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一個不努力的孩子?正向關注、積極引導,家庭教育旺娃術

2020-12-18 明乾家庭教育

讓不努力的孩子奮發圖強,努力上進,這應該是很多家長的心聲。

我也不能例外!

女兒今年14歲,在讀初二,對於學習真是沒有一點點上進心,上課不認真聽講,聽課也不做筆記,作業也都是敷衍了事,周末回家就是玩手機、看小說、刷抖音、看視頻,喊她寫作業還撒謊說沒布置作業或者寫完了……

人家都說女孩讀書都很認真,我就想不通,我家的女兒怎麼就不認真學呢?

為了女兒學習,我絞盡腦汁,她卻油鹽不進

為了能夠讓女兒對學習多用點心,多努努力,我是想了無數種方法,例如:物資、金錢獎勵,只要好好學習,考到多少分,就給她多少錢,給她買什麼東西,去哪裡玩等等……

但每次跟她說的時候,她都「嗯嗯」的答應下來,結果依然不為所動,最後根本做不到。

每次考試成績出來了,一質問她,她就「往後看」,說「誰誰誰還沒我考得好呢!」

氣得我真想給她幾下,我就納悶了:「她的機靈勁咋就不能放在學習上?」

特別是年後上網課的那段時間,在家裡課也不想上,每天早上就起來打個卡倒頭又睡,要麼就是上課的時候和同學聊天,老師經常給我打電話投訴,喊我「好好監督一下!」

我立刻強制制止,警告她:「要是再發現一次,就把手機沒收了!」結果她每天偷偷摸摸的玩,好幾次進她房間都看到藏手機的動作。

我之前學過一點家庭教育的知識,知道不能強來,可是她根本不懂得控制,不提醒、不去管她就會一直玩下去。

我能理解現在的孩子從小就在電子產品陪伴下長大,但我就是看著她不學習、整天玩,特別焦慮,有時候忍不住就會流眼淚,感覺自己真是太失敗了。

為了能夠提升自己教育女兒的方法和技巧,我經常在網上看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學習課程,樊登的視頻、李玫瑾的講座、武志紅的文章,我幾乎都在看。

但一直都有一個疑惑,我看了這麼多,感覺所有老師說的都蠻有道理,但最後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做,有時候按照一些老師給的小方法去做,完全沒有作用。

幸虧之前在百度上看到一篇介紹【喚醒孩子學習動力訓練營】的文章,裡面提到的老師像教練一樣帶著你學的【訓練營模式】吸引了我,就試著報了名。

學習課程之後,老師對孩子學習心理的洞察,深深的顛覆了我的認知,我終於知道了女兒不努力學習的真正原因!

運用老師教給我的方法,開始慢慢引導女兒對學習的態度,幫女兒找到學習的意義和目標,女兒的改變好大!不僅能夠自己合理管理手機,還找到了學習的方向,學習成績也開始逐漸提高!

女兒改變的同時,我自己的改變也非常巨大!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不再焦慮發愁,心靜下來後,全家每天的氛圍都是幸福!

那我具體是怎麼做到的呢?今天就給你分享一下。

用積極情緒引導,讓女兒明白自己擁有變得更好的可能

老師在課程上給我們詳細解答了孩子不願學習的根本原因:「現在孩子們之所以對學習牴觸,根子還是在家長那兒!孩子們需要的不僅是知識,還包括情感方面的滿足,價值觀層面的引導,學習動力的激發。」

是啊!我們每年都在給孩子上輔導班,但真正成績提升的效果卻很小。大多數孩子都是報了很多個輔導班,花了父母很多辛苦錢,成績還是不理想。

原因就是孩子從心裡根本不想學!孩子人在輔導班,但他的心根本就沒在學習上,只是被動跟著混日子,糊弄一天是一天。說實話,這樣的補課,還不如不補。

老師分享說:「學習不只是時間和金錢上的投入,更是主觀上的一種態度,從內心的一種願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這才是讓孩子成績提高的最關鍵問題。讓孩子自己想去學習,學習才會有效率,才能事半功倍。逼著他去學習,只會把學習變成家長給的任務,效果不可能好。」

我意識到,不解決女兒想學的問題,給她報多少個輔導班都沒有用!

在課上,老師建議:「要跳出這個泥潭,唯有培養孩子積極心態和習慣,用快樂作為內部驅動力,去克服痛苦、徵服困難!」

於是,我放下焦慮,按照老師的指導,不再使勁盯著女兒的學習,每天都用積極的態度和語言引導女兒,不再屁股後面催,而是看到女兒厭學背後的情緒,一點點引導她,慢慢讓她相信——自己擁有變得更好的可能!

當我們有積極心態時,會將其傳遞到孩子那裡,孩子便不會對學習而產生太多負面的情緒,而讓學習回歸本來的單純。

慢慢的,她也改變了。

找到孩子真正喜歡的目標,激發孩子的學習內驅力

每個人內心都有向好向上的種子,區別在於這顆種子有沒有合適的土壤發芽生長,家長能做的,就是給孩子一片適合發芽的土壤——這片土壤,就是給孩子積極的期待和鼓勵。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挖掘孩子的學習動機,讓孩子樹立更為宏偉且堅信不疑的遠期目標。

老師說:「引導孩子樹立長久的目標,比如將來想做什麼,對未來有什麼夢想,自己的優勢在哪,該怎麼努力實現等等,通過梳理,幫助孩子將遠方的大目標逐步分解,落實到小目標上,再最終落實到具體的行為中,這樣孩子的遠方目標就會像燈塔一樣,屹立在前方,激勵著孩子克服困難,不斷前行。」

具體怎麼做?第一步就是立志!幫孩子找到人生的志向!

我藉助老師給的「志向引導」流程,和女兒進行了幾次關於夢想的深度對話。

女兒跟我說:「我從小一直有個夢想,想當一個舞蹈家,讓更多人認識我,記住我,我不想平平淡淡過一生!但後來你們都說我跳不好,影響學習,經常被你們說這個做不好,那個做不好,後來我就不想跳了……」

聽著女兒的話,我的心非常地痛!原來我們的否定對她的傷害這麼大!而我從來都沒有意識到!

我問女兒:「你最喜歡的舞蹈家是誰啊?」

女兒想也沒想就說:「楊麗萍啊!你看她跳舞的時候多美啊!」

我看著她的眼睛,說:「媽媽相信你一定也能和她一樣!我們一起努力!你想要我給你報個舞蹈班嗎?」

女兒的眼睛一下亮了起來,說:「真的嗎?我知道有個舞蹈老師特別厲害,我幾個同學都在那邊學!」

第二天我就帶著女兒去了舞蹈班,從那天開始,感覺女兒像是變了個人,整個人不再渾渾噩噩,練舞的勁頭非常足,學習上也更加用功了,我能感受到,她內心的火被點燃了!

我才真正懂得了老師說的那句話:「教育孩子是點燃一團火,而不是灌滿一桶水!」要想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就需要點燃孩子內心的火種!喚醒孩子的人生追求!

走過了這段讓人絕望的黑暗時光,我發現,和我一樣苦惱於孩子學習不好的家長太多太多,看到她們,我就想到自己!

所以,我非常非常想要把自己的收穫與改變分享給所有的父母!

教育孩子,此生只有一次機會!根本沒有後悔藥!現在錯過了,將耽誤孩子一生!

在訓練營裡,和我一樣找到教育孩子的方向和方法,不再焦慮發愁的家長何止我一人呢?

來自嘉興的李媽媽非常激動的和我們說:「最近孩子的變化真是極大,感覺像換了一個人,以前都是我催著孩子學,現在我要勸孩子少學點,休息會!」

來自蘇州的朱媽媽說:「孩子前幾天主動卸載了看視頻的軟體,還讓我們都卸載了,說以後都不看了!每天晚上還大聲給我們讀書,帶著我一起背古詩詞。」

來自安徽的張媽媽,根據老師的指導,改變了教育兒子的方法,兒子現在主動要求學習,和孩子的關係也越來越親密!

來自南京的李媽媽現在和女兒的關係變得非常親密,孩子感慨說:「媽媽我覺得您變了,每天都很開心,我也很開心。」現在女兒越來越關注媽媽的感受,按照約定好的規定控制玩手機、寫作業。

來自泉州的周媽媽說:「孩子變得學習主動了,不再亂發脾氣,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好,感覺非常好!」

還有媽媽非常高興地和我們反饋說:「這段時間,孩子看到我在改變,他也在努力改變,對學習越來越有動力,自己也越來越自信!兒子特別喜歡老師!」

來自成都的林媽媽用老師教的「愛心筆記」法,正確向孩子表達愛,不僅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氣情緒,兒子也願意寫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媽媽感動地說:「他還不忘寫個『愛你的兒子』!」

還有家長反饋說:「老師給的方法真的很管用!家長的改變加上老師的方法,真的讓我遠離了雞飛狗跳的日子!」

除此之外,在這裡成長、改變,繼而幫助孩子成長,讓孩子學習更有動力、有目標的家長還有很多很多。

事實上,哪有教不了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媽媽。

只要稍下功夫,就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別人家的孩子」。

用對的方式教孩子,每個孩子都會是「別人家的孩子」,每個媽媽也都將變成又閒又美的「女神媽媽」。

如果你在教育孩子時也遇到了孩子不願學習、叛逆、不聽話、總想玩手機等難題,

如果你想養出優秀的孩子,讓孩子和你的關係更親密,你說的話孩子願意聽!

那麼,我強烈建議你,也來參加《喚醒孩子學習動力——超級父母訓練營》!

我們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購買課程後,請一定關注我,再私信聯繫我,否則不能有效學習!

相關焦點

  • 改變不努力的孩子:正向引導、積極情緒,值得每個家長掌握
    現在女兒越來越關注媽媽的感受,按照約定好的規定控制玩手機、寫作業。還有媽媽非常高興地和我們反饋說:「這段時間,孩子看到我在改變,他也在努力改變,對學習越來越有動力事實上,哪有教不了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只要稍下功夫,就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別人家的孩子」。
  • 積極正向的期待,引導孩子越來越好
    、積極的期待,從而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就能夠取得進步的現象,叫做羅森塔爾效應。而更多實踐也證明,被家長或者老師喜愛並寄予高期望的孩子,不僅能夠感受到家長的關愛與鼓勵,也更能夠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行為。因此,孩子會成長的更加自信、自尊、自愛,並取得大人所期待的進步。即使是短暫的,也會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 扭轉"負面偏差",改變家庭教育的關注模式
    最近收到一些家長的提問:自己對孩子比較嚴格,平時很關注孩子,發現孩子總是有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學習還偏科,自己就會忍不住批評孩子,但是也沒有多大改善,甚至導致親子關係比較緊張,怎麼辦?這其實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家庭教育問題。我在學習治療師課程培訓中,曾經問過學員一個問題:&34;很多參與課程的家長都回答說:&34;。那我接著問,如果孩子說全班英語最高分81?
  • 堅持用積極正向心態,聚焦孩子的成長
    上周,在《聊聊孩子學習中的那些事》的會心團體中,一位家長的發言說「要總是堅持積極正向聚焦孩子的學習,孩子就會越來越積極正向的成長。」在這段話中,我被「積極、正向、聚焦、堅持」幾個詞而觸動。我感覺自己的正向聚焦還不夠積極,也沒有很好的堅持,我的潛意識裡是否總是抱有期待,我忽然意識到這應該是我最近在孩子陪伴中時常迷茫的原因。
  • 「正向教養」家庭教育工作坊開課 讓家長學會與孩子「正向」交流
    「當我告訴孩子,我今後會用商量的語氣跟他說話,再也不『拳打腳踢』了,兒子給了我一個深深的擁抱。」這是成都市武侯科技園小學的一名家長參加了學校舉辦的「正向教養」家庭教育工作坊培訓之後的感悟。而在此之前,這位家長以「慈母多敗兒」為教育理念,只要孩子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就會著急得大聲吼叫甚至有時忍不住打罵,而這樣的教育理念或許在不少家庭都存在。
  • 在網絡中如何正向引導孩子
    沒有壞孩子,只有不負責的家長。在網絡中如何正向引導孩子。 孩子們不會篩選過濾信息更不會辨別是非,就算是大人在網絡上也是不少人盲目跟隨不會自己思考,特別容易被一些掐頭去尾的內容所騙,所以給孩子上網時應該格外小心。
  • 如何改變一個不努力的孩子,3個關鍵詞,做一個深度覺察的父母
    很多家長說起自己的孩子時,都會表示孩子其實並不笨,甚至還很聰明,但只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所以學習成績總是無法提高。事實也確實如此,大部分孩子的天資都是相差無幾的,決定他們優秀的因素很大程度取決於孩子是否努力,如果孩子不努力,父母應該怎樣去做才能改變他們呢?
  • 如何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積極正向的養育方式,為父母助力
    哪怕他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父母也只會從旁引導,耐心教育,並堅定地和孩子站在一起,給予孩子滿心滿眼的愛、自由和安全感。正是因為擁有父母的十足的愛、自由和安全感,才有了自律的孩子。至此,對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 你的積極心理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傳遞給孩子?
    項目結束後小凡就因工作能力不足被公司辭退,而小華則被公司重用去負責更大的項目,原因是在艱苦的環境中積極努力完成工作,協助同事,帶給大家力量。是啊,小華的身上那種生命積極的活力帶給我們團隊的是愉悅與奮進。
  • 如何讓「隱形爸爸」顯形,積極參與家庭教育,告別「喪偶式育兒」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缺失呢?有什麼辦法可以改變這一現狀,告別「喪偶式育兒」嗎?「喪偶式育兒」現象的產生原因我們看到周圍的很多家庭普遍存在父親角色缺失,爸爸家庭教育參與程度不夠的現象。要想改變這一現狀,首先要弄明白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然後才有可能針對原因,真正能找出一些很好的辦法或者切入點,改變這一現狀。
  • 家庭教育: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在學習方面的興趣
    家庭教育: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在學習方面的興趣過度理由效應:家庭教育中的錯誤獎懲方式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家庭教育已經超越了學校教育而成為孩子能否健康快樂成長的關鍵性因素。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為促進孩子學習而採取的錯誤獎懲方式,卻往往會成為阻礙孩子實現健康成長的決定性因素。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或者聽話,家長往往會許諾給孩子一些獎勵措施,並根據孩子的表現來實施獎懲。這種外在刺激的不斷強化,會慢慢減弱孩子的內在動力,並讓孩子逐漸改變認知。
  • 關注孩子,家長要理性教育和引導,教會孩子學習
    孩子在家裡時,尤其是小學低年級階段,主要是引導孩子養成回家第一件事就主動完成作業的好習慣。關注孩子對學習是否感興趣,學習時的效率如何,課餘時間孩子是如何利用的,這些我都做到了心裡有數。這種給孩子貼標籤式的評價方式,會影響孩子的心態,無形中暗示孩子,我就是哪個哪個方面不好,慢慢地孩子做什麼事情都不自信。孩子對自己的認知還會停留在某個負面的暗示的字面上,不懂得應該做的是去想辦法,應如何去改變改進改善自己的狀態和做法。當家長意識到自己孩子有不足之處時,正確的教育方法是:首先做到不要在孩子面前提他的不足,而是要用智慧的語言進行「正向的積極引導」。
  • 《正向思考的力量》
    人的思維分為正向思考和反向思考兩種,兩種思考方式會給同樣的問題帶來不同的結果。阿德勒的觀點是,一個人應該自小在家庭和學校的引導下,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面對生活中的痛苦與困難時,正確的打開方式是懷有積極的心態,採用正向思考,為他人、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的幸福。
  • 孩子價值觀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中國大多數父母突出的家庭教育問題,是自身所持有的功利主義教育觀。即在家庭教育中容易出現單純以追求考試成績和分數等應試教育為指向的功利化傾向,忽略了對孩子成長更為重要的價值觀教育、品格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情商教育、習慣養成教育、人際關係教育、利他教育和幸福教育。在這些眾多的家庭教育內容中,孩子價值觀的教育是重中之重。
  • 養育積極上進的孩子:給家長4條指南,奠基優質家庭教育
    當孩子從做事中獲得正向意義,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獲得自我效能感,從而認定自己的努力是有意義的,就會形成正向循環,自發獲得積極上進的力量。反過來,如果家長更關注孩子的優點和長處,總是提示和肯定孩子的優點,鼓勵孩子,如此一來,孩子身上的優點優勢就得到了正向強化,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好。這樣一來,父母的積極反饋幫助孩子建立了正向循環,即便遇到困難也不會氣餒,而是相信自己只要足夠努力就可以做到,最終養成了積極上進、勇於進取的品質。
  • 自家孩子不努力,別人家的不用操心,如何改變?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習的內驅力不足,也就是不努力學習的內在原因:學習沒有目標,不積極不主動。主要表現在一提到玩,就跟打了雞血似的生龍活虎;一提到寫作業,就是一副沒有精神的樣子,作為老師或者是細心的家長,都不難看從這樣的細節中發現一個不努力學習孩子的內在原因。要想改變一個不努力的孩子,光靠說教,甚至是哄騙,打罵這樣簡單粗暴的方法都是沒有什麼效果的。弄不好還會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天天跟你對著幹,跟你唱反調。家裡頭天天雞犬不寧的,日子好過嗎?
  • 六步正向引導法,培養讓父母做夢都想笑的孩子
    所以,第二天她拿了一根藤條來到學校,準備誰不守紀律就打誰。老師和同學氣極了,馬上罷免了她。而她,還不知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如果當時的老師對她能多一些了解、多一些肯定和關懷,找出她行為中的正向動機,然後再跟她討論如何達到這些正向的目標,而不是用罷免的方式,也許這位婦女當時遇到的情況會大大不同。」
  • 正向引導孩子的天性發展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天性發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六大解放」,即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嘴巴、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六大解放」對於在教育中尊重孩子的天性,以及在此基礎上正確引導孩子的發展,培養其獨立思考、自主自立能力等具有深遠的意義。
  • 家長正確引導孩子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將助力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
    ,可以開發個人的潛能,改變人們的思想,影響人生道路。那麼,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讓孩子學會積極暗示呢我有下面幾點建議:1、引導孩子理解積極暗示。家長要幫助孩子了解心理暗示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無論是老師的一句話,還是書中的一個故事或一首詩詞,都可能給孩子的心靈,帶來巨大的激勵和推動。家長要善於捕捉這個教育時機,引導孩子接受積極暗示的的正面影響。
  • 孩子需要正向引導,而不是一昧地懲戒!
    反觀今年3月,日本福井縣池田鎮長裡中學有一名初二學生因時常拖欠作業,多次受到班主任的大聲訓斥等嚴厲批評,家長跟班主任協調溝通過,但並未見其班主任改變教育方式,該學生覺得走投無路而從宿舍跳下。這名初二的學生在花一樣的年紀,還未綻放卻先凋零,實在可惜!現在的孩子心靈都是非常脆弱的,這更顯得正向引導是多麼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