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把通過對孩子正向、積極的期待,從而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就能夠取得進步的現象,叫做羅森塔爾效應。
而更多實踐也證明,被家長或者老師喜愛並寄予高期望的孩子,不僅能夠感受到家長的關愛與鼓勵,也更能夠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行為。因此,孩子會成長的更加自信、自尊、自愛,並取得大人所期待的進步。即使是短暫的,也會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只關注孩子的優點,是指孩子能夠做好或者樂意去做的事。
定期和孩子聊聊他最近有哪些進步,引導他說下來、寫下來,列一張清單,並且定期補充。
目的是幫助孩子積極、正向的認識和看待自己,讓他感覺到自己是被愛的、有價值,並且把這樣的自我認知根植於腦海之中。
當孩子問到那我有什麼缺點呢?
可以這樣回答:在媽媽眼中你是沒有缺點的,因為所有的好與不好那都是你的特點。
從焦慮到自信,父母自己的壓力減少,焦慮降低幸福感增,教育孩子也更加的自信。
換個角度看待孩子問題,孩子如果好動、調皮、不聽話,是不是同時也揭示了孩子具備這些特質:活躍、有創意、有勇氣,正向影響孩子的成長。
你看待孩子的眼光不一樣,孩子就會朝著正向、積極的方向,運用自己的力量和特質。
小時候我媽最喜歡用的一招也就是這招,但是等我上學後,她就再也沒用過了。
記得小時候的我是活潑的、自信的,因為我媽經常說:我女兒很乖的,會幫媽媽幹活呢,我閉上眼睛,她馬上就拿過來了呢。
小時候對這個遊戲樂此不疲,非常喜歡幫媽媽做一些小事情,得到媽媽的肯定。
以前每一次男人做好了飯菜,我總是不遺餘力的誇獎他做的好吃,這個肉這樣炸幹了超級香,太好吃了,還不膩;這個魚煎的剛剛好,金黃又完整,煮的特別入味;這個湯好鮮啊……每次都誇讚他做的好吃,然後廚房基本被他承包了。
以前每晚睡覺我都是睡不踏實的,總是擔心她踢被子,會不會著涼啊,睡覺總是保持覺醒,睡的很輕,自己也很累。
後來我覺得放手讓她自己管自己,於是我對寶寶說:寶貝,你已經是一個大寶寶了,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了,晚上睡覺你知道自己要蓋好被子,熱了會踢掉被子,冷了也會自己蓋上被子,對嗎?
她點點頭,躺下自己蓋好被子。夜裡她經常踢被子,我確實也就不再管她,她冷了會自己爬進我的被窩。
以前我很擔心,這樣做會不會讓她受涼啊,冷到就遲了,事實證明,我這樣做了兩個多月,她也經常踢被子,並沒有生病,偶爾會有一點拉稀,但是沒有什麼大礙。所以我更加相信她可以照顧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