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日照棧子村,改名前這個「冫口」字誰認得?

2020-12-23 齊魯網

文|張所昆

濤雒鎮

在日照市沿海公路西側,濤雒鎮駐地東南7公裡的棧子村村頭,建有一座非常氣派的門樓,上書「冫口子」兩個大字。路過此地的外地人,即便學問再高,也難識得其中的「冫口」字。

當地人當然熟知此字:「冫口」,讀zhàn,是一個左右結構的字,左邊為兩點水,右邊為一個「口」。「冫口」乃日照民間自造之字,在當地曾經使用、流行了二百多年,但未見任何字典收錄此字,電腦上也打不出來。

據光緒《日照縣誌》等史書記述,日照縣濤雒鎮東南海岸,「雖系海口,而舟不可泊」,清朝初年,「土人以竹木架設棧橋」,便利漁事,附近居處遂取名「棧子」。後來,集居棧子的漁戶增多,「歷久漸有數十家」。「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夏,大水,廬舍一空」。「縣尊孫公世璋察驗至此,令災民移居村西之沙嶺,親劃界限,各佔一區,中立公市」,形成了一個新村落(歷經二百多年,演變成現今一村、二村、三村和海員村四個村)。此處地形極具特色,「張雒口分出二水,環抱此村,相夾入海,故名曰『冫口子』」。

這就是「冫口子」村的由來。顯而易見,「冫口」是一個象形字,「冫」代表兩條河水,「口」象徵居民區。清道光年間,村民立碑記載了「冫口子」村莊的形成以及「冫口」字的誕生。「文革」中,此碑遭毀滅,所幸碑文被抄記下來。2000年,村民捐資復碑,以此傳承村史。「冫口子」名稱,內涵可謂豐富,承載著此地的人文地理脈絡。

40多年前的濤雒鎮

「冫口」這個奇特文字,沒少惹出笑話。建國初期,省裡記者來日照採訪漁業生產和漁民生活,寫成報導發表在報紙上,當中提到「冫口子」村,因為列印字庫裡沒有「冫口」字,只好表述為:「日照縣二口子村……」對於此事,老年村民們至今仍津津樂道。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隨著我國語言文字規範化、標準化的深入開展,使用「冫口」字所帶來的不便逐漸增多。由於一直沒有將該字向國家語言文字機構進行申報並求得承認,「冫口」字最終被歸於「自造字」、「生僻字」,按照國家規範地名用字的有關要求,1983年3月,「冫口」字正式被停止使用,「冫口子」村改稱「棧子」村。

雖然如此,由於二百多年的積習難除,也因對祖先運用智慧而發明創造的這個「冫口」字滿懷別樣情愫,現實中,村民沿用「冫口」字的現象仍然存在。

[責任編輯:楊凡、劉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濤雒「冫口子」 一個村子的由來和故事
    官府繪製地圖時,因無村名,村民就集思廣益,通過觀察地形、方位和周圍物象,根據漢字造字法,起名為「冫口 子」(音讀zhan zi)為村名。 東港區濤雒鎮冫口子三村 村民 鄭世松 所以說你在各種字典上查不到「冫口 」這個字,它是一個專有名詞。
  • 還好我打字快,不然就被冫
    噢,給不明真相的北方小夥伴解釋一下  我們南方人下雪拍雪景統一都是這個姿勢  如有需要,還可以自己劃重點    其實從昨天開始,長沙就開啟了凍哭模式  矢口辶首今天有夕夕 冫今口馬?  冫今至刂我 扌丁白 勺字者阝衤皮扌鬥昔攵了. . .  扌鬥 昔攵了. . .
  • 「水、冫、雨、火」系統
    記住:撇和捺都要寫舒展,這樣的字才顯得大方。2. 「氵」「水」作為偏旁,在字的左邊一般變形為「氵」,我們稱它三點水。它作意符,表示水、液體的意思。(教師掌握:「水」還有一個變體「氺」,如「泰」。這個知識以後學到相關字時再教給學生。)
  • 人文地理|誰是安徽省會?
    安徽設省之後,前兩位的府衙都遷到了當時安徽公認的中心安慶,但布政使司留在江蘇省的省府江寧,學政則由江蘇省代管。清代的行省設置就與當代頗為相似瞭然而南京和安慶誰才是真正的「徽京」(底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儘管清代的布政使作用已經比明代減弱很多,但仍然是掌管一方稅賦的大員。學政更是掌管教育和科舉的重要官員。
  • 茶飲市場生力軍,盼盼冫冫水果茶新品來襲!
    新產品、新定位就必須匹配新的營銷思路,盼盼冫冫水果茶,突破性採用「四季春「和」大紅袍「作為茶底,搭配熱帶水果,推出兩款全新口味的果茶,「青芒四季春」和「蜜桃大紅袍」。「鮮活水果,果香味甘,中國茗茶,茶韻悠長」 凸顯差異化口味,捕捉年輕消費者嘗鮮的好奇心,層次豐富,口感極佳,用出眾口味俘虜年輕人的味蕾。
  • 盼盼冫冫水果茶新品上市 顏值與口感兼具
    目前,盼盼冫冫水果茶新品已逐步在全國各省市上市。盼盼冫冫水果茶突破性採用「四季春「和」大紅袍「作為茶底,搭配熱帶水果,推出兩款全新口味的果茶,「青芒四季春」和「蜜桃大紅袍」。「鮮活水果,果香味甘,中國茗茶,茶韻悠長」 凸顯差異化口味,捕捉年輕消費者嘗鮮的好奇心,層次豐富,口感極佳,用出眾口味俘虜年輕人的味蕾。
  • 部首冫的漢字、偏旁部首為冫的漢字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部首:冫29、冭(tài),5畫,上下結構,部首:冫30、凃(tú),9畫,左右結構,部首:冫31、凞(xī),16畫,左右結構,部首:冫32、冾(qià),8畫,左右結構,部首:冫33、凊(qìng
  • 弱水三千,名為冫、氵——而灬卻是一個水貨
    「冫」、「氵」與「灬」,別看字形簡單,卻都是可以表義的部首。「冫」,兩滴水珠兩點水,「氵」三滴水珠三點水,那麼「灬」,是四滴水珠四點水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說一說何為偏旁,什麼是部首。就像造房子離不開建築材料,造字(合體字)也離不開最基本的構件——偏旁部首。古人認為,在字的左側為偏,字的右側為旁。
  • 日照最美教師於衍芳:教育要閃爍人文光輝
    我愛這個平臺。讓每一位學生在這個平臺上都學有所成,成就未來,是我的夙願。」這是有著27年教齡的日照師範學校教師於衍芳的心聲。1993年,從山東師範大學本科畢業的於衍芳,成為日照師範學校的一名數學教師、班主任。27年來,她把滿腔的熱血獻給自己摯愛的學生們,把中職學生原本「頭疼」的數學課上成了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 地理乾貨丨最全自然/人文/區域地理思維導圖,進階學霸秘籍
    高中地理主要分為兩大板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更多是與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密切相關,對生活的經驗,知識的廣度要求很高;而人文地理的學習相對來說更具有規律更易形成系統,同時也是學正確世界觀形成的必要組成。
  • 楷書技法:「冫」兩點偏旁漢字田英章工筆楷書技巧分析
    圖:田英章先生關於書寫兩點水偏旁的建議不妨我們還先來看一看田英章先生關於「冫」這個偏旁的書寫經驗。他在書中這樣寫道:「『冫』下點應略微偏左,以便穩定重點。兩筆距離不要太遠,稍需緊湊,而提鋒切忌太長,並注意所指的方向。還應該體會和觀察兩點的呼應關係的連帶關係。」
  • 河山多勝跡,韻致動古今 ——評《日照人文與自然遺產叢書》之...
    日照市政協原主席李守民主編的《日照人文與自然遺產叢書》共18分冊,作為其中分冊之一的《日照館藏文物》收錄了市內博物館及國家、省有關單位收藏的日照館藏文物455件,書末附有市內博物館收藏的其他文物名錄。全書涵蓋廣泛,內容充實,圖文並茂,通俗易曉,集學術性、資料性、思想性於一體,生動形象地闡發了文物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為直觀了解古代日照文化敞開了大門。
  • 劉國梁說的這個字你認得麼?其實它在《詩經》裡就有
    圖片說明:懟  這段時間,懟這詞在朋友圈火得很。其實,前幾年,貼吧上就有不少人在問——「懟」到底是什麼意思。而國家桌球隊總教練劉國梁,也經常被網友說他「懟」張繼科等球員特別有一套。  那這個「懟」,到底是什麼意思?出處在哪裡?記者考證了一番——  在《現代漢語詞典》上,懟的讀音是duì。但現實中很多人習慣讀成第三聲。  這並不是一個生造字。「《詩經》和《左傳》中,都出現過這個字。」
  • 很多明星都有改名,誰注意到梁安琪?網友:這個字不好讀
    之前金庸老爺子的原名查良鏞,他用了名字當中最後一個字作為自己的筆名,現在卻是響噹噹的一個名字,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強大的IP了,畢竟他的作品實在是太多了,每一部都那麼經典。其實這只是他的一個筆名,本命壓根就沒有改,只是後來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也是他自己賦予自己筆名的一種傳奇色彩。
  • 5歲王恆屹高難度背詩,家長帶孩子這樣學,會背還懂地理人文故事
    提到古詩詞,讓我想到一個僅有5歲孩子,王恆屹在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時,認得3000多字,580多詩詞,場上表演年齡最小。他還曾參加很多綜藝節目,最讓佩服的是《挑戰不可能》時,現場嘉賓在一首五律詩40個字裡,隨意挑出9個字,組成九宮格,王恆屹就能不錯一字的背誦出這首詩,說出作者和詩名。
  • 日照旅遊景點攻略,這些景點代表日照景點水平
    如今我也如願以償的來到了這個沿海的城市—日照市。當然這個地方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旅客來這裡玩,據說還受到諾獎得主的高度讚賞呢!至今已成為一個旅遊度假區,這裡的名吃也是別具特色。如果你沒來過日照,但又想外出旅行,那麼今天我可以給你免費做導遊,帶你一覽日照的風姿。
  • 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晨昏線解讀日照圖
    在地理的圖表知識中,日照圖既是一個重點,又是一個難點,日照圖集地理基礎知識於一圖,集地理學科思維特色於一圖,集地理學科基本技能訓練於一圖。因此,指導學生閱讀日照圖就顯得格外重要。常見的日照圖有兩種,一種是球面日照圖,它最常見的是側視圖和極點俯視圖兩種,當然還有其它過渡類型。另一種是平面日照圖,這種圖缺乏立體感,不易閱讀。
  • 《829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考研全套​——博泓學習網
    人文地理學研究人文現象空間特徵與人類活動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之間的關係,揭示自然環境對人類社會活動、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作用的變化和規律以及探討如何適應環境和改造環境,以協調人地關係。人文地理學研究要運用歷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動態的觀點,把現代人文地理現象作為歷史發展的結果和未來發展的起點,研究不同發展實際和不同發展階段人文地理現象的發生、發展及其演變規律,預測其發展方向,更好地為社會經濟建設服務。
  • 有多少人認得這個字?
    「灋」,這個字有多人知道它怎麼念?「灋」字與」法「字同音,是」法「的古字,由氵、廌(zhi第四聲)、去三部分組成。"灋,刑也。平之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廌去(廌,解廌獸也。似牛一角。傳說在古代「廌」是一種能區分是非曲直的神獸,古代公堂上遇到不好查的案子,可以把「廌」請出來判斷誰是罪犯,如果是罪犯「廌」獸會用它的角去頂;如果沒有被頂說明是清白的。「灋」從何而來?《尚書·呂刑》說:「苗民弗用靈,制以刑,惟作五虐之荊,曰法。」
  • 居家悅讀——重讀地理 細觀中國《中國歷史人文地理》讀後感
    重讀地理,細觀中國——《中國歷史人文地理》讀後感作者/孫庚辰在學習了一段時間的中國歷史地理後,對人文地理的興趣使然,我開始閱讀相關書籍。《中國歷史人文地理》便是第一本。這本書共分十章,主要介紹了疆域形成過程、行政區劃和結構職能的變遷、政治中心的分布與變化、人口分布與變遷、農業開發與地域特徵、工農業的開發及其意義、城市與交通、商業的發展和布局演變以及歷史文化景觀形成的地理與歷史背景等。該書「是我國歷史人文地理研究領域的代表性專著,是了解過去、認識現在、展望未來的學術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