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什麼比寶寶不吃蔬菜更讓人頭疼的嗎?
相信這是許多寶媽們頭疼的問題
寶寶不愛吃蔬菜的原因
1
身體滿足
寶寶攝入的蔬菜和水果已經能夠提供充分的營養,不用再補充。
2
記憶排斥
寶寶對某種蔬菜或水果有過不好的印象,可能是被嗆到過,或者口感無法接受,所以拒絕食用。
3
生理排斥
對於蔬菜和水果的味道,寶寶出現了厭惡的感覺,對蔬菜和水果有牴觸。
4
家長影響
家長一直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寶寶的飲食習慣會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不少家長會因為自己的飲食喜好或信仰,而影響到出現在餐桌上的菜餚,寶寶一旦從小不常接觸某些食物,待長大之後,對於該食材的接受度就會相對變低。
5
烹飪問題
寶寶對於顏色鮮豔的食物特別感興趣,有時候家長沒注意食物顏色搭配或是烹飪方式不當讓口感不好,寶寶嘗試過後就不願意再吃了。
讓寶寶愛上吃蔬菜,家長們還是要下點功夫
讓寶寶愛上蔬果有辦法
1
讓寶寶自己選擇
可能許多家長會忽視寶寶的自主性,可以帶著寶寶一起到市場去挑選蔬菜,讓寶寶參與洗菜,寶寶會因為這個過程對蔬菜感興趣,也會因為自己的參與而願意去嘗試吃蔬菜。
2
烹飪方法多樣
蔬菜的做法可以多種多樣,加入粥中做成蔬菜粥,加入肉泥中做成餃子,或是根據顏色搭配出一盤蔬菜沙拉。不同的烹飪方式會有不同的效果,給寶寶嘗試到不同口味的蔬菜,喜歡的可以多做,不喜歡的可以更換蔬菜品種或是做法,讓寶寶愛上蔬菜,養成習慣。
推薦菜品
今天介紹大家這道娃娃青菜卷,家長近期可以在家裡,帶孩子一起做起來。
不僅味道很好,很多孩子不吃薑蔥蒜,這些佐料尤其在春天,對孩子的生發是很有助益的,我們可以剁碎拌在肉裡,同時中和娃娃菜的涼性。青菜用水煮,也少了一些油鹽,相對也更為清淡一些。
讓孩子參與到製作過程裡,他們吃起來就更有興趣了。
食材:娃娃菜2顆、肉末150克、生薑2片、小蔥1根、生粉1勺、鹽3克、蒸魚豉油1勺、芝麻香油少許。
做法:
1、準備好各種食材,在洗菜醃肉之前先煮一鍋開水(菜準備好了的同時剛好水開,節省時間)。
2、將娃娃菜葉片擇出,洗淨,小蔥切成蔥花,薑片剁成薑末;
3、水開後,將菜葉放入開水中燙軟,燙軟的菜葉撈出平攤晾涼。記得千萬不要燙太久,容易損失營養物質。
4、將所有的材料混合調餡,加入生粉、鹽,滴上幾滴芝麻香油,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打。想要更快速,可以帶上一次性手套,用手抓打至肉末起膠即可。
5、將放涼的白菜葉子平鋪在砧板上,放一小勺肉末在菜幫處,菜幫子裹住肉末朝前卷,卷至中間時將兩端折向裡面,直至卷完所有菜葉。卷的過程可以讓寶寶參與,增加孩子的樂趣。
6、將小卷在盤子裡擺好,水燒開後放入白菜卷,蒸10分鐘。
7、開鍋後將盤子裡面的水倒去,淋上一勺蒸魚豉油和幾滴芝麻香油,一盤簡單又營養的蔬菜卷就做好了,當主食或當菜都是不錯的選擇。
寶寶自己有參與,連平時不愛吃的青菜,都吃得格外香。
小貼士:
1、豬肉也可以換成雞胸肉等。
2、餡料也可以加入冬菇、胡蘿蔔、木耳碎,使口感和營養更加豐富。
3
家長要以身作則
讓寶寶吃蔬菜,結果家長並不怎麼吃蔬菜,這樣寶寶也不會愛上蔬菜,讓寶寶和家人一起就餐,在餐桌上多蔬菜,寶寶如果主動嘗試可以給一點鼓勵,這樣寶寶就會逐漸愛上吃菜。
4
增加食物的趣味性
比如在三明治上畫上笑臉,用蔬菜和水果擺出可愛的造型等都能夠增加寶寶對於食物的興趣。大力水手吃菠菜、愛吃胡蘿蔔和青菜的小白兔、吃豆豆長肉肉等小故事也是吸引寶寶吃蔬菜的不錯選擇,讓食物增加趣味性,讓寶寶愛上蔬菜。
不同年齡,每天吃的蔬菜量不同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
6個月~2歲齡的嬰幼兒,蔬菜的攝入量按需給予。每個孩子對輔食的接受度不一樣,可能有的孩子吃了一勺菜泥還想吃,而有的孩子一次只能吃半勺菜泥;
2歲~3歲的兒童,建議每天蔬菜的攝入量為200g~250g;
4歲~5歲的兒童,建議每天蔬菜的攝入量為250g~3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