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2020-12-08 中國日報網

如今,各種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翻譯耳機、翻譯應用程式大行其道,讓不懂外語的旅行者和商務工作者感受到了方便快捷的翻譯服務。然而,計算機翻譯會完全取代人工翻譯嗎?看看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怎麼說。

You X Ventures/unsplash

Put crottin de chèvre into Google Translate, and you'll be told it means goat dung.

在谷歌翻譯中輸入crottin de chevre,它會告訴你這個表達的意思是羊糞。

So if it appeared on a menu, you might pass. Alas, you would be ruling out a delicious cheese made of goat's milk that is often served as a starter in France.

所以如果這個詞出現在菜單上,你可能會直接忽略。可惜的是,你也許會因此錯過一道美食。在法國,這個詞指的是用山羊奶做的美味奶酪,經常被當作開胃菜。

starter [stɑt(r)]:n.第一道菜

Such misunderstandings are why Google admits that its free tool, used by about 500 million people, is not intended to replace human translators.

正是由於有這樣的誤譯,谷歌承認這個大約有5億人使用的免費工具並不打算取代人工翻譯。

Tourists might accept a few misunderstandings because the technology is cheap and convenient. But when the stakes are higher, perhaps in business, law or medicine, these services often fall short.

遊客可能會接受一些誤譯,因為這種技術廉價又便捷。但在商業、法律或醫學等領域,當風險加大時,這些翻譯服務往往達不到要求。

"Using Google Translate can lead to some serious errors, especially when words have multiple meanings, which is often the case in fields such as law or engineering," says Samantha Langley, a former lawyer who is now a court-approved French-to-English legal translator based in Meribel, France.

「使用谷歌翻譯可能會導致一些嚴重的錯誤,尤其是當單詞有多種含義時,法律或工程等領域常有這種情況,」在法國梅裡貝爾工作的薩曼莎·蘭利說。她曾是一名律師,現在是法院認可的法語-英語法律翻譯。

That is not to say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do not use computer assisted translation (CAT) tools. More sophisticated applications can help them take the donkey work out of repetitive translations.

這並不是說專業的翻譯人員不使用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一些更複雜的應用程式可以幫助他們從重複單調的翻譯工作中解脫出來。

donkey work:艱苦單調而又無趣的工作

CATs are even used as part of modern language degree courses these days. So how good are they?

如今,現代語言學位課程甚至也在教授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的使用。那麼它們的效果到底如何?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new tools is the so-called translation earpiece. Usually paired with a smartphone app, they pick up spoken foreign languages and translate them for the user.

其中一個最普遍使用的新工具就是是所謂的翻譯耳機,通常通過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操作。耳機會將聽到的外語給用戶翻譯出來。

"It has taken decades of research to create a framework of algorithms designed to recognise patterns in the same way as the human brain - a neural network," says Andrew Ochoa, chief executive of US start-up Waverly Labs, which produces translation earpieces.

生產翻譯耳機的美國初創企業韋弗利實驗室的執行長安德魯奧喬亞說:「我們花了數十年的時間來研究,以創建一個算法框架,該框架旨在以與人類大腦(神經網絡)相同的方式來識別模式。」

"Combining that with speech recognition technology has allowed us to make a huge leap forward in terms of accuracy."

「我們將其與語音識別技術相結合,大幅提升了準確性。」

Brooke Cagle/unsplash

There's no doubt that CAT tools have taken some of the hard grind out of text translations like instruction manuals or questionnaires, says Milan-based Paola Grassi, a professional translator for Wordbank, a global marketing and translation agency.

在米蘭工作的保拉格拉西是全球營銷和翻譯機構詞彙庫的專業翻譯。她說,毫無疑問,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已經接手了一些文本翻譯的繁瑣工作,比如說明書或調查問卷的翻譯。

"Survey contents are among the most repetitive ones and a good CAT tool can hugely speed up the process," she says.

「調查內容是最重複的內容之一,好的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可以極大地加快翻譯過程,」她說。

For meetings and conferences, wearable translators like Waverly's are undoubtedly popular. But even this new generation tech, which combines speech recognition neural networks and internet-based translation engines, has limitations.

對於會議來說,像韋弗利實驗室產品這樣的可穿戴式翻譯器無疑是很受歡迎的。但是,即使是這種結合了語音識別神經網絡和基於網際網路的翻譯引擎的新一代技術,也有局限性。

Users must wait at least a few seconds for a phrase to be translated, or more if the internet connection is poor.

用戶必須等待至少幾秒鐘才能翻譯出一個短語,如果網絡連接不好,時間會更久。

And computers still lack the subtlety of human communication.

此外,計算機仍然難以翻譯出人類交流的微妙之處。

"Translation technology is undoubtedly a useful tool for certain content such as manuals," says Zoey Cooper, brand and content director at Wordbank.

詞彙庫的品牌和內容主管佐伊庫珀說:「翻譯技術無疑是處理說明書等內容的有用工具。」

"But if you want to create a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ader, you need a human translator to make it sound natural and capture the sentiment, which often involves restructuring a sentence completely."

「但是,如果你想和讀者建立聯繫,你需要人工翻譯,讓譯文聽起來更自然,引起共鳴,這通常涉及到重新組織語句。」

"I believe CAT tools hinder creativity," says Antonio Navarro Gosálvez, an English-to-Spanish translator based in Alicante, Spain.

「我認為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會阻礙創造力,」安東尼奧·納瓦羅·戈薩韋茲說,他是西班牙阿利坎特的一名英語-西語翻譯。

"If the tool shows you a partial translation match, I find it's actually harder to discard part of the sentence and rebuild it than to just create something from scratch."

「如果這個工具譯出了一部分語句,我發現捨棄部分語句並重新組織語言實際上比從頭開始翻譯要困難得多。」

from scratch:從頭開始

Mr Ochoa thinks this problem could be resolved within the next 10 years.

奧喬亞認為,這個問題可以在未來10年內得到解決。

"When it comes to expressing emotion and intonation, we need sentiment analysis, which is not there yet but may well be in ten years time," he says.

他說:「在表達情感和語調時,我們需要情感分析,雖然目前還無法做到,但十年內很可能會實現。」

Foreign language skills are still in demand in the labour market.

勞動力市場仍然需要外語技能。

In the UK about 15% of the jobs posted on recruitment website Reed ask for a foreign language.

在英國,招聘網站Reed上約15%的職位要求懂一門外語。

New research from the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shows 75% of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need employees with diverse language skills.

美國外語教學委員會的最新研究顯示,75%的製造企業需要懂得多種語言的員工。

Yet languages have fallen out of favour in UK schools.

然而,語言在英國學校已失寵。

Recent BBC analysis revealed drops of up to 50%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since 2013.

英國廣播公司的最新分析顯示,自2013年以來,中學的外語學習課程減少了50%。

The UK's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is taking measures to halt the decline.

英國教育部正在採取措施遏制這一趨勢。

"We are committed to ensuring more pupils are studying languages, which is why it is now compulsory i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for all children between Years 3 and 9," it said.

英國教育部稱:「我們致力於確保更多的學生學習語言,因此按照課程要求,現在三年級至九年級的學生都必須學習語言。」

For Ms Cooper at least, speaking a foreign tongue remains a precious skill.

至少對庫珀來說,懂一門外語仍然是一項寶貴的技能。

"There are still lots of opportunities for language graduates, both in specialist translation and global marketing," she said.

她說:「語言專業的畢業生仍有很多機會,無論是在專業翻譯還是全球營銷方面。」

And even if you don't use your language professionally, it has other benefits.

即使你在專業工作中用不到,也有其他好處。

"How can you get to know a country and embrace the culture if you don't speak the language?" says Ms Cooper.

庫伯說:「如果你不會說一個國家的語言,你怎麼能了解這個國家、接受這個國家的文化呢?」

"Even with the voice-activated apps available, you will still miss out."

「即使有聲控的應用程式,你還是無法做到。」

英文來源:BBC

翻譯&編輯:yaning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雙語閱讀:計算機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在谷歌翻譯中輸入crottin de chevre,它會告訴你這個表達的意思是羊糞。So if it appeared on a menu, you might pass.正是由於有這樣的誤譯,谷歌承認這個大約有5億人使用的免費工具並不打算取代人工翻譯。Tourists might accept a few misunderstandings because the technology is cheap and convenient.
  • 雙語:計算機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用戶必須等待至少幾秒鐘才能翻譯出一個短語,如果網絡連接不好,時間會更久。   And computers still lack the subtlety of human communication.   此外,計算機仍然難以翻譯出人類交流的微妙之處。
  • 人工智慧將來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打開APP 人工智慧將來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1-01-05 09:58:02   法國科學家蘇埃爾說
  • 人工翻譯是否會被機器翻譯取代
    智能翻譯機真的有那麼厲害嗎?人工翻譯真的有那麼不堪嗎?雖然科技不斷的進步,很多機器的發明都已經代替了人工,但翻譯機真的有望取代人工翻譯嗎?在2018年4 月 9 日,騰訊翻譯君火了,起因是一場發生在今年博鰲亞洲論壇的「同聲傳譯車禍」
  • AI人工智慧翻譯會真正取代人工翻譯嗎?
    當今機器翻譯水平得益於神經網絡翻譯的發展和語料庫擴充,機器翻譯準確度大大提高。對於僅瀏覽網站、無特殊需求的網民來說,在線翻譯平臺的語言質量已經「夠好」了。儘管許多在線平臺的翻譯質量不能滿足企業需求,但人工智慧翻譯也在這些領域產生巨大影響。
  • 翻譯的過去與未來:機器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翻譯的未來:機器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機器翻譯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其準確度也在不斷提高,對翻譯行業構成了一定衝擊。對機器翻譯的前景存在著兩種不同觀點,其中「機器不可能替代人工翻譯」的觀點目前佔主流,尤其在翻譯界。
  • 人工智慧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在語言領域,科大訊飛、谷歌翻譯逐漸成熟,據TechWeb消息,近期Google翻譯悄然升級了其翻譯內核,系統使用了當前最先進的訓練技術,因而提升了機器翻譯水平,將翻譯誤差再度降低了55%-85%。機器翻譯似乎越來越成熟,以至於許多語言學習者都發出了這樣一個疑問:人工智慧會取代人工翻譯嗎?翻譯人員將來會飯碗不保嗎?
  • 翻譯的過去與未來:機器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周末談
    此後中國的翻譯事業繼續蓬勃發展,魯迅、郭沫若、瞿秋白、傅雷、楊絳、草嬰、朱生豪、錢春綺、柳鳴九......一個個閃光的名字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起橋梁。翻譯的未來機器能否取代人工翻譯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機器翻譯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其準確度也在不斷提高,對翻譯行業構成了一定衝擊。
  • 語言翻譯目前是高薪職業,但我認為20年之內計算機將會取代人工翻譯...
    ,但我認為20年之內計算機將會取代人工翻譯。 提交 有3個回答 快遞現在是熱門職業,但我認為未來二十年計算機會取代人工快遞
  • 機器翻譯什麼時候會取代人工翻譯?知行翻譯公司:絕不可能
    機器會取代人工嗎?知行翻譯公司覺得這應該是這幾年在翻譯行業談論最多的一個話題。誠然,自第三次工業革命以來,網際網路行業的變化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並且還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展著。對於翻譯這個相對傳統的行業來說,網際網路也沒有放過,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進步,機器翻譯的能力不斷被鍛鍊成長,人工翻譯被取代的呼聲越來越大,今天知行翻譯公司想探討一下機器翻譯是否真的會取代人工翻譯?
  • 機器翻譯什麼時候能取代人工翻譯?知行翻譯公司認為不可能
    機器翻譯是通過計算機將一種自然語言(源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自然語言(目標語言)的過程。它是計算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是人工智慧的終極目標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機器翻譯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機器翻譯技術在促進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微信翻譯再次出現「BUG」,網友:人工智慧終究無法取代人工翻譯
    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進步,很多行業已經能夠看到人工智慧的身影,並且有著不俗的效果,這兩年人工智慧在語言方面的造詣已經頗具成熟,從前幾年各大峰會亮相的「AI」翻譯機,以及針對很多遊客設計的「翻譯寶」,在這種趨勢下,很多從事翻譯行業的人員開始感受到壓力,也會有一些兩極分化的言亂出來,他們認為人工智慧在未來幾年內會取代很多翻譯人員
  • AI取代人工翻譯?有多少人工,才有多少智能
    關於AI取代翻譯的討論,必然會影響很多在讀學生的學習動力。但只是拋出一個論斷而不去梳理它後面的思考邏輯,是不負責任的。我結合自身經驗,以及閱讀了不少的相關文獻後,認為AI是很難取代人類翻譯的。第一,從倫理的角度,人類翻譯是無法取代的。在諸多場合,出於各種需要,必須是由真人翻譯。
  • AI 取代人工翻譯?有多少人工,才有多少智能
    關於 AI 取代翻譯的討論,必然會影響很多在讀學生的學習動力。但只是拋出一個論斷而不去梳理它後面的思考邏輯,是不負責任的。我結合自身經驗,以及閱讀了不少的相關文獻後,認為 AI 是很難取代人類翻譯的。第一,從倫理的角度,人類翻譯是無法取代的。在諸多場合,出於各種需要,必須是由真人翻譯。
  • AI翻譯會幹掉人工翻譯嗎?
    如題,你認為 AI 翻譯會幹掉人工翻譯嗎?這是一個與前沿科技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的問題,有很強的探討價值,但也正因其涉及技術領域,這個問題本身就自帶門檻。在 PingWest品玩剛結束的 HAY!「AI 翻譯會幹掉人工翻譯嗎?」中的兩個名詞很明確了,剩下的便是「會幹掉」的定義。「會幹掉」指的是在事實上完全替代呢,還是指在功能上達到可替代的水準?題目沒有明確說明,箇中含義全靠雙方辯手發揮。正方一辯李大錘認為,題幹指的應該是是功能上完全替代,而不是說完全消滅。
  • AI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隨著人工智慧的水平不斷提高,一個又一個領域正被AI逐步攻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憂,AI前進的步伐似乎無法阻止,早晚有一天,它會取代所有人類的工作,到時人類是否將面臨全員失業的窘境
  • 機器翻譯與人工翻譯之爭
    機器翻譯這一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最具挑戰性的研究任務,則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皇冠上的明珠」。近年來,機器翻譯發展十分迅猛,但對於機器翻譯與人工翻譯孰優孰劣、機器翻譯能否取代人工翻譯,一直存在爭議。機器翻譯之父韋弗曾提出「翻譯即解碼」的結構主義觀點,但是,數年之後,他自己又推翻了這一論斷,表示「機器成不了普希金,機器翻譯永遠都無法傳達出語言本身的優雅與格調」。
  • 機器翻譯真的能取代人工翻譯嗎?知行君給出了這個答案
    翻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蘇美爾人寫在陶土板上的《吉爾伽美什史詩》。至於我國的翻譯歷史應該與華夏文明同樣久遠,不過翻譯高潮是產生於漢朝,盛於唐朝,延續至宋朝。到了晚清時期,出於維新救國的需要,我國又掀起了一次翻譯浪潮,其中嚴復不僅是中國思想史上第一位系統介紹西方學術的啟蒙思想家,還是一個翻譯家,他在《天演論》中寫道:「譯事三難:信、達、雅」,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翻譯標準,至今仍被廣泛接受。
  • AI翻譯這麼便捷又低成本,它會幹掉人工翻譯??
    AI翻譯產品似乎成了今年的風口,它帶來的最大好處是,哪怕我們去到一個語言完全不通的地區,也能搞定日常交流。一個問題也隨之而來:AI翻譯這麼便捷又低成本,它會幹掉人工翻譯嗎?知名數碼博主李大錘領銜的正方認為AI翻譯能夠幹掉人工翻譯,因為機械性的重複性的勞動是一定會被機器人取代,AI翻譯不會讓人工翻譯完全消失,但在功能上可以完全替代。知名媒體人熊太行領銜的反方則認為,語言是帶有情感的,人類的情感無法被機器完全取代。大多數現場觀眾選擇支持了正方,即AI翻譯能夠幹掉人工翻譯。
  • 百度騰訊入局搶3000億翻譯市場,AI翻譯會幹掉人工翻譯嗎?
    儘管機器翻譯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就已經出現,但隨著AlphaGo掀起的人工智慧熱潮,短短兩年間湧現出的AI軟硬體翻譯產品數量正在成倍數增長,遠超出過去幾年出現的翻譯產品。AI產品的大量出現,又牽扯出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未來人工智慧是否會取代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