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正向的期待,引導孩子越來越好

2020-09-05 辛靈之窗



  • 羅森塔爾效應

人們把通過對孩子正向、積極的期待,從而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就能夠取得進步的現象,叫做羅森塔爾效應。

而更多實踐也證明,被家長或者老師喜愛並寄予高期望的孩子,不僅能夠感受到家長的關愛與鼓勵,也更能夠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行為。因此,孩子會成長的更加自信、自尊、自愛,並取得大人所期待的進步。即使是短暫的,也會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 優點列表

只關注孩子的優點,是指孩子能夠做好或者樂意去做的事。

定期和孩子聊聊他最近有哪些進步,引導他說下來、寫下來,列一張清單,並且定期補充。

目的是幫助孩子積極、正向的認識和看待自己,讓他感覺到自己是被愛的、有價值,並且把這樣的自我認知根植於腦海之中。

當孩子問到那我有什麼缺點呢?

可以這樣回答:在媽媽眼中你是沒有缺點的,因為所有的好與不好那都是你的特點。


  • 關注優點的好處

從焦慮到自信,父母自己的壓力減少,焦慮降低幸福感增,教育孩子也更加的自信。

換個角度看待孩子問題,孩子如果好動、調皮、不聽話,是不是同時也揭示了孩子具備這些特質:活躍、有創意、有勇氣,正向影響孩子的成長。

你看待孩子的眼光不一樣,孩子就會朝著正向、積極的方向,運用自己的力量和特質。


  • 案例分析——會幫助媽媽的女兒

小時候我媽最喜歡用的一招也就是這招,但是等我上學後,她就再也沒用過了。

記得小時候的我是活潑的、自信的,因為我媽經常說:我女兒很乖的,會幫媽媽幹活呢,我閉上眼睛,她馬上就拿過來了呢。

小時候對這個遊戲樂此不疲,非常喜歡幫媽媽做一些小事情,得到媽媽的肯定。


  • 案例分析——飯菜越做越好吃的男人

以前每一次男人做好了飯菜,我總是不遺餘力的誇獎他做的好吃,這個肉這樣炸幹了超級香,太好吃了,還不膩;這個魚煎的剛剛好,金黃又完整,煮的特別入味;這個湯好鮮啊……每次都誇讚他做的好吃,然後廚房基本被他承包了。


  • 案例分析——可以照顧好自己的寶寶

以前每晚睡覺我都是睡不踏實的,總是擔心她踢被子,會不會著涼啊,睡覺總是保持覺醒,睡的很輕,自己也很累。

後來我覺得放手讓她自己管自己,於是我對寶寶說:寶貝,你已經是一個大寶寶了,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了,晚上睡覺你知道自己要蓋好被子,熱了會踢掉被子,冷了也會自己蓋上被子,對嗎?

她點點頭,躺下自己蓋好被子。夜裡她經常踢被子,我確實也就不再管她,她冷了會自己爬進我的被窩。

以前我很擔心,這樣做會不會讓她受涼啊,冷到就遲了,事實證明,我這樣做了兩個多月,她也經常踢被子,並沒有生病,偶爾會有一點拉稀,但是沒有什麼大礙。所以我更加相信她可以照顧好自己。


相關焦點

  • 堅持用積極正向心態,聚焦孩子的成長
    上周,在《聊聊孩子學習中的那些事》的會心團體中,一位家長的發言說「要總是堅持積極正向聚焦孩子的學習,孩子就會越來越積極正向的成長。」在這段話中,我被「積極、正向、聚焦、堅持」幾個詞而觸動。我感覺自己的正向聚焦還不夠積極,也沒有很好的堅持,我的潛意識裡是否總是抱有期待,我忽然意識到這應該是我最近在孩子陪伴中時常迷茫的原因。
  • 能夠越來越好,也會越好越來.
    保障自由的基礎上體認差異、包容個性、寬諒不足、尊重選擇,乃是達致良性換位思考與互動的指導思想;——思之以重諾守信而與人為善,行之以推己及人且感同身受,乃是良性換位思考與互動的核心邏輯;——使雙方都明白為何與如何同對方打交道,乃是良性換位思考與互動的努力方向;——首信人而後得人之信、首利人而後蒙人之利、首讓人而後求人之讓,乃是良性換位思考與互動的基本原則;——期待與被期待相吸
  • 如何改變一個不努力的孩子?正向關注、積極引導,家庭教育旺娃術
    用積極情緒引導,讓女兒明白自己擁有變得更好的可能老師在課程上給我們詳細解答了孩子不願學習的根本原因:「現在孩子們之所以對學習牴觸,根子還是在家長那兒!孩子們需要的不僅是知識,還包括情感方面的滿足,價值觀層面的引導,學習動力的激發。」是啊!
  • 正向引導孩子的天性發展
    正向引導孩子的天性發展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天性發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六大解放」,即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嘴巴、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六大解放」對於在教育中尊重孩子的天性,以及在此基礎上正確引導孩子的發展,培養其獨立思考、自主自立能力等具有深遠的意義。
  • 在網絡中如何正向引導孩子
    在網絡中如何正向引導孩子。 孩子們不會篩選過濾信息更不會辨別是非,就算是大人在網絡上也是不少人盲目跟隨不會自己思考,特別容易被一些掐頭去尾的內容所騙,所以給孩子上網時應該格外小心。並以相對正確的三觀告訴孩子網絡上那些博主語錄哪些是錯的也可以使用其中一些來激勵孩子例如「想以後找到好的老婆就要努力學習賺錢」。
  • 六步正向引導法,培養讓父母做夢都想笑的孩子
    李賢國說:「我是孩子越小,自己越老;孩子越大,自己越年輕。」這句話乍聽起來有點兒難理解,可越琢磨越看到裡面的智慧。做父母的,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他足夠的時間和關愛,用正確的方式來引導他,就能培養出讓父母做夢都想笑的孩子。看著孩子的成長與進步,父母的心裡充滿喜悅和幸福,怎能不越來越顯現出青春與活力呢?
  • 積極融入集體,胡梅爾斯:桑謝斯的德語英語越來越好
    《圖片報》透露,桑謝斯初到拜仁還有很多不適應,現在他努力融入球隊中,積極學習德語,雖然德語對他來說仍然很有難度,但他已經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了。而隊友胡梅爾斯也表示,桑謝斯的英語也有很大的進步。此外,桑謝斯在格林瓦爾德找到了一處住所,與許多隊友住在同一社區,這有助於他融入球隊。桑謝斯在身體方面也越來越好,從斯旺西回來他還飽受肌肉受傷的影響,現在他已經完全恢復。
  • 孩子開竅的關鍵:覺醒自我驅動力!父母需正向引導,不能幫倒忙
    ,決定人生的高度現在很多家長會有攀比心理,別人家孩子英語口語說的真好、別人家孩子鋼琴過了10級、別人家的孩子參加的數學奧數比賽...於是我們就會給孩子報英語班、鋼琴版,打著「為孩子好」的想法,其實是滿足的自己的虛榮心。
  • 關注孩子,家長要理性教育和引導,教會孩子學習
    依據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學經歷和自己教育孩子的些許思考,我認為,家長在孩子面前講話的內容一定要經過思考,不能隨意並帶有主觀性。有時,家長一句不經意的話語,往往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使孩子失去自信心,甚至給孩子帶來永久性的負面暗示,影響孩子正向思維養成,失去向上的動力。
  • 我們都應該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我們都應該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沒人會把我們變得越來越好,就連時間也只是陪襯。能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好的是我們自己不斷增長的才華,是越來越好的品行修養以及不斷的反思和修正。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是因為我們有想要保護的人,有值得用生命去珍惜的東西!生活有望穿秋水的期待,也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今天也要努力呀,不管多久才會變好,都要先把自己變得更好。
  • 改變不努力的孩子:正向引導、積極情緒,值得每個家長掌握
    ,感覺像換了一個人,以前都是我催著孩子學,現在我要勸孩子少學點,休息會!」來自泉州的周媽媽說:「孩子變得學習主動了,不再亂發脾氣,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好,感覺非常好!」,讓孩子學習更有動力、有目標的家長還有很多很多。
  • 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正向激勵孩子的成長
    積極的心理暗示,正向激勵孩子成長這個著名的實驗揭示了積極的心理暗示的魅力:正向激勵了孩子,給了孩子成長的動力。相信大家都看過《夏洛的網》。它講述了一隻蜘蛛夏洛為救朋友小豬威爾伯,通過在威爾伯頭頂上方編織四張奇特的網,改變人們對威爾伯的看法,也讓威爾伯找到自信的故事。這四張網奇特在哪裡?每一張網上都有一個稱讚威爾伯的詞語。
  • 網友:娘家越來越好,哥哥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網友: 我是沒辦法,婆子媽得了乳腺癌,老公姐姐帶孩子在我家,公公骨折。只能回娘家坐月子在娘家坐月子不好?一起來看看寶媽是怎麼說的:1. 我老家那邊是不可以回娘家坐月子的,說是回去娘家坐月子會影響娘家家裡的運勢2.
  • 孩子偷錢怎麼辦?父母可以試試「潘多拉效應」,正向引導更有效
    孩子偷錢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但是很多父母遇到這種事都很容易手忙腳亂。暴脾氣的父母會選擇打罵孩子,希望孩子引以為戒。性格軟弱又溺愛孩子的父母,可能會選擇視而不見,縱容孩子的這種行為,無疑這2種行為都不好,對孩子的成長都會有影響,那麼,如何在不傷害孩子的情況下,糾正孩子的這個行為?
  • 別給孩子貼標籤,它會阻礙孩子的進步,父母正向引導是關鍵
    你不說,孩子可能還不會去注意那杯水,因為那只是一杯水而已,觸發不了孩子的好奇心。但是,你特意交代孩子不要去碰,這反倒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為什麼媽媽要放一杯水在這,為什麼媽媽特意交代不能去碰,這杯水裡加了什麼東西嗎?這就是話語的魔力,你的一句話,輕而易舉的牽動了孩子的思維,引導孩子關注了某件事或某樣物品。
  • 如何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積極正向的養育方式,為父母助力
    哪怕他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父母也只會從旁引導,耐心教育,並堅定地和孩子站在一起,給予孩子滿心滿眼的愛、自由和安全感。正是因為擁有父母的十足的愛、自由和安全感,才有了自律的孩子。至此,對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 孩子需要正向引導,而不是一昧地懲戒!
    現在的孩子心靈都是非常脆弱的,這更顯得正向引導是多麼的重要!教育學生的方法有很多種,不一定需要體罰和批評才能震懾住,這樣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跟老師對著幹甚至因為想不開而造成悲劇。每個老師的處理方式都不一樣,有時候正向引導比反向懲戒更能讓學生記憶深刻,換個方式教育學生,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 《獅子王》:別擔心孩子的「自卑情結」,正向引導可激勵孩子成長
    辛巴因為自己太弱小而感到自卑,正像是現實生活中孩子覺得自己成績不好、長得胖、不討人喜歡而感到自卑。孩子會希望通過證明自己來剝除自卑感,但往往不能用正確的方式來提高自身的能力。這時就是家長需要站出來引導孩子的時候,正向的引導可以利用"自卑感"來督促孩子完善自我、取得進步。
  • 怎樣把握「產後初期」,讓孩子越來越好帶?
    讓不少新手爸媽都覺著:孩子真難帶!所以說,坐月子這一個月,不僅是讓媽媽修養,也是讓爸爸媽媽與寶寶互相磨合的一個月。這一個月磨合好了,後面孩子會越來越好帶!那我們今天就來聊聊:怎樣把握「產後初期」,讓孩子越來越好帶?
  • 這3個跡象,暗示你孩子的英語正越來越好
    學海無涯,小朋友學習英語不易,但你若仔細觀察,會發現所有的烏雲都鑲著金邊,看似艱難的學習背後,往往藏著一些跡象,暗示孩子的學習正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