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綏化慶安綠色有機水稻文化節舉行

2020-12-23 東北網

東北網8月18日訊 (記者 陳顯春)8月17日,慶安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2019黑龍江綏化慶安綠色有機水稻文化節開幕,大型稻米訂貨會同步舉辦。

參加水稻節的嘉賓品鑑慶安大米。慶安宣傳部供圖

此次節會主題為「質量興農、產業富農、品牌強農、文化潤農」,堅持為農民辦節,為企業搭臺,開展稻米展銷、商貿洽談、稻田馬拉松、稻田音樂會、媒體推介會、綠色有機水稻高端論壇、稻作文化展、慶安味道美食品鑑、暢遊綠鄉等活動,以展稻、論稻、賞稻等形式展示慶安稻米產業發展新成果、稻作文化底蘊內涵,以節會為載體平臺擴大合作交流,共享綠色商機、共商發展大計,共創美好未來。

據慶安縣委書記李立新介紹,慶安水稻文化節,今年已經是第四屆了,節會內容越來越豐富、節會質效越來越高、節會影響越來越大,慶安成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示範縣,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推行慶安大米航天標準,有機水稻面積發展到30萬畝,成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創建縣。慶安大米連續被評為中國大米十大公用區域品牌、中國十大好吃米飯,品牌價值達到108億元。特別是去年慶安作為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六個分會場之一,辦出了綏化特色、龍江精神、中國風採,提高了慶安的知名度、美譽度和認可度。

慶安水稻文化節開幕式現場。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以節會為契機,以節會為舞臺,以節會為動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入實施「13431」發展思路,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一園」,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文明城市、平安城市「三城」,打造綠色有機、醫藥開發、循環經濟、現代服務「四個百億」產業,實施創新強縣、品牌強縣、人才強縣「三大舉措」,建設寒地黑土核心之區、綠色有機產業特色之城、田園養生理想之地,躋身全省綜合實力強縣「一個目標」。

水稻文化節燃放煙花。慶安宣傳部供圖

今年,會場劃分為客商區、特裝區、美食體驗區、稻田觀光區、稻作文化景區以及稻作文化歷史展示廳6個區塊。其中用風車打造240米的「稻夢長廊」,與周邊稻田一起形成了稻田觀光風景區。稻作文化主題展區重點打造了慶安味道美食品鑑區,展示了以慶安大米為主要原料製作的炒飯、打糕、米酒等特色食品,與會場150個稻田秸稈編制文化展品遙相呼應。白天品美食、賞風光、購大米,夜間體會慶安稻作文化的別樣魅力。

此次節會各個展區主題鮮明,與縣委「13431」發展思路結合更加緊密,整個展區成為集觀光旅遊、文藝演出、貿易洽談融為一體的活動區。

相關焦點

  • 「中國綠色食品之鄉」慶安:黑土地上的優質綠色大糧倉
    東北網9月22日訊(記者 陳顯春)農業農村部將黑龍江綏化選為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6個分會場之一,其推薦理由是我國黑土地、大糧倉。綏化市確定慶安縣為具體承辦地,因慶安有百年的稻作文化根基及傳承農耕文明。9月23日,豐收之歌將在慶安唱響。
  • 【早春走龍江】深耕稻作文化 「慶安大米」品牌價值提升之魂
    東北網4月25日訊(記者 陳顯春)4月25日,2018「早春走龍江」集中採訪報導活動第二路記者走進首站綏化慶安縣。東禾米業加工車間正在加工水稻。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慶安大米」品牌價值已突破69億元,品牌成長背後,是一代代慶安人對深耕稻作文化的共同認知,並逐漸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體系,將企業、合作社、農戶、科技人員串聯起來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維護和提升「慶安大米」品牌的價值。慶安久宏水稻基地裡的旋轉育苗大棚。
  • 飄香五穀迷人眼綠色有機惠八方 豐收節「五穀雜糧下江南」特色農...
    晶瑩馥鬱的大米、顆顆飽滿的黑豆、速凍保鮮的果菜……在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綏化慶安分會場,位於慶安三中廣場上的「五穀雜糧下江南」特色農產品展區內人頭攢動,成為整個豐收節活動中人氣最旺的地方。  慶安縣農業局局長孫合江告訴記者,以「寒地黑土、綠色有機、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為主題的「五穀雜糧下江南」特色農產品展區總面積為9000多平方米,劃分為客商展區、特裝展區、美食展區、洽談區以及稻作文化景區五個部分,共有來自綏化市各縣(市、區)的108家企業參展,涵蓋了鮮食玉米、雜糧、蔬菜、食用菌等全部綏化特色農產品品種。
  • 張曉梅要圓一個夢——「讓綏化美食與美麗故事齊飛」
    初戰告捷,張曉梅女士又將目光瞄向了慶安大米,全力籌備第二部以家鄉綠色物產為主題的電影創作。疫情期間,在許多文化傳媒公司紛紛倒閉之時,張曉梅逆勢而上,帶領創作團隊反覆研究方案,精心打磨劇本,四易其稿,最終由我市群眾藝術館國家一級編劇李昆峰完成了《好飯不怕晚》的劇本創作。該劇聚焦綠色物產之鄉,著眼推介和打造綠色大米品牌,為廣大農民增收提效搭建一個對外宣傳的藝術平臺。
  • 黑龍江:擴大綠色有機農產品種植 讓國人「飯碗」多裝綠色糧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導 今年,黑龍江省紮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綠色有機農產品種植,為「中國糧食」「中國飯碗」做出新貢獻。一聲令下,20名農機手開始收穫樺川縣玉成合作社的綠色有機水稻。今年玉成合作社種植了12000畝水稻,為了讓水稻量質齊升,合作社給水稻吃上了「營養餐」。樺川縣玉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玉成說:「就跟人吃雞蛋喝牛奶似的,它能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能促進水稻的根系發展,多結果多開花,能提高水稻的食味值。」
  • 慶安大米成為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和京西賓館唯一指定用米
    東北網綏化2月27日訊(賀金龍)近日,慶安縣分別與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籤訂了年供貨2萬斤慶安綠色有機大米,與北京京西賓館管理局籤訂了10萬斤綠色有機大米、4萬斤非轉基因大豆、10萬穗青食黏玉米的供貨合同。  據了解,此次籤約是慶安縣持續發力招商引資,打造農產品區域品牌工作的縮影。今年,他們在打造以「慶安大米」為代表的農產品區域品牌上持續發力。
  • 安達舉辦首屆國際乳業文化節
    不忘初心探尋文化根脈共赴未來攜手乳業振興安達舉辦首屆國際乳業文化節張子林出席並宣布開幕  東北網綏化7月30日訊(任傑張睿格特約記者王偉豪記者趙洪秋)乳香中國,情溢安達。7月28日,安達首屆國際乳業文化節拉開帷幕,乳品行業專家、D20企業代表、安達乳品企業及其合作夥伴等國內外業界精英600餘人齊聚安達,暢享安達乳業歷史文化,共謀乳業振興發展大計。  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原農業部副部長劉成果出席開幕式,在致辭中與大家分享了安達乳業發展歷史和文化內涵。  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子林出席開幕式,並宣布:安達首屆國際乳業文化節隆重開幕!
  • 2019北京八達嶺長城文化節在哪舉行+怎麼去
    2019八達嶺長城文化節在哪舉行?  答:八達嶺長城文化節舉辦地點在八達嶺長城景區,詳細地址是北京市延慶區G6京藏高速58號出口  八達嶺長城文化節時間:2019年10月19日至10月26日  八達嶺長城文化節主題:長城聚首·壯美中華
  • 石柱:三星鄉2500畝有機水稻移栽引領產業結構深度調整
    重慶石柱縣三星鄉有機水稻育苗基地。    近年來,三星鄉黨委政府積極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綠色有機農業為抓手,進一步調整優化調整水稻種植結構,採取「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通過專業技術培訓,限藥控肥、嚴格稻田操作規程等管理,不斷擴大綠色有機水稻種植規模,去年以來種植面積達到2500多畝,實現產量、質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 【教育整頓】「警務服務驛站」亮相黑龍江綏化
    綏化慶安縣打造的「警務服務驛站」讓市民享受更有獲得感的公安政務服務12月5日,綏化慶安縣的王女士迎來了雙休時光,她和初中同學孫女士在華晨大時代廣場一樓超市購物,不禁眼前一亮:聽到這,孫女士拉著王女士說:「和我一起去問問當班的女警,我要給我家孩子換個身份證,正好這兩天初中生放假……」讓市民享受到更有獲得感的公安政務服務,是慶安公安的目標追求。
  • 黑龍江綏化:傾心打造「3D」版基層法庭
    上有所動,下有所效,各基層法院立即動起來,望奎是國家級貧困縣,院長裴景田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多方籌措資金,投入100多萬元,所轄4個基層法庭全部實現數位化;肇東法院快步前行,所轄8個基層法庭全部達到標準化法庭的標準;慶安、蘭西、海倫、安達等法院「各顯其能」,在短時間內法庭辦公、生活條件大為改觀。  火已點燃,再加一把柴,讓火燃得更旺。
  • 綏化好玩兒的地方有這麼多!
    綏化好玩兒的地方有這麼多!綏化,素有「北方光伏產業城」、「塞北江南」之稱。 那麼你們想知道綏化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嗎?一起暢遊綏化吧。廟山小泰山廟山生態旅遊開發區位於黑龍江省望奎縣衛星鎮南部,交通極為便利。
  • 上海海洋大學第十三屆蟹文化節暨2019年全國河蟹大賽舉行
    上海海洋大學第十三屆蟹文化節暨2019年全國河蟹大賽舉行 2019-10-31 22:36:00來源:央廣網
  • 大理洱源村民舉行水稻開鐮儀式,喜慶豐收年
    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大理洱源鳳羽鎮起鳳村百畝新品種水稻進入收割季,村民依照白族傳統習俗舉行了水稻開鐮儀式,喜慶豐收年。秋收是當地人一年中重要的節慶,按照當地的習俗,每年的這一天,大家深入田間,敬天敬地,載歌載舞,舉行傳統的開鐮儀式,歡歡喜喜慶祝豐收。開割了,割穀子了,開割了!隨著秧倌的一聲號令,當地群眾手持鐮刀,割下今秋第一把沉甸甸的稻穀,起鳳村種植的新品種水稻正式進入收割季。
  • 豐都:高山梯田生態美 種出綠色有機稻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13日6時10分訊(通訊員 李達元)「我們社區海拔800米以上,沒有任何工業源汙染,生產的稻穀綠色環保無公害,品質上乘,被縣上納入有機水稻種植示範基地。」11月12日,重慶市豐都縣慄子鄉慄子社區黨支部書記汪洪廷說。
  • 吉林永吉縣綠色水稻標準化示範區建設紀實​
    永吉縣開展「國家級綠色水稻標準化示範區」建設以來,水稻產業發生了驚人變化:鴨田稻搶佔全國高端有機米市場,綠色水稻闖出私人訂製新路,標準化綠稻種植實現全程可視農業…… 「在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的3年中,全縣農民人均收入平均年增幅達14.4%,示範區內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98.8%,示範區年人均節本增收達850元以上,累計增加經濟效益達1.5億元,農業投入品用量下降24%。
  • 綏化日報
    2、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及配套高效栽培技術①優質富硒大豆區域化生產保障技術體系研究與推廣海倫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才卓偉周士維徐巖趙珊珊張霞劉鳳芳張成王常影②優質富硒水稻區域化生產保障技術體系研究與推廣海倫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姜興炬王志華楊國軍李廣金雙義劉麗平範軍趙永麗③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集成與研究安達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王志貴張春平姚清妍李麗麗馮平孫鐵通趙瑞華陸麗娜於豔秋④馬鈴薯大壟雙覆機械化生產示範與應用省農業科學院綏化分院於洪濤沈德茹馬成符強李鶴鵬孫秀傑張秋利宗天鵬
  • 健康營養 天然綠色有機燕麥米進杭吆喝
    近日,內蒙古三主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舉行了天然綠色有機燕麥米新聞發布會,欲在杭州市場推廣燕麥米。  據了解,燕麥生長於海拔1000米以上,北緯41-43度的高海拔寒冷地區,畝產約50-100斤,較稀缺。
  • 市地頭條丨秸稈還田,輪作休耕,綏化為90萬畝黑土地搭配「營養餐」
    市地頭條丨秸稈還田,輪作休耕,綏化為90萬畝黑土地搭配「營養餐」 2021-01-10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