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上班族」有句順口溜: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即指,如果不趁著午休打瞌睡,可能影響下午的精神狀態。
然而,有一篇熱傳網貼稱,英國研究人員發現,白天睡1小時或以上的英國成年人,早死的機率提高了近三分之一。這個觀點可嚇壞了中國網友,老祖宗們都說午睡可以延年益壽,怎麼變成短命了呢?
這到底是真的嗎?
網上流傳的網貼
研究報告的解讀被忽視了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查證,這篇網貼最早出現於2014年4月中旬。它引用英國《每日郵報》4月11日消息:「劍橋大學專家在13年間追蹤了1.6萬名英國成年男女。專家發現,白天小睡不超過1小時的人死亡風險略微上升了14%左右;但若小睡時間超過1小時,死亡風險會提高32%。」
權威的院校研究,大量的樣本數據,不由得人們懷疑。這條消息一出,被全世界各大媒體爭相轉載。
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關注到,英國《每日郵報》的這條消息刊發幾天後,一份標題為《午睡真的會讓你早死嗎?》的英文版解讀出爐。
解讀文章開篇開門見山:「不會。這個權威實驗結果只是指出一些存在疑問的地方。」理由是,第一,該研究無法解釋午睡和早死之間的聯繫;第二,該研究沒有觀察「30分鐘左右的午睡是有益身心」;第三,這個研究是一個針對英國人睡眠習慣的研究,而並非專門針對午睡。此外,報導還引用了拉夫伯勒大學睡眠研究中心教授吉姆·霍恩的觀點。他認為,短暫的打盹或許仍大有幫助,「如果小睡時間不超過一小時,絕大部分(約85%)的人面臨的風險並沒有提高。」
後續解讀文章截圖。早已清晰闡明「午睡不會折壽」的觀點。
可惜的是,後續解讀文章沒有得到太多關注,「午睡折壽」說仍舊在網上反覆流傳。
午睡6到40分鐘,有益健康
總的來說,午睡對身體有益的觀點仍是正確的。更多研究都表明,午睡6分鐘到40分鐘,都可以收穫不同益處。
一項德國的研究發現,6分鐘的睡眠即可以起到提高記憶力的作用。因為這個時長,已經足夠大腦將短期記憶轉變成長期記憶,進而騰出更多的「空間」盛裝新知識了。
美國太空總署科學家也發現,午睡24分鐘,即可使工作表現提高34%,頭腦的整體靈敏度提高54%。此外,這個時長還有助於減緩心率,有保護心臟的作用。
一項希臘研究顯示,每周至少3次,每次午睡30分鐘,可使因心臟病猝死的風險降低37%;另有資料證明,在有午休習慣的國家和地區,冠心病的發病率要比不午睡的國家低得多。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得益於午休能舒緩心血管系統,並降低人體緊張度。
午睡40分鐘,可以讓人進入淺睡眠狀態,幫你給大腦充電。此外,每天午睡40分鐘還有降低血壓的作用,並幫助調節免疫系統,提高身體體質。
午睡太久確實不是一件好事
要注意的是,午睡太久確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午睡超過45分鐘,會進入深度睡眠,容易因「睡眠慣性」導致醒後身體疲憊、迷迷糊糊。
研究表明,除了影響晚上的睡眠質量以外,成人若是午睡時間過長,其死亡的原因多半與呼吸系統、肺部疾病有關,如: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炎等。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科學家推測,可能與午睡會引發體內發炎反應有關。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太平洋醫療中心研究所在2009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如果老年婦女過多午睡,她們因各種因素死亡的風險會增加44%。他們對8000多名69歲以上的婦女跟蹤研究了7年,結果發現,其中因心臟病死亡的風險增加58%,因非心血管疾病或非癌症原因死亡的機率會提高近60%。中國2013年的一項研究也顯示,午睡時間過長,發展出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較常人來得高。
[P仔提醒]
午睡有降血壓、保護心臟、增強記憶力、提高免疫力、振奮情緒等作用;但是睡得太長卻又有害無益。該如何正確午睡呢?
早在1998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詹姆斯·麥斯提出了「勁午睡」(Power Nap)的概念。操作起來十分簡單:
一、遵循「8&30原則」。午睡應在起床後8小時左右進行,但是不要晚於下午3點30分,否則會影響晚上的睡眠質量。
另外,為你的午睡預留出30分鐘時間,但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這麼做首先是考慮到了不同人需要不同的入睡時間;另外,這個時間可以保證你既得到休息,又不會進入深度睡眠。
二、構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脫掉鞋,找一個舒服的沙發躺下,拉好窗簾關上檯燈和電腦。另外,要記得蓋好衣服或被子,防止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