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將枯燥的數學題目改編成體現實際生活的應用題目
日常生活是應用問題的源泉之一,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通過建立中學數學模型加以解決,如果教師能善於利用實際生活中的事情作背景編制應用題,必然會大大提高學生用數學的意識,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4]
(3)在教學中還要結合專題討論來研究數學建模方法
我們可以選擇適當的建模專題,如「代數法建模」、「圖解法建模」、「直(曲)線擬合法建模」,通過討論、分析和研究.熟悉並理解數學建模的一些重要思想,掌握建模的基本方法。甚至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自己選擇實際問題進行建模練習。
(4)注意與其它相關學科的聯繫
數學是學生學習其它自然科學以至社會科學的工具。其它學科與數學的聯繫是相當密切的。在教學中應注意與其它學科的呼應,這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其它學科的理解.也是培養學生建模意識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途徑。例如,在教了正弦函數後,可引導學生用模型函數寫出物理中振動圖象或交流圖象的數學表達式。又比如一些幾何學的情境可以嘗試用分析的或代數的方法來建模。這對於增強數學情境的建模意識是非常有益的。
總而言之,「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數學建模,是一種數學的思考方法,是運用數學的語言和方法,通過抽象、簡化建立能近似刻劃並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強有力的數學手段,它是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手段和方法。[5]只有將數學建模真正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數學課堂才會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