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至,早上起來看到有很多人朋友圈發今天需要吃餃子(我是北方人), 可能這麼多人關注吃餃子,餃子是商品的原因吧!但是不管是什麼原因有人記得就好,不像前幾天12月13日是什麼日子沒人記得!帶大家了解一下冬至的傳統!
一、冬至是中華二十四節氣之一,非常重要的節日之一,源於漢代,盛於唐朝。
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從冬至起這天進入了數九寒天,
《數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在這一天北方大部分地區會吃餃子,南方會吃湯圓,兩種不同習俗
二、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1、 冬至吃餃子其實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其著作《傷寒雜病論》。說張仲景告老還鄉之際正是寒冬,回到家鄉看到很多窮苦百姓饑寒交迫,很多人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就形成了現在的餃子(也叫扁食)。
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就有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
2、冬至到,吃餃子,團團圓圓。
在一些地方,一到冬至這天,一家人就會忙忙碌碌,準備各種餃子皮、餃子餡,然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吃餃子,團團圓圓過冬至。除了北方吃餃子,南方還有吃湯圓的習俗,寓意,圓圓滿滿、團團圓圓。
三、冬至這天有什麼忌諱嗎?
1、深夜儘量不要出門
冬至是每年夜晚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這一天之後,夜晚就會逐漸的變短了。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一般當天都會早點回家,因為天黑的早,陰極之至,故有鬼節之說。
2、忌諱睡得太晚
冬至這天黑夜長白天短,所以會導致白天吸收的陽氣不足,再加上夜長吸收的陰氣過多,所以可能導致身體上的不適感,所以冬至前後的這幾天最好老老實實的多睡睡覺。
3、避免帶紅繩、鈴鐺、風鈴等招鬼物。(自己意想)
4、不要把兩根筷子插在飯中央,這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是祭拜的模式,那個會以為是你在找他來分享食物。
5、不宜結婚(這個應該沒人選這天,也不是雙日子)
古人認為結婚的日子,要避開四立四至前一天,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前一天不可用,宇宙氣場處於混沌未開狀態,傳統習俗中認為此為四絕日及四離日,在此時結婚為不吉。
6、切莫說不吉利的話(這就相當於負能量,這天說不好聽的話會增加自己身上的陰氣,降低陽氣,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四、總結
每個中華傳統的節日都是有事情的緣由而來,有好有壞,作為中華兒女,生活在這片大地上,應該發揚中華的傳統美德,不要我們的子孫後代一問,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應該有什麼傳統,那就很尷尬了!建築高樓需要打好地基,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打好每一塊地基,也同時問候一下北方的朋友們你們吃餃子了嗎?
最後歡迎大家評論,收藏,也許有天這篇文章就對你起到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