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和班」引領教育援疆新格局 助力精準教育扶貧取得新效能

2020-12-16 人民網

【摘要】天津「組團式」教育援疆基於「讓和田地區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更優質教育」的理念,在「全鏈條」教育體系硬體建設和軟體幫扶上多管齊下重實效上水平的基礎上,於2018年在和田地區天津高級中學創建了「津和班」,經過近三年的傾心打造,「津和班」已成為天津教育組團式援疆的亮點之一,並凸顯為和田地區優質教育的特色品牌。天津以和田地區天津高級中學「津和班」為「試驗田」和「樣板間」,充分發揮引領、示範、輻射作用,並將其作為推動當地基礎教育持續深化改革的支點和槓桿。在「津和班」項目的引領帶動下,天津援疆教育團隊積極挖掘教育精準扶貧的新內涵,逐步形成以「津和班」為主體、津和校際幫扶聯動發展的新格局,進一步高質量和可持續地為津和兩地精準教育扶貧取得新效能而不斷升級加力。

教育扶貧被賦予了「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使命,全國各地都在探索教育精準扶貧的有效路徑。目前,組團式已經成為各地教育援疆的必選動作。天津「組團式」教育援疆基於「讓和田地區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更優質教育」的理念,在「全鏈條」教育體系硬體建設和軟體幫扶上多管齊下重實效上水平的基礎上,於2018年在和田地區天津高級中學創建了「津和班」,經過近三年的傾心打造,「津和班」已成為天津教育組團式援疆的亮點之一,並凸顯為和田地區優質教育的特色品牌。

天津援疆前指和教育團隊以和田地區天津高級中學「津和班」為「試驗田」和「樣板間」,充分發揮引領、示範、輻射作用,並將其作為推動當地基礎教育持續深化改革的支點和槓桿。在「津和班」項目的引領帶動下,天津援疆教育團隊積極挖掘教育精準扶貧的新內涵,逐步形成以「津和班」為主體、津和校際幫扶聯動發展的新格局,進一步高質量和可持續地為津和兩地精準教育扶貧取得新效能而不斷升級加力。

一、「津和班」教育品牌優勢日益凸顯

「津和班」自創建以來,實施管理自主、發展例會等創新舉措和機制,在班級秩序優化、學生習慣培養、學習面貌提升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實踐與探索,逐步獲得了當地師生家長的充分認可和高度評價。「津和班」是匯集天津先進教育理念的「示範班」,採用「全學科包班」模式,班主任和所有任課教師均來自天津市優質高中,凝聚和集中了天津市高中階段先進的教育理念、方法和資訊。

「津和班」是和田學生享受天津優質教育的「高平臺」。「津和班」的設立,使當地學生在天津援建的高標準校園環境中,親歷著來自天津援疆教師創設的全新教育情境和高效課堂體驗,開拓了視野,提升了能力,發展了素養。援疆教師傾情傾力,通過各類精心設計的特色教育教學活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未來人生奠定堅實基礎。「津和班」是全體援疆教師接續打造的一個不出和田的高水平「內高班」。

「津和班」是和田教師借鑒先進教育理念的「樣板間」。「津和班」在管理、教育、教學等各方面資源富集,具備集群效應和輻射帶動能力。班級任課教師政治站位高、業務能力強,真心關愛學生,全情奉獻教育,得到了當地學生的擁護和教師的認可。「津和班」的設立使援疆教師對當地學校青年教師的傳幫帶有了更加具體、生動的實踐形式,援疆教師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青年教師可以近距離、全方位地觀摩、學習、交流、借鑒,更快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專業成長,有力推動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隊伍」。

「津和班」是和田教育實現創新跨越發展的「試驗田」。「津和班」設立的初衷,就是要在「組團式」教育援疆豐富實踐的基礎上,打造更具推廣意義和借鑒價值的實踐模式,推動當地基礎教育持續深化改革。實踐証明,「津和班」引發了對比思考和積極探索,對當地學校乃至全和田地區基礎教育都發揮了重要且廣泛的引領示範、輻射帶動作用,有力推動和田地區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推動和田教育朝著內涵發展、創新發展、跨越式發展、現代化發展的方向不斷改革和邁進,辦好和田人民滿意的學校。

二、「津和橋」校際聯動活動不斷創新

近年來,在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援疆教師團隊在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培養當地青年教師的同時,幫助和田地區高級中學建設了實時互動雙向交流的「空間教室和研訓平臺」,深入探索開發並熟練使用津和兩地校際間的遠程視頻系統。在教師層面組建校際間教研聯盟,開展同課異構、集體備課、沙龍論壇等活動,以網絡教學平臺異地同步教學實現優質教師資源高度共享。在學生層面建立三個「津和班」與天津市三所學校同齡班級間的「手拉手一家親」聯誼關系,以特色活動的開展實現兩地學生的隔空對話、互學互鑒、互助互愛。此外,定期組織高級中學教育教學一線管理幹部前往天津市合作交流學校參觀學訪,提升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內驅力。津和校際聯動發展的路徑在逐步拓展,「津和橋」用真情、智慧和奉獻鋪設起津和校際間交流交往交融的坦途。

三、「津和情」教育幫扶舉措逐步拓展

為助力和田地區脫貧攻堅的深入開展,援疆教師團隊堅持與學校內建檔立卡學生「一對一」結對認親,以活動為抓手,開展多層次、多方位、多形式交往互動,實現了「點對點」扶貧幫困。天津市天津中學開展「津和師生一家親 攜手點亮微心願」活動,通過家國情懷、課業學習、心理輔導、升學指導、文化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為津和兩地深植下「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種子。天津二十一中學組織的「愛心義賣資助」活動,用濃濃情誼和暖暖愛心激勵著和田學生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以深厚的情懷感恩黨組織。津和兩地的幫扶舉措在不斷創新,活動內容在不斷豐富,釋放著教育援疆新效能,激發著教育援疆新動力。

以「津和班」為主體、津和校際幫扶聯動發展的新格局,是深入探索和實踐可持續發展的教育人才「組團式」援疆工作的新路徑,更好地發揮了天津優質援疆教師和援派學校的資源優勢,推動和田基礎教育不斷實現新跨越、和田經濟社會不斷取得新發展。(天津援疆)

(責編:楊睿、韓婷)

相關焦點

  • 天津援疆:全力打造「組團式」教育援疆全鏈條新模式
    一、選強配優教師隊伍託起「全鏈條」教育援疆新模式 天津援疆前方指揮部嚴格落實教育援疆任務,認真梳理和田地區教育管理和教學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2020年精準選派627名教師與支教大學生來和援疆,選派人數實現多年連續增長。一是實現教學幫扶各層級全覆蓋。
  • 依託新職農水產專業學歷教育平臺助力精準扶貧出成效
    為此,生物技術繫緊跟國家扶貧戰略的重大轉變,依託學院承擔福建省「萬名新型職業農民素質提升工程」項目,整合校內外資源,經過幾年的教育教學改革和實踐,在全國率先提出並成功實踐了基於精準扶貧戰略的水產養殖技術專業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及其模式,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與示範效應,逐漸探索出一條職業教育助力國家精準扶貧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的特色之路,創新之路。
  • 教育扶貧:教育發展能力,阻斷代際貧困!如何助力精準扶貧脫貧!
    教育扶貧是我國扶貧總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關注的是精準扶貧脫貧問題。教育扶貧不同於以往扶貧政策,其是一種「造血式」的扶貧方針,通過發展教育能夠從根本上改變觀念,促進人的自我發展,從而阻斷代際貧困,達到精準扶貧的效果。那麼,教育又是如何助力精準扶貧的呢?
  • 教育部:實施20項教育惠民政策 紮實推進精準扶貧
    十八大以來,教育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的重要戰略思想,全面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採取超常規政策舉措,精準聚焦貧困地區的每一所學校、每一名教師、每一個孩子,啟動實施教育扶貧全覆蓋行動,先後組織實施了20項教育惠民政策措施,實現了貧困地區義務教育普及、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學生資助體系、教師隊伍建設、民族教育發展、職業教育提升等領域的教育扶貧全方位覆蓋,為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 阿卡索公益教育項目順利開展,「雙師課堂」助力教育精準扶貧
    日前,上溪小學的「雙師課堂」開課了,學生們通過一塊屏幕和一根網線,在中教的幫助下,跟著外教學習地道的英語。 據悉,上溪小學位於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麻布崗鎮上溪村,其學校辦學條件差、教師資源匱乏、優質師資長期欠缺。在這裡進行「教育扶貧」就顯得格外重要。而在網際網路時代,在線教育作為填補教育均衡的一種重要方式,對改善貧困地區孩子的學習效果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扶貧典型案例
    教育扶貧是「扶智、扶本、扶根」工程,針對芒市教育起步晚的情況,既要充分考慮地方需求,也要和具體對接部門做好溝通,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真正把教育扶貧工作做實做好,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總結探索了「科研引領、精準對接、點面結合、共同發展」的教育扶貧模式,聚焦地方實際需求,實施精準教育扶貧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 精準實施教育幫扶,「助力教育立州廣外遠程送教」英語教師培訓在...
    六年傾情扶貧路,今朝雲端情更濃,這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對黔西南州實施精準教育幫扶的第六年。教育扶貧,教師先行。截止目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已為黔西南州培訓1915名中小學英語教師,為全州深入推進英語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和高考備考發揮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極大地提升了黔西南提高英語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促進全州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極大地提高了英語教學質量。
  • 「廣州教育助力脫貧」|扶貧扶能酬壯志,「振興杯」上創新篇
    2020年4月,郭老師作為第二批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的一員來到疏附縣職業高中開展支教工作,9月擔任支教團副團長,10月被任命為疏附縣職業高中副校長。 技能提升離不開訓練基地建設。在郭毅榔的努力下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批准了約8萬元的技能扶貧經費,為學校改建鉗工實訓基地。
  • 精準扶貧,愛心捐贈 ——津大盛源集團在阜蒙縣化石戈鎮開展精準...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作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遼寧津大盛源集團認真履行企業和社會責任,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戰略,開展扶貧攻堅活動,多年來服務「三農」,致力於農業增產增收,也為實現全面小康目標做出了積極貢獻,今天又為阜蒙縣化石戈鎮奉獻了濃濃愛意。  上午10點30分,愛心捐贈儀式開始。
  • 北京科技大學構建教育精準扶貧體系
    北京科技大學自2012年正式確定定點扶貧秦安縣以來,通過多種渠道進行調研、溝通,了解當地情況和實際需求,不斷創新扶貧開發思路和方法,確定了以「教育扶貧」為主體的幫扶思路,一步步探索實施,逐漸形成了一套與國家政策相匹配、與地方需求相吻合,且高校系統內可以有效實施的 「以轉變幹部觀念、提升教育水平、做好學生幫扶為主線的教育精準扶貧體系」。
  • 精準教育扶貧:深圳市南山區「111」智力扶貧工程碩果纍纍
    開展職業教育智力幫扶工作是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舉措,是發揮深圳市南山區資源優勢,落實區委、區政府精準幫扶廣西德保的重要戰略任務,是深入落實《南山區教育精準扶貧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具體行動。
  • 信息化:搭建教育扶貧「快速路」
    同時能精準提供貧困輟學的學生信息,開展撿拾「遺珠」工作,勸返這些學生重回校園,助其「返得了學」。還能聚類分析和個性化分析貧困學生數據,為貧困學生提供相應培訓信息、實習信息以及就業信息,助其「脫得了貧」。正如黔西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專業學生王扣蓮所說:「要不是因為精準扶貧大數據支撐平臺的幫助,爸爸要打工很久才能湊出我的學費。」
  • 教育扶貧 助力美好教育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林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陳浩12月15日,鄭州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教育扶貧工作新聞發布會在鄭州市政府新聞發布辦舉行,記者獲悉,近年來,鄭州市教育局圍繞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和教育「十三五」規劃,在全面提升鄭州教育質量的同時,
  • 和碩縣:教育援疆 助力和碩職教發展
    我是報到的新生,要到職教餐旅專業班。」9月10日,和碩縣高級中學2020級職教餐旅專業新生迎來了開學季,老師們正忙碌於幫助新生報到登記、領行李、在寢室收拾被褥、在教室講解報到須知,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派朝氣蓬勃景象。
  • 鄭州一中利用衛星直播技術助力教育精準扶貧
    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司長海波一行專程前往鄭州一中調研教育扶貧工作據悉,為緩解貧困及教育落後地區優質教育資源供需嚴重失衡的矛盾,破解遠程教育發展初期網校、網絡課程建設質量低、效果差的問題,鄭州一中於2006年開始,基於衛星直播技術構建了「輸出——輸入」多向互動模式的新型教育教學共同體。共同體由中心校鄭州一中和遠端合作學校構成,合作學校不僅能夠和中心校進行教學「輸入——輸出」雙向互動,校際之間也可雙向互動。
  • 助力教育扶貧:為英語教學帶來全新的視野
    11月9日,陝西省教育廳與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教育精準扶貧合作儀式在陝西省宜川縣舉行。當天,陝西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海波與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兼CEO胡敏共同出席在宜川中學舉行的捐贈儀式,開啟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助力陝西教育扶貧的新篇章。陝西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海波介紹,進入新時代,陝西省委、省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堅持人才強省戰略,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時也面臨新問題和挑戰。
  • 為精準扶貧助力教育資源全面普及,狀元教育走進張家口赤城縣
    2020年9月16日 —中國 · 張家口—新文達集團旗下狀元教育踐行社會責任感,響應中關村高新企業協會(以下簡稱「高企協」)號召,於今日走進張家口赤城縣興仁堡小學,捐贈教學一體機、課程配套圖書,把一線教育資源帶進校園,實實在在地改善學校教育環境,為孩子們助力
  • 清華大學遠程教育助力遵義市紅花崗區教育扶貧
    黨政幹部、中小學學校校長和師生通過聆聽國內外知名教授、專家的講課,從中了解最前沿、最尖端的新理論、新觀念、新知識、新方法、新趨勢,不斷提高參與人員自我發展的能力,真正感受到「扶貧先扶智」的深遠意義。承辦了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和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教育扶貧辦聯合舉辦的2014年第四期衛生計生宣傳幹部能力建設培訓班1期。三次承辦清華大學教育扶貧工作經驗交流會。
  • 構建「全過程」教育幫扶體系 全方位推進精準教育扶貧
    合肥工業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扛起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堅決落實黨中央和教育部黨組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高校智力、人才、科技優勢,以教育扶貧為突破口,主動對接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遵循「多措並舉全面精準、扶智為先全程輻射」工作總思路,探索出了一條貫通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的「全過程」教育幫扶體系,全方位推進精準教育扶貧
  • 河南「大愛工程」教育精準扶貧捐贈活動鄧州市啟動儀式舉行
    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馮明雨代表市教育體育局,向省扶貧開發協會、市扶貧辦、明日之星公益基金管委會各位領導、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向相關愛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馮明雨說,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不斷加大教育投入,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持續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全市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