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求解無稜二面角大小的三個方法

2020-12-15 新東方網

  求解無稜二面角的大小思維活、方法多,是高考的熱點,同時也是難點問題之一,現從一例高考題出發來系統疏理、歸納.

  題目 (2011高考全國卷第16題)已知如右圖,點E,F分別在正方體ABCD-A1B1C1D1的稜BB1,CC1上,且B1E=2EB,CF=2FC1,則平面AEF與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等於____.

  對策一 利用空間向量求解

  解法1 (利用空間基向量求解)由題意,=+,=+=++.設平面AEF的法向量為n=x+y+z,由n?=0,n?=0,得(x+y+z)?(+)=0,(x+y+z)?(++)=0,把相關量代入化簡,得x+z=0,x+y+z=0.取z=3,解得x=y=-1,從而n=

  --+3,不難求得|n|=.

  又平面ABC的法向量為,故n?=(--+3)?=3,所以cos〈,n〉==,從而sin〈,n〉==,tan〈,n〉=.故平面AEF與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等於.

  點評 面對豐富的幾何條件,尤其是每個頂點處的向量都容易表示兩兩夾角及線段的長度也容易求出,利用空間幾何向量求解是最易操作的.雖然對於填空或選擇題來說,這樣也許會費時費力、小題大做,可這是一種萬全之策.

  解法2 (利用空間坐標系求解)分別以DA,DC,DD1為x,y,z軸的正半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D-xyz,得A(1,0,0),E1,1,,F0,1,,從而=0,1,,=-1,1,.設平面AEF的法向量為m=(x,y,z),由m?=0,m?=0,得y+z=0,-x+y+z=0.取z=3,得m=(-1,-1,3),故|m|=.

  又平面ABC的法向量為=(0,0,1),所以由cos〈,m〉==,可得sin〈,m〉==,從而tan〈,m〉=.故平面AEF與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等於.

  點評 用空間直角坐標系求解時,找(作)兩兩垂直的三線建立適當的空間直角坐標系是關鍵.

  對策二 利用公式cosθ=求解,其中S是二面角的一個半平面中的一個封閉圖形的面積,S′是S在另一個半平面上的射影的面積

  解法3 由正方體的性質,可知△AEF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為△ABC.設正方體的稜長為1,在Rt△ACF中,AF===;在Rt△ABE中,AE===.取線段CF的中點為點M,則在Rt△EMF中,求得EF=;取線段AF的中點為點N,則在Rt△ANE中,EN===.

  由此得S△AEF=AF?EN=××=,S△ABC=AB?BC=,得cosθ==,sinθ==,從而tanθ==.故平面AEF與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等於.

  點評 利用面積射影法間接求二面角大小,可避免找二面角的稜及作二面角的平面角雙重麻煩,使求解過程更簡便.

  對策三 利用兩個半平面垂線求解

  解法4 過點C作CH⊥AF垂足為點H,取線段AF的中點為點N,連結NO,則NO⊥OB,而OB⊥平面ACF,所以NE⊥平面ACF. 從而CH⊥EN.又CH⊥AF,所以CH⊥平面AEF.又CF⊥平面ABCD,從而可得二面角的兩個半平面的垂線CH,CF的夾角為∠FCH,該角和平面AEF與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相等.

  又∠FCH=∠FAC,所以在Rt△FAC中,tan∠FAC==.故平面AEF與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等於.

  點評 二面角的兩半平面的垂線所成角的大小與二面角的大小相等或互補,這就需要先對二面角的大小作粗略的判斷:當二面角的一個半平面上的任意一點在另一個半平面上的射影在二面角的半平面上的,二面角為銳角;當射影在稜上時,二面角為直角;當射影在反向延伸面上時,二面角為鈍角.

  對策四 找(作)二面角的稜,作出平面角求解

  解法5 (利用相交直線找稜)分別延長線段CB,FE交於點P,並連結AP,則AP為平面AEF與平面ABC的交線.因為B1E=2EB,CF=2FC1,所以BECF,從而CB=BP,DBAP.又DB⊥AC,所以AP⊥AC.又CC1⊥平面ABC,所以AC1⊥AP,從而∠FAC為平面AEF與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Rt△FAC中,AC=,CF=,則tan∠FAC==.

  點評 若二面角的兩半平面同時與第三個平面相交,則這兩條交線的交點在二面角的稜上.

  解法6 (利用平行直線找稜)記AC∩BD=O,取AF的中點為點N,連結NO,則NOCF,BECF,所以NOBE,所以EN∥BD.又EN?奐平面AEF,設平面AEF∩平面ABC=l,過點A作AP∥EN,則l∥BD,P∈l.以下同解法5.

  點評 當二面角的兩半平面上有兩條互相平行的直線時,由線面平行的性質可知,二面角的稜與這組平行線平行.

  解法7 (利用平移平面找稜)分別取線段AF,CF的中點為點N,M,連結NE,EM,NM,則NOCF,BECF,從而可得NOBE,所以EM∥BC,EN∥BD,所以平面ENM∥平面ABC,則平面AEF與平面ABC所成二面角和平面AEF與平面ENM所成二面角大小相等.

  由平面ENM∥平面ABC,CC1⊥平面ABC,得CC1⊥平面ENM.又NM⊥EN,NM⊥EN,所以FN⊥EN,從而∠MNF為平面AEF與平面ECM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在Rt△NMF中,NM=,MF=,則tan∠MNF

  ==.

  點評 如果兩個二面角的兩半平面分別平行,則這兩個二面角大小相等或互補.

    編輯推薦

     高考數學二輪複習21個難點解析匯總

     高三生如何充電提分

     新東方教師教內部教研資料

     語文詩歌鑑賞六大重點及二十範例

     英語閱讀理解18大類型攻略

     更多高考複習資料》》新東方網高考頻道

     我要報班》》點擊搜課頻道

相關焦點

  • 高中數學:無稜二面角的求解方法
    求二面角的基本方法是按二面角大小的定義,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求出平面角的大小即可。但有些題目中沒有給出兩個面的交線,難以直接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圖1,正三稜柱的各稜長都是1,M是稜的中點,求截面與底面ABC所成銳角二面角的大小。
  • 高中數學二面角求解,面面垂直的判定,常用二面角的三種找法
    平面內的一條直線把平面分成兩個部分,這兩部分通常稱為半平面,從一條直線出發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我們一般在求解二面角的大小時先要找出平面的二面角,然後求它們的度數第一問求A-PD-C的平面角度數,我們先要找出這兩個面的二面角,通過幾何可以直接證明面
  • 詳細講解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過程
    一個面的法向量就是這個面垂直的方向向量,一個面的法向量並不唯一,但是它的方向都是唯一的,不同的是模的大小。所以運用法向量來求解兩個面的夾角就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條件,容易算出結果,帶來了方便。所以面對難以找到二面角的兩個面或者是難以求出二面角的值時就可以使用法向量求解二面角。
  • 高中數學:立體幾何、空間向量公式+知識點+推論大集合!看這一篇足夠了!
    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複習總結來啦,主要分以下幾部分:基礎概念與知識點記憶;常見技巧加推論公式;立體幾何輔助線添加技巧
  • 解高考立體幾何解答題的方法探討(幾何法、向量法)
    幾何法的步驟有:(1)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2)證明該角為平面角;(3)歸納到三角形中求角;在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時通常有以下技巧:A:利用等腰(含等邊)三角形底邊的中點作平面角;B:利用面的垂線(三垂線定理或其逆定理
  • 高中數學,二面角問題,向量求二面角的弊端,你還需知道這些
    這道題的第二問是求立體幾何中求二面角餘弦值的題,對於這樣的題,我們一般都是使用向量的方法去求解,因為向量方法方便簡單易於理解,但是我們在求二面角餘弦值的時候不僅要會用向量的方法求解二面角,還要會使用三垂線的方法來求解,因為不是所有的題都可以使用向量來求解,使用向量的方法來求解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即弱化我們空間想像的能力。
  • 《二面角的概念》說課稿
    三、說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能正確概述「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會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過程與方法利用類比的方法推理二面角的有關概念,提升知識遷移的能力。(2)二面角的表示接下來注意講解二面角表示法:α-a-β或α-AB-β.在此要注意分析講解三個量的含義。二面角的畫法然後是師生同步,練習畫二面角。
  • 數學乾貨|空間向量與二面角所有知識點,一張表格搞定它!
    我們把垂直平行的向量證明求解分成了兩個部分,目的就是為了強調重要性,以及如何快速簡單的學習好,所以這篇內容就是對於二面角這個的重點強調。我們也說過,二面角就是考試的重點,也是我們對於向量法的一個最實際最得分的應用。
  • 高中數學F點未知求二面角大小?根據已知線面角求不出F還需這條件
    該題的第二問是有些難度的,一般我們在使用向量的方法來求二面角或者線面角的時候各點的坐標都是比較容易求解出來,但是該題中F點卻是一個未知點,所以要解決這道題關鍵就是要求出F點的坐標。而和該點F相關的已知就是給出的「直線AP和面PCF所成線面角的正弦值」這個條件,顯然要想求出F點就是要從這個已知點入手,但是我們知道,使用向量的方法解立體幾何,坐標都是有x,y,z軸三個方向上的,所以一個F點就要設出三個未知,那三個未知量怎麼可能通過一個已知條件將其解答出來呢?
  • [試題剖析]二面角·典型例題分析
    ABC⊥平面PAC,從而B在平面PAC上的射影在AC上,由此可用三垂線定理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再用解三角形的方法來求解.,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和平面P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無稜」須找二面角的稜.
  • 高中:立體幾何中求二面角餘弦值?來者不拒準確求解只需知道這些
    圖三第二步,作出二面角P-AF-E。即二面角P-AF-E的餘弦值為√10/5。總結一般在求二面角的正弦或者餘弦值的時候,都需要找到該二面角或者作出該二面角,這就需要知道作出二面角的一般步驟。作出二面角的步驟和找到該二面角是相同的。
  • 二面角
    二面角是立體幾何中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多年來高考考查的焦點問題,著重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和運算求解能力,難度適中。
  • 二面角的高考試題,可難可易,立體幾何最熱題型之一
    二面角是立體幾何中每年必考的重要內容之一,求解方法主要是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通過解三角形而求角,然而,由於高考試題中二面角問題情景設計的多樣性,使得求解二面角成為難點。求二面角大小是歷年高考的熱點問題,每年各省、市的高考試題中幾乎都會出現此類題型。所謂二面角,是指由一條直線出發,兩個半平面組成的圖形,它是我們高中數學知識的重點。從現階段來看,很多同學尚未掌握到平面與平面的二面角正確求解方式。
  • 《二面角的概念》教案
    《二面角的概念》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能正確概述「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會做二面角的平面角。【過程與方法】利用類比的方法推理二面角的有關概念,提升知識遷移的能力。(PPT演示)教師提問:一般地說,量角器只能測量「平面角」(指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相應地,我們把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均稱為空間角)那麼,如何去度量二面角的大小呢?
  • 高中數學「空間角度計算」問題的求解一般方法與技巧
    三垂線定理的逆定理:如果平面內一條直線和穿過該平面的一條斜線垂直,那麼這條直線也垂直於這條斜線在平面內的射影。b)一般方法異面直線的所成角異面直線所處的角的範圍是(0,π/2],其求解一般方法是通過平移直線,把異面問題轉化為共面問題來解決。
  • 高中數學丨2020新標課本,空間向量與二面角知識點,一張表搞定
    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常用方法:1、底面是正方形,常以底面兩條臨邊x軸,y軸;2、底面是菱形,常以底面兩條對角線為x軸,y軸;向量法求解二面角向量在數學和物理學中的應用很廣泛,在解析幾何與立體幾何裡的應用更為直接,用向量的方法特別便於研究空間裡涉及直線和平面的各種問題。隨著新教材中向量工具的引入,立體幾何的解題更加靈活多樣,這為那些空間想像力交叉的同學提供了機遇。
  • 二面角的常規求法
    應同事要求,整理一下二面角的常規求法。二面角是高考常考的一類問題,幾乎每年的理科卷都會涉及到二面角的求法。而有些同學在解決這塊內容是往往無從下手,今天把常見方法進行整理,希望可以給你們帶來幫助。一、定義法是指過二面角的稜上任一點在兩個面內分別作垂直於稜的直線,則兩直線所構成的角即為二面角的平面角,繼而在平面中求出其平面角的一種方法。
  • 高中數學說課稿:《二面角》
    通過這三個問題,打開了學生的原有認知結構,為知識的創新做好了準備;同時也讓學生領會到,二面角這一概念的產生是因為它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2、展現概念形成過程。問題情境 4 、那麼,應該如何定義二面角呢? 創設這個問題情境,為學生創新思維的展開提供了空間。引導學生回憶平面幾何中「角」這一概念的引入過程。
  • 使用法向量求二面角,需要知道這點,否則得到的結果不一定正確
    圖一對於立體幾何中求二面角,只有兩種方法:一是常規方法,即過其中的一個面上的點A作另一個面垂線,交於底面與B,在過該點B作兩個面交線的垂線交於垂線於C,連接AC,則∠ACB就是要找的二面角但是在使用法向量的方法求二面角的時候要注意一點:判斷我們要求二面角的範圍。第一問第一問是證明平面PAF⊥平面ABCD。
  • 衝刺2018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90:與二面角相關的立體幾何題
    (1)求證:EH⊥平面ABCD;(2)在線段BC上是否存在一點P,使得二面角B﹣FD﹣P的大小為π/3?若存在,求出BP的長;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考點分析: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