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繪本讀了3遍才看懂,給孩子讀繪本不只是講個故事

2020-10-04 相伴讀書

孩子從學校圖書館借回來的一個繪本,我拿起來翻了翻,《約瑟夫有件舊外套》,故事的梗概是:約瑟夫有件外套很舊了,約瑟夫把它改成了夾克,夾克很舊了,約瑟夫又把夾克改成了背心……約瑟夫把一件舊外套變成了很多新物品。

第一遍看完這個繪本,第一反應是,這個繪本沒什麼有趣的地方。在這之前,給孩子讀過很多繪本,認知和心理方面的繪本,總是能夠一下子get到繪本故事的核心。《約瑟夫有件舊外套》讀完了,有點懵。

但是,看了一下繪本的介紹,《約瑟夫有件舊外套》榮獲2000年凱迪克金獎。凱迪克大獎是美國最有權威的繪本獎,被認為是圖畫書的「奧斯卡」獎,能獲此殊榮的繪本,應該有其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看在凱迪克金獎的份上,我把繪本故事從頭到尾,給孩子讀了一遍,卻不知如何延伸講解。

為了加深對繪本的理解,從網上搜索了相關資料,並且閱讀了他人關於繪本的解讀。關於繪本的理解,分享以下幾點。

1、《約瑟夫有件舊外套》的創作靈感來源

這個繪本的創作者,是美國的西姆斯·塔貝克,在他的童年時期,流行一首民謠《我有一件小外套》,小外套舊了,不能穿了,怎麼辦呢?改成夾克;夾克舊了,不能穿了,怎麼辦呢?改成背心……

繪本故事裡,約瑟夫也把自己的舊外套變成夾克,變成背心……不同的是,創作者,豐富了繪本的內容,約瑟夫把舊外套變成夾克後,他穿著新夾克去市場;夾克舊了,約瑟夫把夾克變成背心,穿著背心去參加侄子的婚禮……

舊外套不僅變成了新物品,還在不同的情景下,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2、繪本要傳遞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一件舊外套,可以變成夾克、背心、圍巾、紐扣等等。通常來說,外套舊了,就沒有多大用途了,而約瑟夫卻藉助舊外套創造了很多新物品。

從「無用」到「有用」,中間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創造」,而創造的發生,需要積極的思考。

當你感覺到很多問題似乎無解時,積極思考,總能想到解決的辦法,就像一句老話說得那樣,辦法總比困難多。

積極想辦法改變,舊外套可以變成夾克、背心、圍巾、紐扣等等。

對於孩子來說,學習的是其中的積極心態。

3、相似繪本

菲比·吉爾曼創作的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與《約瑟夫有件舊外套》相類似,都是根據同一首民謠《我有一件舊外套》改編的。

讀完兩個繪本,相比而言,更喜歡《爺爺一定有辦法》,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給人帶來一種力量感。

繪本裡面,有媽媽和約瑟的對話,貫穿整個故事。

媽媽對約瑟說:「約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舊,好難看,真該把它丟了。」

約瑟說:「爺爺一定有辦法。」

因為約瑟相信爺爺一定有辦法,所以,約瑟的舊毯子,變成外套,變成背心,變成領帶……

繪本中的媽媽,就像生活中那個消極的旁觀者,總會覺得「這個不行了,那個沒用了。」然而,實際上,很多時候,積極想辦法改變,總會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就像約瑟的舊毯子,可以變成不同的新物品。

閱讀繪本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認知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家長在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也要適當加深引導。

精讀繪本可以參照以下步驟:

1、通讀繪本

繪本裡的文字相對較少,但是,通常是一個完整的故事。通讀繪本,可以幫助孩子從總體上了解繪本故事,就像大人讀書一樣,理解整本書的框架,再去理解裡面的內容,就會相對容易。

孩子閱讀繪本,可以採用同樣的路徑,不同的路徑,也是不同思維習慣養成的過程。

2、帶著問題,再讀繪本

提問是一個集中孩子注意力的好方法,孩子帶著問題聽故事,就會努力從故事中尋找答案,為了找到正確答案,孩子可能不願意放過每一個故事細節。

讓孩子帶著問題聽故事,既可以培養孩子的思考力,還可以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3、陪孩子一起發現圖畫裡的有趣內容

繪本是文字和圖畫的結合,讀繪本不只是讀文字,也要和孩子一起讀圖。

《約瑟夫有件舊外套》裡,可以讓孩子去觀察,舊外套到夾克,有什麼變化;夾克到背心,有什麼變化……圖片上的變化,可以和文字對應起來,鍛鍊孩子的看圖說話能力。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愛聽睡前繪本故事,同一本書讀1000遍也不厭倦,怎麼辦
    寶爸說,我都講了10幾遍了,我們先睡覺,明天再講好不好。寶寶說不要,再講一遍就就睡覺。寶爸心想,你個熊孩子,你都說了10次再講一遍就睡覺了,但到現在還不肯睡。說實話,寶爸也很無奈,每天臨睡之前寶寶都要寶爸把《南瓜湯》講個10幾遍才肯罷休,而問題在於這本繪本已連續講了一個月了。寶寶對《南瓜湯》的興趣仍舊很大,雖讀千遍也不厭倦,而寶爸真的快崩潰了。
  • 為什麼孩子愛聽睡前故事,同一本書讀1000遍也不厭倦,怎麼辦
    為什麼睡前讀繪本是家長的煩惱晚上10點,兩歲多的寶寶仍舊不肯睡覺,一個勁的要寶爸給他講故事。寶爸說,我都講了10幾遍了,我們先睡覺,明天再講好不好。寶寶說不要,再講一遍就就睡覺。寶爸心想,你個熊孩子,你都說了10次再講一遍就睡覺了,但到現在還不肯睡。說實話,寶爸也很無奈,每天臨睡之前寶寶都要寶爸把《南瓜湯》講個10幾遍才肯罷休,而問題在於這本繪本已連續講了一個月了。
  • 繪本在精不在多,教你如何給孩子讀繪本!
    總是給娃搜羅各種書單,搞促銷的時候,也是買買買個不停。但是繪本書買回來後不像我想像的那樣簡單的讀文章,好像,它有更深奧的學問。於是找了幾本繪本類的書籍,想好好做個科普,到底要怎樣給寶寶讀故事呢?1⃣️讀圖:第一次拿到繪本,要先讀圖再讀文字,一個畫面一個畫面的仔細閱讀,觀察線、形和構圖。注意捕捉圖的細節,故事的趣味性。2⃣️讀文字:讀完圖再讀文字。不能默讀,而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發出聲音朗讀。另外,讀文字的時候,需要留意故事情節和結構,讀懂了故事的兩個要素,就能了解故事的難易度,也能大致判斷出繪本適合的年齡。
  • 讀繪本孩子不配合,買的繪本在家吃灰?家長先弄清什麼是繪本!
    讀繪本孩子不配合,她說再也不買繪本了寶媽「羽婸」從懷孕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讀繪本,寶寶出生後,她也一直保持這個習慣。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讀繪本的時候小傢伙一直坐不住、不配合,不僅不感興趣,有時候還把繪本撕壞。
  • 3個方法讓孩子愛上繪本閱讀,越讀越快樂
    你家孩子喜歡讀繪本嗎?你會陪孩子一塊讀繪本嗎?你都是怎樣陪孩子讀繪本的?怎樣才能讓孩子越讀越快樂?今天,我們來分享3個方法。1.在繪本閱讀過程中,如果家長習慣於打斷故事的情節向孩子提問,如這個小貓戴了什麼顏色頭花啊?這個洞裡有幾隻小老鼠呀……孩子會條件反射地去記住這些東西,並在潛意識裡不斷地提醒自己:一定要記住,這隻小貓戴著紅色頭花,這個洞裡有5隻小老鼠,待會兒媽媽肯定會問這個問題。
  • 繪本沒讀對等於白買,陪孩子讀繪本,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會扼殺孩子的興趣曾有個媽媽很苦惱地對我說:「我給孩子買了她最愛看的佩奇繪本,可是她才看了兩頁,書就扔在一邊積灰,還是盯著電視看了!」,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給孩子讀繪本有很多原因。比如,在每天睡前,你情緒最放鬆的時候,陪孩子一起讀20分鐘。一開始不必糾結孩子有沒有看書裡的內容,也許你們只是對著封面上的圖片聊了一會天,只要孩子享受這個過程,你的目的就達到了。孩子總會從喜愛讀書的氛圍,慢慢過渡到關注書本的內容。閱讀完之後,不論孩子收穫多少,都要給他們一個展示成果的機會。
  • 這樣給孩子讀繪本,讀1遍勝過去讀10遍!
    我在小學校一年級、二年級給他們講這個故事,很少有孩子說我是狡猾的狐狸。很多孩子喊聰明的狐狸。就是他讀懂了故事前面。繪本包括兒童文學,它的語言世界是很高級的。他讓孩子真正的學會語言。如果你不關注這個變化,你讀這個故事,其實就沒有孩子讀到的多。小孩子注意到有鈴鐺,注意到動物們家的變化。我由於他的啟發,現在關注這個手套的變化。我感受到動物們的心思,要把自己的家布置得或者是建設得更美好。否則為什麼要開這個窗戶,還開得這麼美這麼漂亮。為什麼建這個門廊,好看外面的世界真精採。鈴鐺也有它的含義所在。繪本的閱讀給兒童的語言發展搭建了更多的階梯。
  • 家長給孩子讀繪本時為什麼孩子不感興趣?因為讀得不夠豐富!
    為了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家長買回來很多繪本書籍,並督促孩子去讀,去看,但孩子沒有耐心,看繪本時幾下就翻過去,或者是就只看圖畫,甚至有的孩子不喜歡讀書,在書上亂塗亂畫,撕書,給他讀繪本吧沒讀幾頁就跑開自己玩去了,好像對書沒興趣似的。 往往是家裡書買了很多,孩子到底看懂沒有也不知道,最後書都放在書櫃裡束之高閣。
  • 親子共讀繪本,不是講故事,也不是語文學習,而是讓孩子體會閱讀
    那些不愛看書的同學,都被貼上了,一看就是早期教育中,家長沒有陪伴閱讀繪本,沒有建立閱讀興趣。而陪孩子讀繪本,就成了很多全職媽媽的必修課。親子共讀,不是我們打開繪本,和孩子一起看這麼簡單,也不是講故事,更不是語文學習,而是我們應該通過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讓孩子看到世界。
  • 育兒專家推薦「十本最佳親子共讀繪本」:值得陪孩子一起讀100遍
    和孩子一起走進繪本的世界,共讀這十本好書。教育家說,只有童年讀的書,才會對人的一生產生深刻的影響。繪本閱讀,不是讓小孩子自己閱讀,一定是一個「親子共讀」的過程。小孩在看繪本,大人在玩手機,這樣的現象十分普遍,看完這篇文章,各位寶爸寶媽們,請你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走進繪本的世界,共讀繪本。>>>>>直奔主題,育兒專家推薦的十本最佳親子共讀繪本,今天給大家匯總一下:《我爸爸》《我媽媽》怎樣才是最好的父母?
  • 兒童啟蒙的誤區:「給孩子讀了3年繪本,才發現用錯了方法。」
    孩子熟悉完了,就可以自己把這個繪本完整讀下來啦。下面這個繪本故事:I Go to the Zoo. 對比上面兩個圖片,大家有沒有發現,繪本內容已經由1個詞彙增加到3個詞彙的句子現在增加到5個詞彙的句子。
  • 讀繪本原則:讀圖、角色扮演與討論,讓孩子感受快樂,感受美!
    朋友趕緊說:「當然可以,你去叫你媽媽給你讀吧!」我們立即開始讀起來,不一會兒朋友口中那個不喜歡讀書的3歲兒子也把頭擠過來看了。我們一起讀了一本又一本,不知不覺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我們居然連讀了7冊小繪本。兩位小聽眾還一副津津有味的樣子,朋友感慨:「真是太神奇了,我給他讀書的時候,從來沒有讀完過一本,他就說不看了。」
  • 繪本大師松居直告訴我們:給孩子講繪本,不需要指讀
    尤其是多圖的繪本、無字繪本,應該讓孩子發揮想像力,而不要被文字限制住。3. 有人綜合了這兩個觀點認為給孩子讀繪本時,指讀還是不指讀,得看孩子的年齡,3歲以前不需要指讀,因為即使指讀孩子也不會看你的手指。3歲以後可以進行指讀,尤其是孩子在識字敏感期時,一定要給孩子指讀,可以讓孩子很快識字。
  • 佛系媽媽講啟蒙經驗:我是如何陪0~3歲寶寶讀繪本的?
    |全文共1849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樓下的一位寶媽經常和我一起送孩子上幼兒園,有次她問我,是怎麼給孩子做閱讀啟蒙的?她家小女兒剛12個月,每天在家陪著看繪本,但好像並沒什麼效果?佛系媽媽講啟蒙經驗,我是如何陪0~3歲寶寶讀繪本的?每次和身邊的媽媽們聊孩子閱讀啟蒙的事情,她們都會有一大堆問題拋過來:「幾個月的寶寶看什麼繪本,能看懂嗎?」
  • 如何給小嬰兒讀繪本?教你簡單5招,這麼讀孩子更優秀!
    關於什麼時候可以給小嬰兒講繪本這個問題,珠珠給大家的建議是在寶寶6個月左右,也就是等寶寶會坐的時候,就可以坐在你的懷裡給她講繪本了。(剛會坐的寶寶不可以長時間坐立,所以不要講太長時間。)有些寶寶六七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開口叫「爸爸」、「媽媽」了。開口講話是語言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意味著小嬰兒已經懂得運用「語言」這個工具,所以我們要開始給孩子講繪本了。
  • 繪本這樣讀,讓孩子愛上閱讀,愛上你
    很多家長給孩子讀繪本就是像讀課文一樣,照本宣科,從頭讀到尾,然後回過頭來還說孩子不喜歡閱讀,一看見書就跑,大家要知道這樣給孩子讀繪本對孩子來說他們是不滿足的,對於他們也是沒有吸引力的。(圖片)所以媽媽怕大衛受傷所以說:大衛不可以先讓孩子觀察後引發孩子的思考和想像,這個對於孩子的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會非常有幫助。這個時候讀繪本就不僅是讓孩子聽一個故事了,更重要的它是有一個教育引導的作用。2.如果碰到字數比較多的繪本呢?
  • 從小讀繪本和不讀繪本的孩子,上小學後差距明顯,尤其是在這三點
    其實,孩子上小學後所表現出的差距,都是從幼兒時期就已經出現的,只不過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時期對孩子的要求沒有那麼高,所以家長沒有注意到而已。就像讀繪本,很多家長都覺得繪本中的內容簡單,連字都沒幾個,讀不讀都沒什麼差別。但其實,這就是一種誤區。
  • 9個獨家小方法,專治孩子不愛讀繪本,尤其是英文繪本...
    ,一本新的繪本,或者親子共讀過的繪本,書裡面的字他們大多數是不認識的。和孩子坐在一起,鼓勵孩子拿著書,根據書中圖畫講出自己知道的詞彙,或者瞎編故事,即使孩子講出的和故事內容不太一致,也不要去糾正和制止孩子。
  • 9個獨家小方法,專治孩子不愛讀繪本,尤其是英文繪本...
    我們也寫了20本甜心的精讀表演法,廖彩杏書單部分演繹法,如果大家對如何演繪本不清楚,可以去看一看。 總的來說,這個方法的目的是希望我們能讓書動起來。 和孩子坐在一起,鼓勵孩子拿著書,根據書中圖畫講出自己知道的詞彙,或者瞎編故事,即使孩子講出的和故事內容不太一致,也不要去糾正和制止孩子。 孩子讀完,父母也拿著同樣的書,看圖講故事,這樣孩子之前一些不會的詞彙,在父母講的時候,反而能更好地吸收進去。
  • 繪本一大堆,孩子不愛看,如何讓孩子愛上繪本,提升六大能力?
    想必有很多的媽媽在哄寶貝睡覺的時候被寶貝要求讀繪本,寶貝們特別喜歡看繪本上的圖片,聽繪本上的故事,美好的親子時光就在陪寶貝讀繪本的過程中慢慢度過。我家寶貝從很小的時候我就給她讀繪本,剛開始選擇字數少的繪本,主要是她看圖片,我來給她講圖片中的故事,有時候一晚上講了好幾遍還要聽,每天晚上都要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