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不懂話的孩子竟看得懂表情,原來還可以這樣教育孩子

2020-09-10 百家演史堂

大家好,我是育兒虎爸,新晉級的虎爸在線帶娃,跟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我家的小孩剛到一周歲,他奶奶在幫我們帶娃,我跟他媽媽上班。但是虎爸的時間比較多,所以帶娃的時間比較,也更加需要學習知識,總結經驗。虎爸一般都是一邊學習理論一邊在與萌娃的「實戰」中磨練學習。現在說一個「實戰」案例。


這是萌娃是十一個月的時候,我們吃過晚飯在沙發上逗萌娃玩。奶奶抱著萌娃玩得正高興,突然萌娃用手朝奶奶臉上「啪」得拍了一巴掌。一開始大家都沒有當回事,還是呵呵呵得逗萌娃樂。這時,高興壞的萌娃忘乎所以,伸出小手,朝奶奶臉上不停得拍。虎爸看他這樣「欺負」奶奶,就吼他:還敢打人,怎麼這麼不聽話。小萌娃看著爸爸嚴厲的表情,也愣了下來,可憐巴巴得看著虎爸和奶奶,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小嘴一撇一撇,快要哭出來的樣子。這時奶奶心疼了,就說虎爸:太這麼小,又聽不懂,你吆喝他幹什麼。萌娃也委屈得朝虎爸伸出胳膊,要抱抱。看著小萌娃可憐巴巴的樣子,也後悔了,趕緊抱在懷裡,安慰一下。這時在老家的萌娃爺爺正巧跟我們開視頻,奶奶就把這事跟爺爺說了,爺爺就在視頻裡安慰小萌娃說:不要緊,爸爸不懂事,你跟爸爸說說,以後有事要好好說,不準大聲說話。


一個育娃小風波過去了,但事後虎爸進行了反思和學習。經過學習發現,小孩子雖然不懂大人的話,但是小孩子是很聰明的。他可以根據大人的表情,情緒來判斷大人對他們說的話是表揚還是批評。當受到批評的時候,他們也會「惴惴不安」的。所以小孩子雖然聽不懂話,但是你可以靠你的表情來教育他們的。當萌娃做了一件值得表揚的事,你要給他鼓掌,用誇張的語言和表情來表達你的讚賞,他們自然會懂。同樣,當萌娃做了一件不對的事,你也要對他做出合理的批評,當然不能大吼大叫,要注意尺度。


順便說一下,一歲左右的小孩正是手臂,手敏感期,喜歡拍東西、打東西,這不是他想打人,家長不要過分擔心。但是也要多多教育,讓萌娃知道打人是不好的。包括小孩喜歡扔東西,都是因為生理髮育的特點。

相關焦點

  • 懂教育的父母,一定是「聽」孩子話的
    孩子犯錯,是成長過程中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很多家長卻為此犯難:打罵怕傷害孩子,講道理又不聽,該怎麼辦?其實,家長有這樣的困惑,往往都是因為太急於讓孩子改正錯誤,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身,是希望孩子認識錯誤並且下次不會再犯。懂得教育的父母,一定是「聽」孩子話的。
  • 孩子聽不懂英語 該如何磨耳朵?
    孩子聽不懂英語,平時磨磨耳朵很重要。兒歌、童謠、動畫、繪本音頻都屬於磨耳朵的素材。但磨耳朵並非像有些人理解的,就是隨便找來個資源心不在焉地聽。磨耳朵的精聽和泛聽實際上並非以懂了多少為目的。別人喜歡的兒歌你的孩子不喜歡完全不用聽,所謂10倍的資源供給完全可以找到適合孩子的資源。如果真的還沒找到,那麼家長需要做的是反省自己的親子關係,從讀懂孩子這一步入手,而不是英語啟蒙的問題了。孩子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磨耳朵方式。比如剛開始接觸英語的孩子尤其是中文已經有強勢的大孩子,排斥很正常。
  • 為什麼看得懂卻聽不懂英語?
    直到大學唯一一次英語聽力掛科,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難道我不是學霸了嗎,結果那次考試結果出來才發現原來大家大部分都是學渣。當然學習中,不只有學霸學渣,其實還有學灰,那一次考試,讓很多學霸心裡變成了學渣,學渣變成了學灰。
  • 繁體字已經棄用60多年,為何我們還能看得懂,網友;原來是這樣啊
    繁體字已經棄用60多年,為何我們還能看得懂,網友;原來是這樣啊中國的文字可說是有幾千年了,從象形文字,在到今天的簡化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繁體字,相信很多人在看到繁體字的時候,會很快的讀出差不多的意思,中國的漢字也是世界上公認最難寫的語言,我們的祖先卻是把漢字看的非常的透徹
  • 不懂拒絕,將是孩子一生的噩夢
    母親的強勢專制,甚至在大島成人之後,還沒停止,母親幹涉她的感情生活,私自決定大島應該嫁給誰,大島的工資也要大部分上交給母親。教育學家葉聖陶先生,曾經用自己女兒的口氣寫了一段話:「不管是什麼食品,你們高興的時候,便是粘韌難以消化,也同餵貓狗一樣給我們吃了,我們需要的營養料你們反而不給,你們覺得沒有意思。
  • 孩子聽不懂英文,到底能不能翻譯?
    開不了口,沮喪......學了十幾年感覺都浪費了。(圖片來自網絡)到了自己孩子英語啟蒙的時候,我們接觸到了「習得」,仿佛打開了一片新天地:嚯!原來英語可以這樣學啊,不用翻譯,沉浸在語言環境裡,跟孩子學中文一樣。
  • 科普|為什麼自閉患兒總是"聽不懂話"?
    其實,星孩"聽不懂"有時是因為父母給孩子的指令超出孩子認知可以理解的程度,所以才會聽不懂。可偏偏讓孩子學會聽指令可以訓練孩子的服從性,服從性又是社交團體中重要的一環,也是日後當孩子進入到校園生活時,能不能融入環境的重要條件之一,父母總不能就這樣不管孩子聽不懂話吧!但是要怎麼說孩子才能聽得懂呢?
  • 家教指導:說服孩子接受教育(三)懂孩子是每個父母都可以做到的
    我們可以多向孩子傳遞積極情緒、正面信息,讓自己、孩子、家人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讓孩子愉快的接受學習,哪怕學習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只要他內心是快樂的,眼前的苦和累,他們都能承受。學霸是怎麼煉成的?學霸,他想學,他要學,學習對他們來說是累而快樂的事。辱罵、挖苦、打擊等刺激孩子學習的教育手段,是雙刃劍,可能會讓一個人變好,也有可能讓人走向極端。不過作為老師,我還是奉勸大家,不要用或者少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手段。
  • 孩子說「早上好」,不一定是懂禮貌,是否懂禮貌,看孩子其他表現
    >每一句「早上好」,不同的孩子說出來感覺不一樣,大人不難聽出是「懂禮貌」還是「完任務」。目的性太強,會變得不懂變通,單純為一張獎狀的字面要求而努力。真正的懂禮貌,是觸類旁通,在不同場合都可以隨機應變,而且不用家長提示。
  • 孩子不懂禮貌,家長是否想著改變,讓孩子成為懂禮貌的孩子
    跟孩子說了好多遍,見到熟人或長輩要有禮貌,要問好,嘴巴甜一點,這樣就會喜歡你。可是家長會發現孩子一點進步也沒有。這時候家長就應該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教育出現了問題?試想家長用打罵的方法對待孩子,都不禮貌。怎麼能要求孩子懂禮貌呢?其實孩子剛好是處於學習的階段,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孩子。家長如果用簡單粗暴的方法教育孩子懂禮貌,孩子怎麼可能懂禮貌呢?
  • 這樣教育孩子,你說得再多,孩子也不會懂規矩
    導讀:這樣教育孩子,你說得再多,孩子也不會懂規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樣教育孩子,你說得再多,孩子也不會懂規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我們真的懂孩子嗎?
    歲末年初聽兩位知名教育專家談過同一個觀點:山東省特級教師、全國十佳班主任鄭立平說「教孩子先要懂孩子」;教育部首批領航校長、首批荊楚教育名家、黃石八中校長郭茂榮說「教之本在知心」……這個論述也許在很多人看來既不新穎也不艱深,半年來卻時時盤繞在我腦海,我總在思量:我真的懂眼前的孩子嗎?
  • 孩子聽不懂大人的話,是故意調皮,還是語言發育遲緩?
    聽話,也許是家長對喜歡調皮搗蛋的孩子最高的期許了。孩子能聽從大人的指示做事,在家長看來不僅是寶貝有出息的表現,同時也能給自己省了不少麻煩事。可是有一群兒童,他們的調皮可能有些出圈了,不僅把父母的指令和問題當作耳旁風,還不願和家長說話。是這群孩子的性格使然嗎?孩子不說話、不聽父母的話是他們成心為之的嗎?
  • 將禮貌教育融於孩子的生活,教孩子懂禮貌,講禮貌的孩子更受歡迎
    這些無一不表現了禮貌的重要性。一個人是否有禮貌同時也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表現。通常不會說話,不懂得打招呼會被人認為是不禮貌;其次說出的話或做出的事令人厭煩會被人認為沒有禮貌、沒有家教。現如今很多家庭的孩子被寵著慣著,以至於養成以自我為中心、囂張跋扈的性格,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更別提什麼文明用語,禮貌行為了。在教育孩子的這條道路上,家長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
  • 「你懂個XX」表情包:四川話就連懟人都如此嗲,還帶著一絲絲瓜
    表情包 vol·31你X個XX▽不要以為四川人罵人就是「瓜娃子」「你懂個XX」這種句式,是四川人用來表示對別人進行無差別否定的,意思就是用來「槓」的然而這點在外省人聽來,卻有點像是在撒嬌?據說四川人的一天的對話是這樣的:◎①◎「你好!」「好個毛線!」
  • 聰明的孩子常有,懂「魔法」的孩子不常有,父母教育孩子需要理性
    近日,濟南的一位劉女士就給孩子報了一個「全腦開發」的輔導班,學校承諾,孩子在這裡學習,就能夠做到15分鐘看完200頁書。這樣的效果聽起來的確神奇,但交完3萬塊錢,也學習了一段時間後,劉女士聽孩子說,並沒有所謂的那些效果,而她在以課程無效申請退款時,校方還表示了拒絕。
  • 家有兒子,這些話再生氣也要忍住,否則就是親手「毀」孩子
    由於男孩天生調皮,經常會在家惹爸媽生氣,讓爸媽不得不教育他,但是有些話,就算再生氣也要忍住,否則就是親手在「毀」孩子。「哭哭哭,天天就知道哭,哪裡像個男子漢了!」上周末和閨蜜約好去商場的遊樂園玩,兩個孩子在裡面玩的很開心,忽然閨蜜的兒子在裡面哭了起來,閨蜜檢查了孩子的身體,確定沒有受傷之後,就把孩子抱出來,結果孩子還是在哭。孩子的哭聲越大,閨蜜就越惱火,很憤怒的說:「哭哭哭,天天就知道哭,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是個小女孩!」這話一說,孩子哭的更大聲了。
  • 神一般的文章,全文78字,同一個讀音,「看得懂」卻「聽不懂」!
    神一般的文章,全文78字,同一個讀音,「看得懂」卻「聽不懂」!如果廢除了漢字,這樣的文章連神仙都難讀懂,不信來試!千古奇文,全篇78字只有一個讀音,故事卻講得很精彩!有人說,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這話並不誇張,因為,經歷了幾千年的歲月積澱,漢語言文字越來越博大精深。
  • 孩子不是講不聽,而是聽不懂
    於是,在我要提醒孩子「斜坡小心騎車」之前,我會先用球和腳踏車,反覆的實驗給孩子看,讓孩子理解,原來看不出來有傾斜的地板,其實是有坡度的,而這個坡度會讓球滾得更快,也會讓腳踏車加速下滑。  我跟孩子說:「這就是斜坡!」孩子才有斜坡的概念,下一次喊:「小心斜坡!」孩子才懂我在說什麼。
  • 一年級孩子識字少看不懂題目,我想對代讀的家長該說聲「不」
    一年級孩子識字少,做作業時看不懂題目要求,家長的通用做法是:代為讀題。看起來沒大問題,但仔細研究之,這種做法危機四伏。孩子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讀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過程,如果你過於擔心讀不懂題目要求不會寫作業,就為其代讀,就相當於你把孩子學習的第一階段給替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