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孩子不午睡,會不會影響智力發育
老師您好,看了您那篇關於抓住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的文章後,我覺得很有道理,可是我家的在睡眠上有些不好。我家孩子不睡午覺,我曾看過一篇文章說:「午睡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有睡午睡習慣的孩子,對一個事物的記憶的準確率高達80%,沒有午睡習慣的孩子,僅有40%;而且,午睡孩子能影響到孩子腦部發育的速度,嚴重的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力發育。而這種情況在孩子6歲以後就能看出明顯的差異了」。
您昨天文章也列出了孩子腦部發育完成率的數據,我又想起我家孩子幾乎從來沒有睡午覺的習慣,就算上幼兒園,午覺時間也是老師陪著做遊戲的……說了這麼多,我就想問問孩子這樣下去,會對智力發育有影響嗎?——思翰媽媽
感謝思翰媽媽提出來的問題。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回想一下孩子從出生開始到如今的一個睡眠情況。
當孩子還是個小嬰兒的時候,大概是沒有媽媽會為了「孩子不睡午覺」的問題所憂心的吧,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幾乎隔不了1個小時就會睡覺,壓根就沒有「午覺不午覺」的情況。在寶寶稍大一些後,會逐漸向晚上和中下午睡覺過度。在寶寶達到3歲左右,好像「中午不睡覺的孩子就開始多了起來。對於成年人來說,中午不睡覺已經不能成為一個問題了。
根據年齡的不同,孩子睡眠頻率及時間長短也會有所不同,按照專業名詞的解釋,它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多階段睡眠。嬰兒時期,入睡頻率多,每次睡眠時長短。隨著孩子每次睡眠之間清醒時長的增加,頻率的減少,在寶寶3歲之後,有50%的孩子會出現與成年人一樣的睡眠,也就是下一個階段的睡眠「單向睡眠」。單向睡眠。在孩子3歲左右,將近一半的孩子就不再需要中午睡午覺了;5歲左右,中午不需要睡午覺的孩子的佔比高達92%。那麼,午睡究竟會不會影響到孩子大腦的發育呢?
首先,午睡與孩子大腦發育具有一定相關性的——隨著大腦發育成熟的情況,孩子所需要的睡眠會隨之變短,以至於最終不再需要睡午覺。而不睡午覺也不會影響到孩子大腦的發育。
為什麼有的孩子就要睡午睡,而有的則不需要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美國睡眠基金會曾提出一個關於孩子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睡眠建議:
0~3個月的嬰兒,建議睡14~17小時/天4~11個月的寶寶,建議睡12~15小時/天1~2歲的大寶寶,建議睡11~14小時/天3~5歲的小孩子,建議睡10~13小時/天6~13歲的孩子,建議睡9~11個小時/天只要在範圍內,都是能滿足孩子發育需求的。其實仔細觀察你就能發現:每個階段幾乎都有3個左右的浮動時間。這也就是在說,同樣是3歲的孩子,有些孩子每天需要睡13個小時才行,而有的睡10個小時就足夠了,而少的那3個小時,或許就差在了午休時間上。
所以,只要保證孩子在晚上能一夜好眠,而第二天白天的精神狀態又不錯,情緒正常,身高體重增長貼合這個年齡段的生長曲線,那麼就完全沒有必要去糾結「孩子究竟要不要睡午覺」。
雖說就算不午睡也不會影響到孩子的大腦發育,但養成午睡的習慣也是有許多好處的——提高自身免疫力、抗疲勞等。
02孩子午睡習慣的養成
若你想培養孩子午睡的習慣,不妨從這幾點入手:
1.充分放電
運動是最好的助眠劑,瘋跑、亂跳後一腦袋門子汗的孩子,一坐下就特別容易瞌睡,放在床上更容易秒睡。
所以,要培養孩子午睡,上午多帶孩子出去放電是個不錯的選擇。
2.新鮮事物的刺激
運動是最好的助眠劑,大腦得到新鮮事物的刺激的效果次之。不要覺得只有體力上的運動才能消耗身體的能量,大腦得到新鮮事物的刺激的能耗也是巨大的——大腦能耗佔整個人體能耗的20%,而對於在大腦高速發育階段的小孩子來說,能耗佔比甚至會超過50%。
所以,當孩子見過許多沒見過面的人,或去了沒去過的地方時,就算孩子沒有蹦蹦跳跳、亂跑亂鬧,孩子依然會有很大的能耗,因為他要去識別每個沒見過面的人的面孔、區別聲音的不同,或觀察這個新地方與家裡有哪些的不同、又有哪些新鮮好玩兒的地方……在大腦的高速運轉下,孩子也是很容易疲勞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就算孩子在家裡也上躥下跳的,也依然難以午睡的原因了。
3.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眾所周知,在白天光線較強的環境下,人體內的褪黑素分泌的就會比較少,而褪黑素的多少又能決定一個人的困意程度,若此次家中再有異響或有陌生人,孩子就更容易被吸引,難以睡著了。
所以,拉上窗簾光線變暗、不要說話保持安靜、在陌生的地方給孩子帶上安撫物……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是很有必要的,特別對於入睡環境要求高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03結語
身為媽媽的我,也是非常能理解父母因為孩子不睡午覺而有的崩潰與絕望之情的,孩子有午睡習慣固然好,但不午睡不僅不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什麼不良的影響,反而還是孩子大腦發育成熟的一種表現。所以,各位父母在焦躁的同時,也要尊重孩子自身的睡眠習慣才好啊!
願每個不願午睡的孩子,都能被理解並寬容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