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內循環來了,這一次,國家終於要對高房價「動手」了?

2020-12-19 騰訊網

每個年輕人都有在大城市安家的夢想,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夢想實現起來卻越來越難。主要原因不是現在的年輕人不夠努力,而是即使很多人已經拼盡了全力,但在面對大城市的高房價時,還是輕而易舉就被「擋在了大城市的門外」。

有人說,買不起不買就是了,或者換個城市生活。幹嘛非要擠破頭、掏空錢包也要往大城市去?如果一個人決定了孤獨終老,大可以如此豁達。但現實中很多人都做不到只管自己,因為畢竟我們要居住、成家、養育後代,甚至以後老了也要養老。而這些,都和房子脫不開關係。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買房並非是奔著第一居住目的而去,而是為附著在房子之上的醫療、教育、戶口、學區等資源買單。

至於為什麼都喜歡往大城市衝,答案就更簡單了: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偏安小城,得過且過,自得樂趣,確實也能平凡度過一生。但是人生真正的意義就是不斷攀登的過程,越過一座又一座「高峰」,最後達到終點,而大城市實際上就是很多人心裡的那個「終點」。因為那裡有最優質的資源、最高端的產業、最先進的科技、最精尖的人才……不管是為了自己生活、工作、學習得更好,還是為了培育下一代,大城市都是最好的歸宿。

不過,大城市房價太高,也是不容置喙的基本事實。何為大城市?國家定義的是常住人口超過300萬。這樣的城市中國有27個,且多集中於大城市群內。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就佔了14個。據中國房價行情網公布的數據,這27城2020年2月份平均房價已經高達27547元/平,這是什麼概念?要想購買一套100平的房子,即使按貸款3成的最低廉方式支付,買房人也至少需要準備100萬首付、稅費等資金。以高工資收入者月薪6000元計算,要湊夠這100萬現金,至少需要不吃不喝工作14年。這還不包括每月近9000元的月供開支。

前段時間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城鎮家庭住房擁有率已經高達96%。就有專家以此為據說,中國的房價並不高,因為幾乎每個城市家庭都買了房子了。我們想說的是僅憑住房擁有率就斷定「房價不高」是站不住腳的:絕大多數城鎮家庭有房,是因為他們是城市土著,獲得房子的途徑基本都是拆遷分得或以房換房;另一方面,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仍有6億人平均收入近1000元。真相很清楚:不管大城市房價是幾萬一平還是一萬一平,這6億人拿著年收入12000元想必是買不起房子的。也就是說,中國至少有6億人是買不起房的。以此為據,想必沒有哪個專家敢臉不紅心不跳地說「中國的房價不高」了吧。

更讓人痛心的是,高房價的弊端也在日益凸顯。不久前中國青年報首次發表評論稱,國家正在逼得年輕人不敢買房、不敢談戀愛、不敢結婚、不敢生子,得到了無數人的共鳴;經濟日報痛批高房價擠壓實體經濟、擠壓消費、過度擠佔信貸及勞動力資源、滋生投機思維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更是一語戳中要害。

業內有一句話說得非常精闢:過去二十多年,房地產的確創造了最多的財富,但是不可否認,它同樣製造產生了最多的泡沫。尤其是去年底社科院的科學研究更首次證實了:房地產首次開始出現對經濟的擠壓大於拉動,即靠房地產拉動經濟已經「得不償失」了。

經濟內循環來了,這一次,國家終於要對高房價「動手」了?

調控保持近4年不松、對房地產定位的徹底改變等,基本可以佐證這一事實。

調控方面,自2016年9月底至今,可以說一直都是緊繃不松,即使在今年這種特殊時期,房地產這個夜壺也沒有拿出來用。真正做到了把「房住不炒」貫徹到底;

從官方的表態來看,更是如此。經濟日報發文稱,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不僅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更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穩定,更強調「切實解決好老百姓的居住問題是解決其它一切問題的基礎」、「高房價問題急需解決」;而「不走炒房拉動經濟老路」、「不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不盲目迷信房地產的支柱作用」等定調,更是基本明確了,未來經濟要徹底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了。

此外,今年首提的「經濟內循環」更是基本坐實了,國家終於要對高房價「動手」了——7月30日重要會議強調,「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戰略方向。

此話怎講?首先,需要搞懂何為經濟內循環。官方的準確定義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需要持續擴大內需,推動有效投資,維護、健全國內產業鏈與供應鏈。還需要推動自主創新,減少關鍵生產環節的對外依賴度。

經濟內循環來了,是否意味著此前都是外循環?沒錯。事實上,過去這些年中國經濟發展,內循環和外循環都存在,只是前些年三駕馬車投資、出口、消費中的投資與出口這兩個外循環是重頭戲。

其次,為何今年更強調經濟內循環?一方面,是受當前的內憂外患形勢所迫;另一方面是確實到了需要更換經濟發展引擎的時候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要開始審視和改變房地產被高高捧起的發展策略了。因為經濟內循環和高房價就是一對矛盾體:經濟內循環,核心是拉升消費。為什麼消費拉升不起來,眾所周知的原因是,高房價的擠壓。房地產作為曾經最吸金的行業,無疑成為消費和投資的主要障礙之一。換言之就是,高房價的房地產其實才是經濟內循環的「攔路虎」。

事實上,連新京報都表達了這一觀點。8月8日新京報發表評論文章直言,內循環離不開消費,消費搞不起來,主要原因是房價太高。想要提高老百姓的消費能力,就得降房價。

即我們所謂的「對高房價『動手』」。

再者,「打壓房價」真的能拉升國人的消費能力嗎?答案是肯定的。第一,公開資料顯示,國人80%的工資收入都用來買房了,即六個錢包交首付,30年房奴,省吃儉用還活得提心弔膽的,拿什麼消費?房地產對消費的擠壓,證據確鑿。如果房價不斷拉高,那麼居民大部分積蓄都用在買房的首付和還貸款上了,哪裡還有多餘的錢用來消費;

第二,由於房子的快速升值能力,資金流不盡其它產業,尤其是支撐經濟發展的實體製造業,更是杯水車薪。甚至於,過去房地產「火熱」的幾個階段,錢更是加速從實體市場湧入房地產市場。

經濟內循環下,房地產要達到什麼狀態?經濟學家李迅雷給出的觀點認為,未來的整體趨勢,就是房住不炒,房子將不再是掏空百姓六個錢包的重大人生投入,居民或許只需要投入5-10年的家庭收入,就可以全款買到一套房。只有這樣,百姓才能真的有錢去消費,消費能力極強的中國本土市場才能真正形成。

簡言之就是,要做好經濟內循環,提升消費,首先要做的就是「對高房價動手」。

一方面,要繼續夯實「房住不炒」;另一方面要收緊金融調控,真實目的是釋放出更多資金流向實體製造和消費等領域。如此一來,不僅拉動了企業的運營生產,更帶動了就業,最最重要的是平抑了房地產的發展,最終達到了穩樓市、穩房價、穩預期的目的,真正實現「房住不炒」。更釋放了老百姓更多的除買房之外的消費資金。這可謂是一石三鳥:經濟實現了高質量發展,房地產大局穩定了,居民也有了消費能力。最後進入了良性循環階段,以涓涓細流匯成「內循環」的大河。

相關焦點

  • 這個2020,經濟開始內循環!存錢還是買房,怎麼解?
    再比如:「中國全面啟動經濟內循環,並不是重啟房地產,道理很簡單,如果把資金再引入到房地產成為「固定資產」,還有什麼錢發展經濟、消費呢?過去可以通過房地產拉動經濟發展,現在一定是把資源用到房地產以外的實體經濟,從這個角度看,房地產、房價長期看跌」。值得明確的是,內循環即為國內經濟的循環流動,只有經濟循環活躍起來了,國家的經濟發展才能更好。
  • 微淼商學院:讀懂「經濟內循環」,把握時代新機遇
    「內循環」這個詞最近很火,但真正讀懂這三個字的人卻很少。微淼商學院的一些學員認為內循環就是自主生產,自主營銷。但其實內循環並不簡單,它是一個足以影響中國經濟未來 30 年發展的新名詞。  內循環蘊含的投資理財邏輯,也和以往大不相同。
  • 開啟「經濟內循環」後,我們應該怎樣做,才會相對穩妥一些
    特約作者:小雯這段時間,有一個詞火了,那就是「經濟內循環」。 作為近期經濟領域的熱搜詞彙,如果你不明白何謂「內循環」,那你就無法弄清楚,接下來國家經濟發展的朝向在哪裡,普通人又該怎麼樣應對。首先,要清楚的是,經濟內循環與外循環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兩大動力來源。是一種提升經濟的手段,是國家為了振興經濟採取的一種方式。
  • 玖富集團:重視經濟,配合國家內循環發展
    11月27日,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港府在制定經貿策略,要兩條腿走路,既關注管控疫情走出逆境,亦要儘量掌握商機。香港在防疫下,亦要抗逆境,找經濟出路,任何地方若有經濟復甦勢頭,香港都要儘量把握商機。
  • 經濟內循環是什麼意思?你該如何看待?
    因為,在未來出口預期不好的情況下,我國可以通過內需的動力,而不靠外力,來拉動經濟增長。也就是說,過去生產在國內,銷售到國外。而現在是,產供銷都在本國完成。中國靠經濟內循環主要有以下兩個優勢:一個是,國內物價可以更加平穩回落。
  • 張平:經濟內循環是什麼意思?你該如何看待?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張平最近,國內經濟領域最熱門話題是,經濟內循環。所謂經濟內循環,就是 「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主要是指,擴大內需,擴大消費。因為,在未來出口預期不好的情況下,我國可以通過內需的動力,而不靠外力,來拉動經濟增長。也就是說,過去生產在國內,銷售到國外。
  • ​賈康:經濟內循環誤解疑慮起於斷章取義和極端化
    基於超大規模市場的內在邏輯而言,這是中國經濟當下更為注重內循環的重要基本國情條件。由於目前特殊而複雜的國際大環境,在經濟內循環被強調之後,一些極端化的認識將其解釋為以後就是要自力更生,要依靠中國內部市場完成自我發展。這是一種帶有明顯偏差的理解,是非理性的認識。
  • 房地產的冬天要來了?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7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7月70個大中城市中有59城的新建商品房價格環比上漲,對於6月的61城有一定收窄,但整體還處於上漲狀態
  • DCEP:經濟「內循環」的未來加速器
    一方面,以DCEP為支點,貨幣政策的數位化升級有望拓展政策空間,提高政策直達性,並跨越「流動性陷阱」,進而提升逆周期調控效力。另一方面,DCEP有助於對外形成人民幣的「電子貨幣區」,對內深入「內循環」的短板領域,由此抵減外部政策幹擾,保持政策獨立性與內生性。
  • 內循環開始「動手」,樓市大局已定!
    說白了放水還是要放的,但是要有方向的放水,這一點從居民的住房貸款中就能略見一二。從2017年到2020年,老百姓貸款貸的越來越多,但是住房貸款比例卻持續降低,今年上半年的住房貸款比2017年少了兩千多億,貸款比例也降低了快20%,由此可見,貨幣是真的沒有大量流入房地產。
  • 此輪經濟內循環,將改變所有人財富!
    ——張恨水 「內循環」已經成為近期經濟領域的最大熱詞。如果你鬧不明白它,就不知道這個國家已經發生了什麼、又將要發生什麼。 今天這篇文章詳細地闡述了「內循環」的本質,希望能有助於大家更好地理解經濟內循環,以把握新時代。
  • 萬家基金:國家反覆強調「內循環」 蘊含哪些投資機會
    今年,國內經濟領域討論最火熱的就是「內循環」。事實上,內循環不僅僅是一個話題、一個概念,它的意義之深遠,雖然當前我們目之所不能及,但毫無疑問它將切切實實影響未來幾十年國內的經濟發展。而機會,正是在變革之中。01 什麼是內循環?在說什麼是內循環之前,給大家先介紹兩個簡單的概念 --- --內需、外需。
  • 經濟「內循環」「雙循環」 有什麼含義?|投顧念念朋友圈
    今天我們就請來老朋友摩根資產管理的專家為我們解析這到底什麼含義。摩根資產管理感謝念念的邀請。我們話不多說,直奔主題。今年以來,「內循環」「雙循環」被最高決策層多次提及,成為大家討論和關注的熱點。那麼這些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為何會被提到中長期戰略高度呢?
  • 中國體量足夠大,「外循環」放緩,正是促進「內循環經濟」好時機
    並且可以「大幅低於自己生產所需要成本」來購買自己所需要的其他商品。比如C國可以通過出售石油,換取手機、晶片等。如果自己來生產這些商品,不僅質量無法保證,而且還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得不償失。這就是「外循環經濟」,他是「比較優勢理論的進一步發展」,他是「全球化理論」的基礎。
  • 內循環是什麼?「內循環」「雙循環」主要內容
    會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布局「內循環」是會議的重要亮點之一,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當前正處於「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計劃制定時期,「內循環」或將成為下一階段我國重要的經濟戰略布局。  「內循環」概念並非首次提出,今年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藝術品資產化是中國經濟內循環,也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亮點
    真正的好古董是一種稀缺的資源,集觀賞性與經濟價值、文化研究價值於一體,能稱之為珍品,使人值得去擁有,也是成功人士身份的象徵,古董藝術品不是再生資源,物以稀為貴。在中國大地處處都有高等級的古代藝術品的存在,只不過需要一個審美的強勢,才能找到珍寶。
  • 如何破解中國高房價?國家老幹部一針見血「抓藥方」,治標又治本
    即使是歷年來炒房最為火爆的2017年,都有過剩的1億平米的房屋面積,其他時候更不用說了。 可以說,如今的中國樓市十分畸形,過高的價格和產能,換在其他行業,必定會迎來一次經濟崩塌,行業改革。然而中國樓市卻十年如一日,一次次的逆勢上揚。
  • 通信行業專題報告:經濟「內循環「,通信「鍛長板「,維持「推薦」評級
    機構:長城證券 評級:推薦 貿易爭端加劇,「雙循環」戰略全面應對:近期「乾淨網絡」等貿易爭端加劇,應對世界多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供給及需求端設立障礙,中國經濟轉向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內循環經濟將基於兩條脈絡展開。
  • 90後這一代人會被高房價拖垮嗎?
    國內房價已持續上漲了二十年,高房價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很多70後、80後不幸淪為了房奴,每個月除了償還房貸之外,剩下的錢只夠日常開銷,而且這樣的生活還要一直持續二三十年之久。顯然,高房價已經拖垮了70後、80後,那麼是否還會拖垮90後、00後呢?
  • 招行「10元風暴」重磅升級,為「經濟內循環」注入強心劑
    據了解,今年的「10元風暴」除延續去年備受用戶青睞的消費集喵、掌上集喵、組隊PK集喵等活動外,更是聯合永輝超市、盒馬、攜程、佛羅倫斯小鎮、三亞國際免稅城等品牌商戶及全國萬家飯票商戶推出線下營銷活動,活動首次通過線上線下齊發力,實現用戶和商家雙向刺激、雙重受益,為驅動「經濟內循環」注入強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