regards the moral-worth of a man;

a fool, only his position.

A wise man expect justice;

a fool, only expects favors.

(昱譯)

A mind of nobility values virtues as a dreamland,

while a mind of inferiority, only his homeland.

The former worships justice,

while the latter, simply grace.

【齊文昱老師註解】

參閱朱熹以來名家註疏,「小人懷土」的「土」,皆釋為故土。

故此處譯做homeland, 以求工穩。

【其五】

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 其事上也敬,

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論語·公冶長第五》

(辜譯)

He showed himself to be a good and wise man in four ways.

In his conduct of himself he was earnest, and

in serving the interests of his prince he was serious.

In providing for the wants of the people, he was generous,

and in dealing with them he was just.

(昱譯)

The philosophy of a sublime mind, is referred,

to the reverence in self-discipline,

to the conscience in serving the lord,

to the grace in treating his people,

and to the righteous bosom in using them.

【其六】

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論語·雍也第六》

(辜譯)

Intellectual men are active; moral men are calm.

Intellectual men enjoy life; moral men live long.

(昱譯·工巧版)

Intelligence breeds activity; benevolence, tranquility;

The former prepares the way for joviality ; the latter, longevity.

(昱譯·樸拙版)

A mind of intelligence tends to be active and blissful, as much as a

benevolent bosom is always placid and

surly, as it were, blessed for a robust long life.

【齊文昱老師註解】

英語寫作與翻譯有」巧」和「拙」兩種境界。

過於工巧則染匠氣,大巧若拙,亦有玄妙。


(配圖為任伯年花鳥扇面)

【其七】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論語·泰伯第八》

(辜譯)

In education sentiment is called out

by the study of poetry;

judgment is formed by the study of arts;

and education of the character is completed

by the study of music.

(昱譯)

That which is enlightened in the learning of poetry,

can be shaped into the establishment of morality,

and finally culminates in the achievement of melody.

【其八】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論語·子罕第九》

(辜譯)

How all things in nature are passing away

even like this---ceasing neither

day nor night!

(昱譯)

That streams flow, things do pass away,

incessantly, night and day.

【齊文昱老師註解】

此處看點為「That stream...」中的that,並非指示代詞,

而是功能類似於」like」的明喻提示詞。

此句譯文用倒裝,正常語序應為

Things do pass away that streams flow,...

此用法在「觀止」課中曾有專題講解。



其實辜先生一直是昱先生少年時代的偶像。

在英語教學中,昱先生也總是試圖讓學生努力領悟

東西方語言的相似和相通。

翻譯《論語》,昱先生說,

是向辜鴻銘老先生那一代大師頂禮致敬。

而且,很多時候,翻譯其實沒有高下之分,...

(如果你聽過「英文觀止」,一定知道後半句是什麼。)

作為學貫中西的一代鴻儒,辜先生說——


頂禮先賢,昱先生也說——


欣賞完了,

關注昱先生的在線課程,請掃描二維碼:

(長按圖片,自動識別二維碼)

相關焦點

  • 《論語》英譯海外傳播多元化策略
    在21世紀,為了中華文化更好更主動地走向世界,有必要對《論語》英譯進行多元策劃,進行海外多渠道傳播。 關鍵詞:《論語》;海外傳播;英譯 作者簡介:   1809年以來,《論語》的英譯本(包括全譯本和節譯本)有50餘種,在不同時期對英語世界的讀者產生了不同的影響。
  • 全球孔子熱 福建退休教師英譯《論語》
    全球孔子熱 福建退休教師英譯《論語》 Retired teacher translates 'The Analects' into English
  • 《注音全譯論語》:一本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國學經典
    近期,新華出版社推出的《注音全譯論語》一書就是一部可向中學生推薦閱讀的國學經典專著。《論語》中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其中諸多名句及其思想,已經融入中國人的思維觀念,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和習慣。《論語》的內容在《語文》課本多有摘錄,也是以中考和高考中經常採用的選段。2020年全國高考語文作文就有《論語》中的一段內容,講的是孔子對管仲的評價。
  • 讀《論語》該從何起步
    要在從古至今如此眾多的典籍中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部《論語》讀本,實非易事。錢穆《論語新解》備採眾說,折衷求是,文言註解,白話試譯,且時有按斷。孫欽善《論語新注》收在「新編新注十三經」叢書,側重對《論語》經文、篇章的校注辯證,不附譯文。楊逢彬《論語新注新譯》、蔣紹愚《論語研讀》二書皆採用語言學的方法,致力於在《論語》疑難詞句的考釋上求得突破。
  • 關於錢穆《論語新解》的白話翻譯問題
    我為同學們提供了論語素本,推薦了閱讀版本——楊伯峻的《論語譯註》,而我重讀《論語》,選的是錢穆的《論語新解》。       作為版本的愛好者,我擁有如下幾個版本的《論語》:《論語今譯》(唐滿先)、《論語譯註》(楊伯峻)、《論語解讀》(傅佩榮)(此版本有傅佩榮的籤名)、《論語新解》(錢穆)、《論語今讀》(李澤厚)、《論語通釋》(王熙元)(臺灣版)、《新論語》(錢寧)、《四書集注》(朱熹),最近買到的是楊逢彬的《論語新注新譯》。
  • 《論語》重點例句英譯來了!
  • 《論語》: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論語》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是我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 為什麼要給孩子看注音版的《論語》?
    《論語》是一部經典的國學名著,是了解儒家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全書分為20篇512章,原文約16000字,加上標點符號約21000字。字數雖少,卻句句精要。對於孩子們來說,有選擇性地閱讀國學經典名著,擴展閱讀視野、豐富思想世界、增強語言表達能力十分有必要。《注音全譯論語》正是一本適合孩子們閱讀的國學經典專著。
  • 《論語》中關於「君子」和「小人」的翻譯
    作為中國儒家思想的經典作品,《論語》(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所反映的孔子的思想不僅深深融入了整個中華民族
  • 解讀丨《論語》中的「直」字有幾種意思
    《論語》有很多現代譯本。其中,錢穆的《論語新解》、楊伯峻的《論語譯註》、李澤厚的《論語今讀》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他們都力求通俗,除了注釋外,每章都有白話對譯。但三者側重不同:錢著的註解用的是文言,並設有「白話試譯」用白話翻譯古文,為儘可能避免意義的失真,重要詞彙基本沿用古文;楊著則譯文在前,注釋在後,全用白話,書後附有一個《論語詞典》,對《論語》的用詞進行了統計;李著的譯文摘錄了部分楊著,其重要特色在後面的「記」,著重闡釋章句意蘊。
  • 《論語》譯本談
    《論語》最初的譯本是哪本?應當是1687年在巴黎以拉丁文出版的《中國哲學家孔子》,由比利時傳教士柏應理等編譯,可稱最早且最有影響力的關於中國儒家思想的譯著。事實上,來華耶穌會士對儒家經典的翻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 17世紀法文本《論語導讀》入藏國圖,《論語》海外版本特別展出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一部1688年法國首部《論語導讀》法文版原著,今天(11月4日)正式入藏國家圖書館,並在國家典籍博物館展出。
  • 《論語》有這麼多版本,哪一本最適合你?
    自漢代以來,《論語》研究在我國民族文化中佔有顯著的地位,具有很大的終結性。據非常粗略的統計,有3000多種,平均每年差不多生產兩種,可以說是洪水泛濫。這種性質及其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是相輔相成的。我引物。1。《論語》,張豔英譯,中華出版社,2006年。
  • 2016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翻譯模擬題:論語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6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翻譯模擬題:論語 2016-12-02 16:36 來源
  • 一起閱讀‖《論語》:子張學幹祿
    5、《論語》:道千乘之國6、《論語》:弟子,入則孝,出則悌7、《論語》:賢賢易色8、《論語》: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9、《論語》: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10、《論語》: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11、《論語》:父在,觀其志12、《論語》:禮之用,和為貴13、《論語》:信近於義,言可復也14、《論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 國內首部《論語》中英文音頻書在京亮相
    6月21日,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論語》(中英雙語·誦讀版)新書首發式在北京舉行,來自法國、墨西哥、剛果、印度尼西亞、克羅埃西亞的外國留學生代表與近百名小學生一起,用中英雙語誦讀《論語》經典名句,用一場別開生面的《論語》中外誦讀會宣告國內首本漢英雙語《論語》音頻書正式面市。
  • 從小學到大的《論語》,英文翻譯竟如此驚豔!
    《論語》作為古代文化典籍,不僅處處是名言警句,仔細了解它,還能發現很多有趣的小故事。今天我們又選取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句子和對應的英文翻譯,一起來看看吧。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篇》含義:溫習舊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憑藉這一點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 弄懂了這一章,學《論語》沒有問題了——學而篇第一一三
    【錢穆譯】有子說:「與人約而有信,必先求近義,始可踐守。向人恭敬,必先求合禮,始可遠於恥辱。遇有所因依時,必先擇其可親者,亦可依若宗主了。」【楊伯峻譯】有子說:「所守的約言符合義,說的話就能兌現。態度容貌的莊矜合於禮,就不致遭受侮辱。依靠關係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 辜鴻銘與英譯《大學》出版之謎
    作為學貫中西的學術大家,辜鴻銘翻譯了「四書」中的三部——《論語》《中庸》和《大學》;因為缺乏實證,長期以來學界一直認為辜氏的英譯《大學》或許並未正式出版過。這種從比較文學和比較文化學角度對儒經所作出的創造性闡釋形成了辜氏獨特的譯風。其英譯《中庸》由於版本眾多、流傳甚廣,在近些年受到翻譯界越來越多的關注。(陳梅、文軍,《〈中庸〉英譯研究在中國》,載《上海翻譯》,2013年第1期)但辜氏其他譯作在其有生之年則無一例外地成為絕版。辜鴻銘曾有意再版英譯《論語》,但遺憾的是,此計劃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得以成行。
  • 我讀《論語》—《論語學而篇》之八:「賢賢易色」到底是啥意思
    咱們先看看有哪些解釋:1、何晏《論語註疏》:「賢賢易色」者,上「賢」,謂好尚之也。下「賢」,謂有德之人。易,改也。色,女人也。……人多好色不好賢者,能改易好色之心以好賢,則善矣,故曰「賢賢易色」。3、辜鴻銘《辜鴻銘講論語》:「賢賢易色」是指:大丈夫當如欣賞女人之美一樣去追求他人身上值得追求的東西。4、錢穆《論語新解》:「賢賢易色」是指:一個人能好人之賢德勝過其好色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