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中如何避免與學生發生衝突?

2020-12-16 教書匠一枚

班級管理中如何避免與學生發生衝突?

幾乎沒有人願意當班主任。除了班主任有很多額外的工作外,和學生難以搞好關係也是重要原因。身為班主任,自然要管理學生。但是三歲的小孩都不喜歡被管教,更不要說處於叛逆期的初中生了。所以,管理學生的過程中,和學生發生不愉快甚至衝突,幾乎是所有班主任的共同經歷。輕者被氣到七竅生煙,重者被打(或者二十年後被打),更嚴重者家長找到學校要打你、告你。這不但會讓你對自己的職業產生懷疑,甚至讓你對人生產生懷疑。

但是班主任工作總要有人去做,偏偏就落到了你頭上了。有可能是因為你能力突出,也有可能是因為你……所以,事已如此,不如就接下這份信任或者……那麼接下之後該如何和學生搞好關係呢?我最近的思考是要搞清楚班級管理的邏輯。這種邏輯就是教育活動中的基本關係。

這種關係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的溝通聯繫。我們教育者認真工作,受教育者努力學習,這本是和諧美滿的一對。但實際情況要複雜的多。因為教育者分化成了教育管理者、老師和家長。對於叛逆期的孩子,野狗都要避讓三分,誰願意直接和他們正面衝突呢?所以,教育管理者和家長就巧妙地躲到了老師身後,通過老師,尤其是班主任來施加他們對學生的影響。

比如,一學校領導在校園裡看到一學生戴耳環,有失學生身份。他詢問了學生的班級,和藹地告知他學生不能戴耳環。然後,轉身給學生所在年級領導打電話,告知某班某位學生戴耳環,希望嚴肅處理。年級領導又打電話電話告知班主任:你們班的某某戴耳環,希望你處理一下。有學生在領導面前給你丟臉,你自然火冒三丈

,氣衝衝跑到教室把該學生批評了一頓,儘管學生是好漢不吃眼前虧,低頭認錯。但你還覺得不解氣,就打了他一下。由於這麼多年的法律普及教育,每個學生都已知道老師不能體罰學生。所以,他轉身給了你一個「迴旋踢」,然後跑下樓給家長打電話去了……最終你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在全班同學面前向該同學道歉。

當然這是假設的極端情況,領導一般不會一層層施壓,大部分班主任也不會遇到。但是,我想所有班主任都應該接到過領導打來反應某個同學問題的電話。這個時候,我們會覺得學生丟臉丟到外面去了,往往比親眼看到孩子犯錯還生氣,就有可能更嚴厲的處分學生。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或者其他需要處罰學生的情況,我的經驗是先冷靜分析一下:這個火是不發不行嗎?是發自肺腑地想發火,還是出於某種壓力?如果不發自己就會憋出病來,或者學生就會誤入歧途,那就爆發吧。但如果不是,我建議冷處理。這能有效避免和學生發生衝突,也有可能有意外的收穫。

這就是班主任為什麼和學生搞不好關係原因之一:學校、家長,以及全社會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都要通過你去傳達。所以,身心俱憊的教書匠啊,要好好保護自己。

關於班級管理的想法分享,未完待續……

關注我們

了解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模擬情景處置 | 學生之間發生衝突如何破解?
    學生之間發生激烈衝突(包括但不限於校園暴力、校園欺凌、矛盾衝突等)模擬情景:技能大賽很快就要到了,我班比賽的器具被人惡意拆毀,有人說看到隔壁班學生拿的,同學們情緒激動,要去找他們理論還有人說要打他們,作為班主任該如何處理?
  • 大學教師和學生衝突不斷發生,為何總是學生受傷害?如何去避免
    大學教師和學生衝突不斷發生,為何總是學生受傷害?如何去避免近幾年,隨著網絡的發達,很多事情發生後都被曝光在了網上,其中大學生和大學教師之間發生衝突的事件時有發生,比如說大學老師利用職務之便,向學生索取賄賂,大學老師以學業要挾學生做自己的情人等,最近還有大學老師醉酒後打學生,這些事件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受傷害的群體都是學生,為什麼會這樣呢?大學生又該如何去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呢?
  • 班主任老師和學生有時候會發生衝突
    作為班主任老師,一天到晚和學生打交道,處理他們之間的各種問題,和學生發生衝突是常有的事。但作為班主任老師和學生發生衝突又是不應該有的事。一則傷了自己也傷了學生;再則作為教育者的老師,和被教育者的學生發生衝突,學生再不佔理,也是可以原諒的,而老師在這個過程中,都會讓自己的形象受損。
  • 當老師的人怎樣避免和學生起衝突
    師生衝突是導致新教師離職的主要因素,也是影響教師幸福感的一大原因。在工作中,教師應學會自我保護,儘量避免和學生產生衝突。一旦和學生產生衝突,不論是輿論還是處理成本,都對教師不利,那怎樣避免衝突呢?一 剛和學生接觸時一定要嚴肅嚴厲很多新教師,剛和學生接觸時對工作熱忱,對學生溫柔以待。
  • 如何在家族企業中進行衝突管理
    或許正是由於這樣的經歷,讓佩萊格裡尼教授發現了家族企業中的衝突管理以及組織變革的重要性。佩萊格裡尼任職於羅馬第二大學,擁有終身教職,並是歐洲管理學會年會(EURAM)的創業分會場的前任主席,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家族企業衝突管理、內部創業、創業和組織變革。
  • 在中學班級管理中推進「恩威並施」的教育方法,促進學生快樂學習
    中學班級管理的意義。中學時期是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同時發生巨大變化的關鍵時期。他們最初對世界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但是由於他們的思想發展尚未成熟,因此仍然極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不好的想法或周圍環境的影響。在不同的成長環境中,學生的價值觀也表現出不同的特徵。由於家庭教育,成長經歷和個性偏好等因素,班上的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成長狀態也不同。
  • 學生起衝突,如何處理不抓狂?
    衝突,蘊含絕佳的學習契機從「我今天讓學生從衝突中學到什麼」的角度切入,並掌握學校日或親師座談會時機,清楚向家長說明自己處理學生衝突事件的理念與原則,「老師先說清楚自己的班級經營理念與衝突處理步驟,家長就比較安心,」教學經驗超過三十年的臺北市明德國小教師熊錦霞,如此提醒新手教師。
  • 班級文化建設在班級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宜川中學李江波)
    班主任的工作實踐,使我充分認識到:班級文化一經創造形成,又反過來對學生的行為起凝聚、激發、引導和控制作用,使學生的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作風發生很大的變化。 其次,班級組織結構是班級制度文化的重要內容。班級管理必須著力調整完善班級內部的組織結構。其中,如何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作用,人人參與管理,是班級內部結構調整的核心。
  • 新教師如何管理班級?(中)
    昨天總結了新教師在接手班級時如何處理和學生的關係,具體內容和主講人信息請查看這篇文章:今天主介紹教師如何處理與家長之間的關係?聽到這裡,不得不佩服管老師的「心機」,一石三鳥,從中也可以看出,管老師對於班級,確實熱心負責。 03.用好qq,事半功倍網際網路時代,qq和微信是我們日常用的最多的溝通工具。在這裡,管老師建議教師們使用qq管理班級,而不是微信(將工作和生活劃清界限)。
  • 避免校園暴力發生的幾種方法
    因現實社會、人際關係方面的不正之風對正處於身心發展時期的孩子們影響極大,有的學生信奉「哥們義氣」,結交酒肉朋友,甚至「兩肋插刀為朋友」,尋釁鬧事打群架,有的好強逞強,欺侮同學。很多時候他們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當與別的同學起利益衝突時,他們極易衝動而爆發出不滿的情感,形成暴力行為,往往導致打架事件的發生。
  • 「和諧與信任」是班級管理的「法寶」——談班級管理
    近些年來,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初中班級的管理現狀有了很大的改善,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班級整體環境和氛圍更加濃厚,學生得以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然而,縱觀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了管理質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阻礙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 教師如何做好班級管理
    班級是一個集體,對於學生來說這是他們面對的一個小社會。那麼,作為教師如何才能管理好班級呢?提起班級管理,很多教師都會有不少苦水,管理班級是一件苦差事。的確,教師們在管理不同性格的孩子會遇到很多難題,很多教師在管理班級方面付出了不少辛苦但是班級仍然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 「避雷針效應」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在管理班級的時候,由於中等生比較乖巧,不會惹出什麼事端,班主任經常會忽視掉「中等生」的存在。這樣的情況下,「中等生」由於長時間得不到教師的關注,容易產生不良情緒。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高中班主任應該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給予每個同學平等的對待,讓他們感受到班級的溫暖。
  • 學生和科任老師發生衝突, 班主任該怎樣冷靜處理?
    作為科任教師,如果和學生發生衝突,應該是自己的課堂自己負責,除非萬不得已,不要把問題扔給班主任解決。一有搞不定的事情就把學生推給班主任的科任教師是不受歡迎的。但是,因為各人的能力、水平、個性不同,或者事件已經超出了科任教師能解決的範圍,班主任就不得不介入了。
  • 在班級管理中提升學生自我價值感,關注心理健康,實現有效管理
    當前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涉及各個方面,包括學習動機的激發、學習習慣的培養、交流合作的能力、人際關係的和諧等。本文僅從提升學生自我價值感角度,談談在班級管理中的建議。
  • 學生與教師發生肢體衝突,教師應該如何被保護?
    在新聞媒體日益發達的現在,我們在網上屢屢看到學生與老師衝突的事件。由於身份的特殊性,對學生進行糾正時,一旦發生衝突,老師們首當其衝。例如2014年12月15日早自習期間,魯甸縣第一中學初三學生因上課睡覺,與老師發生衝突,並毆打老師;安徽省蒙城縣範集鎮某學校課堂中出現學生集體群毆老師事件等等。發生衝突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是學生對老師大打出手實在令人寒心。老師們又礙於工作要求忍氣吞聲,這使得教師團體在自己人身安全上存在擔憂。
  • 「節奏」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例如∶在大自然中,白天與夜晚、一年四季的交替,海水的漲潮與落潮,人的身體的呼吸,這些現象的過程都具有嚴格的次序。這些現象都是我們在生活中能夠感悟到的節奏。懂得音樂的人常常不無根據地把音樂作品的節奏比作是音樂的脈搏,換句話說也就是節奏是音樂的生命。同樣的道理如果在班級工作中具有節奏感,就能更好地調整好學生的狀態,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 陳春花:如何做好「衝突管理」?
    對於中國文化背景下成長的管理者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面對衝突。因為長期以來我們不願意直接面對衝突,或者說無法妥善地處理內部衝突,導致大部分的組織沒有活力。事實上,正是因為存在衝突,才使得差異得以保存,進而保存了組織的活力。
  • 班級管理「心」味道
    如何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融入心理輔導的技術,形成自己的班級管理風格?本文結合典型案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班級管理中如何滲透心理學味道,應用心理學技術進行班委選拔、團隊建設以及輔助家庭親子溝通,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很積極地想辦法,慢慢地,可能手鍊會越解越亂,這些候選人多數是學優生,性格中都有不服輸的好勝心。面對錯綜複雜的問題,他們多數會選擇繼續堅持、積極面對,也有一些學生表現出不耐煩、想放棄等。
  • 學生座位安排 ——班級管理中的敏感區
    一個班級組建後,面對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學生座位的安排。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安排座位的方法是不一樣,裡面蘊藏著很深奧的學問哦。在孩子們找座位的過程中,你就可以觀察到孩子們各自的性格和品行。一些比較簡單實在,沒有心機的孩子,他們都不會坐在顯眼的地方。而那些成熟老練的孩子,都會挑前面靠近講桌的位置,他們想得到老師的重視。還有一些比較懶散的人,則是選擇偏僻,老師不容易注意的安全地帶。所以初一的自選座位為我們管理班級,了解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